“我在未来等你”
“嗯,马上就去,跑着去。”
用什么来形容时间?
漫长,短暂,须臾,不朽。抽象和神秘。
听说,由于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微小得就连最精密的仪器都难以察觉,可是,确实让坐在我对面的你有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义。是可以用“现在”和“过去”简易划分的差异。
我目光拥抱的都是过去的你。
而你的现在我总无法提及。
一支意外失修的手机,在一次雷雨天气里偶然成为了连通两个时空的时光机。2006年的夏文希和2008年的叶佑宁就这么不可思议地联系在一起。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夏文希窥探到2006年的叶佑宁父子不睦的对话,在和两年后的他互通短信的过程中,得知那是他见父亲的最后一面。在随后的一场事故中,父亲就这么遗憾地离开了。而之后漫长的悔恨和突然明白过来的,对父亲的怨恨其实都是因为爱,从此改变了少年明朗的走向,朝着一条晦暗不清的前路一路跌撞下去。
夏文希这样一个女孩,校服,学生头,在作业排山倒海袭来时只有空拨走快掉到书本上的头发。她可能就住在你家楼下,挑食,耍脾气,喜欢赖床,追星,害怕考试,知道学校的种种八卦,和死党朋友打得火热,默默关注某一个男生,又被另一个男生莫名其妙地喜欢。这样一个她,一如你我的十七八岁,因为天真难免幼稚,以偏概全地,自告奋勇地,自以为是地想要改写叶佑宁人生里的悲情成分。
没想到却换来了另一种不曾设想过的结局……
如果悲伤可以度量,该如何去比较它们伤人的能量,一种做成了刀,刺在心上,痛是锋利的痛,是大鸣大放的悲,有点撕心裂肺的意味,被叫做悲恸;另一种磊成石,投进心脏,痛是闷声闷气的痛,哀是期期艾艾的哀,是坠着一颗心一沉到底的意思,被认作悲哀。究竟哪一种更伤人,局外人也不好说,只有痛过的人才能比较,所以夏文希明白不了,她从头到尾都是捧着好意来的,最后演变成的结局是不是也是好的,是她和叶佑宁都权衡不了的。
叶佑宁和林嘉祁两个男孩,一冷一热,一动一静,像守着夏文希的两个天使。
对叶第一次的细致描写,浅淡却清晰,远远看见的,近处看到的,被吸引的,好成绩的男生,忧郁的男生,湖面平静却暗涌激烈的男生。
而林嘉祁呢。活在2006年夏文希的世界里,微颔的脊梁却总是透露出懒散的模样。大多数时间没心没肺的开朗,偶尔也会有安静的时候,失落的理由只因为喜欢的球队输了比赛,某次生物月考差一点就能及格的分数,好像失恋这样的事都和他拉扯不上关系,在被问到可以重来一次的假设面前不是故意装聋作哑,而是太过顺遂的成长,缺少了真的想要重新来过的硬伤。
两个少年仿佛项背而生的植株:一个朝阳,繁华又带似锦,一个背阴,冷漠而生硬。
因为一张毕业照上夏文希的缺席,让08年的叶佑宁对她的存在产生了疑问,又在一次朋友聚会的闲谈间得知了夏文希便是高中时车祸事故的主人公,那一场意外带来的关于死亡的认知还如此清晰。这个意外的消息让叶佑宁谋生了“打一通电话到过去”的想法,电话接通的当下,他竟然被卷入了时间的漩涡,回到了2006年的十字路口,夏文希还在马路的另一头对着电话不停的“喂喂”。就在叶佑宁惊喜地朝夏文希走去的时候,一辆失控的汽车宛如离弦之箭,从停靠的车阵里突然窜出,年轻的司机惊恐地避让着叶佑宁,却刚好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夏文希。
叶佑宁挂掉了电话,回到了2008年,却因为某个原因,时间的节点落在了事故发生前的几分钟。叶佑宁为了挽救夏文希,随即拨通电话,再一次来到了事故现场。他以为只要一个细微的改变就能左右命运的航向,而就在他安慰地目送夏文希的身影平安抵达对岸的时候,自己却像一支失手错过的气球,因为猛烈撞击而抛升。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此深刻的领悟到什么是死亡腥腐的气息。
你以为故事就是这样了?
DTT
前业余迷妹儿。
一年四个季节渐次循环,严寒的冬,和缓的春,明朗的夏,诗意的秋,从不曾因为寡欢而漏掉了哪一个,就这么走过了十几年,身边可以用来回忆,想起,和破坏的痕迹早已消失干净。伤口是堵在枕头里闷声闷气的细碎,顺着门缝爬出来,在夜里显得淅沥。
——引自第93页
是想要给予的心情,想要把在自己的人生里不能实现的平淡愿望和伸长了手臂也触碰不到的华丽情节都送到他那边的世界里加倍地存在下去。好像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也会有不曾了解的部分,常常毫无防备地给予惊喜,惊讶,或者一如戳进心脏的利骨,刺痛我们最脆弱的地方。想起在流光里抿紧的唇,硬邦邦的外表下一定是一颗柔软的心脏吧?还是为了保护柔软内里才张出来的坚硬的外壳?忍不住心疼起来。那么现在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因为阅读了别人生命里铺陈出来的悲伤剧情,就像是看了一部伤感的电影或是一本感人的书那样,郁郁而寡欢,难过得无凭无据。好像暗恋的心情,躲在背阴的部分浓浓地散出来,可是一旦拱上台面,就要矢口否认的本能,是不想和人分享不能被人评价,因为某个人而萌发,只能在自己狭窄的心房生长,见不到阳光的畸形植株,带着点瑰丽而又伤感的姿态。梦见去谁的家里玩,遇见了好多别人的朋友,在返程的汽车上,突然想起和你是同学这件事,大喜。怎么会忘记和你是同学这件事呢,偶然一个学期还成了你的同桌,目睹了你上课偷懒的睡姿。听你讲了练习吉他的事,你还伸出手指让我看上面厚厚的茧,一副扬扬得意的样子。曾经因为看了一部伤感的电影,在某一天的公交车上,看着窗外徐迟而过的街景,路灯送来灯柱狭长的影子,一条一条有节奏地打在脸上,变成眼睛里更迭着出现的光和影,突然牵动了某处的神经,想起来的一句对白“我就在这里哟”敲开包覆着的情绪,眼睛就流出水来。你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候吧。被酸胀的情绪顶得满满的,像是一朵要在心壁膨胀的花,漫山遍野的,碰也不能碰,提也不能提,任由力气一点一滴地流走,手指徒劳无功地微微回缩着,类似一个挽留的姿态。也像是听歌卡住了,猝不及防响起来的高潮,想哭。每一年许愿的时候,都会真心地期待着明年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而且也是那么真实地为即将到来的改变而兴奋不已。好像那些叫做“愿望”的咒语,即使多么微弱,也会用我们搞不懂的方式,默...
——引自第1页
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曾任职于《南华早报》(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观察家报》(The Obser...
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1919—2016)国际知名且广受尊崇的杰出宗教学者。他出生于来华传教的传教士家庭,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赫里·纳尔逊·...
刘媛,摩羯座,新闻工作者。我以十年一梦筑此台,愿这土地上的英雄气亘古流传,为五千年的历史增添一段故事。
本书是《发现之旅》姊妹篇透过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二百余幅珍稀图像资料,来自英伦的专家学者为您讲述四十余位伟大探险家的故事。让我们追随这些伟大探险家的足迹,去发现海洋...
作者简介朱•弗登伯格(Drew Fudenberg),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博
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1940— ),当前欧洲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接续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以共通体的非功效、基督教的自身解构、世界的意...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一部包罗几个世纪的、富于想象的、自成一体的书。——博尔赫斯------------------------------------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基石,古往...
精彩摘录究其原因:其实是广告在改革开放中暗合了中国社会的时代需求:一方面代表了大众消费的丰富和物欲的解放,另一方面又表达
阿兰·B·雅各布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教授。
【内容简介】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依然处于一种混乱而失序的局面。所谓“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提供了一种罕见的实验环境,即所有的政治思想得以在此间交汇、碰撞...
伊夫林·沃作序力荐,《国家地理》杂志“100 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类书籍”第16。著名旅行家埃里克·纽比最受欢迎的作品,阿富汗异域风情,兴都库什山绝地探险,与...
食品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共十三章,涉及食品分析基本知识、食品的感官检验和物理检验、水分和水分活度值、灰分及重要矿物元素、酸度、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
《师承·补课·治学(增订本)》内容简介:从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费孝通在人类学、社会
知名历史研究者刘三解重磅新作。李炜光、杨斌 作序,朱嘉明、宋杰、葛承雍、马勇、张帆、夏春、聂辉华 联袂推荐!以秦亡汉兴为切口,溯源2000年帝制中国经济运行的底...
公司长不大的困惑,组织管理的瓶颈,人才梯队的短板......种种问题的答案,本书一一呈现!优势管理模式创始人、实力派冠军团队“
余华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
内容简介:二战时期,对于战争双方而言,能否控制拉丁美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场战局的演变。同盟国和轴心国都不遗余力地想要控制拉美的海上航线和重要自然资源,并且力争...
《吃出健康瘦》内容简介:本书是营养学专家陈珊珊(Tella)继畅销书《低卡料理家》后又一本与你聊聊“吃”和“瘦”的关系的书。全书
中华名医名方薪传:男科病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量的专家经验中精选出著名医家治疗男科病行之有效、屡用屡验、重复性高的特色验方,汇萃了诸家之长。书中以现代男科病病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