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吳念真×柯一正×余為彥×詹宏志×舒國治×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金燕玲×張震×柯宇綸×陳湘琪
18位影人與文化人深摯講述,多視角深度剖析楊德昌創作心靈
獨立的精神,熱烈的樂趣,求新求變的態度,楊德昌為一代又一代人示範了創作的極致。《再見楊德昌》不僅是感念楊德昌開創了台灣新電影歷史,所獻上的敬意;它也是先一代人對於走過之路的回眸、後一代人尋找未來繼起方向的藍圖。
過去楊德昌的作品在台灣長期受到忽略,2012年初版的《再見楊德昌》是唯一詳實深入探究楊德昌創作歷程的第一手史料,也是迄今台灣市面上唯一繁體楊德昌專著。藉深度專訪18位曾與楊德昌共事的影人與文化人,我們得以窺見楊德昌的「後腦勺」,看見以往「看不到的楊德昌」。
自1982年參與台灣新電影之濫觴《光陰的故事》拍攝,完成大銀幕處女作《指望》,迄2000年問世的遺作《一一》,楊德昌共計留下七又四分之一部電影作品,以犀利冷冽的語言解剖大時代變化下的人心浮動與生存課題。侯孝賢形容,楊德昌帶來一雙看透台灣社會結構的眼睛,其理性的光芒為台灣電影前所未有。
2000年,楊德昌憑藉《一一》奪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為台灣首位獲此殊榮者。2011年,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策劃「影史百大華語電影」,楊德昌有多部作品上榜,包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第二名)、《一一》(第七名)、《恐怖份子》(第十一名)等;同時,依據所有得票影片,加總計算出「五十大華語導演」,楊德昌更名列第二,僅次於侯孝賢。2015年,釜山影展慶祝二十周年,特別選出「亞洲影史十大影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名列第七,而楊德昌也入選「亞洲十大導演」。2016年,英國BBC票選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一一》高居第八。楊德昌身後多年,作品持續受到肯定,聲勢歷久不衰。
《再見楊德昌》一書收錄小野、吳念真、柯一正、詹宏志、杜篤之、陳博文、鴻鴻、張震、陳湘琪等十八位曾與楊德昌共事之影人與文化人的深度訪談,遍及台灣新電影旗手、楊德昌親密工作夥伴、子弟兵及鍾愛演員。本書除談述楊德昌其人其事,及其作品的發想、編製與核心精神,也爬梳台灣新電影的起落,深入電影攝製的每一環節,從製片、編劇、聲音、剪接、攝影、表演等多重視角,剖析一部電影的完成如何可能。
小野形容,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彷彿總走在邊緣上,顫顫巍巍,隨時會發生狀況,一如他敏銳的性格,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據吳念真觀察,楊德昌的創作起點通常來自於一個概念,他像是跳開了一個距離,觀察整體社會狀態後,做出的綜合評述。詹宏志稱楊德昌具有獨到的「都會感性」,其片中角色乍看是單一個體,實則乘載了一個概念,足以解釋我們當下所見的社會,甚至放諸其他世界最前端的都會亦能引起共鳴。鴻鴻讚歎楊德昌在每一部片中皆為自己設立新的標竿,始終不安於現況,而志於開創。張震視楊德昌為他的模範,楊德昌經常耳提面命──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一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那就有一點危險了。
經常戴著一副墨鏡、長年隱匿在銀幕後的楊德昌,在眾人的深摯講述中,終於漸漸顯影、清晰。
王昀燕,1982年生於台中清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畢,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2012年出版《再見楊德昌》,藉此向純潔的志氣與決心致意;本書簡體版入選中國《南方都市報》「2014文化年鑑之圖書榜」(藝術類),由學者、書評人推薦,列為當年度不應錯過的108本書。2016年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獨立出版《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引發熱烈迴響,並獲邀參展「眾力時代:亞洲國際群眾集資年會」。
另主編《台灣電影的聲音》《紙上放映:探看台灣導演本事》。亦參與《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等書採訪撰述。
在我看来,侯孝贤的电影社会性更强,可以看到“生活”;杨德昌电影里面的生活不太像生活,他的电影比较少人看,因为一般大众进不去那样的生活,觉得那种生活与我无关。很多事情是众人一起成就的,他常常忽略了这点。其实杨德昌有一核心主题:时代变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时适合不合适?他常是听歌剧。听流行音乐或许纯粹是种娱乐,歌剧和交响音乐就不一样,那是结构,聆赏的同时,其实是在学习一种结构。……人要学会大结构,讲故事时人家才听得进去。到了《一一》,人变得谦卑了,在求真的同时,愿意坦诚人之不足。那是杨德昌对人生的反省,作为他最后一部作品,就像你讲的,善良、谦卑的去面对人生很多事情,那是你无以抵抗的。台湾最好的电影有两部:《恐怖分子》和《童年往事》,如果再加上一部,应是《风柜来的人》。《恐怖分子》我认为是杨德昌所有电影里面,说教说的最自然的。他很多电影讲道理讲的都有凿痕,常是透过一个奇怪的人之口,以明明白白的对白道出,或者玄之又玄,听了觉得好文艺。看完恐怖分子,会让人省思:我们是不是活在一个可信又不可信的社会中?什么事可信?什么事不可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辈子坚信的?
——引自第1页
柯一正说起那个美好年代,以及他深感钦佩的创作者兼战友,多半时候面露微笑,可以感觉到此刻的他非常放松,正漂浮在时光上头,荡漾着,回溯着。与其说被打捞上来的是记忆,不如说,那是经过了时光的漫长洗刷而犹能幸存下来的,趋近于永恒的信仰。我不在的那两年变化相当大,一回来,恰好碰到人心改变了,很想在这块土地上做些什么。
——引自第1页
现代焦化生产技术手册 本书特色 《现代焦化生产技术手册》是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焦化生产技术手册 目录 1 炼焦用煤与焦炭1.1 炼焦用煤1.1.1 我国...
25週年增訂版為您帶來最新的歐林訊息‧26篇創造金錢練習‧逾130則豐盛肯定語‧全球讀者築夢分享歐林:我的教導在於靈性法則。達本:我的教導在於能量運作。歐林與達...
谭贤在传统领域行业与电商平台做过近十年营销主管,既熟悉线下销售,也擅长线上商务,在传统快消、服装、团购等行业经验丰富,对O2O(Online To Offlin...
【内容简介】东京突发连环杀人案:有人被捆住手脚丢入浴缸的沸水之中;有人在街头被烈火焚烧……与此同时,恶徒八神终于等来洗心革面的机会——在17小时内抵达医院,为白...
☆文学纪念碑 56 诗史三百年,只取四段读。弥尔顿、济慈、艾略特、普拉斯如何从学徒成为大师?☆精炼典雅的文笔、严谨准确地分析年轻诗人的成熟蜕变之路☆哈佛文学教授...
欧文・M.费斯(Owen M .Fiss),1959年从达特茅斯学院本科毕业后赴牛津大学深造两年,获哲学学士学位,然后攻读哈佛大学法学院,1964年毕业。开始几...
约瑟夫·弗兰克(1918—2013)可能是他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作者、研究者和评论家。他在斯坦福大学就这位俄罗斯小说家的主要作品开设了讲座,而其从...
本书被称为日本法思想史教科书的“决定版”,第一版出版于1988年,迄今为止已重印20余次,本书译自有斐阁2019年版。该书是以近代之后世界各国思想家、法学家为中...
讲述心脏病学里程碑式创新背后的人类故事融合严谨的科学研究与有温度的人文关怀一部关于疾病、家庭、失去和生活的个人沉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
日本漫畫家。中文作品有《爸爸與父親的家庭食堂》(青文出版)、《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青文出版)、《野薔薇新娘》、《玫瑰大飯店》等多數。
作品目录第一章从令人哄堂大笑的故事变成让人垂头丧气的故事:懒惰的真面目——厌倦第二章遭小偷的日子:懒惰的根——自爱第三章
踝关节置换手术学-中文翻译版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描述了全踝关节置换术这一新技术的适应症、术前准备,目前可供选择的各种假体特点、技术要点及其临床疗效,不同踝关节畸...
《Hadoop与大数据挖掘(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开源Hadoop生态圈的主流技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原理、知识点及
刘望舒,资深开发工程师,Android进阶二部曲《Android进阶之光》《Android进阶解密》的作者,公众号“刘望舒”的作者,CSDN人气博主。他在博客中...
诗人、评论家保罗·瓦勒里(Pau l Valery)这样描述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他是世界上*聪慧、*挑剔、*严苛的画家...
怎样开好蜂产品专卖店 本书特色《怎样开好蜂产品专卖店》一书作者郭业寨和郭聪冲,通过长期开蜂产品专卖店的实践,总结出的一些成功经验,是您开好蜂产品专卖店的良师益友...
“流经日本桥下的水,与泰晤士河相通;江户汉子吸进去的空气,有巴黎姑娘呼出来的气息。”本书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泰斗代表作,作者的视野纵贯东西,用世界史...
九井諒子日本漫畫家。原本在同人誌與網路上發表作品,2011年以《龍的學校在山上》出道後受到矚目,其後分別於2012、2013年出版《龍可愛的七個孩子》與《抽屜裡...
Stein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他是当代分析,特别是调和分析和分析领域领袖人物之一。古典调和分析最困难问题之一是推广到多维。他是多维...
任柯安(Andrew Byron Kipnis),人類學家,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暨系主任。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