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吳念真×柯一正×余為彥×詹宏志×舒國治×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金燕玲×張震×柯宇綸×陳湘琪
18位影人與文化人深摯講述,多視角深度剖析楊德昌創作心靈
獨立的精神,熱烈的樂趣,求新求變的態度,楊德昌為一代又一代人示範了創作的極致。《再見楊德昌》不僅是感念楊德昌開創了台灣新電影歷史,所獻上的敬意;它也是先一代人對於走過之路的回眸、後一代人尋找未來繼起方向的藍圖。
過去楊德昌的作品在台灣長期受到忽略,2012年初版的《再見楊德昌》是唯一詳實深入探究楊德昌創作歷程的第一手史料,也是迄今台灣市面上唯一繁體楊德昌專著。藉深度專訪18位曾與楊德昌共事的影人與文化人,我們得以窺見楊德昌的「後腦勺」,看見以往「看不到的楊德昌」。
自1982年參與台灣新電影之濫觴《光陰的故事》拍攝,完成大銀幕處女作《指望》,迄2000年問世的遺作《一一》,楊德昌共計留下七又四分之一部電影作品,以犀利冷冽的語言解剖大時代變化下的人心浮動與生存課題。侯孝賢形容,楊德昌帶來一雙看透台灣社會結構的眼睛,其理性的光芒為台灣電影前所未有。
2000年,楊德昌憑藉《一一》奪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為台灣首位獲此殊榮者。2011年,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策劃「影史百大華語電影」,楊德昌有多部作品上榜,包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第二名)、《一一》(第七名)、《恐怖份子》(第十一名)等;同時,依據所有得票影片,加總計算出「五十大華語導演」,楊德昌更名列第二,僅次於侯孝賢。2015年,釜山影展慶祝二十周年,特別選出「亞洲影史十大影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名列第七,而楊德昌也入選「亞洲十大導演」。2016年,英國BBC票選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一一》高居第八。楊德昌身後多年,作品持續受到肯定,聲勢歷久不衰。
《再見楊德昌》一書收錄小野、吳念真、柯一正、詹宏志、杜篤之、陳博文、鴻鴻、張震、陳湘琪等十八位曾與楊德昌共事之影人與文化人的深度訪談,遍及台灣新電影旗手、楊德昌親密工作夥伴、子弟兵及鍾愛演員。本書除談述楊德昌其人其事,及其作品的發想、編製與核心精神,也爬梳台灣新電影的起落,深入電影攝製的每一環節,從製片、編劇、聲音、剪接、攝影、表演等多重視角,剖析一部電影的完成如何可能。
小野形容,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彷彿總走在邊緣上,顫顫巍巍,隨時會發生狀況,一如他敏銳的性格,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據吳念真觀察,楊德昌的創作起點通常來自於一個概念,他像是跳開了一個距離,觀察整體社會狀態後,做出的綜合評述。詹宏志稱楊德昌具有獨到的「都會感性」,其片中角色乍看是單一個體,實則乘載了一個概念,足以解釋我們當下所見的社會,甚至放諸其他世界最前端的都會亦能引起共鳴。鴻鴻讚歎楊德昌在每一部片中皆為自己設立新的標竿,始終不安於現況,而志於開創。張震視楊德昌為他的模範,楊德昌經常耳提面命──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一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那就有一點危險了。
經常戴著一副墨鏡、長年隱匿在銀幕後的楊德昌,在眾人的深摯講述中,終於漸漸顯影、清晰。
王昀燕,1982年生於台中清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畢,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2012年出版《再見楊德昌》,藉此向純潔的志氣與決心致意;本書簡體版入選中國《南方都市報》「2014文化年鑑之圖書榜」(藝術類),由學者、書評人推薦,列為當年度不應錯過的108本書。2016年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獨立出版《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引發熱烈迴響,並獲邀參展「眾力時代:亞洲國際群眾集資年會」。
另主編《台灣電影的聲音》《紙上放映:探看台灣導演本事》。亦參與《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等書採訪撰述。
在我看来,侯孝贤的电影社会性更强,可以看到“生活”;杨德昌电影里面的生活不太像生活,他的电影比较少人看,因为一般大众进不去那样的生活,觉得那种生活与我无关。很多事情是众人一起成就的,他常常忽略了这点。其实杨德昌有一核心主题:时代变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时适合不合适?他常是听歌剧。听流行音乐或许纯粹是种娱乐,歌剧和交响音乐就不一样,那是结构,聆赏的同时,其实是在学习一种结构。……人要学会大结构,讲故事时人家才听得进去。到了《一一》,人变得谦卑了,在求真的同时,愿意坦诚人之不足。那是杨德昌对人生的反省,作为他最后一部作品,就像你讲的,善良、谦卑的去面对人生很多事情,那是你无以抵抗的。台湾最好的电影有两部:《恐怖分子》和《童年往事》,如果再加上一部,应是《风柜来的人》。《恐怖分子》我认为是杨德昌所有电影里面,说教说的最自然的。他很多电影讲道理讲的都有凿痕,常是透过一个奇怪的人之口,以明明白白的对白道出,或者玄之又玄,听了觉得好文艺。看完恐怖分子,会让人省思:我们是不是活在一个可信又不可信的社会中?什么事可信?什么事不可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辈子坚信的?
——引自第1页
柯一正说起那个美好年代,以及他深感钦佩的创作者兼战友,多半时候面露微笑,可以感觉到此刻的他非常放松,正漂浮在时光上头,荡漾着,回溯着。与其说被打捞上来的是记忆,不如说,那是经过了时光的漫长洗刷而犹能幸存下来的,趋近于永恒的信仰。我不在的那两年变化相当大,一回来,恰好碰到人心改变了,很想在这块土地上做些什么。
——引自第1页
宝山辽墓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是目前有纪年的辽墓中最早的契丹贵族墓葬。两座墓葬均为砖石结构,由墓道、门庭、墓门、甬道、墓室、石房组成。...
丹尼尔·亚蒙,世界知名脑成像专家,被誉为“美国大脑健康之父”。他通过了精神病学双职业认证,创建了世界闻名的亚蒙诊所,拥有全球超大的与行为相关的功能性脑扫描数据库...
AllDanielleWaltonwantedwasarelaxingtriptoLasVegasbyherself,withinthecavernous,an...
孙陶然,是中国大名鼎鼎的连续创业者,创业领域横跨媒体、广告、公关、金融服务等,几乎每一次创业都取得了成功,所以若论成功创业的实战经验,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
顾彼得(Peter Goullart),俄国作家,1901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975年病逝于新加坡,终生未婚。其一生颠沛流离,曾长时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居住...
作者拉内•韦尔斯莱夫,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院社会人类学教授。2003年获剑桥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2017年以来任丹麦国家博物馆馆长。译者石...
作品目录第一回 丹桂飘香 宛转娇啼玉女泪 冰魄初圆 仗义挥掌豪士心第二回 语冷如刀 破庙逼供心黑狠 貌艳如花 荒岛索财笑声频第三
★《次第花开》2017修订版新增上师亲笔再版序言,可作为读者最亲切的导读。★希阿荣博堪布写给现代读者的人生指南,也是现代人安顿心灵的智慧之书。★希阿荣博堪布是当...
着眼大唐中后期的乱局,讲述诗人们在动荡年代的生平遭遇与创作心境。还原千古诗篇的写作情境,再现真实立体的诗人生命,在诗歌与历史故事中找寻国人的文化基因。广雅出品“...
枣故乡-红枣历史起源 本书特色 这本《枣故乡(红枣历史起源)》由杨海中、王新才等编著,主要介绍了红枣的植物学起源;红枣的栽培历史;红枣的传播历史;各个朝代关于枣...
◎ 3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罗伯特·洛威尔,被誉为“我们时代的诗人历史学家”“美国最后一位广受尊崇的公众诗人”◎ 《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Though often invisible, cryptograph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our everyday lives...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解三次和四次多项式方程的故事第一章一次和二次方程的求解1.1一次方程的求解与数集的扩张1.2二次方程的求解与根
姓 名 木城雪户 KISHIRO YUKITO性 别 男生 日 1967年3月20日星 座 双鱼座血 型 O型出生地 东京代表作《气怪》 《怪洋星》 《飞人》 ...
戈登•麦肯齐• 他是精灵古怪,奇思异想的酷老头。他自由放肆,不按常理出牌,他对理性说“呸”,他厌弃干瘪的现实,追寻多汁的社会。• 他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事物,摸...
凉茶饮料 内容简介 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
賀東招二小說家,作品以輕小說為主。滋賀縣出身,滋賀縣立守山高等學校卒業,中央大學經濟學部退學。大學時參加的社團是SF研究會。代表作品除了驚爆危機之外,還有「蓬萊...
辛夷坞,女,80后作家新领军人物,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长居销量排行...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小城畸人》内容简介:走在瓦恩堡镇上,总有谁的灵魂与你相契。本书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由二十五个既独立成篇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