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在《谁在看中国画》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观看者如何无可争议地塑造了“中国绘画”这一伟大的艺术传统。他认为,中国境内的观看者对“中国绘画”的演变至关重要。通过考察描绘观看绘画的场景的作品,他向读者介绍了观看者的理想类型:士绅、帝王、商贾、民族和人民。在讨论中 国艺术观看者的变化时,柯律格强调,中国文化中意象的多样性,使我们无法明确概括出“中国绘画”的构成。探索艺术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使我们对“中国绘画”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变革产生新的认识。
--------------------------------------------
★从全球史看200余幅传世画作,中国画的观看之道。柯律格以纵贯500年、横跨东西洋的广博识见,从士绅、帝王、商贾、民族和人民五类观看者的理想类型出发,探讨不同观看者对“中国绘画”的形塑。他不打算为“中国绘画”下定义,正相反,他揭橥“中国绘画”在跨文化、跨国交流过程中内涵与实践方法的变动不居。
★士绅、女性的观看如何塑造中国画。对明代士绅来说,“中国绘画”不是一种艺术实践,而是观看、欣赏的文人雅好;是他们的观看创造了“中国绘画”,而不是画家。与士绅不同,十八世纪后,女性不仅观看、欣赏“中国绘画”,更创造“中国绘画”。
★帝王凝视下的“豪横风”。不同于士绅观看“中国绘画”的社会性集体雅好,帝王是“中国绘画”单独的观看者。帝王的凝视威严专横,他声称自己是“中国绘画”的创造者。此外,在中国艺术史话语中,绘画一旦被认定有西方风格,如郎世宁的作品,如广州的外销画,它们通常会在“中国绘画”的话语中销声匿迹。
★雅好变商品,商贾眼里的中国画。中外商业活动不仅将士绅阶层的“中国绘画”带入明、清商贾之家,带入日本、朝鲜、美国,以及欧洲诸国的市场,更将西方的新技术,以及西方绘画的理念、媒材、技法等带入“中国绘画”。
★浮夸危险的观看者:近代以来的中外民族主义者。晚清、民国动乱频仍,对于“中国绘画”,中外民族主义者成为虽赤诚创新,但浮夸危险的观看者。
★新中国新变化:人民创造的中国画。观看“中国绘画”,从未把你我包括在外,一部共有的“中国绘画”史。
--------------------------------------------
纵观长时期各种媒材的嬗变,《谁在看中国画》一再暴露意料之外的讽刺,打破人们对中国和欧洲艺术传统的轻率预设。通过这项创新工作,柯律格为全球艺术史设定了一个新标杆。
——包华石(密歇根大学中国艺术史荣休教授,两届20世纪前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得主)
以优雅热情的对话文风、清晰明确的论辩,本书探索“中国绘画”这一现代概念的生发演变。在本书中,柯律格匠心独具,将他渊博的学术造诣、对研究对象的精深识见,以及对艺术市场的历史和中国艺术收藏情况的把握熔于一炉。
——白瑞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艺术史荣休教授)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适用于绘画史所有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此,任何领域的艺术史学家都或许可以恢复无法言说的艺术史。
——裴珍妮(多伦多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
他眼中的中国艺术史是世界性的领域,不是西方论述里的附属品,自然也不专属于中国。研究者若也将中国艺术史视为世界性的领域,则柯律格在本书所意识到的问题,自然难以回避。
——刘宇珍(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助理研究员)
作者: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阿伯丁,2007—2018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现为该校荣休教授。曾任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国部资深研究员兼策展人,自1994年起先后执教于萨 塞克斯大学艺术史系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译者:
梁霄,写作者,图书出版编辑,英语与法语译者。写作方向多为展览报道、评论与艺术家访谈。文章见于《周末画报》《艺术世界》《艺术新闻/中文版》《NYTimes Travel Magazine新视线》《鲤》等媒体,是artnet新闻中文网的撰稿人。
ButtheQingdynastywasnotwillingtogogentlyintothathistoricalgoodnighttowhich……
——引自章节:5TheNation1556
如果一位职业画家——一位女性职业画家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同时代文人绘画大师的作品,甚至只有当大师本人仔细检查时才能够发现其中的端倪,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长久以来被士绅所追求的绘画的气节(integrity),又应当怎样解释这种处于严格限制之中的文人技艺?
——引自章节:第四章:商贾
济人自济经验诸方 本书特色 《济人自济经验诸方》三卷,为清·王梦兰、梁宪应蒋伊所求纂辑,成书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蒋伊...
《英国通史·第一卷》内容简介:详细介绍了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
法理学导论-(第二版) 内容简介 作为法学的入门教材,本书重在为法科学生提供入门的法学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法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学意识,训...
刘新宇,199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长期从事软件研发工作。他关注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尤其是函数式算法,目前就职于亚马逊中国...
《哲学系》内容简介:本书通过集结汉语思想界知名学者、诗人的访谈及重要作品,还原其思想求索与创作历程,在为哲学系在校学生、哲
Patrick McNeil曾任Moosylvania Marketing公司副总裁,现任SimpleFlame公司网页开发高级工程师。擅长将网页技术与网页设计...
刑事推定研究 内容简介 推定是与证据证明平行的另一种认定案件事实的方法,即在基础事实得到证实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或以验法则,推断案件事实的有或无。推定由三个部...
罗莎莉(Li-Hsiang Lisa Rosenlee),中国女性研究学家,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亚洲哲学》等杂志发表《内外、礼...
當西方世界越來越質疑宗教時,為什麼人們的直覺思考仍受它的意涵所影響?無論你相不相信耶穌死而復生,你所處的文明世界,基督宗教的痕跡與影響都無處不在。基督宗教文明是...
日本对虾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 内容简介 《日本对虾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为“水产养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六章,主要介绍了日本对虾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日本对...
解读伊尹汤液 本书特色 《伊尹汤液经》以传统经学考证研究经方传承,其功底之深厚,其观点之鲜明,其见解之独到,在中医史上是独树一帜的,本书以胡希恕老师经方学观点,...
作品目录作者致中国读者导论 无神论、信仰以及对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第一部分 冲突中的范式第一章 老问题、新观点第二章 理性
常用词语错例评改手册 本书特色 《常用词语错例评改手册》从近年的主流媒体中,选出约8000余条差错案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药、卫生、体育等多个方...
新概念造纸技术与纸基功能材料-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5 本书特色 传统的造纸方法绝大多数以植物纤维为原料,采用化学、机械方法把纤维从木材或其他原料中分离出...
【编辑推荐】这本《活法》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修炼灵魂,保护美德,瞬间激发自身潜在的伟大力量,从未做过赔钱的生意,稻盛和...
Globalisationandtherapidincreaseinworldtradeinthepastdecadehavecontributedtogrea...
一个人独有的原创思考,会成为他真实的自信。但思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事。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松浦弥太郎重新反思了思考在高质量工作中的重要性,从如何乐在工作、享受生...
中国营造学研究 内容简介 从文集内容看,大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对古建筑保护与研究的功绩论述,几篇文章都论及于此,其中以罗哲文先生的华文*为重...
如果有人说,多数人是“右撇子”这件事对中国传统聚落主导元素的组织和聚落的景观格局产生过关键性的影响,恐怕你会觉得是信口开河。可事实确实如此!故事当然要从原始社会...
◎台灣中文版與英國零時差推出,先睹為快!◎一本誠實的愛情奮鬥史,探索長長久久的關係,以及背後的酸甜苦辣。狄波頓將試圖回答史上*難的兩性問題:愛了,然後呢?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