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智能隔离状态”: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帕里泽呼吁那些可以形塑互联网功能的巨头公司,要正视这种信息过滤形式,仔细考虑其可能给社会带来 的负面效应。该演讲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但在YouTube网站上点击量累积超过400万次。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本书虽然成书于2011年,中间互联网历经天翻地覆的变化,书中提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甚至已经成为“互联网历史”,但另一方面,书中的观点和结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多后来的现实案例完全印证和支持了作者当时的预言。当我们满怀期望即将进入一个高速互联、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全景式沉浸传播的时代时,多年前作者对于互联网未来生态发展的愿景,而今依然能够获得广泛的共识。
“过滤泡”这一概念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指出了互联网巨头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对信息流动进行重组和垄断,它提醒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要切实关注自身的隐私保护,对搜索引擎和各类网络应用保持清醒的态度。因为对于善的公共生活而言,透明且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至关重要。
多方推荐
互联网越来越少地向我们展示广阔世界,而把我们锁定在熟人邻里之间。正如伊莱•帕里泽所说的,其风险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无意中聚集在了一个贫民窟中。
——克莱•舍基,《人人时代》和《认知盈余》作者
“个性化”听起来很温和,但是伊莱•帕里泽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案例,指出它在互联网上的出色表现将引发一场信息灾难——除非我们注意到他的警告,以及保持一流的新闻敏感度和进行正确的分析。
——史蒂夫•利维,《谷歌总部大揭秘:谷歌如何思考、运作,形塑你我的生活?》作者
我们使用的互联网软件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符合我们的需求。伊莱•帕里泽透露,风险在于我们越来越看不到其他视角。在《过滤泡》中,他向我们展示了这种趋势是如何强化党派偏见和狭隘思维方式的,并指出了走向更宏大的在线视角多样性的路径。
——克雷格•纽马克,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广告网站创始人
伊莱•帕里泽写了一本必读之书,内容是关于当代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网络的个性化。
——卡特琳娜•菲克,Flickr图片网站和Hunch网站联合创始人
虽然你经常在网上耗费大把时间,但我敢打赌——你一定不了解网络的运作方式。伊莱•帕里泽的这本杰作同时做到探究真相与诠释现象,不但揭开了特定信息的流向之谜,也说明了我们该如何重返思想交流的广场。本书读来趣味横生,让人对日常偶遇的新知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比尔•麦奇本,《大自然的尽头》《地球•地殏:
如何在质变的地球上生存》作者,350org环保网站创办人
《过滤泡》展示出寓意丰富的在线设计其意料之外的后果是如何给政治带来深刻而突然的变化的。所有人都同意,互联网是变革的有力工具,但变革是好是坏,取决于创造和使用它的人。如果你觉得网络是为你打开的世界之窗,你需要浏览这本书来理解你没有看到的东西。
——杰伦•拉尼尔,《你不是个玩意儿》作者
十多年来,反省人士一直在担心:当网络的个性化发展到极致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伊莱•帕里泽在本书中的剖析是最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
——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
《谁绑架了文化创意?:如何找回我们的自由文化》
《REMIX,将别人的作品重混成赚钱生意》作者
在我认识的对数字科技与民主程序的交互进行研究的人当中,伊莱•帕里泽不仅见解是最精辟的,其历练也无人能出其右。《过滤泡》一书挑明了计算机程序是如何限制用户眼界,如何更能预测网友反应的。只要你关心人类在数字世界中将何去何从,你就应该阅读本书——而如果亚马逊网站给你漏推了这本书,你就更应该详读。
——道格拉斯•拉什科夫,《公司化的生活》《编程还是被程序化》作者
在《过滤泡》一书中,伊莱•帕里泽揭示了个性化网络刊登新闻的宗旨:只有适合你的新闻我们才刊登。
——乔治•莱考夫,《别想那只大象》《政治头脑》作者
伊莱•帕里泽忧心忡忡。他非常关心我们共同的社会领域,认为它处于危急之中。他对互联网趋势的彻底调查让我也心有戚戚。他甚至给我讲授了很多关于脸书的事情。《过滤泡》一书必读。
——戴维•柯克帕特里克,《脸书效应》作者
一个由熟悉的世界构成的世界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学习的,隐形的自动宣传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再灌输回我们。
——《经济学人》
在《过滤泡》一书中,伊莱•帕里泽详细分析了每一次点击、刷新和敲击键盘如何让接下来出现的信息发生变形,由此创造出一种近乎虚构的量身定制的现实。
——《纽约时报》
《过滤泡》一书提出了以下重要的问题,当大型互联网公司垄断技术和数据时,我们如何来认知和面对这一新型的“监控”和“霸权”,这一重要的社会中介形式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挑战?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对整合型隐私的伤害不仅仅表现为隐私主体在短期内“无感”,有时还不断主动提供伤害的资源——持续提供数据信息以促使隐私主体接受个性化服务,于是,“隐私悖论”成为每个现代社会成员深陷其中的一个困局。
——顾理平,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
在互联网时代,期盼、呼吁“科技向善”的同时,提升网络素养也是当务之急。“过滤泡”概念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获取模式的弊端,更好地趋利避害。
——戴丽娜,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
《过滤泡》这本书重点分析搜索引擎在个体认知和集体意识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用于探讨技术和数据利用的社会影响的分析框架。目前,中外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立法的关注点正在从传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转向规制技术和数据在利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风险。相信这本书将有利于各相关群体更有效地参与到立法和监管的讨论过程中。
——洪延青,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主要起草人
伊莱·帕里泽,美国互联网观察家。1980年12月17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林肯维尔,2000年毕业于巴德学院西蒙洛克分校,获得法律与政治科学学位。目前是Upworthy网站执行总裁,之前担任过网络民运先锋组织MoveOn.org的执行董事,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公民社团之一Av aaz.org的联合创始人。由他执笔的评论曾刊登在《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的民意论坛上。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智能隔离状态”: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目前我们正在用一个具有明确的、经过充分辩论的公民责任感和公民身份意识的体系来交换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体系。大告示牌正在拆除编辑决策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全。虽然谷歌和其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大多数个性化过滤器无法把点击量寥寥无几但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的位置。最后,“给人民他们想要的东西”变成一种脆弱而肤浅的公民哲学。
——引自章节:第二章用户即内容
民主制度要求公民必须将心比心从彼此的角度看待事物,但现在我们反而越来越被自己的过滤泡隔绝包围。民主依赖民众互相分享事实,但我们现在却生活在没有交急的平行宇宙中。
——引自章节:前言
中国树木志:第四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总结我国树林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的成果,对中国原产、引种的近8000种树种介绍其名称、形态特征、林学特性等。中国树木志:...
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1928-1982)菲利普·迪克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之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度过了大半生。1952年,他开始专职写作,终其一生...
《空间诗学》的法文版本出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已经快要窒息的氛围中,现象学以及象征意义的追求为建筑注入丰厚的养分,此书在这样的时期出现,自然激起...
全新的写农民的小说莫言、阎连科特别推荐首届中国长篇小说年度金榜作品历时十七年完成的长篇力作◎ 编辑推荐☆本书视野开阔,虽从乡村、小镇着手,所展现者却是一个万物有...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丹麦人,享年四十二岁,却在他短暂的一生里,创作了二十多部宗教哲学巨著。他用丹麦语写作,和安徒生是同一时代的人,却没有像安...
卡罗琳·帕克丝特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2003年,处女作《巴别塔之犬》甫一亮相,便力压《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登上亚马逊、《纽约时报》等畅销书排行榜首,创...
《卡夫卡全集(插图本 套装全9卷)》共9卷,由著名学者、德语翻译家叶廷芳先生主编。全书创作部分主要依据卡夫卡生前好友马克斯·勃罗德的版本编纂的,而略作调整;书信...
鸡病防治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中的一册,“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庭园经济等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由袁...
精彩摘录我所认识的女人,我所熟知的那个女人啊,现在正在谈的恋爱一直都像是初恋一样甜蜜呢。好像这次是她第一次真正喜欢上人似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
名人推荐:时光是一条只能向前走的路,总是经过了它,才发觉它的好,可是却再也走不回去。——九夜茴相遇,相爱,相离……若要举重若轻地来,且看看伊北怎么说。——七堇年...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是一部非常感人的自传。作者在德国和波兰的纳粹集中营中渡过了他的少年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同胞死亡了,他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这是他的故事。192...
肯尼斯·费雪kenneth L. Fisher,费雪投资公司的创办人、董事长兼CEO。他的父亲菲利普·费雪是成长股价值投资的代表,著有投资经典著作《怎样选择成长...
★法国教育部推荐的去旅行系列姊妹篇,超浓缩知识开拓孩子眼界!192页探索中国,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知识和生活体验!包含6个城市,200幅手绘图,300张实景拍...
便秘治疗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便秘的专著,由北京世纪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结合临床实践及国外*新进展编写而成。全书共26章,内容包括便...
作品目录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盛颜本名朱慧颖,四川新都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属相为蛇,星座双子。十六岁时曾休学习武,在中国南端的热带岛屿磨练了四个月。琼海市加积镇的门山园武术馆成为一生梦想...
《历史新声: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内容简介:《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选取了十五位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希
松谷美代子,1926年生。儿童文学作家。自1951年《变成贝的孩子》获得“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以来,其作品曾先后获得过“国际安徒行奖”、“红鸟奖”、“日本...
嘉倩,作家,“交换梦想”采访项目发起人。曾在欧洲留学,于荷兰任职华人报社记者,于巴塞罗那任职媒体咨询顾问,回国后任职于英国外交部新闻处,一年后辞职,走遍全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