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是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池大为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大学生。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浓重的理想主义氛围里度过了八年大学生活,意气风发,仿佛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毕业后他又作为个硕士进了省卫生厅。在这个小小的卫生厅里,池大为经历了由对抗到退守直到投降的心路历程,这个历程使他由一个满身棱角壮怀使命的质朴青年,磨砺成内心坚硬干练的职场中人。这一整个蜕变过程是漫长又痛苦的。在炎凉冷暖的人情世故里,在波谲云诡的职场舞台中,在光怪陆离的世象百态间,一个鲜活的人怎样坚持,坚持到头破血流。一个善良而执着的青年,面对自己卑微的灵魂和巨大而神秘的世俗力量悬殊对比时,如何彷徨、犹豫、怀疑和煎熬。
池大为是一名医药学研究生,出身贫寒,但坚信平民的高贵。毕业时,他出于知识分子的尊严,拒绝投机留校,从北京回到省城,成了省卫生厅的一名公务员。池大为和官场小生态、传统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价值观就此开始展开搏斗。在钢铁一般坚硬的游戏规则面前,在避无可避的生存压力之下,在现实的尊严被逼入墙角之后,池大为的良知和坚守将何去何从?对个人欲望的心悦诚服,对知识分子道义的苦苦留恋,同时存在于池大为身上。在反复彷徨、怀疑、自责之后,他终于还是为精神找到了退路……
《沧浪之水》深刻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败坏,有一种道破天机的意味。在它面前,诸多同类题材的小说都会显得轻飘。池大为和马垂章两个人物写活了,写透了,其复杂内涵令人深长思之。
——著名文学评论家 雷达
这是一部令人惊骇的小说。生活以无可抗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逼迫着每一个人,我们在把自己交给生活时候,是否找到了一块坚实的立足之地?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李敬泽
在这部小说中,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经受人格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权力的诱惑和困境中的选择,反讽、幽默和不断的自我反省,使小说既有阅读的快感,又有思想的力度。
——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晓明
这部小说从池大为的人生经历,写出了时运转移中的人性百态与人情翻覆,官场之波诡云谲、反腐之惊心动魄,都从他的升降沉浮中充分而深刻地展现出来,实为当下现实题材的难得力作。
——著名文学评论家 白烨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在传统文化被不断重构、整合的今天,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仍然是一个问题。我们不是池大为,但池大为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有极大的典型性。
——著名文学评论家 孟繁华
序篇
1
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
那天从山上送葬回到土坯小屋,我就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悲痛在极点上持续,就不再是悲痛。那些山民,我平时称作婆姨姑嫂爷舅叔伯的,都在屋子里站着,翻来覆去地说着那几句话:“人死了就活不回来了。”“再说老天爷要收人,毛主席他自己都没办法。”屋子里弥漫着烟雾。秦三爹不停地卷着喇叭筒给身边的人抽。这是我非常熟悉的气息,只有山里未经制作的土烟才是这样浓烈而辛辣。父亲生前经常在煤油灯下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缓慢地卷起一支喇叭筒,凑在灯上点燃,吸完了,又开始卷下一支,一句话不说,就过了一晚。昏黄的煤油灯把山民们的身影映在墙上,看久了就会产生某种幻觉。在那些逝去的夜晚,我在父亲的对面复习功课,越过他的肩看见墙上的身影,一动不动,看着看着就觉得那身影不很真切,像墙上凹进去了一块。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父亲在山中,在永远寂静的黄土深处。
夜深了,人渐渐散去。我在油灯下枯坐一会,在门槛上坐下来。今夜的风很大,也很纯,风中裹着一丝丝衰草的气息,这是山里人才能分辨出来的气息。没有月亮,稀疏的星星散落在天幕上,衬出远山朦胧的轮廓。山们这么沉默着,已经有无数世纪,这是山外人很难想象的。我在风中听到了一种声音,很多年来我都听到这种声音,像是召唤,又像是诉说。仰望星空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岁月,时间尽头的岁月,还有那些遥远的地方,被称作天尽头的地方,那里一定有什么存在。可是父亲他死了,死了就活不回来了。我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死去。可这是真的,真的,这个事实无法拒绝。
我极度疲倦又极度清醒。无法入睡,我想把父亲留下的东西清理一下。几件衣服,几十本医学书,这就是一切。我把搁在横梁上的那口软牛皮箱取了下来,打开箱子我闻到一种陈旧的气息,这是藏在隐秘的时间深处的气息。我端起煤油灯照了照,里面是几本书躺在那里。我在平整箱底时忽然感到中间有一块稍稍凸了出来,把油灯移近了仔细摸索,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边缘。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一下一下生动可感。我仔细摸索着,那深红色的绒面有一侧是被刀割开了的。我小心地把手伸进去,慢慢地掏了出来,凑到灯下一看,是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三十八年了。我轻轻地把书翻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竖着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嵇康“内不愧心,外不负俗”,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笑傲王侯,空怀壮气”,杜甫“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苏东坡“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文天祥“虽死何惧,丹心汗青”,曹雪芹“圣哉忍者,踏雪无痕”,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一共十二人。我翻看着这些画像,血一股一股地往头上涌,浑身筛糠般地颤抖。那种朦胧而强烈的感情冲击着我,我自己也无法给予确切的说明。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了*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辨认才看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下面是一横排钢笔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父亲的像啊,二十年了!一口一口地我喘着粗气,声音在夜中被放大了,像门外传进来的。山风呜呜地响着,天亮了。
阎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曾在天涯》(1995,海外版名《白雪红尘》)、《沧浪之水》(2001)、《因为女人》(2007)、《活着之上》(2014),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2003),以及学术论文、散文等。有《阎真文集》五卷。
伏羲传奇 本书特色 《伏羲传奇(套装全2册)》: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强力推荐作品新浪文化博客推荐前十作品,博客点击率逾七百万*早发现宇宙运行模式的人*早...
《书中人》内容简介:本书由五个中短篇小说构成,分别为《书中人》《天降大运》《抵达》《土命人》《鱼在岸》。前两篇以天马行空的
《天亮前寻找一只猫》内容简介:《天亮前寻找一只猫》是日本文艺奖获奖作,是一部饱含幽默和无奈的青春小说。二十八岁的高桥大学毕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内容简介:自导自演一场死后成名,真正的死亡却步步紧逼! ◆著名导演姜文、曹保平力荐,畅销作家张
堂吉诃德后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是西班牙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该名著描述了一个看来是荒诞不经的骑...
废柴家族 本书特色 比利时*高文学奖——伯瑞斯(Libris)文学奖作品一部极具荒唐色彩的家族史,荷兰*畅销的小说之一!无处宣泄的青春,期待一场奇妙的裸奔!本书...
谁与争锋-剑噬大地-1 本书特色 废物少爷 异界穿越 拥星辰只手遮天!修炼体系 灵界巅峰 踏乾坤名震四方!《嫌疑档案》《校花的贴身保镖》作者浮生铸造史上*强修炼...
浮休 本书特色 久我和阿梓曾经是一对甜蜜的恋人,却未能结合。两人各自成家多年后,又偶然重逢,再次碰撞出爱的火花。正当两人沉浸于旧情复燃的快乐中时,阿梓却不辞而别...
儒林外史-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又极具个性的讽刺艺术。塑造人物时,能秉持公心,不虚美,不隐恶,借喜剧性的情节,揭...
醉卿心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国内热门插画家匪萌十月老师的一百多幅的精美插画稿。书中围绕“醉花卿”“暮秋游”&ld...
琥珀-年年杰作集 本书特色 推荐有趣的画画书琥珀-年年杰作集 内容简介 天才插画师年年出道八年,首次作品集结,2003~2005年之间创作的三百张以上彩图全收录...
《腊八节的故事》内容简介: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
明史演义 内容简介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中的明朝部分,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明朝历史。作者蔡东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在著...
《田园交响曲》内容简介:《田园交响曲》是纪德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
《幽巷谋杀案》内容简介:四个简单明快的探案故事。即将再婚的艾伦夫人一早被室友发现死于家中,看起来像是自杀但又疑点重重;一份
《拥王者的女儿(珍藏版)》内容简介:拥王者的女儿》以玫瑰战争中著名的拥王者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之女、理查德三世之妻安妮
婴齐传 本书特色 继《亭长小武》之后,史杰鹏再掀新历史主义潮流。北大孔庆东教授评价本书为超越二月河之作。主人公婴齐,原为小武的侍从,在小武死后因偶然机会得以升迁...
冷殇之卷-第九天堂-小妮小文集-III 本书特色 一部部停驻在你手中的小说,一个个走进了你心里的故事。《第九天堂(冷殇之卷)》由小妮子所著,你是否想过...
灼眼的夏娜-4 本书特色 连续八年畅销,销售量长期占据轻小说市场前三系列图书销售突破800余万册,销售奇迹仍在继续。人气插画家伊东杂音与人气作家高桥弥七郎...
日落虞渊-民国春秋-第一部 本书特色 看民国大戏,一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道人世沧桑,一部立意恢宏、荡气回肠的史诗日落虞渊-民国春秋-第一部 内容简介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