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沈从文著作集”之一,,收录了《月下小景》《扇陀》等9篇小说,外加《题记》共10篇。“新十日谈”,是作者为本组浪漫故事所取的总名称,以示近于而又异于薄迦丘的《十日谈》。除题记外,各篇本事均采自佛经故事,经作者匠心巧运,恣意铺排,注入谐趣后,一一指向了现实生活,读之,饶富兴味。
★以1940年代开明书店版“沈从文著作集”为底本,作者亲自编选校订
★内地绝版70余年后原貌再现
★沈从文曾在上海生活书店初版本的《边城》上标注“全集付印时宜用开明印本”
★中国版《十日谈》,采自佛经的纯美寓言故事,清新而独特
★收入《月下小景》《扇陀》等九篇小说,加《题记》共十篇
月下小景
寻觅
女人
扇陀
爱欲
猎人故事
一个农夫的故事
月下小景初八的月亮圆了一半,很早就悬到天空中。傍了××省边境由南而来的横断山脉长岭脚下,有一些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的残余种族聚集的山寨。他们用另一种言语,用另一种习惯,用另一种梦,生活到这个世界一隅,已经有了许多年。当这松杉挺茂嘉树四合的山寨,以及寨前大地平原,整个为黄昏占领了以后,从山头那个青石碉堡向下望去,月光淡淡的洒满了各处,如一首富于光色和谐雅丽的诗歌。山寨中,树林角上,平田的一隅,各处有新收的稻草积,以及白木作成的谷仓。各处有火光,飘飏着快乐的火焰,且隐隐的听得着人语声,望得着火光附近有人影走动。官道上有马项铃清亮细碎的声音,有牛项下铜铎沈静庄严的声音。从田中回去的种田人,从乡场上回家的小商人,家中莫不有一个温和的脸儿,等候在大门外,厨房中莫不预备得有热腾腾的饭菜,与用瓦罐炖热的家酿烧酒。 薄暮的空气极其温柔,微风摇荡大气中,有稻草香味,有烂熟了的山果香味,有甲虫类气味,有泥土气味。一切在成熟,在开始结束一个夏天阳光雨露所及长养生成的一切。一切光景具有一种节日的欢乐情调。 柔软的白白月光,给位置在山岨上石头碉堡,画出一个明明朗朗的轮廓,碉堡影子横卧在斜坡间,如同一个巨人的影子。碉堡缺口处,迎月光的一面,倚着本乡寨主独生儿子傩佑;傩神所保佑的儿子,身体靠定石墙,眺望那半规新月,微笑着思索人生苦乐。 “……人实在值得活下去,因为一切那么有意思,人与人的战争,心与心的战争,到结果皆那么有意思。无怪本族人有英雄追赶日月的故事。因为日月若可以请求,或强迫,要它停顿在那儿时,它便停顿,那就更有意思了。” 这故事是这样的:**个××人,用了他武力同智慧得到人世一切幸福时,他还觉得不足,贪婪的心同天赋的力,使他勇往直前去追赶日头,找寻月亮,想征服主管这些东西的神,勒迫它们在有爱情和幸福的人方面,把日子去得慢一点,在失去了爱心子为忧愁失望所啮蚀的人方面,把日子又去得快一点。结果这贪婪的人虽追上了日头,却被日头的热所烤炙,在西方大泽中就渴死了。至于日月呢,虽知道了这是人类的欲望,却只是万物中之一的欲望,故不理会。因为神是正直的,不阿其所私的,人在世界上并不是唯一的主人,日月不单为人类而有。日头为了给一切生物的热和力,月亮为了给一切虫类唱歌,用这种歌声与银白光色安息劳碌的大地。日月虽然仍若无其事的照耀着整个世界,看着人类的忧乐,看着美丽的变成丑恶,又看着丑恶的称为美丽,但人类太进步了一些,比一切生物智慧较高,也比一切生物更不道德。既不能用严寒酷热来困苦人类,又不能不将日月照及人类,故同另一主宰人类心之创造的神,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使此后快乐的人越觉得日子太短,使此后忧愁的人越觉得日子过长,人类既然凭感觉来生活,就在感觉上加给人类一种处罚。这故事有作为月神与恶魔商量结果的传说,就因为恶魔是在夜间出世的。人皆相信这是月亮作成的事,与日头毫无关系。凡一切人讨论光阴去得太快或太慢时,却常常那么诅咒:“日子,滚你的去罢。”痛恨日头而不憎恶月亮。土人的解释,则为人类性格中,慢慢的已经神性渐少,恶性渐多。另外就是月光较温柔,和平,给人以智慧的冷静的光,却不给人以坦白直率的热,因此普遍生物皆欢喜月光,人类中却常常诅咒日头。约会恋人的,走夜路的,作夜工的,皆觉得月光比日光较好。在人类中讨厌月光的只是盗贼,本地方土人中却无盗贼,也缺少这个名词。 这时节,这一个年纪还刚只满二十一岁的寨主独生子,由于本身的健康,以及从另一方面所获得的幸福,对头上的月光正满意的会心微笑,似乎月光也正对了他微笑。傍近他身边,有一堆白色东西。这是一个女孩子,把她那长发散乱的美丽头颅,靠在这年青人的大腿上,把它当作枕头安静无声的睡着。女孩子一张小小的尖尖的白脸,似乎被月光漂过的大理石,又似乎月光本身。一头黑发,如同用冬天的黑夜作为材料,由盘据在山洞中的女妖亲手纺成的细纱。眼睛,鼻子,耳朵,同那一张产生幸福的泉源的小口,以及颊边微妙圆形的小涡;如本地人所说的接吻之巢窝,无一处不见得是神所着意成就的工作。一微笑,一眼,一转侧,都有一种神性存乎其间。神同魔鬼合作创造了这样一个女人,也得用侍候神同对付魔鬼的两种方法来侍候她,才不委屈这个生物。 女人正安安静静的躺在他的身边,一堆白色衣裙遮盖到那个修长丰满柔软温香的身体,这身体在年轻人记忆中,只仿佛是用白玉,奶酥,果子同香花,调和削筑成就的东西。两人白日里来此,女孩子在日光下唱歌,在黄昏里与落日一同休息,现在又快要同新月一样甦醒了。 一派清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柔的抚摩着睡眠者全身。山坡下是一部草虫清音繁复的合奏。天上那规新月,似乎在空中停顿着,长久还不移动。 幸福使这个孩子轻轻的叹息了。 他把头低下去,轻轻的吻了一下那用黑夜搓成的头发,接近那魔鬼手段所成就的东西。 远处有吹芦管的声音。有唱歌声音。身近旁有班背萤,带了小小火把,沿了碉堡巡行,如同引导得有小仙人来参观这古堡的神气。 当地年青人中唱歌圣手的傩佑,恐惊了女人,惊了萤火,轻轻的轻轻的唱:龙应当藏在云里, 你应当藏在心里。 …………女孩子在迷胡梦里,把头略略转动了一下,在梦里回答着:我灵魂如一面旗帜, 你好听歌声如温柔的风。他以为女孩子已醒了,但听下去,女人把头偏向月光又睡去了。于是又接着轻轻的唱道:人人说我歌声有毒, 一首歌也不过如一升酒使人沈醉一天, 你那傅了蜂蜜的言语, 一个字也可以在我心上甜香一年。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物研究专家。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长河》《萧萧》《月下小景》《八骏图》,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以后,先后在上海、武汉、青岛、北京等地大学任教,同时写作不辍。抗战爆发后,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随北京大学回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特别是服饰史的研究,1988年出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上海私人地图:马路、弄堂、爱和命运交叉的轨迹 本书特色 城市的*柔软层爱不逝 记忆不逝上海私人地图:马路、弄堂、爱和命运交叉的轨迹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完整的书,...
平生六记 本书特色 1981年,他和范用拍板,出版《干校六记》,2011年,他大热天伏案,写就《平生六记》。 一位九十五岁的人道主义者、终身的鲁迅先生信徒,在革...
五个帝王的红楼身影 本书特色 《五个帝王的红楼身影》作者刘建平另辟蹊径分析《红楼梦》,认为《红楼梦》实际上是曹雪芹对康熙的颂歌、讨伐雍正的檄文,寄托了曹雪芹的政...
《心与女人(汉日对照)》内容简介:本书收录“日本现代诗泰斗”谷川俊太郎的近百首诗歌,集合了他的《心》《致女人》两部诗集的内
《奇来前书》内容简介: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一
鲁迅谈人生 本书特色 鲁迅去世已经七十余载。时至今日,属于鲁迅的印记,正在一点点消逝。然而离鲁迅越远,似乎他的思想竟离我们越近了。因为浮躁、喧嚣、沉疴的社会正面...
本书通论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共分绪论、原始型二言、四言诗、楚辞、赋体、乐府体诗、古体诗、骈体文、近体律诗、其他诗歌、曲、文
上海-大众生活 本书特色 《大众生活》周刊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继《生活》周刊后,创办的第二份以推动解放运动为主的时事性周刊。该刊于1935年11月16日...
书店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游记形式的欧洲、香港、东京三地读书笔记,其文章有:俄罗斯书店的细节、我眼中的香港书店、日本人的读书习性等。书店风格书店风格前言 两年前...
久思久叹久歌行:最浪漫的楚辞 本书特色 陈思思: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涉猎文字多年。路途上的风景,书页中的故事,日记里的心事,都会幻化成笔尖轻灵的文字。醉于尘世,...
五十年前读北大 本书特色 十多年前,开始受益于王则柯教授的经济学文章,后来因缘巧合,和他两位出色的孩子成了好友,慢慢了解和观察到他在家庭教育乃至生死观上的通透超...
最美国学-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本书特色 一、本书所选散文多为名家名作,如鲁迅、胡适、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等著名作家的经典文章,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散文的发展脉络和杰...
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关于自己的故事。这是一部既充满激情又感受温暖、既具理想色彩又显生活况味的写实之作,是作家多年来创作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赞颂》包括《地方》《短诗与抒情》《致友人》三个部分诗歌以及一个访谈,每部分分别附有小序和解说。全诗集收录诗歌六十余首,
北京记忆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写了靳飞从儿时到成人的过程中对北京的记忆。北京记忆 作者简介 靳飞,别署若朴堂主人,又号中日祖传票友,两京盛世闲人。六十年代出生于北...
《007谍战精选集之:皇家赌场》内容简介:英国军情六处特工詹姆斯•邦德在赌场上战胜东欧间谍李弗尔,赢取他手中企图用于填补巨额亏
海底两万里 本书特色 一、朱永新主编倾情推荐,邀请优秀译者进行经典重译,让经典名著以不同的风貌呈现。 二、用“阅读引擎”介绍每本书的文学地位、历史影响、作者的生...
王朔,1958年出生,1976年高中毕业。 其自谓:"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
董桥七十:海豚简装 本书特色 海豚简装系列之《董桥七十》:自一九七七年香港版《双城杂笔》始,董先生迄今出版文集三十三种(只计初版本,不含各类各地重印本、选编本等...
本书作者选取诗论、诗评、诗文作品等大量文献资料,采用以“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为焦点的接受理论研究视角,对处于“唐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