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它不顶用了。这是后工业化富足时代的充满讽刺意味的背景。
◎曾经,“劳动光荣”“勤劳致富”,
◎如今,它却只是让你我成了“打工人”。“工作”被恶意混淆为“职业”,“劳动者”被等同于“劳力”。
◎虚假的全球化、技术的非道德使用、变形扭曲的教育制度、资本主义的本性,四者 拧成的绳索已经悄然套在了每个普通人的脖颈上。
是时候行动起来改变这一切了。
★编辑推荐
◎从历史记录、书本理论、统计数据,到对一线工作者的大量访谈,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提炼理论,用全面的视角审视“工作”难题。
◎运用非凡的叙事技巧,在理论观点和个人故事间无缝切换,让每个关心“工作”的人都可以轻松阅读本书。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劳动收入差距是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工作”问题的分析,直指其背后的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
◎不止于分析现状、提出问题,也不存在说教,给出自己答案的同时,作者抱着开放的态度真诚邀请读者一同思考时代难题。
★内容简介
工作就像天气,每个人都在谈论它出了问题,但没人真的会对此做些什么。或许它还不如后者—毕竟近年来,气候问题已是政府之间国际会议上的焦点。
与几十年前相比,我们经受了雇佣关系性质的变化,从管理层和劳工之间曾经的伙伴关系,转向一个“美丽新世界”。在这里,以前的共同目标被强加给员工,并被包装成“机会”,而对其中的安全感下行、失去健康 / 养老保险、随时失业等风险,人们则闭口不谈。我们接受了这些,并通常视它们为积极的变化,直到一切崩溃。
在本书中,作者埃伦•拉佩尔•谢尔从历史、社会、经济、心理、教育等多个角度揭示现代“工作”困境的形成。她令人信服地表明,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和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力量,正在日益削弱许多人寻找展现个人价值的工作的能力;她同时认为,对制度创新的集体想象力和能力,最终将证明人们能够应对挑战,为工作创造出光明的未来。
★名人推荐
埃伦•拉佩尔•谢尔运用她非凡的叙事技巧和远见探索了工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她令人信服地表明,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和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力量,正日益削弱许多工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的能力。读完这本书,你再也不会以庸常的方式考虑工作了。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贸易与投资学教授
罗伯特•劳伦斯
这本书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工作性质的转变。埃伦•拉佩尔•谢尔在个人故事和学术观点之间无缝切换,以此表明,在面对数字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对工作的影响时,我们是多么地毫无准备。但这远非悲观的说法。在她的论述中,集体创新与制度革新最终将证明我们可以成功应对挑战。
——哈佛肯尼迪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福特基金会讲席教授
国际经济协会当选主席
丹尼•罗德里克博士
★著者简介
埃伦•拉佩尔•谢尔(Ellen Ruppel Shell),美国《大西洋月刊》资深编辑与撰稿人,波士顿大学科学新闻研究生项目的共同指导人。
她曾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史密森学会》《斯莱特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美国人》和《科学》杂志撰稿。
★译者简介
秦晨,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译有《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海啊,大海》(译林出版社)等。
过度强调效率让我们高估某些工作的价值,与此同时低估另一些工作的价值。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原本志在文学的学生,我们被推动着去寻求那些对自身无甚意义、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可疑的工作。有些商品和服务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但效率癖将它们大量生产出来,刺激我们的欲望;而另一些商品和服务确实是我们极度需要的,效率癖却阻碍了它们的充分生产。
——引自章节:序幕坚不可摧
另一个让人不安的趋势是,工作者的收入与其付出不成比例。1973年至今,我们的生产率大幅增长,但我们薪资的增长只有其1/6。极少数的人夺走了绝大多数人创造的劳动价值,我们无法再依靠增长奔向繁荣,甚至工作本身也不能保证这一点。
——引自章节:序幕坚不可摧
作品目录第1章 入门:为什么介绍Web可用性1. 1 艺术与工程的比较1. 2 提倡实际行动1. 3 本书不介绍的内容1. 4 不能正确设计
杏林碎金录-30年皮外科秘典真传-第二版 本书特色 作者从医三十余年,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河北名老中医李士懋、田淑霄夫妇,苏北家传三代中医外科名家陈瑞山...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in China and Taiwan has seen both a dramatic process ...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他出生于勒肯的一个牧师之家,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
1. 现在有很多书都教人如何做出成功的设计,但是对于成功的定义众说纷纭,成功的法则亦莫衷一是。在眼花缭乱之际,不妨将目光转向那些“搞砸了”的设计,看看它们有什么...
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1608-1674 ), 英国诗人、政论家。1608年12月9曰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响,...
1986年首次出版,感知性+觀念性的建築永恆之道,最新增訂版可信的基礎,啟發正確建築觀,30年歷久彌新經典導論最恆久的原理原則 VS 最值得一學的設計理論交通大...
小儿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小儿疾病临床常用的90余种中草药、70余种中成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为基础,着重介绍药物...
作者 |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1892-1972)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德国移民家庭。后来成为福音派的牧师,在美国宗教的最高殿堂协和神学院任教三十余年。他是美国20世纪最重...
★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6)——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
Twentine,晋江文学网签约作者,著有现代言情小说《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阿南》《有生之年》《忍冬》,古代言情小说《寂静深处有人家》《浪人天涯》《一笔多情》...
崔建中,顾问式销售的实战派资深专家,资深培训师。从事管理软件营销和管理信息化咨询工作十七年。作为信息化咨询专家,为近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过信息化咨询服务。先后在用...
高阶秀尔,日本西方美术史论名家,193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致力于为日本民众普及艺术知识。曾...
"AlltheVulnerableJoys"isacollectionofpoemsthatspeakwithpoignantclarityofloss,gri...
亦舒“独家畅销·旧欢如梦辑”收录了亦舒ZUI经典、ZUI知名的5部作品,包括《喜宝》《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圆舞》《人淡如菊》。该套书经独家授权,进行了全...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
Dr.WayneW.Dyer,psychotherapist,lecturer,andworld-famousauthorofthephenomenalbest...
著者: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
中药调剂学(修订版) 内容简介 中药调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调配、民售及服用等相关理念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一门学科。它与中医临床联系密切,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