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本"二战国际风云人物"包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艾森豪威尔、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巴顿、朱可夫、麦克阿瑟、蒙哥马利、戈林、隆美尔、山本五十六等15个敌对双方的重要人物。这之中,有具有伟大的政治远见和惊人魄力的同盟国家的首脑。也有对人类犯下滔天罪行的罪大恶极的法西斯恶魔。该套丛书还挑选了敌对双方的军事将帅作为传主。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大厮杀和大搏斗中,站在前列披坚执锐、角力斗智的是同盟国异彩纷呈的众多将帅。他们刻苦学习,艰苦磨炼,或决胜于千里之外,或运筹于帷幄之中,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使残酷的战争闪烁出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火花。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也是*有争议的将领——桀骜不驯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一1964)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也是*有争议的将领,他所受到的赞誉和非议都超过了其他美国将领。他的确是一个个性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人,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框框去套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19颗星中,他既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和颜悦色、平易近人、讨人喜欢,也不像巴顿那样个性鲜明、鲁莽率直、热情豪放,更不像马歇尔那样宽宏大度、虚怀若谷、公正无私。他是一片五彩云,集赤青黄白黑于一身;他是一杯五味酒,融酸甜苦辣咸于一体。乔治·斯科特可以把巴顿演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但大明星格雷高里·派克却无法把麦克阿瑟演得真真切切、栩栩如生。
麦克阿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在写作本书时始终在努力寻找答案。起初,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个人有多么复杂、多么难写,脑子里浮现的只是那个嘴叼玉米芯烟斗,身着咔叽布军服,头戴一顶战斗软帽,眼卡一副黑色墨镜,神气活现、傲气十足的形象。但当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资料并稍加整理后,我才发现自己已骑上了老虎背!像派克一样,我一时很难把握这个人的个性。他忽儿彬彬有礼,忽儿趾高气扬;忽儿宽宏大度,忽儿小肚鸡肠;忽儿热情洋溢,忽儿冷若冰霜;忽儿平易谦逊,忽儿自负狂妄……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思索和揣摩,我总算对他的复杂性格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总的说来,他是一个非凡的军事天才,思维敏捷、胆略过人、统兵有方、意志坚强。他身经三次大的战争,凭着他卓越高超的领导才能和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在美国历史上赢得了独一无二的荣誉。
他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学在军营,志在军营。得天独厚的天资和与众不同的家教,养成了他勇敢、坚强、自信、高傲的性格。无论在哪里,他都非要表现得出人头地,争个我高你低不行。作为西点军校毕业生,他获得过学员队*高军阶,并以*优成绩毕业。从那以后,他又为自己在事业上争得了许多**。他先是有幸到陆军参谋部任职,在墨西哥勇敢地表现了一次;后是有幸作为"彩虹师"参谋长又到法国勇敢地表现了一番,成为当时美军中*年轻的准将。**次世界大战后,他更是平步青云:1919年成为*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使墨守陈规、面临垮台的西点获得新生;1925年成为*年轻的陆军少将,先后出任国内第3军区司令和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成为*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为美军建设出了大力。在任菲律宾军事顾问期间,他曾一度退出美军现役,但却成为唯一被外国授予元帅称号的美国人。
然而,他*被世人所知的辉煌业绩是在那史无前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占领日本期间创造的。1941年7月,他被重召现役,统领远东美军。在那一年12月日本人制造的大灾难中,他的空军被摧毁殆尽,他的陆军退守巴丹半岛,他本人则像一头被拔掉了牙齿的狮子徘徊在只有1700英亩的科雷希多小岛上,成为茫茫太平洋上唯一还在与猎人周旋的困兽。1942年3月,他留下“我还要回来”的诺言离开他的部队,乘坐鱼雷快艇冲破日军封锁前往澳大利亚,随即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那以后,他念念不忘重返巴丹,这简直成了他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他争取太平洋战场的所有指挥权,为的是重返巴丹;他在巴布亚血战布纳,为的是重返巴丹;在洛斯内格罗斯险下赌注,为的是重返巴丹;他在新几内亚施"蛙跳",为的是重返巴丹;他在珍珠港向罗斯福力主进军菲律宾,为的是重返巴丹!所有妨碍他重返巴丹的人,他都与之为敌并怀恨在心。怀着他的信念,凭着他的智慧,带着他的勇气,为着他的荣誉,他成功地指挥他的部队实施了56次两栖登陆。当1944年10月进击莱特时,他急切地涉水上岸,并激动地大声宣告:“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具戏剧性的情景是他于1945年3月2日率领他的“巴丹帮”,乘坐鱼雷快艇沿着当年离开时的路线回到科雷希多岛。所不同的是,当时是在阴森的夜晚逃离,如今则是在明媚的白昼凯旋。
他因此而获得了*高荣誉:1942年3月被授予他盼望已久的国会荣誉勋章;1944年12月被晋升为他意料之中的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8月被任命为他日思夜想的盟军*高统帅。8月30日是他一生中*辉煌的一天:他乘坐他的“巴丹”号飞机勇敢而潇洒地在日本着陆,无限感慨地走完了他的遥远征程。9月2日,他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庄严地举行受降仪式,全世界都在倾听他的声音:“今天,枪炮沉默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次伟大的胜利赢得了……”
如果说麦克阿瑟在战场上是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那么他在政坛上则是位雷厉风行的改革大师,尽管罗斯福曾说他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尽管他三次竞选总统皆告惨败。研究他的人大都认为,他留给后人的*大业绩,是他成功地使日本从封建军国主义走向现代民主主义。在占领日本期间,他把天皇的权威转到自己手中,使用专制独裁的手段使日本永远摆脱封建专制独裁。在这一点上,麦克阿瑟算得上一位高瞻远瞩的英雄,他把资产阶级民主强加于日本人,从而造就了战后的新日本。当然,作为一个保守甚至反动的资产阶级卫道士,他也成功地镇压了日本历史上*大规模的民众运动,致力于把日本建成“反共堤坝”。
这种反共意识*突出地反映在他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上,而这态度自始至终左右了他的思维和行动。他把朝鲜战争看作是"击退共产主义浪潮"的一场大决战,关系到美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利益和命运,关系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死存亡,因此只能胜利而不能失败。基于这一认识(当然也有个性的因素),他积极地促成对朝鲜内战进行干涉,急切地调兵遣将发动一系列攻势,并极力地叫嚣把战火烧到中国。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秘访台湾,为蒋介石撑腰打气,引来轩然大波;他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力主登陆仁川,取得极大成功,引来一片赞誉;他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向北推进,遭到志愿军的痛击,引来一片责难;他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把责任推给华盛顿,拒不承认自己有错,引来一片愤怒;他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擅自发表声明,与杜鲁门唱对台戏,引来苦果一枚。
终于,他像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一样从权力的顶峰跌落下来,卷起他的铺盖回到他阔别十几年的祖国。他在国内受到史无前例的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并在国会山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告别演说“老兵不死”。那以后,他虽然为重现光彩而又折腾了一阵子,但毕竟已是黄昏落日,其余辉在渐渐消逝,*终为黑暗所吞没。
纵观麦克阿瑟的一生,他的确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赢得过*耀眼的荣誉。这些荣誉他当之无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他本来优良的品质渐渐溶进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慕虚荣、喜欢颂扬的毛病。这些毛病带给他的倔强个性又常常使他的一些计划和设想得以强行通过并获得极大成功,这反过来更使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力和正确性,更加重了那些毛病,以致*后发展到公然抗上的地步。如此看来,正是他的高傲自负成就了他的军事奇迹,也正是他的高傲自负断送了他的军事生涯。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着重通过其成长道路和成长环境的描述,来揭示这位传奇式人物的世界观及其个性成因,并通过其丰富多彩的经历和叱咤风云的业绩来展示他的内心世界和复杂个性。
在写作风格上,本书以正史的面目出现,野史轶闻稍加点缀。所述内容力求真实、准确,并辅以适当评说和引证。文字表达力求明快、流畅,使之读来不致乏味。
1944年上半年,随着麦克阿瑟之控制新几内亚,尼米兹夺取马里亚纳,蒙巴顿进军印度支那,日本在东南亚已呈三面被围之势,*后击败日军的时刻看来已经到来。按照3月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定,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下一步行动将是进攻菲律宾的棉兰老岛。但由于战争形势喜人,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始考虑加快太平洋战争进程的可能性。金海军上将主张绕过菲律宾,直取台湾。尼米兹原则上同意这一方案,但麦克阿瑟坚决反对。他认为菲律宾人曾在那里与美军一起同日本作战,现在要绕过菲律宾,让忠于美国的菲律宾人继续任人宰割,这是对朋友的背叛。而且,如果不尽早营救在菲律宾的被俘人员和美国侨民,就将酿成政治性错误。麦克阿瑟极力主张先于台湾攻占菲律宾,而且反对把菲律宾任何一个岛屿扔下不管的方案,他是铁了心要解放整个菲律宾。
各方相持不下,*后只好 由三军总司令罗斯福来解决这一分歧了。这位下一届总统候选人此时也意识到,对于是否绕过菲律宾,这不仅仅是个军事战略问题,而且也的确是个 政治问题,这涉及他能否连任总统的问题。如果他决定绕过菲律宾,就会背上抛弃老朋友的名声,那么在日益临近的大选中很可能使他遭受政治上的损害。另外,对于一个受到普遍尊敬的英雄,一个出尽风头的人物,他也不能不认真加以对待,以免这位惹不起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将军真的给他带来什么麻烦。因此,他决定不是在华盛顿,而是亲赴珍珠港去会晤这位将军。
7月21日,罗斯福乘"巴尔的摩"号巡洋舰离开圣迭戈。7月26日,到达珍珠港。
在两天的会议上,麦克阿瑟详细汇报了他先取菲律宾的政治、军事考虑。*后,他不但说服了总统,而且也说服了尼米兹。后者答应给麦克阿瑟以必要的运输和支援。在整个讨论期间,双方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姿态。
麦克阿瑟还要罗斯福放心,他和尼米兹之间的分歧已经消除:"总统先生,我们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彼此完全了解。"
当晚,麦克阿瑟乘"巴丹"号返回布里斯班。在飞机上,他高兴地告诉助手们说: "我们获胜了。"回到布里斯班后,他向他的参谋们宣布:"总统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且批准了菲律宾作战计划。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毛泽东家事篇,接着介绍了毛泽东生涯篇、毛泽东军事生涯篇、毛泽东读书与著作篇等内容。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目录 ...
路翎传 本书特色 不论路翎晚期如何挣扎,路翎的艺术生命在一九五五年已经终结了,天才的摧折已是难堪的悲剧,被摧折后的枯萎的生命挣扎,那天才余尽的残焰毕剥,则更令人...
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内容简介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走进北大清华,走近文化名家,让我们在?种需仰视才见的高度中拓展视野,在一种手不释卷的阅读中把握...
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
尼古拉•特斯拉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是唯一堪比达•芬奇并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发明创造
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熊式輝(1893-1974),根據自己四十餘年(1907-1949)的日記,在1960年代親自編著了長達40餘萬字的《海桑集》
皮陸年谱 内容简介 皮陸,是晚唐著名作家皮日休、陸龜蒙二人的合稱。皮日休,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咸通八年進士,傳云乾符年間參加黄巢起義軍,後或為巢所殺,...
清太祖传 本书特色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他凭十三副遗甲起兵,创建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屡败明朝大军,奠定了清朝近三百年历...
《人生心法》内容简介:识人技巧、人性规律、思维精进,雾满拦江潜心5年醒脑之作! 如何避免愚蠢的勤奋? 社会固化,底层还有机会逆
追影:真名士自风流 本书特色 书中记录的是百年来数十位中国文化、艺术、科研、政坛等领域内大师级名人的逸闻趣事,作者博览群书,于浩瀚的人文海洋里钩沉史实,拂去岁月...
大家小书:第一目击者 本书特色 《**目击者》:本书作者是我国急救医学的开拓者。作者通过记录亲身经历过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等急救案例,为读者展开了一...
郑振铎自述 本书特色 郑振铎编著的《郑振铎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为《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之一。《郑振铎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分自述与回忆、序与跋、...
徐光耀日记 本书特色 ★ 16开箱装,全塑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徐光耀13岁参加八路军,24岁写出新中国出版的**部反映八路军抗战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以...
苏东坡-我要笑傲人生-古人口述自传 目录 **章 温馨的大家庭被历史铭记的一天我的爷爷:怪老头苏序浪子回头金不换:我的父亲苏洵慈母良师一生的知己:弟弟苏辙精灵古...
毛泽东 本书特色 *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本书讲...
北洋岛雄张作霖 本书特色 一部草莽大军阀的发迹史一部传奇东北王的雄信史秘密档案,拉开张作霖之死的神秘帷幕真实讲述,拨开军阀混战的历史迷雾钩玄决疑,状军阀春秋纤毫...
北洋虎将段祺瑞 本书特色 现代之交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政局变化纷繁复杂。自北洋军阀总首领袁世凯阴谋攘夺民国中央政权以后,近十七年里,各路军阀、政客们争权夺利,政...
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谈话录 本书特色 帕索里尼,是一位先锋诗人、同性恋者、马克思主义者、异教徒、优雅绅士,因拍摄惊世骇俗的《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而被妖魔化的...
刘墉-时代的大人物.古今互动版 本书特色 《刘墉》文人称他“刘石庵”,百姓叫他“刘罗锅”,人们记住了他的清廉,他是文坛的一代宗师。刘墉:这个贪官生畏、百姓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