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北的洞兒溝村,曾經有位傳教士為了帶走一尊聖母雕像,被當地教眾極力阻攔,結果不歡而散;離開之際,他憤而詛咒這個農村將會遭受七年天災,誰知不幸言中。為了解咒,這些天主教村民走到山上興建了一座七苦聖母堂,年復一年的冰雹才終於停止。口耳相傳的故事還有相類似的版本,它們的共同背景,是傳教士與依附他們的貧苦村民之間千絲萬縷的對抗關係,屬於一場在更大範圍內、日益整合中國天主教和國際教會的博弈。可惜像洞兒溝這樣天主教已經傳播了三百多年的村莊,一直消失於經典的中國史和教會史敘事中。
《傳教士的詛咒》以普世性的視野,結合歐洲的情況,講述在外部力量影響下中國的宗教生態如何變遷、借鑒與融合。沈艾娣教授透過山西洞兒溝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了遠超出「禮儀之爭」或「文化適應」的視域—從17世紀耶穌會傳教開始,天主教就適應了中國傳統文化,只不過中外傳教士、教眾及羅馬教廷,在各種衝突和妥協中無意地形成一股合力,試圖把本地教會拉到全球發展的潮流中,而這個進程一直延續至今。
沈艾娣為中國天主教會歷史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新視角,實際上幾乎是一個新範式。這一視角對世俗歷史學來說是變革性的,因為它促使我們重新認識殖民主義的影響,並找出聯繫中國史與世界史的新方法。
―趙文詞( Richard Madsen),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社會學傑出教授
本書從微觀的角度,探討一個宏觀的問題。從村裏人的眼光來看,文化的融合從來都是一種日常的生活。
―科大衛( David Faure),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這是一本精彩而生動的全球史著作。它展示了一種全球史的方法:不一定要縱橫十萬里、上下五千年,而可以發掘各種微妙的全球性聯繫、交流和影響。就像這個山西村莊的足跡、認同和想像,竟然遠渡重洋連到了羅馬教廷,這就是全球史。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這是把微觀研究與宏觀視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一本引人入勝的著作。無論是觀察問題的角度、歷史資料的發掘,還是研究的方法,以及對我們了解天主教在華傳播的曲折經歷,都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個案。
―王笛,澳門大學歷史系主任、講座教授
關於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業已走入目的論的死胡同,本書最了不起的貢獻,正是為之指出了一條新路。……作者格外強調中國天主教社會生活和宗教實踐在地方和全球兩個層面的互動,由此為中國基督教史研究帶來一種範式轉移,這同樣能啟發中國現代史其他領域的研究。
―《哈佛亞洲研究學報》(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 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現為牛津大學中國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清代以來的社會文化、華北鄉村與宗教等。著作有《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人生(1857–1942)》(2013,英文原著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出版於2005 年)、China: Inventing the Nation(2001)、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2000)等。
譯者郭偉全,1981年生,北京大學世界史博士,研究方向為英國教會史,以及西方政治、教育思想史。
本研究便要提出與上述觀點(“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完全相反的看法:基督教與中國宗教文化本來有很多重合之處,而此地區的天主教習俗和本土民間宗教之間的差距,正是在後來幾個世紀間慢慢擴大的。相反每一次讓本土習慣更趨近世界其他地方天主教的改變,都是教眾、中籍教士方濟各傳教士以及教會高層相互妥協的結果。!儘管某些參與的角色已經換了,但直到今天這個進程還在延續著。現在的中國天主教不同於中國地方宗教之處,是在此後幾個世紀中被創造出來的,這是因為,本來就很本土化的天主教日益被綁定到國際天主教網絡和體制中去。
——引自章节:序 章 /1
從洞兒溝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基督教史,我們也許可以換一個問題。不問「是否基督教已成為中國宗教?」,而要問「中國人是怎與作為世界宗教的基督教產生聯緊的?」。換一個觀察的視角,用微觀史學的方法,跳出帝國主義的話語框架,可以看清歷史的大敘事如何與地方的小體驗互動,也可以看到中國内地的村莊與廣闊的外部世界是怎樣聯繫趄來的。
——引自章节:序 章 /1
西氏内科学-(全3册)-第22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第22版将第21版中近一半的章节全部重写,并增加了23章全新的内容,新版增加...
诺伯特·维纳(Noebert Wiener,1894—1964):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信息论的前驱,控制论的奠基人。作者被誉为神童,18岁时就获得了哈佛...
《新基建:大数据中心时代》内容简介: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大数据中心将是我国新基建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领域。新基建为大数据中心建设
宪法学说 本书特色 民主共和究竟意味着什么?共和革命远不是仅仅为了制订一部成文宪法,它意味着一个政治统一体(民族国家)在特定政治处境中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作出了新的...
《DK实用咖啡宝典》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介绍了咖啡的基本知识,世界各地的咖啡、咖啡器具,以及100种咖啡配方。《DK实用咖啡宝典》
黑果,喜欢创造与众不同的新鲜世界和感情,独特的风格让大批死忠读者追随,笔下的人物总是充满了魅力,如同日漫里那些个性鲜明有着美好轮廓的少年少女。已出版《且娇且傲且...
《巴菲特选股10招》内容简介:巴菲特投资44年赢利3600多倍,成为拥有500多亿美元资产的世界第二大富翁,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规模全球第一,是当代最成功...
安托南·阿尔托,正如他对自己的称呼,一个“被遗忘了的诗人”,一个“戏剧的敌人”,“一个身体的反抗者”,已用他爆炸的神经和野兽的怒吼,给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思想...
灵山居士,祖籍安徽,现居北京。自幼研习佛学,为佛教理念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灵山居士的佛学随笔,试图以最简单的文字,以更多人能接受的思维,介绍和阐释佛陀的思想,...
Most programming languages contain good and bad parts, but JavaScript has more t...
亦舒,言情文学作家。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
柳玉茹为了嫁给一个好夫婿,当了十五年的模范闺秀,却在订婚前夕,被逼嫁给了名满扬州的纨绔顾九思。嫁了这么一人,算是毁了这辈子,尤其是嫁过去之后才知道,这人也是被逼...
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0问-(第4版) 内容简介 《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0问》第4版是作者根据科学技术进展及主译分部国外相关论著,对第三版内容进行修改...
济南老建筑寻踪 本书特色 《济南老建筑寻踪》作者李铭和钱欢青拍摄了济南现存的近40处优秀老建筑,旨在呼吁保护修复、开发利用这些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本书作者历经了...
犯罪心理学 本书特色 1988年,我们受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的委托,曾经组织编写了一本《犯罪心理学》,于1991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作为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几...
作品目录译者序作者简介前言致谢教学建议第1章 会计:一门商业语言1.1 会计的性质1.2 资产负债表1.3 资产负债表交易1.4 经济实体
西方染织纹样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染织美术的角度,对西方丝绸纹样和印花图案作了历史性、文化性通观。从古埃及、拜占庭、印加到欧洲诸国;从丝绸、壁毯、花边、印花织物到...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
《城市治理立法研究》内容简介:本著作以四个城市为例介绍了我国城市治理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外城市治理立法实践为借鉴
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和戴维•海涅迈尔•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是美国软件公司Basecamp的始人。Ba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