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世界各国,考察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认知与学习的异同。
★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十三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从《绿野仙 踪》到《霍比特人》,从《鲁滨逊漂流记》到《爱丽丝漫游奇境》……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阅读形塑,并不断改变。
★“光启·情感史”系列第一部,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策划作序,著名历史学者蒋竹山推荐 。填补儿童情绪史研究的空白,为儿童情感研究奠定框架。
本书研究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本书即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感受、认识情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作者们也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勾勒出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本书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感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 社会与文化史、情绪史、性别史与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
(展开全部)
正如本章即将在第一节详细考察的,海蒂的故事是一则启示,说明思乡病这种现象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合理且十分重要的阶段,而且能够透过正确的教育环境来加以管理;接着在第二节主要以英国校园小说为例,分析另一种关于分离与思乡病的典型情境。当思乡病在过去数十年来显现为一种女性情感时,旅行癖则主要是男孩子的冒险小说主题。这是相当典型的看法,用一种正面态度将旅行癖看作是男孩子发展的必要阶段,因此旅行癖与“男性”特性相关,比如说勇气、自力更生、刚毅以及静不下来;至于在《海蒂》故事续集中,克拉拉对于远在他方的朋友、阿尔卑斯山以及身体康复的渴望,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思乡病与旅行癖的一个共同特征:两者都向往一块有归属感与熟悉感的地方,那里还结合了快乐、保护、信任与爱的感觉。对于这块真实或想象之地的渴望——这个统称为家,或说“家乡”的地方——人出生的地方、有连系感的地方,以及他们度过了社会化形成经验的地方,这些都标示出了这种渴望的特性。第三节探讨的便是旅行癖和思乡病的纠缠与互补性质。虽然旅行癖在整个20世纪期间维持其正当性,但思乡病在50年代左右的德国儿童文学中却消失无踪。最后第四节要主张的是,实际上这种情绪在70年代带着不同涵义与不同脉络重新出现在富社会批判的童书里。除此之外,将思乡病勾勒为女性气质、旅行癖勾勒为男性气质的传统性别界限在70年代左右开始变模糊,在这之后,不论男孩女孩都被勾勒为会体验到思乡病,也会渴望冒险,不过这是作为他们面对现代生活的负面副产品——疏离感——之批判反应。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海蒂的思乡病
少女小说说明了各式各样应付思乡病的方法,把思乡病视为与父母分离并迈向成熟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情绪。思乡病的严重性取决于思乡的原因、预期的分离时间以及相关的情绪。在为了教育儿童学会独立自主而“必须”分离的情形下,无聊、愤怒与焦虑是可以预期得到的情绪。这类感觉很容易提前处理,而孩子的年纪愈小,家长与教育者对于适应过程成败与否的责任就愈大。至于从此失去家园的孩子身上的孤独、悲痛与绝望感,则需要辅以更密集的情绪性引导才能重新建立信任、信念、幸福以及熟悉感和归属感。以上所探讨的故事表明了,主角是能够成功地学会处理思乡病的,就算她们的方式有所不同也一样。女主角摆脱思乡病的危机以后成为坚强性格的可靠年轻女性,能够独立地继续追求成功与幸福的旅程。到了50年代时,思乡病在少女小说里已经失去了过渡性情绪的意义。话虽如此,轻微的思乡病是为人所接受的,它被看作是一种自然的渴望、一种与父母亲密关系的标记。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海蒂的思乡病
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1897 - 199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的科学”的研究,试图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
零起步轻松学电子仪器仪表使用-第2版 本书特色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电工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电子、电工技术的人...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深度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部分收录了对当代中国青年作家、文坛泰斗、外国文学大师、...
安东尼,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最小说》杂志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最世文化最畅销的作者之一,同时也是《最小说》创刊至今最别具一格的作者,被誉为“治愈系...
钢铁工业废水资源回用技术与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重点介绍了钢铁工业生产工艺中投入产出的物料平衡及其废水来源、分类与污染特征;论述了钢铁工业废水资源回用技术对策与发...
《贝聿铭全集》按时间顺序汇编了贝聿铭先生的作品,是*一本*威的贝聿铭先生的作品集,是对过去50年中他的混凝土、玻璃、钢结构、石材等经典建筑作品的总结,书中一共收...
“我”,36岁,美术科班出身,原本爱好抽象画,多年来为了养家糊口成为专业肖像画画家。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已有外遇,要求离婚,于是“我”独自离家...
小野二郎(おのじろう)Ono Jiro ,“数寄屋桥次郎”老板,出生于静冈天龙。九岁便到割烹旅馆工作,从此走上了离不开菜刀的人生道路。二十六岁时,小野毅然放弃在...
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32卷“中华史”。主要作品:《易中天中华史》《品三国》易中天品读...
胡春涛,男,江西吉安人。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就读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11...
之桃籍贯上海,建筑系科班生毕业,放弃工科却执着于设计以外的文学创作,目前就职于国内某家航空公司担任乘务员,研考硕士学位同时取得国家级培训师资格认证。已发表作品:...
当婚姻的堡垒被欲望攻陷,困守其中的人们将何去何从?这一生,我们又要隐藏多少痛苦,才能巧妙安稳地度过?一个南加州的星期日下午,一场受洗仪式上,身为客人的伯特情不自...
I am most grateful for two things: that I was born in North Korea, and that I es...
作品目录目录contents[英国]弥尔顿(1608—1674) 《论出版自由》[法国]帕斯卡尔(1623—1662) 《思想录》[荷兰]斯宾诺莎
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内容包含离婚纠纷、婚约...
作品目录一 小说1 象母怨2 陈年的答答3 春殇4 太阳雪5 翡翠山谷……二 童话1 梦之树2 朵朵白云满天飞3 云狐(外一篇)三 散文1 染
AyouthsatuponalogbyaclearstreamintheValleyofVirginia,mendingclothes.Heshowedskil...
·采用了示例学习的方法,通过指出常见界面设计中问题的方式来教会读者避免常见错误。·包括了来自作者个人经历的两个完整的项目设计实战故事。·将错误划分成各种类别:G...
《谷物大脑》作者戴维·珀尔马特强烈推荐《抑郁药不要》这本书中提出的抑郁症新机制及非药物疗愈法。在《抑郁药不要》的作者凯利
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大全 内容简介 内 容 提 要穴位注射疗法是近年来应用颇为广泛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本书*大限度地收集、整理了本疗法的有关资料,分为上、下篇及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