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木头与石头》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我家的木头与石头》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颇值得一读。
今夏的东北之行只抱回一个半人半蛙,确是我们*利落的一次了。今春我们去四川的原始森林,回到成都上开往北京的飞机前,身体负荷重,心理负荷更重:这么多树枝,让上飞机吗?亏得一泣人称“杨飞机”的惯与飞机打交道的朋友,把欲与人体试比高的树枝们全用雪白的包装捆扎打点得整齐漂亮,居然顺利地托运了。我直感谢杨飞机。杨飞机像一个真正的地下工作者那样声色不动地又帮我拎起大皮箱。这么大的皮箱让上机吗?杨飞机一直把我送上舷梯。我这才确认我和梦溪可以完整地回到北京了,包括装在皮箱里的全体树枝和全体树根。
去年“十一”前回京的飞机检查很严。我和梦溪走进大连机场时,一包一包拎的全是脑袋般大的石头。我们把石们放在桌上让检查。一位检查员双手举起一块石头作砸人脑袋状。一边用眼睛在问我们如果上机后用石块砸人劫机怎么办?我用嘴回答他,说你看看我们两个像不像劫机的?我从他柔和下来的眼神中知道他看出我们不像劫机的但又怎么能证明我们一定不劫机?我只好指着梦溪说他是专门研究石头的。天!我们顶多够上业余水平。梦溪可不敢再作演义,他慌乱得两只手翻着转着想说什么也不知要说什么。检查员看着这位愚不可及的“石学家”直笑,说你们进去吧。我们像漏网的“劫机者”那样庆幸地侥幸地拎起石头就走。
这些石,是我们在大连一个游人不到的海滩上捡来的。碧绿的波峰驼起白色的浪花扑向岸边的礁石。海水在礁石上被碰得粉碎。破碎了的是浪花,不是大海。大海很快又积聚起力量向礁石进行又一次爱的冲击。海滩的石是大海与礁石感情的结晶,一块块特立独行,各具个性。这块,如壁立的国画,灰黑底色上几株洁白清远的兰竹。那块,如硕大原煤乌黑而朴拙。又一块背部龟裂的褚红大扁石,活活是一只血色巨龟。有渔人在拣海货。我们拣石,取自然肌理,取形状,而不在表面光滑不光滑。偶尔也拣起一块满滩皆是的海带,皮子似的光洁而有韧劲。我们嚼起来。海滩上能嚼的东西太多。我拣起一块石头,竟也鸡蛋糕似的金黄且爽心。诱得我真想咬一口——如果权衡一下,牙齿比石头更坚硬的话。
终于把大海拣回了家。我们把大海放进梦溪的大书房,把森林搬进我的小工作间。我的写字桌上方有一块空墙,挂的是一盘不加工、不修饰、不上漆的一百五十年的杜鹃花根。像两只斗兽在角逐,又似两头情鹿在交合。这是超乎名家真迹的大自然的真迹。一旁资料柜上,有一个人费劲地背着一只龟。这个背龟的树根人本来规格很高地放在大书房条案上的,有空就打磨它。有了更简约生动的半人半蛙,只好请它屈尊移至我的小屋。好在小屋里堆放着从原始森林扛回的树枝,不管是情鹿还是背龟人都会感到回归森林的怡然和阔大。梦溪在海滩旁写作。我在森林里写作。梦溪潜入中国文化的海洋深处,再往下潜,再往下潜。忽有所获,一个猛子钻出海面,急急走向我的森林。我正在森林的静谧中了解我的采访对象,忘却了森林之外还有海洋。
传说作家中我*喜欢电话,这个传说*后传到了电话的老家——电话局。电话局纵有万千子孙,也清楚自己每一个孩子落脚在哪家。于是打电话找到我,要我给电话局的报纸写段话。
我接电话的时候,我家的电话铃响个不停。我家有两个电话号,像两个娇养的争宠斗气的不讲道理的孩子。我接一个电话,另一电话常常哇哇乱叫着要我跑去亲近他。待我匆匆放下这个电话跑到那屋,那电话生着气不理我不吭声不说话了。而这个电话看见我跑到那边,也哇哇乱叫起来。家里好像有了两个年龄相仿的老打架的孩子,这日子还怎么过?
好像写了一辈子报告文学了。
又好像那是上辈子的事了。
那时候我想,我只能做一件事:写报告文学。一心一意的,实心实意的,海枯石烂心不变的。
然而,不知怎的近两年就移情新的创造天地了。报告文学几近成了一段往事,偶尔重返故里,可是心已他顾。
大约两个月前太白文艺出版社说要出一套名家自选集,都是小说家,当然我不是。当然我可以先出选集再写小说。
平素爱去自选商场,新奇的用品、别人的创造给我带来惊喜和聪明。而过去于我,就像一个卸了货就上锁的仓库,熟知的东西再无兴趣光顾。既要自选篇目,只好拿点时间往回走,拾捡我的过去。
走进仓库,觉得一排排货架压得很重,自己惊讶自己这一件件货当初怎么搬得动?从货架上选了三十万字,排出篇目。这么一看,觉得我上辈子是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只有我来做,也就是说这样的文字只是我的。我用我的文字搭出我眼里1980年到1993年的中国和中国人。写了很多的别人。不过所有的别人加起来就不是别人,就是我,就是我的经历,我的情感,我的日记,我的自传。
篇目分三类:知识分子,经济改革,不一般的人物。知识分子在一个国家的形象怎样,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也往往怎样;中国企业家的命运,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命运;至于不一般的人,其实随处都有,但是在一个不一般的年代,一般的人也不一般了,好得不一般或者不好得不一般。
前天接到香港寄来的一张报纸,标题上写着我是传奇人物。我笑。我想在中国*不具传奇性的人就是我了。我们家家户户每一个窗户里每一盏灯光下,几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辽阔中国真是一方不一般的土地。
糊涂成了一种摆设,一种饰物,一种只在某些场合佩戴起来的身外之物。正人君子依然要求君子正人自省自觉自律自控,不动情不愤激不澎湃不洋溢不糊涂不受挫不犯浑不失误不阴差阳错不跌宕起伏不悲欢离合不再有戏剧性和独一无二的人物,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然而,带着三分糊涂,才能坐筏子飘流长江,坐气球飞越大洋,才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才有永无边际的想像和生生不息的突破。
带着三分糊涂,未必懂政治的人才能画出政治漫画,即使自己曾被政治嘲讽过。带着三分糊涂,作家才能写起世态人生,真要看破红尘,也就没有小说毋需文学了。带着三分糊涂,才能想像出信息高速公路和坐在家里上班,也包括坐在电脑前盗窃银行钱款,然后增加了多少奇案、侦破、通俗小说和电视连续剧。
带着三分或者天知道多少分的糊涂,才会坠入相称或不相称或本来无所谓相称不相称只要爱就足够了的爱河,才有了丘比特的盲目。一个爱字,就起起伏伏生生死死千人千面永不重复。
我上个台湾女孩,一个北京女孩,和我这个非女孩,想在一起连吃带笑兼聊并闹。
我先到一步。餐厅小姐们正往每个椅子背上绑一只气球。我对一位小姐说我喜欢气球,能不能为我们的椅子背上多绑两只?小姐笑,说她也喜欢气球。在“喜欢气球”的两重唱中,我们的椅子背上长满了气球。
我的“情人们”来了。无论如何地是硕士、博士,终究*根本的是女孩。我给她们准备了六个可爱的小包,每个包里有一张可爱的小信笺,六张信笺上写着六句不同的话。我让她们抓阄,C女孩抽出她那个包里的信笺叫起来:“我觉得真准嗳!真的真准嗳!我这张上边写‘有一封美丽的信在等你’。我们几个人里只有我和男朋友不在一个城市,我回到台北肯定会收到他的美丽的信。”Z女孩说:“我的也准嗳!我这张上写着‘从此,你的生活有了新的转机’。我这次来北京收获很大,我对研究课题有了新的想法。”
就有两个女孩插话说,她们和北京男孩M玩了半天后,Z女孩和M就有了“新的转机”。大家笑,没事找事笑。不过不知怎么的,Z女孩时不时地变着法儿地总要说起M。后来餐厅举行抽奖时,她抽到一瓶大香槟,又说要送给M。谁说明天她们上了飞机回台北,叫人家M一人喝这么一大瓶香槟,喝醉了怎么办?Z说那她就从飞机上跳下来。
这话说得那么轻柔低婉,好像只是心里在说嘴里并没有说,谁也没有听明白。我坐在她近处,与其说是听到了,不如说是感觉到了意会到了。
再后来待她们上飞机后,我在电话中问M收到香槟了吗?M说收到了,不知是哪个女孩送的?我说是Z送的呀!好傻的Z,人家也不知道香槟是你送的,你从飞机上跳下来怎么算?
好像,大家涌涌地就想为这世界再增添一份情意。J女孩讲起她们台湾大学中文系,有一次老师们为学生举行各自收藏品的展示会。学生们想像着中文系那个古雅的厅堂里,摆放起文物古玩,像一个准故宫博物馆。可是,没有准故宫,也没有文物。不不,有文物,有从来没见过的文物。一位老师展出了二十张他妻子给他的生日卡,一年一张,一张一句不同的话。二十张卡串了起来,串出二十年的风雨和阳光。一位老师展出了好多好多的薪水袋。他每月薪水袋交给夫人时,总在袋子上写一句话,譬如:看着你的眼睛,我就知道什么叫美丽。
他妻子珍藏着每一个薪水袋,月月更新的一句话,给妻子月月带来新的欢喜。
一样的人生,可以过得不一样的美丽。
人生的变数太大。去年在英国巧遇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位男生,他已在那儿定居,他说上学时我给他印象*深的,是有一次上大课,他坐在我后边,看着我哗哗地用英语记听课笔记,觉得我的英语不得了。而如今,他正用他那在我看来不得了的英语,在英国的大学讲课。
人生很难讲什么是失去。譬如我是考上英语系当了翻译,还是当作家更能发挥我自己?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现在高中毕业,我仍然一定只报考英语。
比起我的青少年时代,90年代充满了机会。一个现代人,一定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譬如先读书后做事,先做事后读书,边做事边读书……只要不是不读书也不做事。年龄越小,世界越大。有不得了的想法,可能就会不得了;没有不得了的想法,可能也会不得了。因为还有很多很多的道路会一条一条地在你面前展现,因为你还小。
……
哇哦!这些姑娘好有才 本书特色 ◎“极简的阅读”新系上市◎超轻松愉悦的经典重读,遇见值得一读的文字◆良人、真情、妙悟、养心。◆尽精微,致意趣。字里春色,行间生机...
泰戈尔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泰戈尔抒情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三一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
那多,原名赵延,上海人,著名悬疑作家。他擅长从新闻事实、历史事件出发,结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创作“三国事件簿”系列、“星座爱情小说”...
耍水·耍枪·耍笔 本书特色 用《三字经》的起首命名这套书系,是想循着以德治书的路子从祖先的德行中挖出若干可以古为今用的东西。人之初时,肉身赤子,不会说话,也没有...
名家名译--纪伯伦散文诗精选(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纪伯伦的十四部散文诗集,分别为《先知》、《先知园》、《沙与沫》、情与思》《音乐短章》人泪与笑》、...
别样湘西-永顺县小溪完小义教日记 本书特色 有一位资深驴友,游历几十个国家,却毅然选择在湘西小溪驻足。他放弃含饴弄孙的闲适生活,用义教拓宽生命宽度。近半年的义教...
刘心武散文 内容简介 刘心武编著的《刘心武散文》内容介绍: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
本书分为四部分:《朝花夕拾》、杂文《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乏温情,是鲁迅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温馨回忆。杂文是鲁迅富有创造精神的作品。笔调犀利,精神深刻...
草堂-2018 第11期 总第27卷 本书特色 “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本书由著名诗人梁平主编,系面向全国实力诗人的诗歌文本。共分为八大板块:“封面诗人...
张小娴散文系列-亲密心事 本书特色 男人的自信来自一个女人对他的崇拜,女人的高傲来自一个男人对她的倾慕。永远不要栽培你爱的男人或女人,你把他栽培太好,结果只有两...
邓云乡集:红楼梦导读 内容简介 邓云乡先生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指导,对于《红楼梦》一书有着精深独到的见解。本书试图从多方面切入,来缩短现代读者对《红楼梦》的...
于是之-情泉 本书特色 经典的散文随笔,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验,坚贞的文化守望。作者或深情回忆往事,或谈演戏中的困惑与突破,或叙师友对其砥砺之谊。其语言...
沈从文散文精编 本书特色 沈从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本书收入沈从文代表性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湘行书简》、《从文自传》。其中《湘行散记》记叙作者...
比我老的老头 内容简介 黄永玉先生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相识的那些“比他老的老头”:钱钟书、沈从文、李可染、张乐平、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 廖冰兄、郑...
《人生没有技巧,就是笃定地熬》内容简介:奋斗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瓶颈。只有一一突破它们,奔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咬牙坚持下去我才
草木记 本书特色 本书的基调是大地道德和植物智慧。作者扎根洪沟河南岸,以他质朴而温情、细腻而诗意的写作风格,书写植物美质,探求宇宙的精美秩序,表达着一个植物主义...
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特色 本书以书为主线,钩沉往事,记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逸闻趣事,录及了现当代有品位的书人和当今中国有品位的...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作者托马斯·亚瑟·...
上半场 本书特色从小到大,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确立了一个目标,体育可以改变人生,改变中国。如今我又给自己的目标寻找到一个新的平台,那就是互联网。这的确是一个机会,而...
《新中国未来记》内容简介:晚清新小说开山之作! 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年)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不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