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日上海战场为主线,以国际外交斗争为背景,展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的凛然正气,描写了从统帅部的高级将领到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
凇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和令人难忘的战争。作者以详实的历史材料和文学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情景似历历在目。
总 序 张震
引 子 1
天通庵一江湾一吴淞
1872年至1877年
淞沪铁路的兴衰与淞沪抗战有什么联系
**章 6
江湾一天通庵一吴淞
1937年8月13日
一声枪响,揭开了淞沪抗战的序幕
第二章 33
江湾~虹口一吴淞
1937年8月13日至8月23日
攻击!攻击!攻击!
第三章 75
延安一庐山一上海
1 937年8月
国共两党,共赴国难
第四章 103
吴淞一川沙一南京一东京
1937年8月至9月
日本到上海是3天。贵州到上海走
了37天
第五章 126
陕北一上海 .
1937年8月至9月
华北与华东遥相呼应:“向所有全国
的爱国军队爱国同胞致民族革命
的敬礼。”
第六章 l58
张华浜吴淞一狮子林
1937年8月23日至9月9日
从优势进攻到弱势防御
第七章 185
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和租界
1937年7月至11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第八章 237
苏州河南的租界与苏州河北的战场
1937年7月至11月
军人有枪文人有笔
第九章 276
罗店及罗店附近的阵地
1937年9月11日至10月20日
艰难的苦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十章 300
东京一南京上海
1937年8月至11月
另一个战场的斗智斗勇
第十一章 335
蕴藻浜的南岸和北岸
1937年10月21日至10月25日
*后的拼搏
第十二章 355
中国、日本以及英、美、德、意、
俄、比利时等国
1937年8月至11月
强权的世界没有正义
第十三章 380
大场一苏州河一京沪铁路一沪杭铁路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2日
“兴登堡”防线在哪里
尾声 429
淞沪铁路一京沪铁路
1894年至1937年
走向文明的历程是艰难的
41.笔底烽火 和戏剧电影界并肩前进的,是以笔作枪的新闻界的记者编辑们。他们穿行于炮火弹雨,采访于指挥所的长官和战壕中的士兵,他们以心血和生命,为神圣的抗战辛劳。 上海是中国现代报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报业中心。1861年,中国**家华文报纸《上海新报》出版。接着《申报》、《新闻报》发行。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派和鼓吹反帝爱国的进步报刊推动了历史的新潮。共产党创办了《向导》、《上海报》和《红旗日报》。“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的许多报纸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立报》、《申报》和《大公报》拥有*广泛的读者。 众多的上海报刊培育了众多的著名报人,从于右任、蔡和森、瞿秋白、邵力子、史量才、戈公振、邹韬奋、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金仲华、恽逸群、徐铸成和赵超构等到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和鲍威尔、伊罗生等外籍人士。他们也是明星。 新闻是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心声。 烽火三月的淞沪抗战,上海的报界经历了一场和军界一样的拼杀。 几十家报纸纷纷派出战地记者,大量刊登战场消息和军事评论,不断扩版增版加印“号外”。《大公报》增出《临时晚刊》;《申报》一天两次,发行“晨刊”和“夕刊”;《时事新闻》和《大晚报》印刷《联合号外》! 《大公报》记者杨纪是“八·一三”抗战的目击者。从大山勇夫和斋藤与藏驾驶挂有56号试车牌照的福特篷车被守卫虹桥机场的中国军队击毙,直到闸北撤退,他大都亲身经历并采访报P255道。 8月12日早晨,得悉吴淞口新到了20多艘日本军舰来上海增兵,又听说“京沪铁路不通了”。杨纪赶紧跑到报馆去。到了报馆,又有人说“闸北开火了。”杨纪和蒋荫恩、程玉西还有朱全康找了一辆汽车去现场采访。一到外白渡桥,就见人潮从北四川路拥过来,四川路两边的商店都关了门,到处人心惶惶。 他们转到了虬江路,路口已堆起沙袋,戴钢盔、穿黄军装的保安队全副武装占领了阵地,原先竖着许多广告牌的宝山路拐弯处,露出了钢筋水泥的机关枪工事。第二天上午9点多,闸北打响了**枪,“八·一三”的序幕在这里拉开。 8月20日,中央社发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说我军攻占了汇山码头,“此役敌死伤数百人,我军伤亡仅十余人,夺获军用品甚多。” 可是,24日日军的发言人组织了一批中外记者到汇山码头参观,证明汇山码头仍在他们手中。这一下舆论大哗,刊登过中央社消息的报刊不知所措了。 编辑部也质问杨纪:“汇山码头我们攻下没有?” 杨纪写了一篇《突贯攻击》的稿件,正等着发表。他立即到87师找到师长王敬久。王敬久说:“汇山码头的确被我军占领过,我是中央军的指挥官,攻入码头的部队有一连人被活活烧死。你不信,可以把作战命令给你看。” 他请参谋长夏声搬出卷宗。命令上的战斗序列是东路军36师、中央军87师和战车二连、西路军88师,中央军突击,从天德路于20日进攻得手,21日晚上9时总攻,22日凌晨3时攻入汇山码头,但中央社的消息说是20日攻占的。 杨纪更糊涂了。他又费尽周折,找到驻在江湾的36师师长宋希濂。宋希濂说:“我看*好不要报道。”他有些吞吞吐吐。P256
《场景金融》内容简介:近年来,如果说对于金融后台影响重大的概念是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的话,那对于金融前台的影响重大的就属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汉繁 本书特色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孙子兵法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蕞早的兵书,被后世尊为“兵学圣典”,不仅在军事领域享有极高声誉,还提供给世人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
法西斯主义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立足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虽名日基本知识,却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学术普及,每本小册子的著者皆是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权威人士。以往这类书...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结合大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课程体系。本书...
《中韩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内容简介:从16世纪到至今,学术期刊不断摸索着走向“本土”、走向“国际”,即走向真正意义上为学术
古德里安-横扫欧陆的闪击怪杰 本书特色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他作为一名将领的成功与其说是他在战争实践中的价值,还莫如说他在战争史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因为他创立了一...
美国崛起沉思录 内容简介 编者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准确和权威,坚持了把历史现象和政治事件回放到特定的时空范围和背景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力求使其客观真实,符合逻辑。为...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通过详细全面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展示出西班牙在哈布斯堡和波旁两大王朝统治时
本书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
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 上下 内容简介 上卷主要涉及1948年冬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决策者对蒋介石集团绝望,开...
明代宦官与三案 本书特色 本书以明代宫庭为主题,紧紧抓住三条线索:一是皇位争夺,二是阁臣内讧,三是阉臣擅权。三者紧紧缠绕在一起,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本书内容丰...
蒋经国赣南文存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蒋经国在赣南“从政”六年,发表过众多演讲与文章,内容涉及推行“新政”、惩治贪腐、查禁烟赌、兴办教育、培训青年等,演讲中有痛斥...
布哈林文选 本书特色 《布哈林文选》系“人民文库”丛书之一种,该书收录了布哈林不同时期的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论帝国主义国家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无产...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人文社会科学元典是人类对于自身及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研究,不仅有对人类价值和精神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情感性描述和目的性...
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编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马...
《战争事典》是指文图书倾力打造的战争、历史类综合Mook读物,由资深历史、战史作家宋毅主编,追求品味至上。其编辑方针是“四精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套装共2册)》是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全二...
暖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新闻公报》和胡锦涛主席《在早...
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关系为主要观察对象,考察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推进过程及其实际影响。作者剖析了中国很多精英分子对软实力的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