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思想史研究室创办的,供国内外同行学者发表其研究成果的一个园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近代思想史研究室成立于1991年。十余年来,本室研究人员虽不多,但皆能以学问、人品相砥砺,形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学术群体。大家工作勤奋,治学谨严,成绩颇得各方好评,乃于2002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批重点学科。大家甚受鼓励,更加不敢懈怠。因承担院重大课题的关系,与研究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同行朋友常相聚会、切磋。2002年、2003年相继两次举行国内同行的小型研讨会,复于今年8月举行一次国际研讨会。为进一步团结海内外同行朋友,得互相切磋、勖勉之益,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更加深入发展,乃集议创办《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拟每年出版一辑。近年来,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讨论的问题亦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西方一个学者曾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此话如不做机械的、绝对化的理解,则应承认它有一定的合理性。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是有思想的;为了揭示历史运动深层次的各种机制,不能不研究人们的思想。正因此,凡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以及艺术史等等领域中发生的矛盾、论争,在思想史中都会有反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思想史的确有可以涵盖和深化其他专门史的功能。中国近代思想史是个有待深入开掘的富矿,这里可以引人发生兴趣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一百多年的近代中国的历史,充满着内外交织的各种矛盾,外部的威胁,内部的危机,格外逼人,人们总是在异常紧迫的形势下,对各种挑战做出应急的思考和抉择。革命与改革交相迭乘,传统与现代之间常常处于极度紧张。西方三四百年间所经历的变革和相应出现的各种思想,在几十年时间里,潮水般地冲击而来,人们大感应接不暇。一种思想还没来得及成熟,又一种新的思想便发出挑战。所以,鲁迅先生曾说,在近代中国,从*落后、*原始的思想,到当今世界*先进的思想同时存在。这样一种局面,岂不是为我们研究思想史的人们提供了大可用武之地吗! 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不自今日始。以往的研究,取得过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可概括为两点。(一)研究范围未曾清晰界定。早期一些可视为思想史的著作,往往以经学思想或一般学术思想为主要内容;后来,又以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再后来,则演变为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这些当然也属于思想史的范围。但是,思想史不能以这些内容为局限,而且究竟应如何从这些方面提抉思想史的内容,仍大有讨论的余地。作为思想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思想,我想,应该是一个国家、民族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们面对各种重大问题所做的思考。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大问题是建设一个近代民族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须解决如下问题:(1)独立;(2)统一;(3)民主;(4)富强。所以,凡围绕着这些重大问题所进行的思考,所提出的主张,所发表的言论,都应列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正当范围。它既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史,也不是其他的专门思想史。它是各种专门思想史的基础和重心。为了把握好思想史的内容,必须尽可能清楚地认识历史时代所提出的紧迫问题。认清这些问题,才比较容易从浩如烟海的思想材料中,抓住属于思想史的内容。(二)方法不健全,不精密。中国近代思想史是个很年轻的学科,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由于研究范围不清晰,决定了它缺乏方法上的自觉。也就是说,还没有建立起中国近代思想史相应的方法论系统。中国近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无不借鉴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或其他的西方理论与方法,要在中国的学术园地里真正开花结果,需要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有些人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略读几本书,对其中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说出一、二、三来,自己就算是那种理论与方法的一个传人了。他们不知道,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还在世的时候,就颇有一些年轻或并不年轻的学者对他们表示无比服膺;在自己的著作中极力套用马、恩的理论与方法,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看了他们的东西之后说道:如果他们所说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我只能说,我本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个事实很可以说明,服膺和借鉴别人的理论与方法是一回事,自己的著作能否真正体现这种理论与方法又是一回事。多少年来,我们见到过太多想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而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能在自己的研究与著述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几个实际问题的人却太少了。服膺其他西方思想家的理论与方法的人,也存在同样的情形。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不少表彰和意图运用西方各种有影响的理论与方法的言论和著作,但似乎看不出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使我想起85年前,有关问题与主义的论争。那场论争,在一个很长时期里,被人们说成是胡适向马克思主义猖狂进攻。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重新研究这个问题,加以澄清,指出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对待理论与方法的态度的争论。有些人太迷信某种主义,以为把那个主义的某些基本理论、基本公式重复几遍,就能有奇效大验。殊不知,那些*初创立这种主义,相应提出一套理论与方法的人,都是应对实际问题而起的思考。我们今天借鉴人家的主义,人家的理论与方法,也必须认清我们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是什么。问题认准了,再从事实际研究。必须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理论与方法;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不做任何深入实际的研究,直把人家的理论与方法往自己随意捡来的事实与材料上套。以往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由于方法不健全,研究成果不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有些著作完全依人立案,这是古老的学案体的翻版,对于研究异常复杂的中国近代思想史是不很适宜的。有些著作将阶级斗争、阶级分析简单化、绝对化,生硬地去解释各种复杂的思想现象。还有的竞完全从现实需要出发,任意宰制史料,牵强附会。当然,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前进的基础和经验与方法的积累。但这种作品是不多的。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主办的论文集,收入论文共14篇。内容主要包括:以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家为主。如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其次是对一些从前不为学者所注意的一些历史人物的思想的研究:还有以国粹主义思潮、疑古思潮等为主题的研究及纯粹意义上的思想史专题的研究。内容丰富,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参考书。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一时间,国内政潮陡...
后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下的女性美容手术研究 本书特色 身体已经在社会研究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身体的呈现不纯粹是在心灵指引下的具现。在现代...
民国名报撷珍-社会聚焦 本书特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
东北文化的金木水火土 本书特色 东北文化现象的思考;近代文学情况梳理。东北文化的金木水火土 内容简介 关注东北文化和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
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主旨在于,18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云南呈贡二村为背景,以当地的基层社会机构为基础,综...
法国人口与社会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论述了自19世纪以来法国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出人口数量的缓增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甚至成为社会...
如何像读书一样读人-微动作读心术-所有的秘密都在微动作里 本书特色 在大事情中,人们表现出他们所希望表现的,在琐碎的小事上,才表现出他们自己。细微处泄天机。每个...
图解时间简史-全新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为宇宙天文中关于“时间”的理论发展为支点,内容涉及微观和宏观两大领域...
四十再当妈? 本书特色 全面放开二胎,“生还是不生”对于60后、70后,甚至80后的家庭都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本书以“爱”的名义,回应“全面放开二胎”...
明代宗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宋以后宗族组织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的宗族关系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宗族乡约化的概念,并揭示了祠庙祭祖与宗族组织普及化的关系,深化了对...
世纪前沿-大众传媒与美利坚帝国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1969年,是批判传播学领域内的经典之作。它首次联系大传播的两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全面剖析了美国大...
中译者导言斐洛是希腊化时期犹太哲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从生活在散居地的犹太人的角度思考如何诠释希伯来经典才能够得到当时地中海世界其他民族(希腊、罗马、埃及、波斯)的...
传播生态学(文化的控制范式)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关注社会与社会控制,关注其如何被维持,如何被认识,如何受到挑战等,全书探讨了社会公共生活和组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仪...
影视艺术与传媒应用型教材计算传播学导论/张伦 本书特色 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在谈论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但是要真正有效地“计算”大数据、理解大数据背后蕴含的社会意...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本书特色 是国内**部专论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文论的学术著作。论著从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理论话语、以及这些新的话语与当代理论话语...
第三届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本书特色 由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丰子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5月14-15...
藏书纪事诗 内容简介 书有模印,权舆于郑覃之壁经。迨唐长兴三年,国子监刻《九经》;汉乾祜二年,刻《仪礼》、《周礼》、《公羊》、《谷梁》;周显德二年,刻《经典释文...
《威海传:蓝色文明里的美人鱼》内容简介:本书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之一。威海作为胶东半岛的一座重要城市,在近代又担负过沉
统计基础 本书特色 陈增明编著的《统计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书为省级精品课程《统计学原理》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为8个项目,内容包括:...
迷宫之谜:从忒修斯到博尔赫斯 本书特色 迷宫和人类一样古老,它是纯粹的游乐园,是英雄的试炼场,是朝圣者的道路,更是灵魂重生的象征。从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到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