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印度做市场工作前后15年,其中有3年常驻印度工作和生活。是印度**个通信骨干DWDM传输网,也是中国通信设备**次成功进入印度市场的主要操盘者。 作者对印度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思考,在大量研读有关印度学术著作和个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印度市场一线实操运作的亲身经历写出本书。 理解印度人的性格,*好的一个表达词就是“不可思议”。本书提出了一个理解印度人的标准,就是“不可思议标准”。这种不可思议体现在非常多的方面。本书不仅描述这种不可思议的表现,而且追寻了它们形成的历史原因,尤其地理气候的长期影响决定的原因。 本书不仅是理解印度人性格文化的钥匙,而且对如何处理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这一课题对中国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尽管本书是在谈印度,但同时也是在谈中国自己。
适读人群 :大众,与印度有经济等各项来往的人群追寻印度种种不可思议的表象形成的深层次历史根源。理解印度人性格文化的钥匙。
序/ 001
洋葱剥完了,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 001
不可思议的印度价格/ 012
判断是否理解印度的“不可思议标准”/ 012
从各国乞丐的区别开始理解印度的不可思议/ 015
不可思议的印度*低价文化/ 020
不可思议的中印比较/ 025
不可思议的印度式砍价/ 030
高到不可思议的价格/ 031
不可思议的印度时间/ 033
印度人对时间价值的理解/ 033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037
平时军事供养成本决定了相邻大国间必须友好相处/ 041
中国在西藏曾经的高昂运输成本/ 045
中印战略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051
印巴在克什米尔的案例分析/ 055
为什么这么不可思议?/ 058
中国与印度特性对比——正负电子/ 060
对中印相反特性的认知/ 060
中印政权建立的相反过程/ 062
从比较历史研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066
不可思议的自我陶醉想象力/ 066
*不可思议的事情/ 068
研究人类特性产生原因的难度/ 071
研究历史的一贯标准/ 072
环境影响的中印对比/ 073
本来无一物/ 080
为什么洋葱剥完了里面什么也没有/ 083
印度的老常态/ 086
中国不要陷进美俄式的泥潭/ 086
印度国内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090
理解印度的另一个标准/ 097
第二个标准/ 097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07
印度自己的问题所在/ 111
…
…
洋葱剥完了,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 在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期间,媒体上的分析铺天盖地,但几乎没有真正靠谱的。我在中兴通讯负责国际市场时,是中国**个打开印度通信市场的。后在印度常驻3年,2006年度离开中兴通讯后的10多年里,几乎每年都要去印度很多次,我对印度是有长期和深入了解的。中印商会2006年成立后*初的论坛活动都是请我去讲课,为中国企业家培训如何在印度做生意。北京中关村每年举行的企业家培训,关于国际市场的部分在很多年内也都是请我去做讲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印度的国际市场情况介绍。 印度这次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网友认为印度人这次做了美国的冤大头,也有人认为印度想把原来没有争议的洞朗地区制造成有争议的地区等。其实,这些都属于不着边际的猜测。如果为这么个不毛之地面临与中国打一仗的风险,这完全不是印度人的思维方式。绝大多数人没有去深究一下此事的蹊跷之处,说是印度军队进入中国境内100多米,开着两辆推土机要去阻止中国修路。这就意味着,其实路已经修到离中印边境线只有100多米的地方了。印度军队跑到中国境内来,就为阻止中国修这100多米的路?之前干什么去了?另外,事情发生之后,印度为此事的说辞前后变化了很多次,开始说是中印间有争议的领土,后来又说是替不丹出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其实印度此举并不像是一个有详细计划的行动。也就是说他们此举很可能是临时而为,并另有所图。要搞清楚另有所图的是什么,那就得看他们做事情的前因后果。要明白印度为什么要在洞朗与中国对峙,必须充分理解印度的思维方式,以及国际大环境和中印之间关系的小环境是怎么变化的。 2008年,我在去过西里古里(就是这次对峙中经常被人谈到的只有20多公里宽的印度连接东北的咽喉要道)之后,到300多公里外的印度东北部城市古阿哈蒂(Guwahati)。当时我是坐着印度客户的汽车通过这段所谓西里古里走廊的。 其实,类似这种事情早就不是**次了。地球人都明白,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的崛起,真正在体量上能与中国相比拟的潜在力量只有印度。所以,美国和日本拉印度与中国抗衡,绞尽脑汁做印度的工作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而中国和印度对此也早就心知肚明。2003年,美国就开始掀起了一波拉拢印度以抗衡中国的高潮。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3年7/8月刊上,塔伦·凯纳(Tarun Khanna,印度裔,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黄亚声(Yasheng Huang,中国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印度能否超越中国?”(英文标题“Can India overtake China?”)的文章。美国学术界马上开始热炒,中国和印度学术界以及媒体也开始有所噪动。中英文版本我都看过了,不用问,这就是想挑起中印恶性竞争嘛。 美国人做事情也是有规律的,并不怎么采用阴谋,而是喜欢用阳谋。先通过学术界出一个论文,然后大家一起疯狂炒作这个论文。制造这样一个学术舆论环境之后,就开始后续的实际操作了。因此,但凡美国出现一个学术并不怎么出色,却被离奇炒作的论文,你就知道美国人要动手干点什么事情了。 1994年为了鼓动中国进口美国的粮食,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写了一篇论文《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文章内容基本上是重复中国人口学者的观点和数据,没任何新鲜东西,但这篇文章却离奇地在中美学术界被炒翻天,并且中国学术界至今把中国的粮食问题称为“布朗问题”。布朗的这个文章目的纯粹就是催中国多买点美国的粮食,没什么其他的意义。因为1993年和1994年中国粮食是净出口的,与美国粮商抢国际市场了,时任农业部部长的何康还获得美国世界粮食基金会1993年度世界粮食奖。这可不行!美国人就有本事在你粮食吃不完的时候还让你急着大量进口美国的粮食。《谁来养活中国?》这篇文章炒完以后,果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就开始暴增了。1998年大洪水时,爆仓的库存粮食曾临时用来堵长江的大堤决口。现在中国每年进口上亿吨的粮食,美国也不提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了,反而大量出现中国人口太少的声音。所以,每当你见到美国人热炒某个话题时,别直接去争论这个话题。你只要多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炒这个话题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就有了。 2005年5月份,我还在印度负责中兴通讯印度子公司业务,一个叫亚洲协会的组织在印度搞了一个论坛。亚洲协会?别以为它是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的组织,它纯粹是一个美国发起的NGO。这个论坛邀请了诸多中印政府首脑和两国大企业家参加。中兴通讯老板侯为贵也随当时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亚洲协会在孟买机场附近的希尔顿酒店搞了一个大型论坛,侯为贵作为嘉宾要在论坛上讲话。我陪他先在贵宾室休息,同时也做他的翻译。一个论坛负责人和嘉宾主持人(是个美国人,奇怪吧!)来与嘉宾先私下谈谈。这个美国主持人截至当时10年之间频繁地来中国,算是个美国人里面的“中国通”,他把一本西方人威廉·加斯科因·赛西尔(William Gascoyne-Cecil)写的书Changing China(《改变中的中国》)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不过主要是赠给一些重要人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他完全不加掩饰地对侯总说:你们中国和印度现在发展得太快了,9%的GDP增长率,太疯狂了,所以你们中国和印度得竞争一下。外面媒体都说侯总不善言辞,那都是说给外面人听的,其实他反应极其敏锐,言辞犀利。侯总几乎没加思索就反问:“那美国和谁竞争啊?”这一下把这个美国主持人给问愣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侯总就说:“美国是在和拉登竞争啊。”主持人一下很尴尬地说:“唉,美国也有美国自己很头痛的问题啊。那不是竞争,那已经是战争了!” 随后几年,美国给了印度很多很多好处,2006年承认印度拥核地位,签署美印民用核能协定,经济贸易优惠……反正印度张开血盆大口,把美国人给的好处全吃下去了。美国以为下了这么多鱼饵能把印度钩住,印度也装疯卖傻地在美国人面前反复宣称“印度是世界上*大的民主国家”,让美国以为印度天生就是跟美国一伙啊。你怎么就不直接去查查印度宪法是怎么说的啊?印度宪法第42修正法,将印度国家的性质表述由“主权的民主共和国”修改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印度确实是民主国家,但印度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明白吗?国大党是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甚至共产党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等地方长期就是执行党。美国人哪能搞得清楚这种咖喱糊糊式的表述到底算是个什么东西?知道美国、原来的苏联(现在的俄罗斯)甚至中国都不同程度地把印度当自己人是为什么了吧! 美国人哪里能想到印度不仅把鱼饵吃了,鱼钩取下来自己用,连鱼线也给剪了自己留下。然后还跑上岸对美国人说你这鱼杆、鱼饵桶和桶里剩下的鱼饵都是给我准备的,凭什么不赶紧都给我?等美国人目瞪口呆想印度人怎么考虑问题这么“不可思议”时,印度人一本正经地对美国人说,你们口袋里不是还有7套方案吗?赶紧把这7桶鱼饵都拿出来啊!如果还有新的方案一定不要忘了及时通知我们一下,否则你得负责任。美国人想要的与中国竞争的事呢?印度人晃晃脑袋搞不清是肯定还是否定地说,“那是我们和中国人之间的事情”。然后呢?那就没有然后了——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想直接编个逻辑设个鱼饵,就去套住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你都在想啥呢?知道印度政府公益宣传广告是怎么说的吗?“Incredible India”,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印度”。 这就是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他们做生意要求全世界*便宜的价格,同时还要求全世界*高的品质。我在北京中关村给企业做国际市场培训时一再告诫中国公司在印度做生意时,一定要搞清楚印度人的商业文化。在什么地方打价格战都可以,但绝对不要在印度打价格战。中国公司在印度赔钱赔到吐血的事情太多了,包括华为,曾在印度1年营业额七八千万美元的时候,竟然敢赔进去5000多万美元。除了我在中兴通讯负责印度公司,后在数码视讯负责国际业务时在印度赚到过钱之外,很少见到中国公司真能在印度赚钱的。
汪涛,“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倡导者,“纯科学”和“科学经济学”理论体系创始人。致力于将完善的科学方法引入社会领域。 中国原创技术天使投资人 云铝股份独立董事 浙江宇视科技 顾问 曾任中兴通讯印度公司CEO。
李敖论二二八:你不知道的二二八 另一面的二二八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
这本中国史探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诸多基本问题,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对外政策、移民以及政
中国的历史 第一卷:从神话到历史中华的摇篮 本书特色 “日本中国历史题材**人”柏杨和司马辽太郎高度推崇的历史作家陈舜臣 代表作中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日本学界盛...
《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统考真题及模拟题精解(GET 2017——2018)》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三个部分:(一)2017年至2018年北京地区研究生
《国际联盟的世界和平之梦与挫折》内容简介:为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1920年,国际联盟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诞
《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内容简介:罗萨·玛利亚·莱茨以生动而富于灼见的叙述,娓娓道出这个艺术史上的众神时代:从美第奇家
金源瓦当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为金代故都瓦当艺术品的收藏与研究填补空白之作。详尽提供了金源瓦当珍品的图片拓片,为金代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 本书特色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这是一个残酷而神秘的朝代,这是一个英雄比狗还多的朝代。这里不仅有史上*丑皇后的奋斗史,有被...
《像开创者一样思考》内容简介:当供应商抱怨销售价格过低时,卡姆普拉德将家具分拆包装成几个扁平的组装包,由消费者自行组装。这
品三国(下册) 内容简介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
唐宋史料笔记---芦浦笔记 本书特色刘昌诗撰,张荣铮、秦呈瑞点校的《芦浦笔记( 唐宋史料笔记)/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是“唐宋史料笔 记丛刊&rdquo...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
乾嘉学术编年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学者任继愈题写书名★ 本书普荣获国家、区域及省级奖励★ 乾嘉时期,传世文献极富,经史子集,包罗...
鹤林玉露 本书特色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鹤林玉露》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秦桧乞和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记载,可与史乘参证...
看版图学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在《看版图学中国历史》中笔者注重地图、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它们互相补充,以期达到对历史更好地表达效果。笔者提供了一张透明...
彩色罗马 本书特色 很多人喜欢张耀的作品,热爱艺术,喜好时尚的生活的人读它,以之为美的享受,潮流先声;方兴未艾的广告人读它,欣赏他视觉处理的崭新方式,惊叹他色彩...
故纸温暖:老天津的广告 本书特色 《天津记忆第四种:故纸温暖·老天津的广告》以作者二十多年来收藏的老广告、老商标为导引主线,通过对大量广告故纸、历史资料的审视与...
欧洲族类源流略-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巴斯革族、伊都斯干族、利吉利族、西加尼族、威尼底族、芬族、拉伯族)以上诸族,皆欧洲旧日土著之种类。自亚利安各族西迁...
《考研百科》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考研同学的备考需求,主要内容包括全套考研流程,涵盖了“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制定考研复习计
胭砚计划.国家根本与皇帝世仆: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 本书特色 所谓“旗人”,广义来说,即八旗组织的各种成员。清朝皇帝为求巩固政权,相当仰赖旗人的力量,但在维护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