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冲动了”是如何决定我们的决策的?
·一身名牌才是成功吗?
·为什么献血必须是无偿的?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奢侈品?
·为什么全国性彩票被称为“智商税”?
·为什么我们工作时间长了,反而更穷了?
·为什么英国社会中最不富裕的人投票支持脱欧?
·为什么家庭越贫穷,越会将微薄的收入花在不需要的东西上?
所有权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可能许多人盲目追求所有权,却没有真正去思考:所有权是从哪里来?为何连孩子都能理解什么东西是自己拥有的,什么是别人拥有的?所有权是否植根于思想产生的源头?
全球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探讨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拥有所有权,我们如何发展所有权的概念,以及为什么人类在这方面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具备现实意义:当你明白所有权观念来自童年时期,你将会知道如何理解别人和教育孩子;当你明白拥有某物并不仅是完成简单交易,你就能发现自己的弱点是如何被操纵的;当你理解所有权是自我的延伸,你就有更好的谈判能力。
所有权心理纯粹是一种精神状态。这本书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所有权及其心理机制,挖掘我们痴迷于所有权的底层原因,无论对个人或群体、社会或环境,都大有裨益。
[英]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认知发展中心主任。曾任教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有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科学院圣诞演讲”的明星专家。著有《超感觉》(Supersense)和《自我的本质》(The Self Illusion)。
囤积症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包括家族中的遗传因素。它有许多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焦虑、抑郁、负性生活事件、不幸的童年,以及与冲动抑制和掌控想法相关的各种认知功能障碍。虽然囤积者经常解释说他们囤积的物品可能有一天会派上用场,但囤积的一个共同点是害怕失去。囤积者通常会找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断言物品是有价值的或有潜在价值的,可以重复使用,或者物品是其自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囤积似乎提供了一种舒适感和熟悉感。过去,囤积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亚型,但现在被归类为独立的一种精神疾病。甚至有证据表明,囤积行为会激活与强迫症不同的大脑区域。在大脑扫描的实验过程中,囤积症患者和强迫症患者分别看到自已的信件或他人的信件被粉碎。当他们不得不决定是保留还是粉碎信件时,与强迫症患者相比,囤积者体验到更高程度的焦虑、犹豫不决、悲伤和后悔。这些情绪与大脑额叶区域的回路有关,额叶区域通常与抑制和评估危险情况有关。此外,大脑激活的程度可以预测他们囤积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当想到要丢弃物品时他们自我报告的不适感。囤积症患者在预期失去东西时甚至会出现生理上的恶心感觉。这或许并非巧合,这些大脑区域恰好是被禀赋效应激活的同一区域,与对个人物品的价值高估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囤积者展现了极端形式的自我概念的延伸,因为只有物品被自己拥有时,囤积症才会显现出来。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物品在大脑中都被注册为“我们自己的”,而非别人的。大多数人可以随时更新、替换、延续或放弃他们自我概念在物质层面的延续,然而囤积者却因为害怕失去自我而害怕丢弃任何所有物。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为有远见的节俭,但综合考虑他们在精神和身体健康方面付出的代价以及人际关系的成本,这种囤积行为根本不划算。
——引自章节:无法放手
在衡量人类幸福的所有关键指标上,现在的生活都比几百年前好得多,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世界就像被困在一辆手推车里正往地狱而去,这一现象被称为衰落主义,即相信过去比现在好得多。……衰落主义的由来有很多,从人类认知中的各种偏差(包括对过去的美化和倾向于更关注未来的危险,尤其是当你已经拥有财富的时候)到那个众所周知的谚语“坏消息才是好新闻”。衰落主义解释了为什么当你对未来抱有不合理的恐惧时,极端的行动和政客似乎必然出现。
——引自章节:引言
·三联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第6种· 一本国内学界呼唤已久的翻译学研究经典。· 对德国浪漫派时期拉丁语、希腊语典籍德译工作的考古式梳理,讲述现代德语形成的来龙去脉。...
田浩(Hoyt Tillman,194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
我们最大的设计,就是自己的生活。幸福的家来自生活的细节,让自己的家充满爱。实用系、高颜值、适用于各种预算的欧美风家居设计指南,近百位设计师案例详解,设计基本法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含修正案(十) 本书特色 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会计法...
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 本书特色 《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是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近20年来河南省小麦栽培研究...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出生于香港,幼时暂居汉口,后经香港赴台。古龙的小说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
三两三临床应用与研究 内容简介 医者,古称司命,人性命之所系,犹相之于国,故前贤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训。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曾告诫后代子孙,非天资过人且责任...
《钱学森从这里走来》由梁原草编著。《钱学森从这里走来》简介:钱学森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
他是张爱玲心目中“沈从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最后一位民国小说家 朱西甯先生作品大陆首次出版阿城专文赏读,白先勇、莫言、王德威赞誉的白话小说经典【编辑推荐】1、他...
周金涛曾任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长期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并在中国的工业化国际比较和经济周期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逻辑...
纯白喜欢玫瑰和牵牛花。平时听听粤语歌,以后想去阿根廷看看。雨水这样纷纷而落,那段故事我已经写过。
费孝通(1910—2005),汉族,江苏吴江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家,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荣誉奖获得者,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
"IdentityTheft:AComprehensiveGuide,"enablesreaderstounderstand,preventandrecover...
人类 90% 以上的疾病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与死亡,从来都是人生绕不开的命题,或早或晚,或大或小,我们都要与之产生交集。当与疾病和死亡狭路相逢,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未...
作品目录衣莎贝花事了抉择花之物语三人行· · · · · ·精彩摘录“不善词令也不打紧,”她轻轻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引自章节:花事了“很抱歉,玛丽,我没...
作者简介于非闇(1889—1959),20世纪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现代瘦金体书法第一大家。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满蒙高等师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
法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法学的价值意识形态。从这一学科和课程定位出发,本...
作者史蒂芬. B. 史密斯(Steven B. Smith),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以来任教于耶鲁大学,现为政治科学阿尔弗雷德. 考勒斯(Al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