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所写的文字收集了一部分印成,书叫做平屋杂文。
自从祖宅出卖以后,我就没有自己的屋住。白马湖几间小平屋的造成,在我要算是一生值得纪念的大事。集中所收的文字,大多数并不是在平屋里写的,却差不多都是平屋造成以后的东西,*早的在民国十年,正是平屋造成的那一年。就文字的性质看有评论,有小说,有随笔,每种分量既少,而且都不三不四得可以,评论不像评论,小说不像小说,随笔不像随笔。近来有人新造一个杂文的名辞,把不三不四的东西叫做杂文,我觉得我的文字正配叫杂文,所以就定了这个书名。
夏丐尊(1886.6.15一1946.4.23)原名夏铸。1912年改名巧尊。浙江上虞人。1905年至1907年求学于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回国后在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早期诗文在学校的《校友会志》上发表。1919年与刘大白、陈望道等倡导新的语文教育,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先后介绍过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其中以1923年译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1925年译日本田山花袋的《绵被》最著名。他的散文集有《平屋杂文》。这期间在家乡的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年发起成立立达学会。1927年接任开明书店编辑所长。以他为首的立达派,不近官场,默默耕耘,其散文风格崇尚朴实无华。1930年创办《中学生》杂志。1933年与叶圣陶合著的《义心》,在语文教学史上有开创之功。抗战期间,参加救亡工作。日本占领上海租界后,辞去公职,闭门译书。曾遭日本宪兵司令部拘捕,经友人内山完造营救出狱,身心受到摧残,1946年病逝。
我们要批评家-鲁迅杂文精选集 本书特色 杂文,也被鲁迅称为“杂感”或“短评”,在中国是古已有之,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鲁迅的杂文,...
常识与通识-阿城文集-之四 本书特色 新版《常识与通识》与旧版大为不同,新版增添了谈话集这一部分,字数较以往增添了一倍之多。整本书分两部分:**部分为《收获》专...
善良在左.邪恶在右 本书特色本书是俄罗斯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随笔与书信精选集。本书甄选契诃夫*有价值的书信,既有契诃夫与巨擘托尔斯泰、高尔基、柴可夫斯基、蒲宁等...
《赌徒恺撒》内容简介:恺撒的上升之路不见得有多大新意:他长期遵循的行为方针虽然令同阶层成员不悦,但是并未造成无法消除的对立
水墨周庄 本书特色 中国*水乡——周庄,又名贞丰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漫步周庄,可以看到空中白色的飘飞的鸟儿,看到古朴民居之上飞翔的瓦...
于坚诗学随笔 本书特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推出诗人于坚的四本随笔新作:《于坚思想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大地随笔》、《于坚人间随笔》。随笔集收录了于...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
《艾青诗选》内容简介:本书选入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艾青脍炙人口的诗作如《大堰河——我的褓姆》《我爱这土地》《
经典国学读本:李白诗选 本书特色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著。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概,今天有探幽访胜之思。经典国学读本:李白诗选 内容简介 ...
我与地坛 本书特色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读书是一辈子事情,我们要在愉快中阅读!针对当今社会节奏快,闲暇少编就的一套精...
藏书之爱 本书特色 纽顿语录:藏书具备其他嗜好的所有长处却无其缺点。任何一种嗜好当然都能获得乐趣;但坐拥书籍并不会招致太多负担,充其量,只要准备一口结实、干爽的...
五大颂歌/巴别塔诗典系列(精装本) 本书特色 克洛岱尔和兰波是仅有不多的几个把东方的法语拿来作为其艺术的原始材料的诗人(而这一点也正是这两位天才诗人之间真正的连...
罗孚作品精选繁花时节怀故人 本书特色 编辑希望此书,与另外《北京十年》《燕山诗话》,组成一个“罗孚作品”小系列。不打丛书名,小精装。全书120千字,每本5000...
小说月报新海外小说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3位作家包括:严歌苓、王瑞芸、虹影、余泽民、朱晓琳、张翎、肖铁、达理、简杨、笛安、袁劲梅、...
《苏轼年谱》自1998年2月出版后,深受学界关注,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3年重印,作者撰写了“重印后记”,将其最新补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27:严独鹤 郑逸梅 姚苏凤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
陇上学人文存:林径一卷 本书特色 林径一,原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副校长。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40多年,主要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我国...
《复旦附中“双新”语文课:《论语》东西方对读》内容简介:黄荣华老师带领的复旦附中语文教师团队在古典文明教育课程方面的实践探
牟宜之诗 内容简介 《牟宜之诗》收录了作者从20岁的《少年行》到66岁去世前的《论作诗》,时间跨度46年,共179首诗。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57年以前...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除了唐诗、宋词中一些广为流传的篇章外,在当代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恐怕还得数小说。小说中除了《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