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祝羽捷、蓝蓝、罗新、汪民安力荐
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看见女性,看见女性学者
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推心置腹的深度对谈
性别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拨开时代激变的迷雾,进入思想的另一半天空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毛尖、梁鸿、张莉、包慧怡……
她们是业界翘楚,是历史亲历者,也是时代风向标
她们的生命经验,不满与困惑 ,野心与梦想,我们一起倾听、辨认、诉说、书写。
------------------------------------------------
★内容介绍
“女生不适合做学术”?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女同学只会死读书?”
“不够理性、不够严谨、不够创新,不够……”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句话,身为女性,意味什么?为什么她们大都拒绝性别标签,甚至排斥在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是相应领域绕不过去的名字。对她们而言,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束缚、壁垒,还是成就、自由?她们又如何在男性为主导的规范中涉水而行?《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试图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开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关键词,回溯了各自的思想脉络,盘点了她们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同样,这些生命经验也是大部分现代女性所共同拥有的痛与快乐。
------------------------------------------------
★编辑推荐
————性别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今天,女性主义一路高歌,女性整体的生存境况是在恶化,还是在改善?
为什么年轻人都在拒绝内卷、开始躺平?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
*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献给同样遭遇不公、有过困惑的读者的动人之作
*是思想脉络的回溯与梳理,更是“大转折时代”的阐释与前瞻
*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忠实记录的真实心声
风靡东亚的社会学者、“日本最可怕的女人”、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上野千鹤子,国内最早从事女性主义研究的大佬戴锦华,火力十足、写辛辣影评的毛尖,开大陆非虚构写作之风的梁鸿,青年新锐包慧怡……她们始终站在思想前沿、身处转折之中。
●关于女性与女性主义。
性别议题频上热搜的今天,我们真的实现平等了吗?从何种层面,女性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进一步说,女性,只关注女性问题吗?
●关于时代。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时代激变、躺平声势渐高的今天,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关于个体。
身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时代与个体、与自我的连接?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
这些是她们的困惑、愤怒与失望,回顾、阐释与前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从这点来看,学术只是她们阐释世界、理解世界的入口,是她们与我们的桥梁,所以我们说,《开场:女性学者访谈》也是一部关于女性与女性主义,关于时代,关于个人还能做些什么的警世与醒世之作。
------------------------------------------------
★名人推荐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女性学者的成就斐然,她们聚焦社会问题,深入学术探讨,也关心日常生活,用学术来表达她们对生活的思考。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的不仅仅是女性学者访谈,也是她们如何透过学术的棱镜,理解这个激变的时代。《开场》只是开场,一切都未完待续。
——沈奕斐
我们都知道,想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女性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要更多。而她们的专业和坚持、存在和抗争,会成为各行各业女性前进时的灯塔,在身处黑暗时指明方向,在面对困境时抚慰人心。
——祝羽捷
她们是思想者,也是创造者与探索者。基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相互交流、理解、尊重的必要,人们应该听到来自她们的声音。这不仅仅因为她们对于性别所涉及的社会、文化、伦理乃至法律有着深入的思考,还因为她们与生活中的母亲和妻子一样,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女性。
——蓝蓝
她们如此引人注目,同时又如此不成比例地稀少。
——罗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令人难忘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对知识和真理的热情。这本生动而诚恳的访谈录让我相信,如果有更多女性投身学术,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正义,更加平等,更加友善。
——汪民安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随《新京报》创刊,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宗旨,以“阅读需要主张”为核心,坚持以书的文化价值为取向,聚焦国内外优秀的作家、作品、书评,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体验、文化现象等,将热点传播和深度访谈相结合。
包慧怡:语言还是非常迷人的,因为语言不只是一套符号体系而已,语言背后永远是理解世界的方式。多解锁一种语言就多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比如古英语和古冰岛语中的“迂回表达法”(kenning)是非常美的,话不说直,完全以谜语去陈述:大海叫“鲸鱼之路”,战士叫“战斗的苹果树”,特别形象。而宝剑是“亮晶晶的葱”,这会有点陌生化:为什么?他们对葱有迷恋吗?葱怎么杀人?但是我能感觉到一种奇异的美。他们对雪花也有几十种不同的说法。为什么不用snowflake(英语中的“雪花”)呢?其实snowflake本身也是一个复合词,但它比较直白,而冰岛语会用一些不相干的词汇组成复合词来指代雪花。当这些词汇密集出现时,这种文体就像在你面前放烟火一样。不光是修辞上的愉悦,你会想象这种语言背后是怎样一种心灵,怎样一种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围绕在篝火边时要用这样一种表达讲述他们的人和事。这么一想,这些人就都活了起来,你就立刻脱离了当下所身处的现实,进入语言中的“更为真实”的世界。
——引自章节:Part2语言与写作
新京报:在使用不同的语言时,你会呈现出不同的性格吗?日本女记者伊藤诗织,在遭受性侵后写了一本书讲述自己多次起诉的经历。她曾为遭受性侵感到羞耻,没办法用日语启齿,但用英语她却可以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慧怡:会的。其实我们是impersonating(扮演,模仿)了,你会想象,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中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Ta是你外在表现的一种,Ta是你同时又不是你。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双语写作非常重要。虽然小说和诗我都有用双语写作,但英语创作几乎完全没有发表过。它对我来说是一个分类,有一些表达用中文太难处理。当中国文化中的耻感和我的分寸感纠集在一起的时候,用英文写作就能获得极大的自由。
——引自章节:Part2语言与写作
Flightybutgood-heartedVictoriaJonescraveslove,intrigue,andadventure.Shestrikesgo...
作品目录一 故乡1 余姚桥头镇 2 河姆渡遗址3 老屋4 乡间牌坊5 村外的尼姑庵6 庙宇7 奉化锦屏山8 宁波天一阁……二 他乡……· ·
难治性消化病辨治与验案 内容简介 消化系统是人体摄取食物、吸收营养、运化排泄的重要脏器,所涉及的功能组织也较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环境的压力、饮食环...
作品目录导论1 集团和组织理论1.1 组织的目的1.2 公共物品和大集团1.3 传统的集团理论1.4 小集团1.5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江澜,男,1972年生于重庆垫江,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 文艺理论(侧重古典文论与叙事学)、世界文学(...
Robert Hoekman,Jr.是一位开朗的、有激情的用户体验专家,同时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著有几十篇文章。他曾任职于MySpace、Seth Godin(...
历时25年,7次游历拍摄,精选277张视觉大片讲述非洲大地上的故事:人迹罕至的自然风貌,朴实而独特的人文,纯净的星空,还有动物的美好家园.【内容简介】这是一部用...
张 松Thoughtworks 全球服务线负责人,中国区联席总经理,负责 Thoughtworks 全球四大服务线的管理,以及中国市场业务的全面开展,曾先后作为...
从通俗到深奥:法治文化杂论 内容简介 法治是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种行为环境。在任何社会中,法治都不会自然天成,而只能教化养成。 法学应该是博大精深的,因为它要...
城市规划ABC 本书特色 本书定位为一本介绍城市规划的科普性读物,以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非专业人员为主要受众。故本书力求用简洁、生动的图文将城市规划这一广博的学问...
大卫·爱登堡,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博物学家,还是勇敢无畏的探险家和旅行家,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几...
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家长都成了“虎爸虎妈”,作为“直升机式”教育方法的信徒,把孩子们照看得密不透风?为什么这些中产阶级的孩子,虽能在学术履历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
作者 | 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教授。他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世界观》...
1.【前沿行为科学研究成果,荣登《自然》杂志封面】本书作者莱迪·克洛茨开创性提出减法概念,并且他关于“减法”的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
姜云行,笔名云君,香港著名插画家,籍贯山东,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赴香港专职从事插画师工作。姜云行一生为人低调,淡泊名利,资料鲜见于世。20世纪50年代,姜...
鞠菟,全球500强欧洲企业经理。199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科和管理双学士学位。自幼痴迷中国历史与中国古典文学,对世界历史、西方文学与宗教史亦有一定涉猎...
艾文茵:原名王欣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灵魂拾荒者。用专注的爱充盈文字的力量,将温柔的墨色挂于笔端,游走四方,泼墨天涯。始终执着地探寻着,沉睡在人们心底的感动。
大卫.霍克尼,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被关注、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一切媒介,从油画、素描、舞台设计直到摄影和版画印刷。而且他在这些媒介上都有所拓展...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
卡洛·科洛迪(1826-1890)意大利作家,儿童文学家。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洛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