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人类真的会面临无冰的北极吗?
那是一个不欢迎人类的大冰原,气候变化的“震中”。
为此,我们在北极随冰漂流一年……
编辑推荐
○为了未知的气候未来与正在消失的“旧北极”赛跑
MOSAiC,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旗舰项目,探索气候变化最为剧烈,却也最缺乏数据的区域——北极中央:1.4亿欧元、20个国家、442名科学家、零下42度、7艘破冰船、389天随冰漂流、3400公里、60头北极熊、1000多个冰层样本、一套完整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永久地改变气候研究现状,亦是国际科研合作的范本。
○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共同的“新北极”
MOSAiC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北极科考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北极事务上的重要行动。
中方派出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等10所科研单位和高校,陈大可院士担任中方首席科学家,18名中国科学家参与5个航段,“雪龙二号”参与补给,首次布放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极“海—冰—气”无人观测系统,获得一系列宝贵的数据,填补我国乃至世界在北冰洋冬季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空白。
○世界新闻摄影大奖得主 独家镜头捕捉突发瞬间
唯一官方摄影师随船4个月,150幅高清照片、6篇科普短文、与60头北极熊狭路相逢,《北极熊和她的幼崽》获2020年世界新闻摄影奖环境类第一名。
这是人类首次获得高清晰度的北极点图像。在此之前,我们只有一百多年前北极探险家们带回的模糊照片。
○极北、极夜、极光、极星 科学和自然的奇迹二重奏
当舌头成了唯一的测量工具,摄人心魄的一切发生在极端条件下,科学家们如何发挥聪明才智,通力协作?从搭建浮冰研究站、采集样品与分析数据、和北极熊斗智斗勇,到抢救科学仪器。科学家们的生活有哪些幕后趣事?有人织毛线、有人踩缝纫机,还有来自芬兰的海冰研究人员——不可一日不蒸桑拿。
书中经常出镜的韦丽娜·莫霍普特凭借在此次科考行动中事无巨细的后勤工作当选《自然》杂志2020年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摄影作者埃丝特·霍瓦思的译名勘误
本书摄影作者埃丝特·霍瓦思(Esther Horvath)系匈牙利人,其姓氏Horvath按照匈牙利语的发音更接近“霍瓦特”而非“霍瓦思”。特此勘误,欢迎指正。
名人推荐
感谢本书作者从摄影师的视角记录了多国科学家通过全力合作完成“MOSAiC”计划的过程,也感谢千慧流畅的翻译,将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之前,国内大部分读者对于北极和北冰洋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早期探险家在三、四个世纪之前刚刚发现东北和西北航道的时候。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南北极冰山崩塌以及大量浮冰融化带来更多气候变化的影响,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关注。本书作为一本呈现冬季北冰洋中央区浮冰下发生的变化的科普类书籍,让中国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正发生在北冰洋的故事,趣味、知识与探索并存。
——沈权,中国南极站长城站站长(“雪龙号”科考船高级船长,“雪龙2号”副总工程师)
“MOSAiC”航次,堪称是人类北极考察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壮举。有幸参与其中,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经历了好奇、兴奋、喜悦、艰难、挑战,甚至是伤痛和眼泪,他们为了探索未知和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变化所付出的努力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本书将我带回这段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过往场景历历在目,它无疑也为大家了解这一人类壮举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窗口。
——詹力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MOSAiC”参与成员之一)
获奖记录
○ 2020年“荷赛奖”(世界新闻摄影奖)环境类第一名
○ 2020年亚马逊海洋生物类、环境保护类图书和生物学家传记类第一名
○ 2021年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可持续责任类图书奖
○ 2020年《纽约时报》气候编辑室年度荐书(共5本)
○ 2020年同名UFA纪录片上映
摄影作者:埃丝特·霍瓦思
匈牙利纪实摄影师,2020年“荷赛奖”(世界新闻摄影奖)环境类第一名得主(获奖作品:《北极熊和她的幼崽》)。
文字作者:塞巴斯蒂安·格罗特
德国记者,在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的通信部工作,他在“极星号”上报道这次探险。
文字作者:凯瑟琳娜·韦斯–图伊德
德国记者,她随支援船“费奥多罗夫院士号”工作,负责协调通讯及媒体事务。
译者:曾千慧
海洋生物学博士,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于2018年、2019年随游轮前往南北极,担任极地向导,负责翻译与海洋生物鉴定讲解等工作。
作序:雷瑞波
工学博士,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和海冰观测技术装备研发工作,是此次北极科考行动的中方协调人。
除了担任安全专家外,比埃拉·科尼格还承担了科学工作。在一名同事的协助下,她每周要进行两次抽滤工作,每次用过滤器抽取500升海水。稍后,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分析抽滤后的样本中是否含有通过风和海流进入北极中部的微塑料。过去的考察活动已经在北极发现了微小的塑料颗粒:微塑料污染是一个由人类引起的环境问题,现在这些微塑料已经到达地球上最偏远的区域。
——引自章节:观测站冰上笔记
在风暴肆虐的极地之夜,强大的冰压将浮冰堆积成数米高的冰堆,当冰面上的世界在极夜的绝对黑暗中缩小成一个由探照灯发出的小气泡时,考察队将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特殊经历。经历持续数月的漫长冬夜之后,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地平线上,起初犹豫不决,随后势如破竹,最终第一次日出完整地出现了。夏季的温暖化开了海冰,海冰上的融池呈现幽幽的蓝色,太阳永久地围绕地平线旋转一这些确实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北极熊多次拜访我们的研究站,这种美丽而令人敬畏的动物敏捷地游荡在它们的冰雪栖息地里,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显得十分渺小。
——引自章节:前言
阿五在路上,职业星空、风光摄影师,追星路程遍布全球。延时作品《雲上四川》作者。星空作品两次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APOD收录,荣获国际级星空摄影比赛特别大奖。...
宫泽理惠写真集(筱山纪信) 内容简介 本摄影集为宫泽理惠写真集,汇集了宫泽理惠的50 幅彩色及黑白照片。宫泽理惠写真集(筱山纪信) 节选 宫泽理惠写真集(筱山纪...
黑镜头-5 内容简介 豪无疑问,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敌人。在本书中,新闻摄影记者们我们记录了发生在本世纪的*著名的一系列恐怖事件,他们所讲述的不仅仅是照...
人物速写-PHOTO全素材照片-第1辑 本书特色 《全素材照片·人物速写》本书是一本高考类速写写生辅导书,针对的是即将参加全国美术高考和美术联考的考生读者在写生...
格列柯:西班牙绘画大师 本书特色 格列柯是希腊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欧洲共同遗产的精神典范。这位被誉为西班牙画圣的画家,年轻时曾受过提香及丁托列托的影响,到西班牙...
《我们能做什么》内容简介:当人生陷入苦闷时,我们能做什么?本书是近代自由主义大师胡适的文学作品精选,其中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
百年画坛钩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撷取了百年来中国书画家的动人故事和传奇经历,犹如一部百年书匦编年史,以小见大地展示了中国书画的浩瀚与伟大。书中...
工笔鸡画法-中国画技法 本书特色 于艳华编绘的《工笔鸡画法/中国画技法》以生肖鸡为主题,用传统工笔画法表现。因为鸡的吉祥寓意、公鸡的华丽外观、母鸡的温存善良、小...
见贤思齐:河南历代圣贤造像图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河南画家王浩沣历经6年创作完成★ 本书是以河南历代圣贤造像百米长卷画为题材的图书...
《摆出好POSE:美少女外拍动作完美图解》适合对摄影感兴趣,特别是喜爱人像拍摄的爱好者以及模特儿阅读参考。会玩相机,人像摄影只
Thisbookoffersusaprivilegedglimpseintotheartisticprocessusedbytopfashionphotogra...
《秒懂西方艺术》内容简介:秒懂西方艺术!19个艺术流派,500年的西方艺术中19个艺术流派的杰作精选。日本美术评论家山田五郎通过浅
《机械修理工艺与技能训练指导书(教师用书)》内容简介:本指导书主要介绍设备修理的基本知识,通用零件的故障诊断与修理,减速器
百猫画谱-中国画线描 本书特色 《百猫画谱》作者邢诚爱为我国著名工笔动物画家,尤善画猫,他长期观察猫的生活习性、各种动态,他养猫、画猫、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笔...
灵智之果-范曾二0一0年新作 内容简介 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先生2010年新作的结集,既有关于国学的、美学的,又有关于收藏,关于中外文化比较和交...
《温暖的溪岸:沈周画的平和智慧》内容简介:「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
铅笔素描入门一本就够了 本书特色 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认真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美好无处不在。你是否会为自己不能记录下这美好的点点滴滴而懊恼不已?那就...
具象绘画-影响中国的十位现代油画大师 本书特色 1.本书既思考了东西方艺术的深刻关联,又具体研究作品的技法和画作蕴含的意义。一边品味文字,一边欣赏画作,对艺术研...
宫六朝水粉写生艺术教学系列谈-综合静物类 内容简介 宫六朝,著名水粉画家,1952年生于河北文安。现为河北省水彩、水粉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
《摄影大师的夜间与弱光拍摄秘诀》讲述如果你是位摄影爱好者,又不满足于只在阳光灿烂的晴天或晴空万里的夏天里拍摄,想找点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