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人类真的会面临无冰的北极吗?
那是一个不欢迎人类的大冰原,气候变化的“震中”。
为此,我们在北极随冰漂流一年……
编辑推荐
○为了未知的气候未来与正在消失的“旧北极”赛跑
MOSAiC,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旗舰项目,探索气候变化最为剧烈,却也最缺乏数据的区域——北极中央:1.4亿欧元、20个国家、442名科学家、零下42度、7艘破冰船、389天随冰漂流、3400公里、60头北极熊、1000多个冰层样本、一套完整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永久地改变气候研究现状,亦是国际科研合作的范本。
○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共同的“新北极”
MOSAiC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北极科考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北极事务上的重要行动。
中方派出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等10所科研单位和高校,陈大可院士担任中方首席科学家,18名中国科学家参与5个航段,“雪龙二号”参与补给,首次布放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极“海—冰—气”无人观测系统,获得一系列宝贵的数据,填补我国乃至世界在北冰洋冬季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空白。
○世界新闻摄影大奖得主 独家镜头捕捉突发瞬间
唯一官方摄影师随船4个月,150幅高清照片、6篇科普短文、与60头北极熊狭路相逢,《北极熊和她的幼崽》获2020年世界新闻摄影奖环境类第一名。
这是人类首次获得高清晰度的北极点图像。在此之前,我们只有一百多年前北极探险家们带回的模糊照片。
○极北、极夜、极光、极星 科学和自然的奇迹二重奏
当舌头成了唯一的测量工具,摄人心魄的一切发生在极端条件下,科学家们如何发挥聪明才智,通力协作?从搭建浮冰研究站、采集样品与分析数据、和北极熊斗智斗勇,到抢救科学仪器。科学家们的生活有哪些幕后趣事?有人织毛线、有人踩缝纫机,还有来自芬兰的海冰研究人员——不可一日不蒸桑拿。
书中经常出镜的韦丽娜·莫霍普特凭借在此次科考行动中事无巨细的后勤工作当选《自然》杂志2020年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摄影作者埃丝特·霍瓦思的译名勘误
本书摄影作者埃丝特·霍瓦思(Esther Horvath)系匈牙利人,其姓氏Horvath按照匈牙利语的发音更接近“霍瓦特”而非“霍瓦思”。特此勘误,欢迎指正。
名人推荐
感谢本书作者从摄影师的视角记录了多国科学家通过全力合作完成“MOSAiC”计划的过程,也感谢千慧流畅的翻译,将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之前,国内大部分读者对于北极和北冰洋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早期探险家在三、四个世纪之前刚刚发现东北和西北航道的时候。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南北极冰山崩塌以及大量浮冰融化带来更多气候变化的影响,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关注。本书作为一本呈现冬季北冰洋中央区浮冰下发生的变化的科普类书籍,让中国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正发生在北冰洋的故事,趣味、知识与探索并存。
——沈权,中国南极站长城站站长(“雪龙号”科考船高级船长,“雪龙2号”副总工程师)
“MOSAiC”航次,堪称是人类北极考察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壮举。有幸参与其中,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经历了好奇、兴奋、喜悦、艰难、挑战,甚至是伤痛和眼泪,他们为了探索未知和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变化所付出的努力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本书将我带回这段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过往场景历历在目,它无疑也为大家了解这一人类壮举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窗口。
——詹力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MOSAiC”参与成员之一)
获奖记录
○ 2020年“荷赛奖”(世界新闻摄影奖)环境类第一名
○ 2020年亚马逊海洋生物类、环境保护类图书和生物学家传记类第一名
○ 2021年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可持续责任类图书奖
○ 2020年《纽约时报》气候编辑室年度荐书(共5本)
○ 2020年同名UFA纪录片上映
摄影作者:埃丝特·霍瓦思
匈牙利纪实摄影师,2020年“荷赛奖”(世界新闻摄影奖)环境类第一名得主(获奖作品:《北极熊和她的幼崽》)。
文字作者:塞巴斯蒂安·格罗特
德国记者,在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的通信部工作,他在“极星号”上报道这次探险。
文字作者:凯瑟琳娜·韦斯–图伊德
德国记者,她随支援船“费奥多罗夫院士号”工作,负责协调通讯及媒体事务。
译者:曾千慧
海洋生物学博士,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于2018年、2019年随游轮前往南北极,担任极地向导,负责翻译与海洋生物鉴定讲解等工作。
作序:雷瑞波
工学博士,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和海冰观测技术装备研发工作,是此次北极科考行动的中方协调人。
除了担任安全专家外,比埃拉·科尼格还承担了科学工作。在一名同事的协助下,她每周要进行两次抽滤工作,每次用过滤器抽取500升海水。稍后,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分析抽滤后的样本中是否含有通过风和海流进入北极中部的微塑料。过去的考察活动已经在北极发现了微小的塑料颗粒:微塑料污染是一个由人类引起的环境问题,现在这些微塑料已经到达地球上最偏远的区域。
——引自章节:观测站冰上笔记
在风暴肆虐的极地之夜,强大的冰压将浮冰堆积成数米高的冰堆,当冰面上的世界在极夜的绝对黑暗中缩小成一个由探照灯发出的小气泡时,考察队将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特殊经历。经历持续数月的漫长冬夜之后,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地平线上,起初犹豫不决,随后势如破竹,最终第一次日出完整地出现了。夏季的温暖化开了海冰,海冰上的融池呈现幽幽的蓝色,太阳永久地围绕地平线旋转一这些确实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北极熊多次拜访我们的研究站,这种美丽而令人敬畏的动物敏捷地游荡在它们的冰雪栖息地里,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显得十分渺小。
——引自章节:前言
柏佳甫油画艺术 作者简介 柏佳甫(柏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曾师从刘海粟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画院艺术委员会副...
RyanMcGinleymakeslarge-scalecolorphotographsofhisfriends,agroupthatformspartofNe...
九寨沟 黄龙(中英对照)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中英对照,铜版纸全彩,印刷清晰★ 中国当代著名风光人文摄影家王达军摄影★ 每张照片均附拍摄时间,每处景点均对地...
《C语言程序设计新编教程》内容简介:C语言是目前较为优秀、基础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从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
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系列:收藏版:外国文学名著(二)(全20册) 内容简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
何伊宁,摄影史论学者、独立策展人,AJOUTER 小组成员。1986 年出生于合肥,现居天津。英语学士、新闻与纪实摄影硕士。2010 年开始从事人文及艺术类专题...
博特罗在中国:北京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制版与印刷★ 博特罗半个世纪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体积与色彩地不懈...
名家国画示范教程工笔吉祥猪画法 内容简介 此书收入我国工笔动物画家刘元模工笔猪作品30余幅,作者对画工笔动物十分擅长,尤善画猪,书中详尽剖析讲解画法,并配有较全...
黛布拉•德维特,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南美以美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艺术史专业。她在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设计了一门在线艺术欣赏课程,这门课程获...
Thisspecialandimportantphotographybookpresents,forthefirsttime,theverybestcontac...
印学史 本书特色 《印学史/朵云文库》为现代书法篆刻大家沙孟海先生撰*的篆刻艺术史图书,全书分成印章旧制和印学体系两部分。印章旧制详述明清以前印章的起源、用途、...
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韦江凡作品 内容简介 为了发扬光大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画的优秀成果,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向广大读者推出一套《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
图说中国艺术史: 隋唐绘画10 本书特色 艺术是人生的奢侈品。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令人的心灵无时无地可以安然休憩,空虛焦躁的情绪被城市的风尘传染给每个在水泥建筑物...
素描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对素描的造型观念和形式因素作了叙述,并就中西素描的演变发展作了引证,企望运用辩证的观点组织素描教学的整体结构,拓宽造型领域。素描概论 目...
铅笔手绘大逆袭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卢米斯在美国艺术学院任教时的教材,因其生动有趣,广受学生欢迎。书中所讲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零基础快速入门,读者通过阅读其幽默的对白指...
中国美术学院优秀试卷评析--色彩篇 本书特色 持续升温的艺术高考已在近几年基本极力起了完备的考试规范,本书选编了中国美术学院在本科招生中的优秀试卷评析,旨在向考...
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构图;不同视觉媒体中的构图;构图与影像画幅;构图中的线条等。目录 第一部分构图与影像画幅第二部分构图
名家课堂·黄莉工笔花卉画法 本书特色 该书选取了当代著名画家黄莉的国画作品。该选题展示了画家对花卉的深入研究和对工笔花卉意趣变化的精准描绘,以及画家在作画时对画...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本书特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先生的名作,学习美术赏析、西方艺术史的入门书和必读书,被誉为“中国版《艺术的故事》”。 《世界美术名...
亦落芩,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记忆里,微笑的你》等畅销小说9本,擅长轻松愉快的女性职场、青春励志及轻科幻故事,微博@亦落芩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