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而战,又为何战败?
★1971年普利策奖作品,《希特勒传》作者约翰·托兰巅峰之作,畅销全球半世纪的二战史写作里程碑。版本经典,作者权威!
★10年历史,100万字,近1000页。历经数年实地调研,查阅上千份档案,依据五百多次采访对话,记录从公卿贵族到士兵平民的亲历者心声,深刻反思人性与战争,历史与命运。
★跳脱盟军和中国抗战视角,从日本角度审视战争,披露不为人知的内幕。
太平洋战争本可以避免吗?外交条款的翻译错误产生了致命影响!
美、日之间的外交竟如此充满偏见与误解,意气行事?
中国局势在美、日谈判中何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筹码?
天皇的投降诏书录音竟差点被抢走?
★书写永恒的人性故事,一本书读懂日本国民性。
日军残忍野蛮的真相,为何他们既残暴又怯懦?
神风特攻队、一亿玉碎:自杀式攻击背后的民族选择与心理画像?
天皇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和战争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佛教因果之轮是如何决定日本人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的?
★历史可以写得像小说,像电影!
细腻到帧格,精确到分钟,“面对面”感受将官文臣的神态和语气,其思虑与决断的过程,全景还原美、日海陆大战场景,仿佛“亲临”现场。
文字版《硫黄岛家书》《中途岛之战》《日本最长的一天》,比电影更丰富、更饱满!
◎内容简介
约翰·托兰的代表作《日本帝国衰亡史》以日本于1936年至1945年间的一系列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为线索,全景展示了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由扩张到衰败直至最终投降的历程。托兰立足于大量真实档案、访谈,经由反复调研和修订,既披露了日美高层的诸多军事外交细节,也描绘了普通士兵、平民的情感和命运,视角多元,记叙细腻。全书始终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在场感,兼具战争史与政治史的双重性质。
◎外媒好评
“本书是托兰战争史著作中最为出色也最无与伦比的一部。”——约翰·巴克汉姆,美国著名书评家、普利策奖评审
这本书很可能是关于太平洋战争最具可读性、信息量最大的记述……在眼界上可与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相媲美,并自始至终保持着新鲜感与戏剧性。《日本帝国衰亡史》不仅讲述了一次次腥风血雨的军事行动,而且还首次披露了大量前所未闻的信息。——《芝加哥太阳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激动人心……在托兰的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或许还不是战争场面,而是他对东京军政高层神秘决策的揭示。——《新闻周刊》
在他的每一本书中,托兰都要采访相关历史事件的实际参与者,有时会采访好几百个,以便从最了解这件事的人中获取不同方面的看法。他尽可能地对被访者持一种客观态度。“我相信这是我的责任,”他说,“把一切都告诉你,让你自己得出结论。我把自己的意见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当代作家传略》
约翰·托兰,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活的历史”书写者。1912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曾从事戏剧创作,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托兰视野宏阔、写尽战争,作为一名历史写作者,托兰将历史的事实与人性的戏剧紧密编织,精心书写了一卷卷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编年史。
方宏进,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费孝通教授。毕业后在深圳大学管理系任教六年。1992年至2003年这十二年间,先后为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总主持,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为上海东方卫视的创始人之一。承担本书前言、第1-2章的翻译。
何中夏,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曾赴日本九州大学研修。译有约翰·托兰《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承担本书第3-17章,25-37章,以及尾声的翻译。
吴越,承担本书第18-24章翻译。
石原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历来最危险的敌人是苏联,为什么要冒同中国打仗的风险?接着又说对重工业薄弱的日本来说,同时打两场战争等于自杀。应该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生产力,直到能与苏联国力并驾齐驱。为了使日本在重工业方面能自给自足,日本应该避免与苏联和中国发生任何冲突,同时,实施一系列五年计划,开发满洲的资源,到1952年日本工业发展到最高峰时,才能发动全面的对苏战争并且打胜。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日本,而不能实行统制派所主张的向中国也许还要向东南亚扩张的政策。那样就必然会导致与英美开战。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唯一能得到好处的将是日本的真正敌人苏联。石原补充说,日本最大的危险不在东京,因为那里的上层人物是讲道理和听劝告的,最大的危险是在满洲。
——引自第56页
日军势如破竹的胜利是双方都没有预见到的。一个被俘的英军工兵军官对过政信中佐说,他本来估计马来亚北部至少能防守三个月。“中国军队很弱,可是日军在华作战四年还没有把他们打垮,所以我们认为日军并不是很强的劲敌。”
——引自章节:第十章飘渺的希望难逃的失败
民用建筑暖通及给排水设计实例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列举的数个建筑采暖通风及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较全面地介绍了办公建筑、学校、培训中心建筑、医疗康复建筑、旅游饭店建...
空调制冷系统运行管理与节能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学本、专科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空调制冷系统运行管理与节能/高等学校教材》以成熟技术和资料为基础,结合21...
全球唯一中文本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撰寫序言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素帕猜˙帕尼帕迪博士撰寫前言在香港金融領域出任公職的生涯裡,我曾有幸遇上朱總。他為人高瞻遠矚...
Thesegrandpersonageswhosetouttodiscoverthegreattruthandneverquitefindit,givemeap...
《你也在等人吗》收录了作者的生活、感情随笔,包括自序、正文、后记。其中正文分为五章,共五十篇,内容涵盖青春、成长、爱情、孤独等,文笔灵动,感情细腻,记录了一代人...
作者简介余秋雨是编写组成员之一
朴泰均,1966年生,博士毕业于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历史系,现任国立首尔大学国际大学院教授、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学事业本部咨询委员等。曾任国立首尔大学国际韩国学研究...
研究黑色电影的扛鼎之作!本书为2008增补修订版。初版获1999年度美国克劳斯瑙—克劳斯活动影像图书奖(Kraszna-Krausz Moving-Image ...
《加勒比海啸》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政治小说,是对加勒比政坛的浮世绘。书中的人物、事件虽为小说式的虚构,但处处透着
共犯认识错误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错误论和共犯论为理论基础,以共犯人的分工为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共犯认识错误分别进行研究,对主客观相统一原...
作品目录论绅士(费孝通)论“知识阶级”(费孝通)论师儒(费孝通)论皇权(吴晗)论绅权(吴晗)再论绅权(吴晗)论士大夫(吴
保罗·戴维斯已从事游戏写作三十年,其职业生涯巅峰是在1999年揭秘《幕府将军:全面战争》。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保罗创办并管理了一系列著名的游戏杂志和游戏网站...
张千里人文地理摄影师摄影视频节目《原来这么拍》创始人捷信三脚架全球形象大使众多一线摄影品牌长期合作摄影师著有 《旅行摄影圣经》 与 《旅行摄影圣经2:实战为王》...
在路上,横越墨西哥之旅,一部关于生命可能性的书。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书入围,比D.H.劳伦斯、伊夫林·沃、阿尔道斯·赫胥黎、马尔科姆·劳里和格雷厄姆·格林……笔...
ThePracticalManagersGuidetoOpenSourceisthefirstbooktoarmITdirectorsandsystemadmi...
作者:(美)艾伯特·O.赫希曼 译者:卢昌崇艾伯特·O.赫希曼,1915年生于德国柏林。1941年移民美国,先后在伯克利、耶鲁、哈佛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74...
桂曙光,中澳财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创业邦》杂志“资本”栏目专栏作者,《商讯—公司金融》杂志特约顾问及专栏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MBA。曾任...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 本书特色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颇多创新,既适合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专业人士使用,也适合非中医人士学习了解中医,并可作为指导...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导师为任式楠先生。2004年获澳大利亚拉筹伯...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