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起全美讨论风潮、定义“软瘾”现象第一书;找到内心的小孩摸摸头,用真实的满足感治愈TA;摆脱无意识沉迷,终结心理依赖,赶走时间小偷,还生活以充实和自律。
◎ 编辑推荐
☆ “怎么什么都没干,一天就过去了?”
为了解压不停买买买,隔几分钟就刷新社交网络首页,一吃薯片就停不下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软瘾,只会让人在快乐后加倍空虚。认识自己的软瘾,摆脱看似无伤大雅的习惯,才能找回不知不觉中被偷走的生活。
☆ 美国著名婚姻与生活方式教练朱迪斯·莱特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了警醒无数人的“软瘾”概念——那些看似无害,却在浪费你时间精力,让你看不清自己真正需求,也无法给你真正满足感的习惯。向软瘾投降,你将失去对生活的控制;以软瘾为镜,你会了解和拥抱真实的自己。通过剖析软瘾,发现自己在担忧什么,害怕什么,暗自渴望些什么。
☆ 跟随本书确定你的软瘾所在,击破软瘾后的思维陷阱,挖掘软瘾形成的根源,掌握软瘾发作的导火索,发现软瘾深处的渴望,学习换一种方式满足精神需求,通过习惯的加减法彻底将软瘾逐出你的生活。本书后半附有练习册,帮助你一步步摆脱软瘾,重获充实与自律。
☆ 适合希望挤出更多时间做更多事,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需求的读者。
◎ 内容简介
你希望拥有更多时间、金钱或精力吗?你希望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目标和意义吗?你是否会因为想填补内心的空虚而去做某些事,结果发现收效甚微?机械地吃零食,无聊地刷手机,一逛购物网站就控制不住买买买……做这些事时我们明明是快乐的,可这种快乐却无法形成持久的满足。
这些看似无害的习惯就是“软瘾”。它们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金钱,还麻木了我们的情绪,榨干了我们的精力,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它们仅仅提供了表面的兴奋,而掩盖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渴望,阻止我们实现我们的目标、野心和梦想。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莱特从她在个人和职业发展领域的丰富经验出发,对软瘾做了一次彻底的解剖,提出了摆脱软瘾、充实生活的具体方案。以软瘾为线索,你将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学习摆脱软瘾,你可以为生活中的更多可能腾出空间。
朱迪斯·莱特(Judith Wright)是美国著名婚姻与生活方式教练、演讲家、咨询师、教授和畅销书作家,曾多次做客《20/20》《早安美国》《今天》和《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等新闻与谈话节目,登上《嘉人》《健康》等杂志。她的前作《如何正确吵架》已在国内出版,挽救了很多人的恋爱与婚姻。
当代生活的悖论软瘾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矛盾的时代的写照。在当今世界上,我们拥有了获得满足感和人生意义的机会,同时也具备了用创新方式浪费时间的条件。这个时代对我们而言充满了特别的挑战—我们可以购买、消费和使用的商品数不胜数,它们对我们形成了巨大的诱惑。从平板、手机到其他最新潮的电子产品,每一款新商品都会让我们认为自己需要或想要它,即使我们以前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或是根本没渴望过拥有它。在如今这个时代,有许多力量使我们特别容易受到软瘾的诱惑。我们的社会在以下每个方面的累积效应都使软瘾更难以解决,也让这个问题更急需解决:●我们越来越依赖技术●我们关注财富,以物质的丰富程度而非充实的体验为标准重新定义“美好生活”●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在追逐新潮流●八卦消息泛滥●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倾向于快速解决问题而非深思熟虑后找到解决办法我们走得更快、更远了,但感觉哪儿也没去成。我们赚得更多,买得更多,也做得更多,但感觉生活更贫瘠了。我们习惯了那些帮我们节约时间的设备,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移动时却总在抱怨没有时间。很多事物并不是越大越好,有时更多反而会导致更少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当我们陷入这种悖论,满足于用更多的工具做更少的事时,我们就会成为软瘾的牺牲品。我们拥有更多满足精神渴望的机会,但也面对着更多的干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看似重要的追求。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因为那些致力于发展精神世界的书籍、研讨会和其他工具而提高了对精神追求的意识。然而,由于电子游戏的激增、对名人八卦的迷恋和诸多电视真人秀的影响,我们的意识同时又降低了。考虑一下互联网的巨大声量和潜力—使信息触手可及的能力、实现连通的可能性、发现价值观和欣赏多样性并打破界限的机会。全球意识的概念是乌托邦式的,但互联网这种媒介可以让这个梦想更接近现实。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最常见的用途之一是访问色情网...
——引自章节:第1章你的生活应该更充实
摆脱软瘾并不意味着你的余生都要远离电视、永远放弃大杯摩卡咖啡,完全戒掉购物或者上网。它真正的含义是,你要设计一种充实的,令人满意的生活,让你的身体、思想和精神得到满足。
——引自章节:第1章你的生活应该更充实
《重生于康熙末年1:转流年》主要内容:在律师事务所混日子的26岁现代青年曹雍一梦醒来,竟然回到了三百年前——康熙四十年的江宁织造曹府,成为了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儿子...
岩崎夏海日本轻小说作家,1968年7月出生,籍贯东京都日野市,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建筑科毕业。大学毕业后,拜词作家秋元康先生为师。作为广播作家,他参加了《多亏了“...
洛克,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第一人。洛克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伟大的思想家,从理论上完成了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辩护的任务,其思想深刻地影响...
Dustycowboys,braveU.S.marshals,andbeautifulbarmaidsconvergeinthisnostalgiccollec...
克利福德•威尔(Clifford M. Will)是验证广义相对论、黑洞和引力波的世界领先理论家。1971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华盛...
张巍(清澄君):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毕业,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十余年,获得早稻田大学民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博士学位,获美国纽约州律...
作者:鴨志田一1978年4月11日生。神奈川縣出身的左撇子。筆名的由來是小時候就讀的小學校名。主要作品有《神無き世界の英雄伝》系列、《Kaguya~月のウサギの...
智俊启主持人,制片人,营销策划人、职业规划与培训专家。运营抖音账号“智哥大叔”,拥有近200万粉丝,被称为抖音“职场一哥”。所属MCN矩阵账号粉丝1000万人。...
一种设计,无论原理上多么先进,如果缺乏量产的可能,对于企业或产业的意义恐怕很有局限。经过20年市场换技术的尝试,我们发现自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他的写作涉及广泛,包括诗歌、童话、小说、散文、论文、杂文和戏剧。由...
精彩摘录无论将来如何,今日他已经够好。《圣经》说:“你日子如何,力气也如何。”一个时时喊闷的人大抵是个闷人。——引自第4
埃里克·霍弗(EricHoffer, 1902-1983)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
作品目录#1 AKIRA OF THE DEAD#2 BUCKET LIST OF THE DEAD#3 BEST FRIEND OF THE DEAD#3.5...
罗大伦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从事舌诊、外感病、历代各家学说研究多年,并一直致...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举世公认的“悬念大师”。他生于伦敦,1925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1939年应邀去好莱坞,次年拍摄了《蝴蝶梦》,获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
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依靠流量红利取得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创新和创造渐渐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第一生产力。同时,互联网行业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了。互联网...
乐小军,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這個世界對女性的壓迫,就是「性」的壓迫!戰地記者30年生涯結晶,謳歌母性、母親的一本報導文學。她走向其他人不敢去的地方,最勇敢無畏、最誠實的記者!──《衛報》(...
[日]【河濑 和幸】1955年生于北海道。在丸红综合商社的子公司时,与株式会社Yellow Hat Ltd.的创始人键山秀三郎成为了知己。之后,他凭借在钻石销售...
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动电话之前,曾用鼓声来传递讯息,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