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是最偉大的『煉金術士』,
將殖民帝國統治下如同『廢金屬』的各殖民地族群,
重新轉化為如同『黃金』的民族國家。」──安東尼.瑞德
東南亞史研究權威、亞洲版的布勞岱爾
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得主、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院士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
繼博客來年度選書《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後又一力作
★★全球唯一中譯本、獨家收錄台灣版新序言★★
★★深度剖析二十世紀東南亞民族認同的多元及獨特性★★
印尼人/馬來人/亞齊人/巴塔克人/卡達山人……政治認同有什麼不一樣?
在一九四五年戰後的東南亞,催生新民族國家是民族主義的使命,
但這裡的民族主義又為何產生許多不被國家綁架的人?
東南亞對華人的仇恨與歧視,為何與民族主義浪潮的興起有關?
身為東南亞「局外人」的華人,正因大多富有、掌握經濟管理權,
導致他們備受敵視,甚至遭到一連串「排華運動」的迫害……
連「想像的共同體」都無法完全解釋,
要了解東南亞民族主義異於歐洲民族主義的特質,
就得先了解什麼是「東南亞獨特認同」!
★要理解現代東南亞國家的多元性,關鍵就在於民族主義!
來自歐洲的民族主義,如何結合東南亞傳統的族裔文化,在二十世紀建立各式各樣的民族國家?承接殖民帝國疆域的大型民族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為何又存在著各種擁有獨特身分認同的其他民族?民族主義煉就的現代東南亞民族認同,到底有什麼獨特性?
對於這個難題,作為東南亞研究權威的安東尼.瑞德在本書中提出了深具原創性的分析。瑞德整合包括「想像的共同體」等各式民族主義理論,結合歷史學及人類學視野的實證研究,進而提出不同於以往研究的獨到觀察──
★東南亞民族認同的獨特性,在於自身歷史傳統與外來殖民帝國結構融合而成的「族裔民族主義」!
在經典著作《東南亞史》一書中,瑞德提出了古代東南亞社會具有語言多樣性、弱國家性、重視貿易等特質,而在本書中,他認為這些古代特質更體現為「厭惡國家」的文化型態:東南亞厭惡官僚體系及法律制度,重視親屬關係與宗教儀式,社會凝聚力的基礎在於族裔血緣而非國家權力。
東南亞重視族裔的傳統,沒有因為歐洲殖民統治及現代化而消失,反而隨著殖民帝國建立的統治結構、工業基礎、以及訴求「同質性」的教育系統,最終結合「反殖民帝國」的「國恥恨」激烈情緒,成為建立自我意識與民族認同、推翻殖民統治的動力來源。作者指出,「在政治認同的塑造過程中,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比文獻記載中的更加重要。」
★「族裔民族主義」展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數族群上,進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我認同,也就是「不被國家綁架的人」!
本書回顧東南亞從殖民時期到當代的民族主義發展史,並且透過華人、馬來人、亞齊人、巴塔克人與卡達山人等案例,進一步說明。作者最終指出,東南亞自古以來的文化多樣性及重視族裔的歷史傳統,既是推動當地民族認同形成的根本力量,也是不同於歐洲或東亞地區民族主義的根本原因。
其中,華人的「族裔傳統」來自中國本土的文化認同,因此在東南亞始終被稱為「局外人」而與當地格格不入。本書對於東南亞的華人,包括菲律賓華人、馬來半島的峇峇華人、印尼華人身分認同的共通點及歧異性、他們在各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為何東南亞會形成類似歐洲「反猶運動」的排華風氣,都有著獨到而深入的分析。
★透過「族裔民族主義」的理論視野,以下介紹東南亞民族形成的各種具體案例:
這些案例除了馬來人以外,都是東南亞的少數族群。他們都憑藉著自身宗教或文化等歷史久遠的「族裔傳統」,而在歷史演化過程中發展出高度的身分認同。雖然這些少數族群未能建立如馬來西亞、印尼完全獨立的主權民族國家,但直到今天始終保持著鮮明的民族意識。
▌十六世紀,荷蘭旅行者對東南亞「華人」的印象──
「萬丹的華人住在一個分隔的特區(在城寨之外),特區周遭建有強固的柵欄,還有一條壕溝圍繞。他們住的房屋極為精緻。他們非常精打細算,無論做什麼都為了賺錢,也因此他們看來都很體面……爪哇人在看到一名華人被押赴刑場受死時都歡欣鼓舞,而華人在見到爪哇人被處決時也同樣雀躍不已。」
》》本書觀點:
善於經商的東南亞華人,由於強烈的「中國文化」身分意識,數百年來始終難以融入當地社會或建立國家,而在二十世紀的大眾民主時代,屢屢成為當地民族情緒的仇恨目標,因而引發多次「排華運動」。
▌一九四五年,英國殖民者對馬來人的調查報告──
「馬來人極度厭惡被冠上『馬來亞』這個名稱。所謂『馬來』指的不僅僅是傳統的馬來蘇丹,甚或是蘇丹的支持者,而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族裔類型。因此每一個以馬來語為日常用語的穆斯林,無論是否為米南佳保古國後裔,或自稱為其後裔,都是馬來人。」
》》本書觀點:
「馬來」原是外來者觀點的名稱,而非馬來半島當地人的自我意識。但在英國統治時期的殖民者「誤讀」之下,最終形成以族裔根源、血緣世系及語言為基礎的「種族」觀念,是今天「馬來認同」的建立基礎。
▌一九四五年,亞齊反抗軍的戰爭宣言──
「我們全民中的每個成員,都已經團結在偉大領導人蘇卡諾麾下,等候指示待命行動。我們堅信這是一場稱為『聖戰』的神聖鬥爭。也因此,同胞們,要相信,這是已故提安古.迪提洛與其他民族英雄領導的亞齊鬥爭之延續。」
》》本書觀點:
居住於蘇門答臘島西部沿海的亞齊人,曾建立強盛的伊斯蘭商業王國,數百年來堅決抵抗荷蘭殖民者的統治,二戰後雖被納入新生的印尼,但由於自身歷史悠久的國家記憶與抵抗傳統,促使亞齊人追求獨立自主,屢屢與印尼爆發內戰衝突。
▌十六世紀,葡萄牙歷史學家的調查紀錄──
「古代的蘇門答臘有兩種人,『摩洛斯』與『金提亞斯』;後者是異教徒土著,前者是為了貿易而來的外國人穆斯林,他們的勢力迅速擴張,不到一百五十年已經開始自立為王。至於那些異教徒土著在離開蘇門答臘海岸地區後躲進內陸高山,一直到今天。其中生活於面向麻六甲高地的部落名為『巴塔克』。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野蠻、最好戰的人,而且他們吃人肉。」
》》本書觀點:
散居於蘇門答臘島內陸高地的巴塔克人,原是獨立的各種原始部落,但隨著近代殖民統治所帶來的「文明教化」,在二十世紀初重新「發明」完整的巴塔克族裔認同,是巴塔克人在今天印尼仍能以「多層認同」鞏固自我身分的歷史基礎。
▌一九五三年,北婆羅洲《沙巴時報》的社論──
「我之所以這樣說,既為了響應卡達山人日漸增強的民族自豪感,也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希望擁有自己的名號,不要一個未經他們同意、由外人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標籤……我覺得,如果卡達山人真想建立一種全民一體的認同,就應該加強共同語言聯繫,而加強這種聯繫的最佳之道,莫過於想辦法解決語言標準化的問題。」
》》本書觀點:
居住於婆羅洲北部的卡達山人,是沿海居民與內陸高地部落的結合,這二種族群的文化傳統原本大不相同,卻透過近代殖民統治的工具──推動單一語言的教育系統,意外結合並建立起一致的族裔傳統與自我認同。
專業好評
《帝國煉金術》是一部真正的大師之作。本書從東南亞的歷史出發,剖析作為現代國家基礎的「意識型態的同質化」,如何將多樣化的傳統身分,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作為東南亞研究領域最權威的歷史學家之一,瑞德深入追溯殖民時期到現代的東南亞,不同地區的政治身分認同之演化,同時也具備了理論的精確性和細節的豐富性。本書為東南亞的民族主義及族裔身分認同研究提供了重大的貢獻。──雅克.貝特朗(Jacques Bertrand),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
本書非常具有啟發性。《帝國煉金術》精確整合了前殖民到殖民時期、包含半島及島嶼地區的廣闊東南亞世界之歷史經驗,為當地深具多樣性的獨特性的政治身分提供了全新的理解視角。本書是兼具原創性及知識廣度的典範之作,我相信每位讀者在閱讀之後,對東南亞的理解都能因為瑞德的貢獻而更加視野開闊。──維克多.李伯曼(Victor Lieberman),美國密西根大學亞洲與比較歷史教授與「瓦倫堡」講座教授
安東尼.瑞德的《帝國煉金術》為「帝國的廢金屬如何轉變為民族的黃金」這個難題,提出了深具新意的權威解答。東南亞地區的種族多樣性令人眼花繚亂,因此要理解現代東南亞國家及民族邊界的形成,是一件困難的事。在本書中,瑞德透過畢生對東南亞歷史及身分認同演化的深入研究,結合他深刻的理論脈絡、全面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地整合東南亞複雜的種族關係及多面向的歷史發展,最終呈現了一個引人入勝且發人深省的故事,精彩地講述了東南亞在現代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之道。──羅伯特.艾爾森(Robert Elson),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院士、昆士蘭大學教授
阉割与狂狷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阉割的文化效应,中国阉割文化的整合观,阉割的神圣起源,心理阉割,狂狷与反阉割等七大部分,主要探讨了阉割、驯化与文化,阉割与人对自身...
世界经典遗产 本书特色 帕特里克·博纳维尔编著的《世界经典遗产》是“人生必读经典”之一,绘就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壮丽画卷,展示震撼灵魂的独特风貌;领略令人叹为观...
历代艳歌 上下 内容简介 中国艳歌是一个极丰富的文学宝藏,在崇尚贵族情调的读者眼里,它或许不像庙堂文学或所谓的纯文学来得雅致,但其情真言直,风趣泌辣把人带入到一...
成语百物 本书特色 《成语百物》解释成语来龙去脉、述说器物历史渊源、品味中华传统文化。成语百物 内容简介 《成语百物》讲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深厚积淀都蕴藏...
《啊!煩惱-成長的酸甜苦辣》的作者是英國人莎拉米達,圖文全由她自己一手包辦。莎拉米達的作品風格清新幽默,而且藝術性很強,內容經常是生活點滴的反思,語言雋永又十分...
红楼男性 本书特色 “红楼人物百家言”是一套有关人物人物评论的资料汇编,共6种7册,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四位主要人物单独成册,其他人物列入“红楼...
古人混号辞典 内容简介 混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在我国,自古以来,即受到史学家的重视。司马迁把混号写进《史记》,司马光把混号写进《资...
跨文化交际学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书以主题方式叙述,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
《西方哲学史》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代表性著作,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我国哲学史著作累计发
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导演铃木忠志 一生创作总结译文全新修订、增补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先生序言表演是什么?导演主要做什么?如何成为一名演员?舞台表演需要经受...
拜天地-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 本书特色 《拜天地:风俗传说》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入和人之间的相互...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内容简介:国内当代先锋诗人翟永明,一份掷地有声的女性宣言! 对千百年来女性艺术被边缘化的境况“S
柯佳嬿演員文青界最空靈的諧星悶著頭演戲與過日子三十歲之後愛上嘗試各種新事物試過主持也跑上台唱歌心態保持開放不排斥任何可能今天開始正式多了一個作家身份相信人是帶著...
语文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近代汉语联绵词考(六则)》、《“前人”正解》、《人名误标一例》、《元明市语疏证》等共50多篇文章。语文丛稿 目录 缅怀吕老近代汉...
菊与刀 本书特色 《菊与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
中华经典名句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名著名作中的经典名句,有原文、出处和白话译文,编辑成册,所收名言警句都是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精华,具实...
蘿賽(Sharman Apt Russell)青木和子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工藝設計。在設計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前往瑞典留學,學習紡織品設計技術。歸國後,以...
英雄与英雄崇拜 内容简介 这本《英雄与英雄宗拜》是根据美国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出版的The Riverside Literatu...
中国古代玩具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玩具》对民间玩具的源流、种类以及特色做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在写作中,既钩稽、爬梳大量古代文化文献典籍,又参照近人与今人的研究成果...
成语典故与河南名胜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了71条成语和90幅图片,基本覆盖了出自河南的有典型意义的成语典故和河南的主要名胜古迹,赋予它古老的雄劲和年轻的妖娆。当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