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城真一郎
1991年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2018年凭借《无名之星的哀歌》荣获第5届新潮推理大奖,从此踏入日本文坛。2021年凭借短篇小说《请转发》荣获第7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部门奖,成为备受文坛瞩目的推理新星。2022年,第三部长篇作品《救国游戏》出版,入选第22届本格推理大奖候补作品。
烨伊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曾留学日本,并在当地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课程。从事出版行业多年,现为全职译者,过着人型文字处理器般的日常。译著有《玻璃塔谜案》《怪屋》《残虐记》等。
结城真一郎
1991年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2018年凭借《无名之星的哀歌》荣获第5届新潮推理大奖,从此踏入日本文坛。2021年凭借短篇小说《请转发》荣获第7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部门奖,成为备受文坛瞩目的推理新星。2022年,第三部长篇作品《救国游戏》出版,入选第22届本格推理大奖候补作品。
烨伊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曾留学日本,并在当地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课程。从事出版行业多年,现为全职译者,过着人型文字处理器般的日常。译著有《玻璃塔谜案》《怪屋》《残虐记》等。
作品目录八年作业:哈耶克批判的前提性准备(自序) 致谢 第一部分 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论文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 哈耶
BorderHealthoffersawiderangeofstudiesinvolvinghealthcareandhealthpromotionontheU...
楊國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1948年出生,1985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陳旭麓先生。2003年被聘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主要研究...
★享誉世界的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分析家诺曼·弗里德曼的著作★全书共分两册,分别是“海上战争和舰队”、“主力战舰和未来的教训”,讲述了一战波澜壮阔的海上对抗,以...
一部惊心动魄的创业传奇,一段不可复制的成功历程,世界级常胜企业的发展内幕,迄今最权威的企业调查。日本《读卖新闻》连续数年追踪报道,再现历代丰田人眼中的丰田故事与...
★一个由瑰丽、绚烂、血腥的文字所编织的历史寓言★红楼梦奖首奖、联合报文学大奖等多项华文文学大奖获奖作品★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张贵兴 十七年酝酿长篇史诗巨作▼编辑推...
琼·温莎·布洛斯,192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师和图书馆志愿者。现居住在密歇根州的安阿伯市。《祖母的日记》是她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为她同时赢得...
《拉伸:最好的运动》内容简介:拉伸,最好的运动——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的简单和柔和的运动。现代人越来越有健康意识,而健康的指标之一,就是筋骨柔软度。...
海斯教授(Carlton Hayes,1882—1964),美国新史学派代表学者之一,“新史学派”一代宗师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1...
《但愿爱情明媚如初》内容简介:五年前,他是运筹帷幄的商界翘楚,风度翩翩,因宽厚悲悯而挚友无数,却因骄傲轻狂而树敌更多;她是美丽率性的婚礼策划师,在爱情里横冲直撞...
袁明辉是一位自然摄影师,同时也是野性中国自然摄影训练营的讲师。他希望通过摄影促进自然保护,让人们重新认识身边的世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他以艺术的方式深入并探讨...
★話題延燒!日本新世代恐怖小說「天才作家」二宮敦人──繼《驚嘆號》系列,精心打造生涯首部驚悚長篇!十名學生殘留在被岩石包覆的漆黑校舍!【遍布各大網站,日本讀者爭...
成功人士傅义聪,正是意气风发、大展身手的年纪。没有想到,自己一出场就变成一具尸体。曾经在医学院本硕连读的他,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像所有推理小说的死者一样,他给侦...
“智商+情商+逆商”的人生成长书,吴军、樊登力荐。相信成长的力量,让青春与梦想不期而遇。【编辑推荐】1. 成长,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主题,但它却常常与孤独、迷...
作品目录序 致谢 乔治·J.施蒂格勒生平简介 导言 第一部分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 1.最低工资立法经济学 2.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 3.
作家江南特别推荐雨楼清歌是一位值得期许的青年武侠作家。——江南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作家六神磊磊、小椴、宝树、陈楸帆等的一致推荐◎一场等待十二年的必死之约一幅...
环境生态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理工科院校非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编写的教材。**章对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及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产生、研究对象、内容及发展趋势...
汪国真,祖籍厦门,1956出生于北京,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作曲家。出过多部诗集如《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热爱生命》《雨的随想》《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高木直子,1974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是位知名插画家。美术设计学校毕业后,高木直子进入名古屋的设计公司上班。1998年只身到东京打拼。目前定居于东京都。2003...
1926年11月20日,住院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科的第七号病房楼的某一呆子青年,突然随着病房中的挂钟的“嘀嗒嘀嗒声”的节奏而恢复了意识。不过,他自己的姓名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