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座城市能产生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马勒、勋伯格、波普尔、哈耶克、克里姆特、卢斯——和希特勒——那么其中显然发生着重要之事……他们都渴望革除陈腐,以踏实、务实的新风取而代之。他们都不敬传统,但崇尚科学,拥抱进步,也都在推动统一化的议程……一切势利的旧时代等级制度都要一扫而空。”
“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预见到了事件的走向。要离开奥地利,有着各种理由,包括事业的发展;但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想法依然看似荒谬,他们大多数人仍然受着积极看待事态发展的诱惑,就比如弗洛伊德。 1933年,当听说自己的书在柏林被付之一炬时,他说:‘在中世纪,他们会烧死我本人 ;如今,他们烧我的书就满意了。’”
“人在流亡中,往往都做着回家的梦。但如果离别非常痛苦、屈辱,使还乡几乎不堪想象,情况就不一样了……‘你会不会考虑回维也纳?’‘不,决不会!’……离开奥地利后,学圈成员生活的一大惊人之处就是他们适应英语的速度……亨普尔告诉女儿,他做梦都是用英语做的……用英语交流代表着与过去的心理决裂,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本书从活跃在两次大战间的一批科学、哲学界知识分子们形成的“维也纳学圈”切入,勾勒了前后约70年的相关“硬文化”兴衰嬗变,既涉及我们熟知的罗素、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哥德尔、波普尔、包豪斯,更有纽拉特、卡尔纳普等枢纽性人物……他们一起点亮的旧大陆文化盛焰已在时代风雨中熄为余烬,四散的星火是否已然燎原?这幅宏大画卷不但覆盖欧美,包含科学与文艺的新气象,更有风云骤变,以及战后新哲学的硬核……性格决定命运,也与个人文化观暗暗相连。其中颇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也许就是温良的豪门学术明星石里克,唯一一个被无端刺杀的人。
★ 维也纳黄金时代尾声的学人群像
两次大战间的维也纳,一方面大众处在货币贬值、心绪不安的境地;另一方面是文化的繁荣,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文艺、政见都走上了新高度,活跃在讨论室、沙龙、咖啡馆、博物馆等空间之中……追求成为世界公民的新型犹太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乃至枢纽型人物,他们憧憬着进步和平等,甚至吸引来了列宁和托洛茨基。其中的代表性群体,就是反对旧形而上学、倡导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维也纳学圈”。
笼统而言,维特根斯坦是这个学圈(以及凯恩斯)的神(罗素是施洗约翰);学圈领袖石里克,这位普朗克的高足、爱因斯坦激赏的后辈,是维氏的虔诚门徒。宽厚的石里克也是波普尔的博士答辩导师,但认为波普尔“为人粗鲁,哗众取宠,是个不容异说的恶霸”;尽管如此,石里克并不在意波普尔批评乃至挖苦自己——但挖苦维特根斯坦可不行!学圈骨干还有纽拉特和卡尔纳普,后者对维特根斯坦不以为然。维特根斯坦性格糟糕,表达独断,精神不稳定,但跑路嗅觉敏锐,为数很少的一生交好有拉姆齐和卢斯。同样和建筑界(包豪斯)有良好关系的,还有博物馆主、社会改造者、超聒噪大型“社牛”纽拉特。英国青年数学家拉姆齐曾亲至维也纳接受弗洛伊德的长时段精神分析。维特根斯坦的豪富家族,还是理查·施特劳斯、克里姆特等许多艺术家的恩主……众多人物,就这样织造在一起。
然而一朝风云变幻——不,风云一直在变,只是常人往往一朝方始惊醒……
★ 思想史和外部史相结合,能提供怎样的镜鉴?
科学、哲学、心理学、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可能都有其所处时代的共通气质?不迷信传统和权威、只遵循理性和证据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在很多时代都受到保守派的忌惮和打击?同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或者同情者,为什么彼此之间也会存在强烈、持久的争论,甚至断绝往来?谁早在1931年就迁居外国,谁又到了1939年还从海外返回奥地利?他们的性格、判断力和学术趣味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学界人士逃亡时,在资源和失落方面,有怎样的共性?历史的行程,对学者个人及学术风潮的走向又有怎样的影响?……
★ 追求科学精神,造就了怎样的哲学和哲学家?
“逻辑经验主义”不似“存在主义”那么广有受众,但它的潜流余续,是今日学院哲学的础石。比如奠定二战后美国哲学研究基调的蒯因,就是维也纳学圈的学生甚至成员。学圈内部也有学术甚至处事争论,但追求清晰的论证和证据,亲近科学方法,不迷信传统,拒斥天启般的形而上学,憧憬社会公平,是他们共同的底色,纽拉特说:“我们的共同点将保留下来;我们的差异是时代的产物,会逐渐消失。”海德格尔也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早在海德格尔刚刚出名时,卡尔纳普就激烈抨击其作品。波普尔则说:“只要读过海德格尔的原著,就会明白他是一个怎样的骗子……用绝对空洞的陈述,拼凑出空洞的连篇废话……我呼吁各国的哲学家团结起来,决不再提海德格尔,也决不再和其他为海德格尔辩护的哲学家交谈。这人是魔鬼。我的意思是,他对他可敬的老师表现得像个魔鬼,对德国也有着魔鬼般的影响。”
★ 一幅见微知著的欧洲画卷
主楼大学,学院联盟,教席、编外教授、授课资质和Habilitation,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及市民业余学校;高桌晚宴,有轨电车,巴洛克式宫殿对峙直线条大厦,历史上多次改易国籍乃至名称的小城,更有众多的小街、咖啡馆、故居、学界协会、民间团体、国际交流甚至上课时间后的c.t.……在这里,你能了解到旅游攻略之外的,既是近百年前的、也是当下的欧洲。
大卫·埃德蒙兹(David Edmonds), 哲学博士,牛津上广(Uehiro)实践伦理学中心高级副研究员,哲学的公众传播者,播客Philosophy Bites的联合创办人。(合)著有《维特根斯坦的火钳》《卢梭与休谟》《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等。
这并不意味着左派都一致尊奉马赫。1909年,一位激烈的量评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版了一本书,把马赫与唯我论、相对主义和反实在论联系在一起。乌里扬诺夫认为,马赫声称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个荒谬的结论:你无法确信在你的心灵之外是否有实在。他的反马赫檄文题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很不吸引人。八年后,他化名列宁之后的口号“和平、土地和面包倒对大众更具吸引力。
——引自章节:2小公鸡和大象17
许多轶事都体现了二人关系的亲密。他们再次相见,是在爱因斯坦成名两年后的1921年。当时,爱因斯坦进行了一次摇滚明星式的巡回秀,在欧洲各地包括布拉格,向满座的观众演讲。为保护爱因斯坦免遭不必要的关注,弗兰克提议这位来访者住在他的公寓里,睡在沙发上。弗兰克后来回忆起他们一起吃饭的情景。他的妻子不是一位有经验的厨师,她在用本生灯加热小牛肝。爱因斯坦突然跳了起来。“你在做什么?用水煮肝?”弗兰克夫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水的沸点太低了,”这位物理学家告诫道,“你必须用沸点较高的物质,比如黄油或脂肪。”弗兰克后来写道:“爱因斯坦的建议挽救了这顿午餐。”2弗兰克还讲了在布拉格的一次聚会上,当人们都在等着听这位伟人分享他的思想时,他却拿出了小提琴:“如果我不发表演讲,而是为你们演奏一首曲子,也许会更愉快,更容易理解。””他为众人奉上的是莫扎特的奏鸣曲。
——引自章节:3逐渐扩大的学圈31
《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内容简介:在美国通过实施保护主义政策而崛起为全球工农业强国的过程中,一种举世无双的被称作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
克里希那穆提,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于...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作家、画家、艺术评论家与社会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引领当时的潮流,而且对后世产生...
在融構基督神學與現代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潘能伯格撰述了兩部篇幅頗大的著作:《科學理論與神學》(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Theologi...
★与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约恩·福瑟、大卫·格罗斯曼一同入围2022年国际布克奖《素食者》作者韩江之后,离国际布克奖最近的韩国作家!以黑马之姿闯入国际大奖短名单,...
亦舒,职业小说家,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作家。她以简练文笔书写动人故事,传达女性独立爱情观与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不论男女,都因为她而不断改变、与时俱进。...
张佳玮,男,专栏作家,1983年7月生于无锡。曾获新概念作文比赛二等奖,被南方都市报列为“八零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现游学巴黎。豆瓣、知乎、虎扑知名作者,才华横...
本书作者系知乎知名答主、live课程优秀主讲人,系列课程收获5万听众、5星好评推荐人人都能学会的谈判技巧,帮助你跨越可能面对的各种工作、生活情境本书内容来自作者...
时事移易,唯自然恒常如新。那些故里的山川,城市的风物,往往是我们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最难以忘却的乡愁,和最好的慰藉===================无论我脚踩哪...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
图说草莓整形修剪与12月栽培管理 本书特色 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草莓,人们已经不清楚草莓的旺季到底是什么时候了。其实,草莓原本的旺季是春季。如果选择适宜的草莓...
俞瑾妇科学术与临床经验精粹 本书特色 俞瑾主编的《俞瑾妇科学术与临床经验精粹(精)》共分八分部分别是:**部分“医学思路与理论创新”主要是对工作中所产生的新认识...
张倩仪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主修文史及教育专业,曾游学日本及美国。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前香港出版学会副会长。曾主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
本书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游记作家帕特里克•莱斯•弗莫尔的文化游记作品。20世纪30年代,弗莫尔从18岁就只身开始了他持续数年的跨越欧洲各国的游学旅行。《山林与水...
蝴蝶蓝,起点中文网著名作家,网络原创游戏类小说代表写手。他的作品幽默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故拥有一群年轻的死忠读者,读者们也爱称他为“蝴蝶”或“虫爹”。他喜欢深夜...
“如果我的思想是善良的,是真实的,那为什么比不上那些产生于罗马或者巴黎的思想呢?是因为我的思想诞生在这个叫作特拉夫尼克的小山沟吗?难道我的思想就不应该被注意到,...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南华寺中兴祖师。大师多才多艺,通于史书,工于书法,长于诗文。一生著述颇丰,门人辑为《憨山老...
B.D.Ripley著名的统计学家,牛津大学应用统计教授。他在空间统计学、模式识别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S的开发以及S-PLUSUS和R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井上 雄彦(いのうえ たけひこ、本名:成合 雄彦(なりあい たけひこ)、1967年1月12日 - )は、日本の漫画家。鹿児島県大口市(現・伊佐市)出身、熊本大学...
★日本为何而战,又为何战败?★1971年普利策奖作品,《希特勒传》作者约翰·托兰巅峰之作,畅销全球半世纪的二战史写作里程碑。版本经典,作者权威!★10年历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