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世界》精选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回应时代问题的文章,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期望呈现世界的多样性和理解世界的多种方式。
全书分作“人的境况”“重建连接”“在世界中”“经历未来”四篇,连缀起25位学者的视野,他们关心思想的交锋和磨砺,更关心学术和现实的连接。
“人的境况”篇里,人类学家为我们描述和应对这个焦虑的时代提供丰富的词汇,提示解决的方案;传播学学者阐释向身体敞开能如何颠覆我们对传播的看法;技术哲学家让我们发现残障人、普通人和技术如何相互影响、彼此重塑。
“重新连接”篇里,哲学家在这个科技至上的世界里,呼吁复兴访问自然的博物之学,声音研究者提醒我们在视觉霸权的时代反思听觉文化,人类学者启发我们如何通过动物理解人类。
“在世界中”篇里,社会学家指出现代性是一种对时间的理解方式,历史学家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呈现“活着的历史”,美术史家以实验艺术的视角,表达在地的艺术实践和全球化的张力。
“经历未来”篇里,生命科学家回顾了人类对大脑探索方式的变革,哲学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剖析游戏世代,考古学家以未来考古学的角度看我们的当下。
《信睿周报》是中信出版集团出品的一份关注思想与艺术的出版物。它以人文精神为立足点,关注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前沿议题,以学术随笔、访谈、书评、纸上展览等方式呈现全球思想界和艺术界审视、回应、参与这些议题的尝试,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尊重多元文化,尝试建构一个充满思想活力、积极关怀现实的精神世界。
按照泽克的说法,很多政府对疫情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独自修行的修士的状况:社会隔离限制了社会交往,封城导致了活动空间的限制,在家工作或失去工作使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被打破,或完全改变了此前建立的生活秩序和节奏。被“悬置”的时间疫情自发生开始引入了一套新的时间叙事。这套时间叙事有其流行病学依据,但也切实地改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安排。在不能出门、不能聚会、不能旅行的时间里,时间感被重构,我们也生活在一种不能确定未来日期的“悬置”之中。在人类学研究中,时间本就是一个相对之物:努尔人的时间感以牛为中心,中国的农历是一个以耕种为中心的农业时间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古人对人生历程的期待…在人类学中,时间的另一个重要面向是针对temporality(暂时性)的研究。正如一个关于“暂时性”的民族志研究中所提到的,“无聊、等待、无事可做、线上活动以及不作为,是人类学探讨时间的重要维度。因为恰恰是在这些时刻,时间流动的规律性被打破”。……在这部作品里,不同的作者讨论了对这种“时间僵局”的体验,以及不同国家的年轻人采用了什么策略来应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时间僵局”。当习惯的时间安排和时间感受到限制和挑战,我们对既有生活的理解也不得不相应被打破和重建。“不确定”和“失序”古希伯来人在讲述世界的开启时提到过这样一个意象一“地是空虚混沌”(formlessandvoid),无序和混乱,因此无法有序地运转,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接下来,随着光与暗的分别、天与地的分开、海洋与陆地的分离、植物和动物各从其类等一系列进展,“空虚混沌”才转变为一个有形有状、有秩序的宇宙(ordereduniverse)。换言之,只有当不同的事物各在其位、各从其类,在其当有的位置(在位)时,这个世界才真正具有了正常工作的机制和能力,反之,离其当有的位置(出位)则会陷入“渊面黑暗”的境地,看不到...
——引自章节:与这个焦虑的时代相处:呼吁一种关系性的人类生存/张慧黄剑
一直觉得,做医生是某种‘特权’——在这个去人性化的时代里,可以做点人性的事的‘特权’;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疏离的时代里,可以重新去与人建立起关系的‘特权',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可以回归到——或者至少可以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当陌生人愿意在你面前露出自己柔软的腹部进行触诊,允许你把冰凉的听诊器放在他(她)的胸口,愿意开口向你诉说他(她)生命中最隐私、最个人的部分,你就知道这样的身份究竟是种怎样的“特权”,你也就知道在照护与关怀中,这个世界原来可以回归到那个“最是接近于无防备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得以重建,你、我、他、她都将不再,而只剩下一个词、一个概念、一个类别,那就是“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压缩照护空间的行为,任何褫夺照护精神的决定,任何贬低照护价值的意识形态,都是不道德、不正义的。可是,抗争之路呢?需要知道,我们都是系统的局部,与其谈论无处着笔的“系统革命”(假使要谈也需要另文详述了),不如在我们自己的这些局部开始关于照护与关怀的“局部革命”,那么这些新的局部的总和或许最终可以成为新的系统。照护,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关于许多非常卑微且细碎的时刻,是关于陪伴、关于帮助、关于保护、关于关爱、关于关心、关于一正如凯博文在《照护》前言中所写的——“抹去他(她)额头上的汗水,换掉弄脏的床单,抚慰他(她)那惴惴不安的心,抑或是在他(她)生命的终点亲吻脸颊”,是关于放下自恋的、有区别于他/她(们)的我(们),终究是关于理解、关于倾听、关于感受、关于共情。
——引自章节:照护危机与关怀革命:急诊室手记/姚灏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以法权中心主义为进路 本书特色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以法权中心主义为进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政...
Covering the studios complete output over twenty years - some 170 projects - Tho...
陆林,1957年12月生,安徽望江人。1982年获安徽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南开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回望迷人的7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间点上,大卫•鲍伊、布莱恩•伊诺或者“发电站”乐队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流行和摇滚乐的样式类型。某种程度上,这是要将实验性的欧洲式...
"西藏的旅行热度一直不减,特别是这几年,去西藏渐成时尚。骑车进藏既是单车一族的梦想,也渐为更多热爱西藏的人所熟知和赞叹。但踩着单车去西藏是种什么行为,会遇到什么...
安武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图书商报》“十年优秀书评人”。迄今已出版作品一百余部,畅销全国。代表作有小说集《友情...
精彩摘录事实上,是保守还是激进,不过是一个时代的看法,它从来都不是音乐的看法。任何一个时代都会结束,与那些时代有关的看法
余玥,四川大学哲学系特聘副研究员,中国德国哲学学会理事,德国波鸿大学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暨黑格尔档案馆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实践哲学、现代性问题...
吴杰臻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婚姻家事法律事务部主任,广东省婚姻法研究会理事,获巴黎第二大学和巴黎第十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尤其擅长处理重大复杂离婚诉讼,长期负...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内容简介:《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二卷:南朝,北朝》: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
行政法学 本书特色 《行政法学》内容全、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不仅是一册教材,同时亦可供普通读者阅读,对普及刑事诉讼法,...
番茄设施栽培 本书特色 近一二十年来,市场越来越开放,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种菜的农民也越来越专业,他们不仅在露地大面积种菜,还建造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甚至蔬菜...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這本書,既是純真深刻的愛情書寫,亦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的真情紀錄。當然,由於殷海光的歷史身分及其時代背景,它更是珍貴的「私文書」一手史料。《...
猫腻,曾用作者北洋鼠,备用作者乐俊,总是脱不开汤姆与杰瑞的范畴。七十年代生人,蜗于湖北夷陵之地三十载,昼伏夜出,好独行,不好独居。尝就学于川大,因惫懒故被逐,重...
Git’smodelofversioncontrolmakesitindispensableforcollaboratingondigitalprojectso...
戏剧是文学体裁中最精美、高贵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现代戏剧的辉煌离不开曹禺,他是天才的戏剧大师。他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莎士比亚一点不算过分。他的戏剧才华只有写出了《...
作品目录1 引言2 少儿学画3 素描准备4 几何形体素描5 静物素描6 石膏像素描7 人物素描8 风景素描9 速写10 高考指要11 素描大观·
Learningthesubjectofelectricityandelectronicsthroughthestudyofthisworkbookistrem...
東野 圭吾1958年、大阪生まれ。大阪府立大学電気工学科卒。エンジニアとして勤務しながら、1985年、『放課後』で第31回江戸川乱歩賞受賞。1999年、『秘密』...
米亚·科托(Mia Couto),1955年生于莫桑比克一个葡萄牙移民家庭,曾当过记者和教师,生物学家、诗人、小说家。他14岁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已出版作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