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作为基督宗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之一和中国现存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之一,在中西思想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督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但它作为基督宗教的重要一支而一方面上承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继承了基督宗教一千五百多年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又下导西方近现代发展,对西方工业社会的兴起和现代思潮的涌现有着巨大影响,并在基督宗教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督教于19 世纪初真正传入中国各地,在华历史不足二百年,但其传播迅速,影响广远,在中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做出过历史性贡献,而且其“本色化”、“中国化”运动使中国基督教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并在全球化的现代形势下正成为中外思想文化对话交流与会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研究,宗教界和学术界虽早已起步,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留有许多空白。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弄清并了解其与中西思想文化的关联及关系,仍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极为艰巨、很有必要的任务。为了回顾历史进程、洞观世界变化、理解中国国情、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当代社会相适应,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小书,尝试对中国基督教加以客观介绍和研究。希望读者能通过这部著作对中国基督教各个方面有一粗略认识和宏观了解,更希望我们的这一初探能作为引玉之砖而带来这一领域更多、更完美的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 ”、“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的王美秀、周伟驰、卓新平、段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庸先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由段琦负责撰写本书**部分“历史、教义”中第1章“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卓新平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2章“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和第四部分“文化、艺术 ”,周伟驰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3章“基督教基本教义”,文庸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经典、人物”中第1章“基督教经典的产生与影响”和第三部分“圣礼、教制”,王美秀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中第2章“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和第3章“中国基督教人物”,由卓新平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框架设计和统理全稿。
这是一本有关基督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让你对中国基督教各个方面有一粗略认识和宏观了解。即知道了基督教教徒信什么和怎样信。
基督教作为基督宗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之一和中国现存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之一,在中西思想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督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但它作为基督宗教的重要一支而一方面上承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继承了基督宗教一千五百多年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又下导西方近现代发展,对西方工业社会的兴起和现代思潮的涌现有着巨大影响,并在基督宗教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督教于19 世纪初真正传入中国各地,在华历史不足二百年,但其传播迅速,影响广远,在中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做出过历史性贡献,而且其“本色化”、“中国化”运动使中国基督教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并在全球化的现代形势下正成为中外思想文化对话交流与会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研究,宗教界和学术界虽早已起步,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留有许多空白。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弄清并了解其与中西思想文化的关联及关系,仍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极为艰巨、很有必要的任务。为了回顾历史进程、洞观世界变化、理解中国国情、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当代社会相适应,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小书,尝试对中国基督教加以客观介绍和研究。希望读者能通过这部著作对中国基督教各个方面有一粗略认识和宏观了解,更希望我们的这一初探能作为引玉之砖而带来这一领域更多、更完美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 ”、“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的王美秀、周伟驰、卓新平、段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庸先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由段琦负责撰写本书**部分“历史、教义”中第1章“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卓新平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2章“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和第四部分“文化、艺术 ”,周伟驰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3章“基督教基本教义”,文庸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经典、人物”中第1章“基督教经典的产生与影响”和第三部分“圣礼、教制”,王美秀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中第2章“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和第3章“中国基督教人物”,由卓新平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框架设计和统理全稿。
书摘末世论又称终极论,是关于人类与世界的最终命运的教义。包括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末日审判、千禧年及天堂、地狱等内容。一般认为末日审判时,信爱上帝者将在天堂与神相伴,魔鬼、不信者、恶人则将被打人地狱,接受永罚。审判前死人将复活,好承担赏或罚。但是对于死人复活、末日审判与千禧年、基督再临在时间先后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派别。早期教会具有强烈的末世论期待,时刻准备着基督再临,接信徒上天堂。那时的圣餐与洗礼等仪式都体现了末世盼望,这也是当时严酷的政治与宗教迫害的一种心理折射。人们相信,世界末日快到了,在基督再临之前,灾难频出,自然变异,天使和魔鬼将激战,然后在地上建立起以基督为首的义人统治的新秩序,恶人则受到永刑,最后出现了新天新地。但这一盼望迟迟未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代的改变,以及教会外部环境的改善(如成为国教),弥赛亚盼望不如初期教会强烈。对于福音书和《启示录》等经文中的末世论思想,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还用各种算法推测基督再临的日期,围绕着《启示录》20:4所说的“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作王一千年”等句子中“天国”的含意问题,出现了“无千禧年论”(Amillennialism)、“千禧年后论”(Postmillennialism)和“千禧年前论”(Premillennialism),其中后者又可分为“时代论千禧年前论”(DispensationalPremillennialism)和“历史性千禧年前论”(HIistorical Premillennialism)。无干禧年论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字面意义的、未来的千禧年,即基督会在地上与信徒统治一千年。无干禧年派认为,天国就是现今教会的时代,世代结束后,永世就开始,中间并无一个“千禧年”。该派认为《启示录》20:4~6是指“与基督同在天上的已死信徒之灵魂现在的统治”。上帝国(天国)就是“得胜的基督,正在用他的话语及灵统治人类,而人类都正在期待着来世一个新世界里的未来、荣耀及完美的天国。”该论主要是改革宗的。英国圣经学者杜德提出“实现的终极论”,认为耶稣的生平、教训和行为,即意味着天国的实现。该论的神学渊源,可以追溯至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寓意解经派,如克莱芒、奥利金和狄奥尼修斯。奥古斯丁也持该论,他说,现今这个世代,乃是教会与世界争斗的世代。还认为持千禧年论的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
果戈理与鬼 本书特色 《果戈理与鬼》揭示果戈理作品的神秘本质,揭示其作品中的魔鬼形象,亦即揭示*神秘的俄罗斯作家果戈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发现,在梅列日科...
禅宗心法 内容简介 当代在海外有两位著名居士,一为佛家居士南怀瑾先生,一为道家居士萧天石先生,两人互为师友,遍访佛道,均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我有正法眼藏,涅槃...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特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
清代道咸同时期理学学术与思想研究 专著 车冬梅著 qing dai dao xian tong shi qi l 本书特色 车冬梅编著的《清代道咸同时期理学学术...
和佛陀赏花去 本书特色 ·近二十年来销量**的禅意散文集,人一生中必读的10本书之一·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60...
图解协纪辨方书第一部:吉凶神煞 本书特色 《四库全书》子部精要,乾隆御制并作序,古代择吉术的大成之作;400余幅精美古图和手绘插图,700多个示意图表,值得收藏...
制度伦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本书首先对制度伦理相关概念做了细致的辨析和明确的界定,如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德性伦理、体制伦理、社会伦...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新事论 本书特色抗战时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移居西南,反省中华民族何以至于遭遇此等危险困窘,思考如何摈除民族惰性、改造社会人生、建设美好家邦。这些文章,都从切近的...
黑格尔或基尔克郭尔 本书特色 基尔克郭尔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在欧洲风行一时的时候。黑格尔主义对西方现代哲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这...
御注孝经-故宫珍本丛刊 本书特色 《御注孝经》所选的三位皇帝所作的注释,详实准确且有所发明,堪称现存《孝经》注本中的善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此注本“语其平...
现代中国思想史论-(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四辑,收录了20余篇论文,**辑为五四专辑,从经济伦理、自由与保守、启蒙与救亡、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多个角度解析...
马克思主义史-(第三卷)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史》三卷本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的一部,本书稿为第二卷,由弗兰尼茨基所著,是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
国学常识 本书特色 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
早期基督教与希腊教化-77 本书特色 瓦纳尔·耶格尔所*的《早期基督教与希腊教化/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以深厚的古典学学养,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史料,全...
张居正讲解论语 本书特色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爱读的《四书》读本。《论语》,...
TheMissionary’sCursetellsthestoryofaChinesevillagethathasbeenCatholicsincethesev...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作品从公羊学谈起,系统地介绍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解析了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是从一个角度切入中国思想史的...
纯粹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我们不谈我们自己。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