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庭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同系擔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文化、跨文化研究、魯迅研究、香港文學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於《漢學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成大中文學報》《東亞觀念史集刊》等學術期刊。
丘庭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同系擔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文化、跨文化研究、魯迅研究、香港文學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於《漢學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成大中文學報》《東亞觀念史集刊》等學術期刊。
可見,美育最終極的目標是平衡智育並共同完成德育。此外,蔡元培在〈美育與人生〉進一步闡述了情感(感情)與理智(知識)的輔助功能:「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的活動,而意志是盲目的,其所恃以為較近之觀照者,是知識,而以供遠照、旁照之用者,是感情。意志之表現為行為。行為之中,以一已之衛生而免死、趨利而避害者為最普通。此種行為,僅僅普通的知識,就可以指導了。進一步的,以眾人的生及眾人的利為目的,而一己的生與利即託於其中。此種行為,一方面由於知識上的計較,知道眾人皆死而一已不能獨生,眾人皆害而一已不能獨利;又一方面,則亦受感情的推動,不忍獨生以坐視眾人的死,不忍專利以坐視眾人的害。更進一步,於必要時,願捨一己的生以救眾人的死,願捨一己的利以去眾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別,一己生死利害的關係,統統忘掉了。這種偉大而高尚的行為,是完全發動於感情的。」這裏清晰表明瞭知識與情感可輔助意志進化。保衛自己的行為只需要普通的知識便足夠,而進一步捨棄一己生命與利益而捍衛他人之生命與利益,就非一般意志可推動,知識方面的利他主義或感情方面的不計利害,都可以參與其中,指導意志,成就道德上偉大、高尚的行為。蔡元培認為當時知識正得以普及,但感情未得重視,因此可以藉助美育以達到知識與感情的調和,使人認識人生的價值。
——引自第206页
〈摩羅詩力說〉言:「約翰穆黎[按:JohnStuartMill]曰,近世文明,無不以科學為術,合理為神,功利為鵠。大勢如是,而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以能涵養吾人之神思耳。涵養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職與用也。」魯迅認為科學、合理(reason)、功利等價值被過分推崇的時候,文藝正能發揮其「不用之用」「涵養人之神思」,啟「人生之誠理」,可見「神思」和文藝有緊密的關係。上文提到「古民神思」能契接萬有,〈破惡聲論〉亦曰:「夫神話之作,本於古民,睹天物之奇觚,則逞神思而施以人化」。「神思」與「理想」「聖覺」義近,和想像力有關,卻具有獨特的傳統意涵。《文心雕龍·神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劉勰藉《莊子》之句以言創作時之思維活動。魯迅從《文心雕龍》裏借用此詞,指陳人類受外物觸動所生的思維和想像。《神思》曰:「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意思是精神因外物而感通,孕育出變化多端的情思,內心根據情理來回應外物。魯迅有意挪用「神思」一詞,以打開人與外物如何構成情感互動的討論。
——引自第50页
中国古代刺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中国古代刺绣》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中国古代刺绣》...
国学知识全集:史学大师解读国学经典 了解国学常识的权威著作 本书特色 《国学知识全集》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
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 内容简介 书稿从礼仪的实践即施政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汉代的礼仪建设,对汉代皇帝即位礼(皇帝即位、天子即位)、册命礼(册后礼、册立太子礼、册立...
文渊阁-文人的骨头 本书特色 '故宫秘境丛书'描写了故宫的七处'隐秘角落':武英殿、慈宁花园、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景阳宫。 所谓的'秘境'是对大多数...
中国之欧洲-(上下) 本书特色 艾田蒲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他研究中国和欧洲关系的两卷集巨著《中国之欧洲》,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文化对自罗马帝国至法国大革命间欧洲的影...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常识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丰富的内涵,不仅充分表现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统一性,而且有着非常明显...
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本书特色 想表达,不知道如何下笔?想倾诉,找不到可靠的秘密“树洞”?大脑“宕机”时,焦虑悲伤时,需要一个温暖的文字避难所?...
鲁迅与当代中国 本书特色 《鲁迅与当代中国》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在鲁迅研究领域所做的全新思考与论述的结集,聚焦鲁迅对当代中国,尤其是当下年轻人的影响与意义。作者借...
文学闲谈-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知识青年撰写的小册子,围绕着作者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收录了“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
松本大洋 Matsumoto Taiyo1967 年出生於東京。1987 年以《STRAIGHT》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
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 本书特色 邱雪玫编著的《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首次对话说结构研究溯源沿流,探讨了话题语一说明语的本质属性。沿着鉴别→定性→定量的技术路...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蒙古族 内容简介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蒙古族》以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
围炉夜话 本书特色 《围炉夜话》为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和以前的文坛掌故以及人、事、文章等进行了分段评价议论。作品分为221则,以&...
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2011)主要起草人沈阳先生审定《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并作序推荐。兰宾汉编著的本书重点对...
忧郁的民俗学 本书特色 在岳永逸著的《忧郁的民俗学》中举目四望,学科的红火、老母的暮年、小我的悲喜、艺术的光晕、民间的段子、乡土的音声、节庆的盛大、泰斗的脾气、...
王小波,男,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云南插队,后来做过工人、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
王仲尧,哲学博士,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美国西方大学等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制度、佛教艺术及《易》学;出版学术专著15部《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
孝道智慧 本书特色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一直以来被人们所传承和颂扬,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人伦本原:《孝经》与中国文化 本书特色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在我国历史上知名度不小,古时读之者甚多,但由于其离我们年代...
古希腊罗马神话2:奥林匹斯众神 本书特色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灿烂起点,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抹去历史的尘烟,这些*脍炙人口,*富有生命力的神话依然代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