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献给身患失智症父亲的挽歌
一段失智症患者不断失去的旅程
一场走向衰老和死亡的漫长告别
《星期日泰晤士报》《新政治家》《金融时报》年度图书
失智症意味着什么?作为这个时代的瘟疫,它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也在我们自己的未来。
这是身患失智症的人与其照护者的故事。作者从身患失智症的父亲讲起,延伸到许多人的故事,既包括处于失智症不同阶段的人、作为伴侣或子女的照护者,也包括科学家、心理治疗师和医生,以细腻的对话、深入的调查讲述失智症是如何逐渐带走一切的,并探讨不同形式的专业干预。
这也是我们的故事。失智症造成的记忆、语言丧失以及带来的羞耻感同样可能发生在不可避免走向衰老的我们身上。深入失智症内部,作者带我们走进隐秘之地,思考“家”的含义、人之为人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对衰老与死亡。
★ “没有记忆的人生根本不是人生。”——写给身患失智症父亲的挽歌。
作为一种编辑我们生活的方式,记忆将不同的自我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当失智症潜入生活,它会不断攻击人类最珍贵的东西——夺走记忆和能力,带走爱,使人进入自我遗忘的世界。作者的父亲与失智症相伴十几年,最后因治疗腿部溃疡被困医院五周后完全失去神志。作为父亲的记忆看守人,本书既是作者写给身患失智症父亲的一曲挽歌,也是将父亲永远留在身边的一则人生续写。
★ “倒计时开始。”——探究不同失智症患者不同阶段失去的旅程。
今天,大约在每六个8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会得失智症,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除了身患失智症的父亲,作者还采访了不同年龄、身份的失智症患者,讲述了从处于早期阶段的犹豫不决但还能表达自身感受,到变得“无忧无虑”“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兄弟姐妹”、失去同理心、不能自理、不再给出回应、被 “非人化”、成了“活死人”,处于破碎和遗忘状态的过程,以及生命的余波——死亡、哀悼和善终。
★“痛苦、疲惫和绝望。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崩溃。”——被“隐身”的照护者的故事。
在英国,大约有70万人在照护失智症患者;其中, 60%至70%的照护者是女性。作为照护者,他们逐渐由配偶、子女变为护工,除了要做到细心的身体照顾,还要成为计时员、记事簿保管员,不时面对大吼大叫或一脸冷漠,能做的就是在无法坚持时继续坚持。本书通过采访不同的照护者,展现了他们努力保持自我的方式。
★ “认可至关重要。”——怎样做才是最人道的干预形式。
本书从医生、护士的角度探讨失智症患者需要的医学支持,从在进行的艺术项目分析艺术对失智症患者起到的帮助,并延伸探讨了荷兰、丹麦等国先后出现的失智症村、美国发起的“失智症友好倡议”协作运动、日本启用的用来监测和照顾失智症患者的设备……从情感与医学角度讲述怎样做才是对失智症患者最人道的干预形式。
★ “走着走着就走了。”——每个人都将面对的衰老和死亡课题。
作为一种“世纪病”,失智症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家庭中,或许也在我们自己的未来,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挑战。此外,从处于破碎和自我遗忘状态的失智症患者身上,我们也会看到曾经的自己和未来老年的自己——记忆衰退、被无视以及羞耻感。探讨失智症意味着什么,也是在探讨我们可以为身边的人、为未来走向衰老和死亡的我们做些什么。
作者简介
尼奇·杰勒德(Nicci Gerrard),英国小说家、记者,长期为《观察家报》撰稿,2016年获得英国最重要的政治写作奖——奥威尔奖。2014年,在患失智症的父亲去世后,与朋友一起发起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约翰运动”(John’s Campaign),为失智症患者家属争取医院探视权;2016年,该运动获得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持。
译者简介
尹楠,大学学习中文,曾赴英国留学。为小朋友翻译过《星座,我们一起去发现》《狮子王》《与食人鱼游泳的男孩》等书,也为大朋友翻译过《微小的总和》《巨浪下的小学》《放牧人生》等书。
我过去常说,我们是由记忆组成的,可是,当我们失去记忆时,会发生什么呢?那种情况下,我们是谁呢?如果我们陷入疯狂,真正的我们又身在何处呢?如果我们丧失心智,我们的人生故事将如何续写?即使是在痛苦的生命尾声,我也从未觉得父亲不是他自己,尽管与此同时,我觉得他已经失去了自我。他虽已离开,却仍在;他虽然缺席,却仍有很强的存在感。在语言和记忆之外,另有某种东西在延续,也许只是某种痕迹,就像河水侵蚀岩石,生活也在他身上留下一条条印记。他仍旧和蔼可亲,他的过去藏在他的一颦一笑中,藏在他挑起浓密的花白眉毛的动作里。他的过去也藏在我们心里。他可能认不出我们,但我们能认出他。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无法磨灭的本质,曾经,它被称为“灵魂”。
——引自章节:序曲
蒙田将老年形容为“特别恩惠”和“特权”。?但是,在将李尔王写去荒野上狂怒,陷人疯狂,而后获得一种全新的启示性理智之前,莎士比亚笔下的老年角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自负、乏味或软弱的形象,充当着喜剧插曲或跑龙套的傻瓜的角色。狄更斯则通常把老年角色置于阴暗的角落。他们是守财奴和疯子,出于纯粹的愤怒而自发燃烧,或是矫揉造作的人和异常圣洁的人,所有的欲望和躁动不安都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在电影里,老年角色大多缺席或充当配角。在小说和现实生活中,般规律则是,人越老,就越不引人注意。当他们引起他人注意时,就算有可能讨人喜欢,通常也都会被认为有点古怪。
——引自章节:第2章 变老
你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操纵着神祇与龙,抑或整个国家的权力都掌握在你手中;你是游戏的主宰,是伟大英雄们的伟大指引者,是一切的主人。各位地下城主,请准备好带领玩家们...
Why hav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ras formulated myths and stories wi...
没有哪一颗星球,能像火星一样,承载人类如此多的想象和憧憬。也没有哪一场探索,能像探索火星一样,在过程中不断交织着反转和奇迹。这是一段历时四百多年的“追星”之旅,...
1.无印良品四大咨询顾问之一、日本室内设计元老、日本空间设计教父级人物杉本贵志40年来经典之作首度公开。2.精心选取颇具代表性的41个遍及全球的设计作品,230...
◆ 真实灵异事件改编,西方基督教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恐怖文学◆ 《圣经》之外,了解“上帝、人类与魔鬼”三者之间关系的启示录◆ 10项奥斯卡奖提名、20世纪电影...
本书是Donald A. Norman继《日常物品设计》和《情感化设计》之后的又一力作,讲述的是未来产品的设计,重点在于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书中对未来产品设计...
王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明清书画;约瑟夫·凯伯兹,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日本与中国文化;缪哲,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
作品目录本事诗序情感第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事感第二一二三四五六高逸第三一二三怨愤第四一二三四五征异第五一二三四五征咎
作品目录1、军国主义的悄然复兴2、下士拉拢将军3、新型战争的倡导者4、闪电战大演习附文人人都是领导纳粹党和国防军结合山而欲来
食糖、烟草、咖啡、香料、茶叶、靛蓝染料、鸦片、奴隶……几乎没有什么能逃得过走私者的眼睛。从加勒比海到大西洋、从殖民帝国到香料群岛,从非洲到美洲,不同于海盗在法外...
J.J.P. 奥德(Jacobus Johannes Pieter Oud,1890—1963),荷兰建筑师,荷兰风格派运动合作者之一。
東京生まれ。大妻女子大学で学び、1990年ニューヨークに渡る。現在も夫と子どもとともに、ニューヨークで暮らしている。著書に『ルカの贈りものカレンダー』『ルカのプ...
《唐宋词格律》内容简介: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主要来源于乐府和民间文学,但和唐代的音乐繁荣是分不开的。在唐代...
谢志浩,1965年生,河北辛集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受惠于萧延中先生。河北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讲百年中国历史人物、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中国文明导论...
衰老,不仅让人的外表告别光鲜,更让人的心理、生理功能受损。从更广泛的范围看,构成人类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大风险因素,如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都与衰老携手而...
⭐启发《2666》,比肩《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Goodreads读者票选“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西班牙语小说”!-《丹松少女》在主题、意义和技巧上都超越了一部精巧...
病毒性疾病效方400首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医药学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方法和丰富的药物资源,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临床上行之有效方剂400首,充分反映了中医药防治...
本书以“未来人”为主题,内容以国内外科幻小说为主,配以漫想、访谈,从不同的角度猜想人类的进化方向。殖民险恶异星,获取他人记忆,和巨大的星舰融合,变成末世超能力者...
张静庐(1898-1969),出版家。浙江镇海人。早年在天津、上海的通讯社、报社任记者、编辑,1924年与人合资创办光华书局,1929年创建上海联合书店,193...
《目次》序章中国近世の経済システムと都市網の形成前編明代貢納制と諸物産流通構造の展開第一章明朝国家における人口・資源センサス第二章明代塩法の流通構造第三章明代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