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第一部:论女性写作。获2020年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
该怎样面对我们无法承受、我们不想知道的事?——写作,每一次写作都是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尝试。利维将个人历史、性别政治、哲学与文学理论等融为一体,以女性视角回应乔治·奥威尔的名篇《我为什么写作》,论及写作、爱与失去,结成这部私密、真挚、动人的个人生活记录。在书中,利维努力平衡女性、母亲、写作者的三重身份,同时讲述深刻影响她小说创作的现实生活经历:童年时在南非,她因父亲遭祸而失去语言能力;青少年时在英国的廉价餐厅里,她与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机共处,逐渐成长为作家;五十岁时,她婚姻破裂,临时起意去往西班牙马略卡岛,在他乡回望此前的人生。
************************************
※ 利维的强大力量,在于她思想和表达的独创性。
——珍妮特·温特森
※ 21世纪版《一间自己的房间》。它在今后的许多年里将会被广为引用。
——《爱尔兰观察者报》
※ 在对奥威尔的有力反驳中,利维用自传的启发性时刻回应了奥威尔提出的写作动机——“纯粹的自我中心”“审美方面的热情”“历史方面的冲动”“政治方面的目的”。这是一部发自内心、广受注目的女性生活记录,它给奥威尔的直率论断赋予女性化和个性化。
——《观察家报》
※ 一位将面对世界的愤怒和困惑转变为飞翔的诗意的作家。总能让人感到奇妙的正确。
——《独立报》
※ 利维成功地将历史、政治和个人的线索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对她的生活和她为什么写作的细致讲述。她优雅的散文式回忆录强调说,一个女人需要勇敢表达自我。
——《图书馆杂志》
※ 很少有散文家有勇气和才能与乔治·奥威尔正面交锋。德博拉·利维对奥威尔的标志性作品《我为什么写作》的回应,既是对女性主义的呼唤,也是一部由诸多感人片段编织而成的回忆录,更是文学界最勇敢的规则破坏者之一的文学写作指南。
——英国巴诺书店
德博拉·利维,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小说曾三次入围布克奖,并入选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奖和BBC国际短篇小说奖。《泰晤士报》评论她是“当代英国小说中最令人兴奋的声音之一”。她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写过多部剧本。
.
译者 | 步朝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赴美访学,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并作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多年来专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已完成逾百万字。主要出版译作有《哈里发的神殿:卡萨布兰卡的365天》《世界上第二强壮的人》《木星的卫星》《理智与情感》。
母亲是全世界都极力想象的那个女人。世界对我们活着的意义抱有充满怀旧色彩的想象,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问题在于,我们自己也怀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想象,规定了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且极力想符合那些要求,为此吃尽苦头。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社会系统想象出来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母亲”其实是一种妄想,世界爱这一妄想超过爱母亲本身。尽管如此,揭穿这个妄想还是让我们感到内疚,担心我们为自己和心爱的孩子所造的壁龛,会坍塌在我们沾满泥水的运动鞋旁——这鞋子可能是在遍布全球的血汗工厂里,由可怜的童工缝制的。这情况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在我看来,男性世界及其政治格局(从不利于儿童和女性)实际上是在嫉妒我们对婴孩浓厚的爱。和一切与爱有关的事物一样,孩子让我们感到极其幸福;当然,孩子有时也会让我们难过,但从不会像二十一世纪的新男权政治这样让我们备受折磨。它要求我们既被动又有雄心,既有母性的慈爱又要保持旺盛的性欲,既要无私付出又要感到满足——我们要成为无所不能的现代女性,同时还得承受经济和家庭方面的种种羞辱。如果说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为这样那样的事而感到内疚,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引自第20页
ThegreatuniversalMuslimscientists,aboutthousandyearsago,wereattheforefrontofknow...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
医林散叶-(名中医治病绝招) 本书特色 本书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其他五个方面,整理收录了萧龙友、汪逢春、赵绍琴等近现代百余名知名中医学家的临证经验、专病专...
黑泽和子 Kazuko Kurosawa1954—电影服装设计师、株式会社黑泽制片公司董事、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长女。1954年生于东京。在SUN设计研究所完成...
【编辑推荐】代代传诵的古希腊英雄史诗,西方文化奠基之作;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生动描绘为荣誉与尊严而战的特洛伊战争,鲜活呈现古希腊社会全景;学者陈中梅苦心孤诣...
* 阿卡姆系列·2020年第1弹! 从爱伦·坡一生创作的60余篇小说中甄选32篇极佳经典,780页一次看个够* 历时913天,寻遍网络拍卖行、私人藏家群、中古书...
徐向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目前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和早期现代哲学,已出版的著作包括《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
Siegfried Kracauer, Walter Benjamin, and Theodor W. Adorno—affiliated through fr...
江逐浪,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和文艺美学、文化学研究。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本科生通识课《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研究生通识课《欧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用问题版) 本书特色 ●更准确:条文解读的内容参考全国人*、*高法院等的相关释义、解读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重点条文的解读更准确 ●更...
◎美剧《妙女神探》系列原著小说。◎全球销量突破三千万册、被翻译成四十种语言、《斯蒂芬·金谈写作》书单推荐作家——“医学悬疑女王”苔丝·格里森代表作。◎法医加刑侦...
丘汉林CHOW HON LAM,马来西亚漫画家、插画家。作品以温馨疗愈、轻松幽默、趣味脑洞的风格为主。他的“超级英雄打工系列”在网上疯传,收获无数赞誉。代表作品...
悬袖便方-方书-14 本书特色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
精彩摘录我到这儿来并非是我自愿,我是无可奈何而来。尽管这个我根本没打算接纳的朋友已经死了,可我仍没卸去心上的沉重。因为他
比尔·布赖森(Bill Bryson),1951年生于美国衣阿华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他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在英国居住长达二十年之久,同时...
自16岁尝到第一口牡蛎的滋味开始,牡蛎就成了费雪的一生挚爱。直到人生的尽头,卧病在床、进食困难的她仍对牡蛎来者不拒。就是这样一位终生不渝的牡蛎爱好者,用《写给牡...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文学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
蒙特斯•吉斯贝尔(MontseGisbert),1968年出生于西班牙,曾在瓦伦西亚美院学习。她现在法国圣吕克学院教授插画专业,居住在布鲁塞尔。她的作品在法国深...
★★★大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写给青年人的治学治事恋爱箴言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之后,又一民国知识分子的教育智慧愉快的心绪、豪爽的气概、勇敢的精神是青年...
弗朗索瓦·马修(François Mathieu),法国人,记者,翻译,文学评论家,作家,曾翻译过众多德国文学名家的诗歌和小说,如格林兄弟、卡夫卡、布莱希特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