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仁和之子(1)
第二章 东渡扶桑(18)
第三章 激情“左翼”(一)(39)
第四章 激情“左翼”(二)(93)
第五章 流亡岁月(118)
第六章 重庆鏖战(149)
第七章 迎接共和国(181)
第八章 转折期的迷惑(198)
第九章 浩劫与复出(236)
综论时代之子文化巨匠(261)
夏衍笔名集录(274)
夏衍大事年表(276)
参考文献(292)
后记(294)
本书包括:仁和之子、东渡扶桑、激情“左翼”、流亡岁月、重庆鏖战、迎接共和国、转折期的迷惑、浩劫与复出等内容。勾画出夏衍生平与创作的脉络,展示了他在现代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公元1900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八),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27号) 沈家,一个男婴降生了。这是沈家的第八个孩子(有两个已经夭折),其时父亲沈学诗已年过不惑,他为这个“老来子”取名乃熙,字端轩,这就是日后在现代中国的戏剧、电影和新闻领域都成绩斐然的夏衍。夏衍出生之时,正是中国饱受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那一年八国联军一路攻入北京城,给现代中国史重重地抹上了一个耻辱的印记,更令诸多有识之士对清政府彻底绝望。就在这耻辱和绝望中,一股新的、革命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它将引导着中国进入一个别样的天地。历史在那样一个灾难之年行进到了它关键的转折点,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刚刚降临人世的夏衍自不待言,不过生于如此艰难时世,却注定了他与时代、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命运。 关于夏衍的出生地,据其孙女沈芸介绍应为浙江仁和县,仁和,旧县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钱江县,在宋、明、清三代都是杭州的发展中心,辛亥革命后上城钱塘、下城仁和合并为杭县。夏衍有一枚收藏章,上面所刻便为“仁和沈氏曾藏”。此印章为原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1976年去世前的绝作,原设计的印文是“仁和沈氏珍藏”,夏衍请他将“珍”字改为“ 曾”①,并解释说此字意味那些珍品只“曾”在他的画柜里收藏过,但不会永远归他所有,总有一天会捐献给国家的。 沈家祖籍河南,宋室南渡时移居江南,“经南宋、元、明、清王朝,至清朝末期,已成为相当富裕的中产地主阶级”②,并兼有中层官吏的身份,在当地可以说是很有影响的大户人家。沈家在仁和广置田产,还出资在严家弄西面修建了一个寺庙,名为“月塘寺”。但经太平天国战争后,沈家迅速衰败:城内骆驼桥的房产被焚毁,严家弄的房子则一度被太平军陈玉成部属作为指挥所征用,夏衍祖父沈文远也在混乱中被太平军俘去,因其知书识字而成为陈玉成的记室(秘书)。太平天国失败后,陈玉成派了一个“小把戏” (小鬼)护送沈文远回到杭州,归乡后的沈文远不久也曾考中过举人,但未曾为官。沈文远娶妻余杭章氏,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堂妹。沈文远生有三子三女③,长子沈学诗,次子及一个女儿夭折,所以童年夏衍的记忆中只有大姑母、二姑母和四叔父。大姑母嫁樊家,住在杭州斗富三桥;二姑母嫁李家,安徽人氏。樊、李两家都为官宦人家,夏衍回忆大概是道台、学台或是抚台一类的官员。夏衍12岁时,大姑母过世,但樊家仍与沈家相往来;二姑母死于安徽,姑丈续娶了一位安徽籍的女子,但这位女子对沈家一直颇多照顾,直到夏衍赴日留学,沈、李两家仍交往不绝。四叔父在苏州衙门做事,家境并不宽裕。至于祖母的娘家章氏一族,在夏衍童年时已无直接来往,不过逢婚丧大事互相通知、致送一份礼仪而已。 沈学诗,字雅言(用杭州话来读即为“夏衍”),是一个迂阔而比较恬淡的人,秀才出身,曾去应试而未中举,从此放弃功名,在家中读书自娱。他的书柜中摆满了各类书籍,除经史子集外,还有《七侠五义》、《天雨花》、《再生缘》等杂书,这些杂书顺理成章地成为夏衍的幼年读物,也为他将来走向文学之路铺就了**块基石。沈学诗对医道颇多了解,且收集了许多民间验方,但并未正式行医,只在乡间为熟悉的乡亲治病。也有人请他去坐馆(即当私塾的教师),他婉谢不就,如此坐吃山空,家境没落之势更甚。夏衍不足4岁时,父亲沈学诗于除夕之夜突然中风身亡,终年仅48岁。和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一样,夏衍也遭受到了幼年丧亲之痛。 沈学诗过世后,家庭的重担便压到了夏衍母亲徐绣笙的肩上。 徐绣笙是德清人氏,夏衍称她为“性格奇特的人”,当然并非指其性格有何怪异之处,而是对其非同一般的坚强表示惊讶。徐绣笙不信佛,也不敬奉耶稣,她以自己的辛勤劳作支撑着七口之家,以直面现实的态度为儿女们提供精神动力,夏衍宽厚而坚忍的个性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密不可分。徐绣笙是养蚕能手,每年都要养一批“头蚕”和“二蚕”,此外她还种菜、种豆,饲养鸡、鸭以贴补家用。尽管她苦苦支撑,终难维持一家的生计,长子乃雍早已去德清做了学徒,不得已又将三女儿琴轩送给苏州的四叔父抚养,同时仍然还需接受亲戚的周济方可维持。……P1-3
《容忍与自由》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19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主题契合当代青年人的诸多困惑:如何看待理想、安身立命;如何学习、
(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全9卷)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初版于1985年,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出品,得到学界、教育...
圈子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圈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一个...
细说宋太祖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学的举证,把赵匡胤这个历史上众说纷纭的皇帝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他--本是浪迹江湖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却在十多年后变成一位叱咤...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3》内容简介:很爱你,但还是要保持拽。吾皇巴扎黑爆笑来袭!《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
世界十大文学家---雨果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以作家的人格为中心的传记丛书,作家的人格,既表现在创作中,也表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作家的理想追求、精神气...
本书为法国著名影星安娜•维亚泽姆斯基(AnneWiazemsky)的回忆录。1965年,经朋友介绍,时年18岁的维亚泽姆斯基在法国著名电影导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大卫·鲍伊》是关于大卫·鲍伊的音乐传记,由英国老牌权威音乐杂志UNCUT出品,全景式呈现摇滚偶像经久不衰的
民国社会群像 本书特色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后,中共中央指示要对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的教育,各级政协征集的以表现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的文史资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素...
傅家记事 本书特色 《傅家记事》一书详细介绍了一代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1904 ?1965),以人民大会堂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闻名于世。一生创作勤奋,...
《“胡”说六朝》内容简介:《“胡”说六朝》共分四编,编是胡阿祥教授为南京晓庄学报“六朝研究”专栏撰写的“主持人语”;第二编
《年糕妈妈轻松育儿百科》内容简介:一本养育孩子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年糕妈妈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育儿经验,精选了家长们最关心的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本书特色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 河东”、&l...
《基于产业安全的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京津冀的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
上天赐给我一颗多情的心-卢梭自传 本书特色 《上天赐给我一颗多情的心:卢梭自传》,名为“忏悔”实为“控诉”,记载了他从出生到被迫离开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年的生活经历...
一生只够爱一人:钱锺书与杨绛传 本书特色 这世上,有一种爱情,不是千古传奇,不那么哀婉缠绵,而是在恰好的时光里,遇上势均力敌的彼此,然后在岁月的流转中相知相惜,...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本书特色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
胡适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 胡适,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本书特色 咸丰帝当政的年代,1850一1861年,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太平天国兴起,捻军、天地会的反叛遍及南北,湘军由此而起,厘...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从居里实验室走来:杨承宗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从居里实验室走来--杨承宗口述自传(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由杨承宗所著,自文艺复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