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追寻沈括(1)
历史上的笃学之士(1)
“科学家”身份的由来(4)
国外的沈括研究(9)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法家”(14)
第二章 学士之初(23)
吴越旧族(23)
随父游宦(31)
杭州见闻(38)
第三章 初入仕途(46)
君子之道与先王之道(46)
《孟子解》(53)
万春圩(60)
第四章 上书论乐(67)
音乐美学理论(67)
音乐史的记述与研究(75)
声学研究(86)
第五章 馆阁雅士(93)
从扬州到开封(93)
馆阁谈诗(100)
语言学上的成就(105)
沈括论画(109)
第六章 提举司天(115)
熙宁新历(115)
观象三议(121)
十二气历(128)
第七章 察访两浙(134)
王安石变法(134)
察访的背景(139)
治理浙西圩田(147)
地理学上的卓越见解(154)
第八章 经营辽务(167)
宋辽恩怨(167)
加强河北边防的主张(172)
判军器监(181)
出使契丹(194)
绘制地图(201)
第九章 总领三司(208)
沈括与王安石(208)
改革盐法的主张(214)
对钱荒的解释(223)
役法之争(230)
第十章 永乐之役(238)
党项的崛起(238)
灵州之役(244)
永乐与乌延之争(253)
兵败永乐(261、
第十一章 梦溪笔谈(269)
梦溪丈人(269)
《梦溪笔谈》(277)
隙积术与会圆术(282)
物理学上的实验与理论(286)
若干化学现象的记载(293)
生物学上的成就(297)
第十二章 良方遗世(304)
一生治方的总结(304)
运气学说(312)
基础医学与临床诊疗研究(315)
药学方面的贡献(319)
第十三章 一生总结(328)
总的印象(328)
治世能臣(332)
科学巨人(340)
沈括大事年表(350)
参考文献(360)
后记(370)
本书内容包括追寻沈括,学士之初,初入仕途,上书论乐,馆阁雅士,提举司天,察访两浙,经营辽务等十三章。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家”身份,在我们今天,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中,都是众口一词、无可怀疑的。但中国古代本无“科学”一词,更不用说“科学家”了。那么,沈括“科学家”的身份是怎样确立起来的呢?在他生活的时代里,沈括到底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在漫长的历史时代中,人们又是如何评价沈括的呢?且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去追寻沈括“科学家”身份的由来。 先让我们看看同时代人对沈括的看法。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是沈括的一个远房亲戚,他出生于庆历五年(1045),比沈括小十几岁。他在《题王观复所作文后》中评价王观复的文章,说他写信时的语气有点像沈括,将来作文大概也会有沈括的风格气象。但他同时指出,沈括“博极群书”,写文章时引用《左氏春秋传》《汉书》中的材料,取之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真正称得上是一位“笃学之士”。王观复虽然下笔不凡,就只怕读书太少。①黄庭坚没有再往下说,但言下之意,大概是认为王观复寡学陋闻,所作的文章内容空洞,是没法与沈括相比的。从中也反衬出沈括的文章与博学,是很为当时的人所称颂的。 又如李之仪,是北宋词人。他生于庆历七年(1047),也比沈括小十几岁。据他自己说,他与沈括的关系是“少相师友”。他为自己的亡妻胡文柔作墓志铭,盛称她的博学,说她上至六经,下至司马氏的《史记》,以及其他各种纂集,都博览综识;甚至连佛家的《大藏经》都通读了一遍;作小诗、歌词、禅颂,皆有师法;尤其擅长算数。据说,沈括每有疑问,都要通过李之仪向他的妻子请教。沈括甚至称赞这位女才子说:“得为男子,吾益友也。”②李之仪借沈括来盛赞他的妻子,其中的潜台词便是:连沈括都佩服我的妻子,可见她的博学。从中又反衬出沈括在当时确实是以博学闻名一时的。 又如与黄庭坚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出生于至和元年(1054),比沈括小二十几岁,也可算作是沈括同时代的人。他在所著《明道杂志》中说沈括博学多能,对天文、历数、钟律、壬遁,皆极尽其妙,尤其擅长算数。又说沈括非常喜欢下棋,但棋艺不高。据说沈括曾写过一部专著,探讨下棋之法,想用算数之学来研究棋局的变化。张耒觉得沈括的做法是非常迂腐的。③沈括与苏轼是同时代人,苏、沈两人的关系处得不太好,作为苏轼门生的张耒与沈括也没什么亲戚关系,张耒在文中对沈括颇有微词,嘲笑他的迂腐,但也不得不承认沈括的博学。 对沈括博学的评价,到南宋以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成识。晁公武著录《梦溪笔谈》,称沈括“高材博学,多技能,音律、星历尤邃”①。《东都事略》是南宋人王称撰写的一部本朝纪传体史书,其《沈括传》称沈括“博览古今,于书无所不通”②。元人修《宋史》,其中《沈括传》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著录《梦溪笔谈》时也说:“括在北宋,学问*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④ 沈括的博学也可从他的著述中得到反映。沈括的著作以《梦溪笔谈》*为出名,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著作。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胡道静先生在校证《梦溪笔谈》时曾对沈括的著述作了一个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沈括的著作数量极多,而且遍及经、史、子、集各部。⑤他的学识渊博由此也可进一步得到证明。 胡道静先生研究沈括数十年,*后这样评价沈括:⑥ 他是我们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稀有的一位通才。对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考古,他都有深刻的研究,并且在各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见解提出来。他有好些重要的创见,至今为举世人称道不衰;他有好些正确的科学论断,远在西方学者数百年之前便明确地提出。不可掩抑的光芒表明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知识范畴内曾作出多么巨大的成就,而沈括便是其中*优秀的创造者之一。(P1-4)
☆收藏上百部催泪球星纪录片,承载十六年心血,《天下足球》终极珍藏作品——CCTV5王牌栏目《天下足球》开播十六年来,以超高品质
全真脊梁-丘处机大传 内容简介 丘处机,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金代出生在极富神仙方术传统的今山东半岛烟台栖霞市。早在春秋、战国以至更远的时期,燕齐滨海地区的...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
繁花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
《爸爸妈妈去哪儿:牵手看世界》内容简介:旅行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旅行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增强家庭的
《昌运复星: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作为2007胡润百富榜的第十位,郭广昌的梦想是打造中国的GE,虽然现在还有不小的距离,但郭广
忠贞不渝的爱-我与伊朗国王巴列维的生活 内容简介 “每当我想起1979年1月那个清晨,就会感到一股锥心之痛。首都德黑兰受到野蛮袭击已达数月之久,但是整座城市却陷...
毛泽东成功之道 本书特色 正如周恩来所说:毛泽东“也是封建社会农民家庭出身的一个孩子,也曾经迷信过,也曾经读过古书,也曾经研究问题开始只注重一个方面。他之所以伟...
盛澄华谈纪德 本书特色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后而也是*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
服饰之王周成建-从小裁缝到204亿富翁的传奇 本书特色 《服饰之王周成建:从小裁缝到百亿富翁的传奇》: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以31亿美元的身家入...
洪亮吉年谱 本书特色《洪亮吉年谱》在吸收已有的学术成果上,全面而具体地展现了洪氏一生交游、游幕、仕宦、学术研究与文学活动的行实,完整地呈现了其毕生的文学业绩、学...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黄丕烈评传 内容简介 生活于清代乾嘉时期的苏州大藏书家黄丕烈他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整理研究,在藏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本评传...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本书特色 刘绍棠说,等你五十周岁的时候,我六十五岁,我们一起来写我们自己的事,作为你五十岁生日的献礼。我相信事情写出来,发表了,肯定有三...
画家之书 本书特色 《画家之书》在几个世纪中已被重印和翻译了无数次,直至今曰,研究者们依然经常拿它作参考。然而,卡勒尔·凡·曼德尔在中国的美术研究中却鲜为人知,...
玩物哲学 新 内容简介 收藏的哲学对我来说,有不于拥有什么而是如何挑剔,再挑剔。这样人生不会很辛苦吗?某方面可以这么说,但如果你把收藏当做追求知识或追求真相,那...
《牡丹亭》内容简介:本书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剧本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2008年度 本书特色 揭示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和真相,展现伟人生活与家庭的实情和真情。本书作者采访了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及知情人士,阅读了...
守静人生 唐太宗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名人志士,其中有治国安邦、统揽天下的政治家,有足智多谋...
蔡元培自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蔡元培先生自写自传、自编年谱以及自述性文章的合集。其中包括蔡元培先生自写年谱与传略,其在教育界的丰富经历,与朋友的交往和对朋友的追...
1885-1945-巴顿画传 本书特色引子:将星陨落 1945年冬天的一天,许多美国军人聚集在卢森堡的哈姆美军公墓,安慰着一位新守寡的妇人。在他们身后,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