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恭三)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宋史泰斗:’、“一代宗师”。他早年师从傅斯年、胡适、陈寅恪先生,毕生求索上下古今,著述宏富,主要研究范围则在宋辽金史,尤专精于宋史。先生初登史坛,就以宋史研究成果一鸣惊人,深得胡适先生称许。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其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神思之缜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伦。他日新宋学之建立,先生当为*有功之一人,可以无疑也。”陈先生的盛赞和厚望,是一代青年史学家所能获得的*高评价。顾颉刚先生在《当代中国史学》中也称誉“宋史的研究,邓先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半个多世纪之后,周一良先生评价说:邓先生可谓“吃透了”宋史,实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人”,并世诸贤治断代史者似罕有人能与之同样全面而深入地专精一个时代。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但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还获得文学界的推崇。茅盾先生就曾赞誉《稼轩词编年笺注》为“传世之作”。
先生治史,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视角。他努力探索中国古代特别是宋辽金时期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学术文化史和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重大课题。他的一生出入于宋辽金史特别是宋史的不同领域,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推动宋辽金史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另外,先生在历史典籍的整理与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先生的学术著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他的《全集》具有“卓然不可磨灭”的历史品格。
先生的著作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关怀。上世纪30年代当他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之时,正值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晚年在《自选集》的《自序》中回忆道:把两宋的境遇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境遇相比拟,“在今天看来,尽管是不够恰当的,但在当时,人们却大都是如此看待的。也正是在这种并不恰当的类比之下,我才选定两宋与辽金对峙斗争的历史时期作为我进行钻研的主要课题”。他正是怀抱着这种民族救亡感和历史责任感,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自觉地将毕生事业融人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他的学术生涯从陈亮研究起步,以王安石、岳飞、辛弃疾、陈亮等时代精英以及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着力
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命途多舛。但是总有人投身历史研究,一生孜孜石乞石乞,夙夜匪懈,尽心竭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先生就是如此。发扬光大先生毕生从事的学术研究事业,是后人包括他的学生们的责任。先生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也将成为新世纪史学发展的一个坚实起点。
《邓广铭全集》共分十卷,收录邓广铭先生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论文等二百二十四篇。各卷内容如下:
**卷《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
第二卷《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
第三卷《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
第四卷《稼轩词编年笺注》;
第五卷《陈亮集》;
第六卷《隋唐五代史讲义》、《宋辽金史讲义》、《中国史纲要·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中国古代史讲座·两宋辽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宋朝》;
第七卷 史论、中国古代史;
第八卷 宋代人物及史事;
第九卷 史籍考辨;
第十卷 书评、序跋、杂著及附录。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1版1印
★ 邓广铭,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对宋史研究尤有卓越成就。他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
★《邓广铭全集》收录了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辽宋夏金史讲义》等多部权wei作品
友情提示:本套书因年版久远,白色封面不耐脏,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一代宗师,宋史泰斗——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对宋史研究尤有卓越成就。他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也是新世纪史学发展的一个坚实起点。
邓广铭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早年师从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毕生求索上下古今,著述宏富,主要研究范围在宋辽金史,尤专精于宋史。初登史坛,邓广铭就以宋史研究成果一鸣惊人,深得胡适称许。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其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神思之缜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伦。他日新宋学之建立,先生当为蕞有功之一人,可以无疑也。”。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中也称誉“宋史的研究,邓先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邓广铭的学术成就不但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还获得了文学界的推崇。茅盾就曾赞誉他的《稼轩词编年笺注》为“传世之作”。
《邓广铭全集》共分十卷,收录邓广铭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论文等二百二十四篇。各卷内容如下:
**卷:《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
第二卷:《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
第三卷:《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
第四卷:《稼轩词编年笺注》
第五卷:《陈亮集》(增订点校本)
第六卷:《隋唐五代史讲义》、《辽宋夏金史讲义》、《中国史纲要·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中国古代史讲座·两宋辽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宋朝》
第七卷:史论、中国古代史
第八卷:宋代人物及史事
第九卷:史籍考辨
第十卷:书评、序跋、杂著及附录
需说明的是,本书名曰“全集”,实际上收录的只是邓广铭先生的学术著述,专门的政论性文章、小说等文学作品、译文、一般性贺辞、评审意见不作收录。
邓广铭(1907~1998)中国历史学家。字恭三。1907年3月16日生于山东临邑。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毕业论文《 陈龙川传 》,深受指导胡适的赞赏。留校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史学系助教。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正》作序。1943~1946年,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撰写了《岳飞》一书,把岳飞传记的写作提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
《二战简史》内容简介:欧洲人的最后一个大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繁荣之中,如果你是欧洲
论李贽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朱永嘉先生解读明代思想家李贽的重要论著。朱永嘉先生以八十七岁高龄,精梳史料,抉幽发微,剖析了李贽的出身、仕途、交往以及为人宗旨和思想发展...
明朝大悲咒-熊召政历史文学选集 本书特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著名作家熊召政读史随笔解读明朝的皇帝与大臣、君子与小人读不尽的历史,写不尽的悲剧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第一辑)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为书名,旨在说明我们现在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以及将来想要做的,都是关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
我所知道的伪蒙疆政权 本书特色 日本帝国主义自1933年开始,先后操纵了“晋北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ldq...
《世界是随机的》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初学者的书,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大数据下概率统计等概念的意义,写作中以案例作先导,引起
《华尔街之狼(修订版)》内容简介:“如果你想在华尔街交到真心的朋友的话,你还不如养条狗!”——卡尔·伊坎 卡尔·伊坎,美国超
《不一样的色彩性格(升级版)》内容简介: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吗?尤其是先天的那部分本然性格?这部分性格是
吕思勉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下)》由吕思勉著,本套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本书...
西陲总统事略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全书十二卷,卷一为乾隆统一新疆事略,卷二为舆图,卷三为疆域、山水、卡伦,卷四至卷九专叙伊犁职官、城...
清代后妃宮廷生活 本书特色 《清代后妃宫廷生活》采取上、下两编分述典制、传记的形式,展示清代后妃的宫廷生活。上编先讲与后妃有关的各种制度,举凡秀女遴选、大婚仪制...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晴的政局和人物续编 本书特色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临终诗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抗日战争是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的关键一役。在这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进行的总体战争中,汉奸及其政权所致力的统治“正当性
南方地区文物保护与水环境治理 内容简介 本课题选择了中国南方七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剖析的案例,这七个专题研究对象涉及早期城址、晚期古城、古水利工程、古矿业...
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内容简介 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本书以基本民生为主线,并借用社会学的范畴构建...
塞种史研究 本书特色 余太山所著的《塞种史研究》旨在探讨贵霜王朝兴起以前的中亚史,重点在塞种的活动。搞清楚张骞首次西使所经见和传闻诸国的情况,其中大夏、大月氏、...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帝国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
《漫画生活中的金融》内容简介:本书从金融的根本——货币入手,通过轻松的漫画和精练的文字,让人们能够快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金融
翰林掌故五种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元朝至清朝的五种翰林文献的整理、汇编。这五种文献分别是:元朝王恽撰《玉堂嘉话》、明朝廖道南撰《殿阁词林记》、明朝张位撰...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二卷)》内容简介:《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