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恭三)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宋史泰斗:’、“一代宗师”。他早年师从傅斯年、胡适、陈寅恪先生,毕生求索上下古今,著述宏富,主要研究范围则在宋辽金史,尤专精于宋史。先生初登史坛,就以宋史研究成果一鸣惊人,深得胡适先生称许。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其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神思之缜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伦。他日新宋学之建立,先生当为*有功之一人,可以无疑也。”陈先生的盛赞和厚望,是一代青年史学家所能获得的*高评价。顾颉刚先生在《当代中国史学》中也称誉“宋史的研究,邓先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半个多世纪之后,周一良先生评价说:邓先生可谓“吃透了”宋史,实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人”,并世诸贤治断代史者似罕有人能与之同样全面而深入地专精一个时代。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但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还获得文学界的推崇。茅盾先生就曾赞誉《稼轩词编年笺注》为“传世之作”。
先生治史,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视角。他努力探索中国古代特别是宋辽金时期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学术文化史和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重大课题。他的一生出入于宋辽金史特别是宋史的不同领域,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推动宋辽金史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另外,先生在历史典籍的整理与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先生的学术著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他的《全集》具有“卓然不可磨灭”的历史品格。
先生的著作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关怀。上世纪30年代当他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之时,正值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晚年在《自选集》的《自序》中回忆道:把两宋的境遇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境遇相比拟,“在今天看来,尽管是不够恰当的,但在当时,人们却大都是如此看待的。也正是在这种并不恰当的类比之下,我才选定两宋与辽金对峙斗争的历史时期作为我进行钻研的主要课题”。他正是怀抱着这种民族救亡感和历史责任感,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自觉地将毕生事业融人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他的学术生涯从陈亮研究起步,以王安石、岳飞、辛弃疾、陈亮等时代精英以及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着力
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命途多舛。但是总有人投身历史研究,一生孜孜石乞石乞,夙夜匪懈,尽心竭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先生就是如此。发扬光大先生毕生从事的学术研究事业,是后人包括他的学生们的责任。先生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也将成为新世纪史学发展的一个坚实起点。
《邓广铭全集》共分十卷,收录邓广铭先生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论文等二百二十四篇。各卷内容如下:
**卷《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
第二卷《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
第三卷《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
第四卷《稼轩词编年笺注》;
第五卷《陈亮集》;
第六卷《隋唐五代史讲义》、《宋辽金史讲义》、《中国史纲要·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中国古代史讲座·两宋辽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宋朝》;
第七卷 史论、中国古代史;
第八卷 宋代人物及史事;
第九卷 史籍考辨;
第十卷 书评、序跋、杂著及附录。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1版1印
★ 邓广铭,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对宋史研究尤有卓越成就。他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
★《邓广铭全集》收录了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辽宋夏金史讲义》等多部权wei作品
友情提示:本套书因年版久远,白色封面不耐脏,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一代宗师,宋史泰斗——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对宋史研究尤有卓越成就。他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也是新世纪史学发展的一个坚实起点。
邓广铭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早年师从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毕生求索上下古今,著述宏富,主要研究范围在宋辽金史,尤专精于宋史。初登史坛,邓广铭就以宋史研究成果一鸣惊人,深得胡适称许。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其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神思之缜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伦。他日新宋学之建立,先生当为蕞有功之一人,可以无疑也。”。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中也称誉“宋史的研究,邓先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邓广铭的学术成就不但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还获得了文学界的推崇。茅盾就曾赞誉他的《稼轩词编年笺注》为“传世之作”。
《邓广铭全集》共分十卷,收录邓广铭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论文等二百二十四篇。各卷内容如下:
**卷:《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
第二卷:《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
第三卷:《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
第四卷:《稼轩词编年笺注》
第五卷:《陈亮集》(增订点校本)
第六卷:《隋唐五代史讲义》、《辽宋夏金史讲义》、《中国史纲要·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中国古代史讲座·两宋辽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宋朝》
第七卷:史论、中国古代史
第八卷:宋代人物及史事
第九卷:史籍考辨
第十卷:书评、序跋、杂著及附录
需说明的是,本书名曰“全集”,实际上收录的只是邓广铭先生的学术著述,专门的政论性文章、小说等文学作品、译文、一般性贺辞、评审意见不作收录。
邓广铭(1907~1998)中国历史学家。字恭三。1907年3月16日生于山东临邑。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毕业论文《 陈龙川传 》,深受指导胡适的赞赏。留校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史学系助教。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正》作序。1943~1946年,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撰写了《岳飞》一书,把岳飞传记的写作提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
宋代金石图谱研究 内容简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图像传播的一个黄金时代。随着摹拓、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传播呈现出繁荣之势。在此基础上,宋人从文化史的高度总结、阐...
《杨斌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5辑之一,为烈士杨斌的传记。杨斌,原名谢远源,化名陈月亭等,湖北石首人。他出生于
天下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成败录 目录 **章 异军突起1.李、黄起家2.玉林合流3.倒陆征沈4.掌控广西第二章 投身北伐1.两广统一2.“策动”北伐3.北伐“钢...
徐光启集 本书特色 徐光启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纪念徐光启诞辰四百周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出版了王重民辑校的...
事是风云人是月:王充闾读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作者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对于自己过往的历史文化散文写作观做了详尽的表述与深入阐释。本书中所收入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历...
制度与人性之间的生死博弈 解析大明王朝衰亡的历史真相《闲看水浒》作者十年砍柴 像吴思那样去探究历史晚明君臣的精神气质和行
一九五七年的中国 本书特色 自从破坏了开门整风已经初步形成的“自由批判”的政治空气,实际上就逐步转上了与这个科学目标背道而驰的轨道,直至将中国导入十年动乱之中。...
谢国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明末东林党争,复社、几社等集会结社的活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关系至为密切
《战争的试炼》内容简介:11世纪时,在教皇的召唤下,一大支基督教军队闯入了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世界,占领了两种信仰都奉为圣城的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内容简介: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
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晚年所写的一部史学手稿,大概写于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共有四本笔记本。书中按编年顺序摘录了公元前1世纪初...
世界文明史:恺撒与基督 本书特色 一个伟大的文明国家之灭亡,常非外力的摧毁,而是由内部的腐蚀所造成的。恺撒打造的罗马帝国给地中海世界带来了约两百年的秩序、繁荣及...
《零基础学电工》内容简介:本书以电工领域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安排电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内容。结合电工行
《文明的故事5:文艺复兴》内容简介:《文艺复兴》,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5卷。从彼特拉克到马基雅维利,从
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本书特色 《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由罗威廉所著,陈宏谋是清代中叶著名的官员,其人为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历史上的李连英 内容简介 清朝大太监李连英生于1848年,死于1911年,其一生伺候慈禧50多年,并深受宠信,被加赏二品顶戴花翎,是清朝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位高权重...
秘境观察之未解之谜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是btv科教频道探索类节目收视冠军 《秘境观察》之终极版, 套书的基点是“从悬疑中说历史,从解密中品文化”,王刚、白明、李...
中国简明史学史 本书特色 瞿林东著的《中国简明史学史》分为上中下三编,着重于史学脉络的概括,时序与专题的综合阐述以及专题兼顾时序的深入分析,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来...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本书特色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内容简介 本书的面世影响深远,中文版与翌年出版的英文译本广...
民国杭州航空史 本书特色 渠长根所著的《民国杭州航空史》试图立足杭州,梳理、展示四十多年里航空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成就,这是一个区域性、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