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全5册
讲述从秦朝末年到东汉末年的历史,共140个历史故事。悦读本分为5分册出版,分别是《揭竿而起》《刘邦建汉》《汉武盛世》《昭宣之治》《汉室再兴》。
9787514850000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5--汉室再兴
9787514849998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4--昭宣之治
9787514849981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3--汉武盛世
9787514849974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2--刘邦建汉
9787514849967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悦读本1--揭竿而起
林汉达和他写的历史故事
近些年,林汉达编写的历史故事,成为通俗历史读物的一个热点。有些出版社以各种名义出版他的作品,甚至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形式和书名也是五花八门,都以“林汉达著”加以宣传。目的无非是借用“林汉达”的名声,争得效益。我作为林汉达作品的知情人,在中少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完整出版(林汉达雪岗编著),以及重新整理的林汉达历史读物问世之际,就把林汉达写的历史故事理清楚,帮助读者选书和阅读时明白解惑。
关于林汉达先生
林汉达,生于1900年2月17日,浙江宁波慈溪人。青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小学和中学,后考入杭州的之江大学,毕业后先在宁波任中学教员,后到上海世界书局做编辑,出任过英文编辑部主任。1937年,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研究生院留学,攻读民众教育,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到华东大学英语系任教授,担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等职,成为知名学者和教授。这期间,开始从事写作和翻译。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汉达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作为民进代表参加了**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社会教育司司长,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文》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8年,被错划成“右派”,1966年后又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迫害打击。
1972年,周恩来总理请他校订一部英文译稿。他异常兴奋,不顾身体虚弱,对照英文原本进行认真修改,经常工作到深夜。不料在完成校订的第二天,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7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9年7月23日,有关方面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大会,为林汉达恢复名誉,平反昭雪。
林汉达写作历史故事的基本情况
林汉达在几十年生涯中,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作品。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包括教育和语言文字方面的论文专著、通俗历史读物、翻译作品、文学创作等,以通俗历史读物种类*多,影响也*深远。他的通俗历史读物主要包括三个系列:“故事新编系列”“故事系列”“上下五干年”。还有一些专题的单本书和书稿。
“故事新编系列”完成了三种:《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1948年,林汉达经过多年研究写作,交生活书店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分上下两册,46万多字,写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180节。1950年以后,曾再版过。1962年11月,经作者修订,改由中华书局出版,又重印数次。这期间,又写了《前后汉故事新编》140节,48万多字。中华书局已经排好付型,因“文化大革命”未能印出。1978年8月分上下册正式出版。随后,《三国故事新编》也写出来,120节,50多万字。因“文化大革命”不能出版,书稿只好搁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林汉达夫人谢立林把《三国故事新编》遗稿交给到访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的编辑。1979年12月,上少社以上下两册出版此书,但改名为《三国故事》,去掉了“新编”二字。这不符合林汉达的原意。林汉达本想以“新编”形式,写出一套大型历代故事。对此,林夫人曾对我说过她的不满。因为改了书名,这部《三国故事》也就和“故事系列”中的《三国故事》重了名。……语描写的优势,是真正的精品。
中少社的林汉达历史故事的出版情况
如前所述,林汉达写的三个系列历史故事中,《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组织的一套,也是中少社的专有名牌项目,极具影响力,是多年的畅销书。特别是我续写完成之后,它不再是“半截子工程”,而是完整的一套。它有单行本10种:《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精装珍藏本2部:《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和《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集》。此外,出版社还做了一些这套书的开发项目。
为了准确地反映林汉达通俗历史读物的全貌,经林汉达家属同意,中少社现又决定把林汉达写的另外两个系列,也重新整理出版。即《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和《上下五千年》。整理出版的这几部书,书名和署名方式有些变化,分别是《林汉达东周列国故事全集》《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林汉达三国故事全集》和《上下五千年》(林汉达写的上古到东汉部分)。
我希望,读者从中少版的三套书中,既能了解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也能如实地了解林汉达写的历史读物的原貌,领略其独特的风采,学到口语化写作的真谛。
(本文作者雪岗系《中国历史故事集》前半部责编和后半部作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编辑学会少儿读物专业委员会主任。)
灯下录-谈鲁迅.现代文学及其他 本书特色 《灯下录--谈鲁迅现代文学及其他》为作者张铁荣的论文集,其中包括有关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的相关思考,以及个人的书评序跋,...
外贸会计-第三版 节选 《外贸会计(第3版)》自2004年1月初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厚爱,已出了二版印刷了14次,印数达6.6 万册,在社会上受到好评,该书曾荣...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汉译大众精品文库》之一。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下篇美国批判。书后还附有世界人权宣言,在《世界人权...
【编辑推荐】1.《坐拥书城意未足》(彩插精装版)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
世界大人物丛书--达尔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简练地记述了英国科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的一生。少年时代,达尔文就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一部关于荷马研究中的经典之作,从生与死的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引导我们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通过对《奥德赛》《伊利亚特
红楼梦中茶 目录 **章从“红楼茶”看世态人情 一、从一杯茶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及身份 1.漱口茶中体现黛玉的性格、处境 2.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亲自布...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作的补注,是现存《楚辞》注本中最古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所
中国文化制度述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古典文学知识丛书之一,是作者从2000年春至2004年秋,担任《古典文学知识文化常识》专栏的主讲的汇集和补充,集学术性与普及性...
艳遇这种事情,福祸难料。至少对于生活态度严谨的杜冉而言,简直是场天外飞来的灾难。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和合作的艺人发生
段玉裁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在广泛搜集段玉裁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方式,以质朴无华的传记语言,记叙了段玉裁人生的主要历程。对他在经序、文献学、语言文字学领域所...
红学末路 本书特色 我非红学界之人,平生只是嗜红而已。曹雪芹的红楼,确实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奇书,不仅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拓宽人的视野,增加人的智慧,丰富人的精...
昨天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沉静中翻腾着大江大河的书。故事和细节,使我们对熟积压的往呈感到陌生;剖白和思辨,将贯通我们意识的昨天与今天。《昨天》无声地宣告:脚踏实地...
‘什么年代了,感情就该好聚好散!’抱持这种态度的李天放,继续玩世不恭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在一段突感寂寞的低潮中,遇上了天之
郭振球临床经验辑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临床学基础、临床辨证学思维、临床证治学新诠、微观证治学研究和临床医论附录五部分,反映了郭振球教授从医50余年来的临床经验精华...
“自由阅读家”阅读盲盒--“我不理解” 本书特色 “自由阅读家”阅读盲盒--“我不理解” 内容简介 阅读盲盒购买须知1、阅读盲盒中书籍总定价高于盲盒售价。2、因...
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家-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 本书特色 知识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及身份的合理性。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掌握书面文化中美感经验...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消息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的“消息卷”。书中所收的作品大都是拿过全国大奖的精品佳作,其中相当一些必定是传世经典,...
中国散文百家谭-续编-(上中下) 本书特色 《中国散文百家谭(续编)(套装共3册)》是一部理论性、知识性、资料性俱有的大书,全书汇集“五·四”以来,包括台湾、香...
《世纪文学60家:王安忆精选集》内容简介:在当今中国的女作家群中,王安忆的名字读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她在文坛上是一个丰富而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