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探梦》3册,作者孙阳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原本为依据,参考脂砚斋的批注,对现存前八十回中所涉及的时间问题、诗词歌赋、伏言谶语、存疑难点进行解析。以伏笔和“脂批”的提示为根据,对八十回后所有人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探佚。文笔轻松、简洁,可作为读者初品《红楼梦》的引导之作。
《红楼探梦》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一、正文
探佚与研究部分是以“庚辰本”、“甲戌本”(一种“脂批”本《红楼梦》)为依据,辅以其他“脂本”及“脂批”。原文引用则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3版,2012年9月第39次印刷的版本,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将前八十回进行重新描述。诸如“掉包计”等程高续著部分内容,概不涉及。本书“正文”部分共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主干清晰。省略那些初学者不容易消化、对情节发展没有推动作用的细节和旁支,仅留下主干,既便于读者接受,也便于记住主要情节。
二是提示清晰。涉及八十回后探佚的内容,我会顺便做以提示;涉及对文本的研究,以及对文本理解有争议的问题,也会顺便解答;那些较为繁杂,而又较为重要的问题,则集中在后面进行专题解析,以免降低故事的阅读性。如此一来,则读者在阅读“正文”过程中,就能了解很多“红楼”研究的知识点。
三是时间清晰。为了让故事的时间轴更加清晰,我对全书进行了编年,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众多“红楼”专家都对“红楼”的时间感到异常头疼,甚至把时间当作高压线,不敢触碰。无法回避时,即以“曹老师故意模糊时间为由”,一带而过。事实上,《红楼梦》前八十回时间轴还是较为清晰的,所有的时间矛盾基本事出有因,完全可以理顺。我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已将前八十回中所有的时间问题在《红楼探梦3一一残梦惊醒》中做了详细的解析,它无疑将成为解析《红楼梦》时间难题的密钥,可以帮助读者解决阅读过程中与时间相关的一切问题,包括时间、生日、年龄等。掌握了这把密钥之后,很多看似杂乱不堪的时间问题便逐渐清晰起来。
四是结构清晰。为了让读者能够非常清晰地掌握全书的脉络和结构,我做了以下努力:首先,根据小说的故事结构和时间段落,将全文划分为五大单元(其中《红楼探梦1一一盛梦临晨》占两个单元,《红楼探梦2一一韶梦将魇》占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其次,根据故事的情节流动,将原文重新划分了章节,把原本多头线索、齐头并进的故事情节,理顺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故事;再次,每个章节的题目都对本章进行了高度概括,做到重点突出;*后,在每章开始之前,添加“章前提纲”,其中包括时间节点、人物年龄及故事梗概。如此一来,读者通过目录中各章的题目便可以掌握全书的重点,通过“章前提纲”,便可以了解到本章概要,彻底解决读者“读后忘前”之沉疴。
阅读完“正文”部分,读者会对《红楼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但同时可能会产生很多疑问,*大的疑问就是:根据曹雪芹的创作思路,八十回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每个人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二、探佚
根据前八十回中曹老师留下的伏笔和批书人的提示,对八十回后的事情进行探索,寻找曹雪芹原创的真故事,这就是探佚。这件事情很多人都在做,也探究了很多年。但大多都是以人为单位,研究每个人的结局如何,她(他)都做了什么事情。因此,研究结果只有孤立的、某一个人的时间顺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
但是,本书的探佚完全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所有人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探佚,这必将给读者以情景再现的真实感受。仿佛是一种续书,却又只有枝干。其实,相当于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将来若有兴趣,亦不妨据此续书。
我的探佚原则是以文本和“脂批”中的提示为根据,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无限细读,有限想象,还原八十回后的真故事,具体内容将在《红楼探梦3一一残梦惊醒》中诠释。
我坚决反对为求新奇而做一些脱离现实的过度开发,努力做到每个探佚都有依据和出处,而且要探出自己的观点。
三、解析
关于八十回后的研究,已经全部收入《红楼探梦3一一残梦惊醒》的“探佚”部分,前八十回中需要解析的问题,能够融人“正文”部分就融进去了,其余则集中到“解析”部分进行专题分析,这些问题都是读者需要了解或者在阅读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具体内容也将在《红楼探梦3一一残梦惊醒》中诠释。
总而言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前八十回,用简单明快的枝干勾勒出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构成曹老师的全本《红楼梦》。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希望读者能够喜欢,也希望任何一位愿意接触“红楼”的人,都能很轻松地成为一名和我粗细不相上下的“红楼粉条”。
★ 32开硬精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 作者孙阳,素喜历史、传记、战争类书籍
★ 原文引用则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3版,2012年9月第39次印刷的版本
★ 根据前八十回中曹老师留下的伏笔和批书人的提示,对八十回后的事情进行探索
★ 可作为读者初品《红楼梦》的引导之作,探究《红楼梦》的解惑之典
读者评论
◆以前看过曹雪芹版的红楼梦、看过电视剧版的红楼梦,总是感觉局部印象很深,但是总是串不到一起,前后感觉有些混乱,但是看过此书后,条理才真正清晰起来,作者确实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居然真正将红楼梦里的时间串了起来,很难得阿。看完前两册后,又忍不住再次翻看了原版红楼梦,感觉就像有老师在旁边批讲了关键点一样,对人物的特点、性格、命运以及故事的整体脉络有了更深的体会。—— hetao
◆大学时就一直想读红楼梦,但原著大量隐喻、谐音以及晦涩的半文言让人望而却步,迟迟未捧起那本巨著。年初逛书店时翻看这本书,就喜欢上了,作者文风轻松、简洁、娓娓道来,以时间为线索解读红楼梦,引领初读者轻松进入红楼世界,可谓红楼版的“明朝那些事”。赞一个!——无为
孙阳,素喜历史、传记、战争类书籍。他在接触乾、雍史料时对曹雪芹家族成员及其喧嚣一时的家族史非常好奇,进而对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产生浓厚兴趣。经过十余年对《红楼梦》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形成了其个人的独特见解,并最终落实成文字。
男人强壮食谱 本书特色 《男人强壮食谱》:专家指导,养生食疗以食物滋阴补肾,壮筋健骨,补肾壮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辨症施膳。男人强壮食谱 目录 序猪...
唐诗鉴赏辞典-(全四册)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四册,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
质疑删存(外二种) 本书特色 这是三种清人读书笔记的合编本。这三种笔记内容丰富,涉及到考证古代文化典章制度、订正古书文字错讹、阐明经史子书中疑义诸方面,对研究古...
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作者深具幽默感,在嘲人之外也能自嘲;眼光又极其敏锐,能看出生活中的荒谬情事,这些都极大地增添了
《理性与国际合作: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包括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博弈论与战略互动,新自由制度主义,商业自由
余华,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本书主要从“余华十论”和“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两个部分来研究余华及其作品。作者放弃了面
高血压与相关疾病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的大规模循证医学的研究不断问世,结果发现,使血压、血糖和脂质降到目标值可逆转靶器...
文史去谈 本书特色 编纂《云南文库》是传承云南地域文明、提高云南文化自觉的有益尝试。“七彩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都有重要影响的古人类,造就...
小回忆(增订版) 本书特色 《小回忆》是一部大书,让读者有幸在如诗的往事中享受着阅读历史的快意。(马原)这是一本融数学家的缜密、诗人的细腻和旅行者的宽广的回忆录...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内容简介 在说二十世纪时,我也不会去预示二十一世纪初,更不会去预示整整一个二十一世纪。我没有像某些人那样觉得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么令人...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鲁迅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部小说史专著,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
米尼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知青,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在皖北工作的上海男孩阿康,于是引出了一个情感纠葛与生活波折的故事。一切
文学文本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新批评:文学文本理论研究》将“文本”概念的出现归结为文学观念转变,即强调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反对文学研究中的主观臆...
本书是一本非虚构的平民故事集,作者将视角聚焦于我们身边最平凡的普通人,讲述28段不同职业和背景的底层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传奇故
第三只眼看宝玉:一个豪门逆子的挣扎遁世之道 本书特色 笫一看点——天赋仁德生于王族豪门, 从此自我泯灭笫二看点—&md...
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 本书特色 本书系列入国家“八五”社科重点课题的*终研究成果。全书主要综述近400年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作者基于400年前即16世纪后期晚明...
金瓶梅札记 本书特色 《金瓶梅》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
篇什目次:高晓声:序朱西宁:福成白铁号铁浆采蝴蝶兰去刘慕沙:生乔迁之喜春心朱天文:带我去吧,月光桃树人家有事日神的后裔朱
卞孝萱文集-(全七册)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共七卷,在编排上,论著在前,论文在后。论著的编排,大体按出版时间的先后为序;论文的编排,分为“文史考论”、“随笔杂记”、...
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阐明多元化的方法和理论,指出它们的认识论前提,在关注各种理论建议之现状的同时展望它们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