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天体和天文现象的书。它从一些最基本的天体出发,透彻地解释了天文现象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天文学家如何收集关于恒星、星系和太阳系的信息,并如何解释这些信息等。
用于插图提供单位的略语
序言
第l章 引言
1.1 可以理解的宇宙
1.2 宇宙的尺度
第Ⅰ部分 普通恒星的性质
第2章 恒星的连续辐射
2.1 星光的亮度
2.2 电磁波谱
2.3 恒星的颜色
2.4 普朗克定律和光子
2.5 恒星色指数
2.6 恒星距离
2.7 绝对星等
第3章 恒星的谱线
3.1 谱线
3.2 光谱型
3.3 谱线的起源
3.4 谱线的形成
3.5 赫茨普龙—罗素图
第4章 望远镜
4.1 望远镜的作用
4.2 折射望远镜
4.3 反射望远镜
4.4 天文台
4.5 资料处理
4.6 紫外波段的观测
4.7 红外波段的观测
4.8 射电天文学
4.9 高能天文学
第5章 双星和恒星质量
5.1 双星
5.2 多普勒位移
5.3 双星和圆轨道
5.4 椭圆轨道
5.5 恒星质量
5.6 恒星大小
第6章 太阳:一个典型的恒星
6.1 基本结构
6.2 辐射转移理论基础
6.3 光球
6.4 色球
6.5 日冕
6.6 太阳活动
第Ⅱ部分 相对论
第7章 狭义相对论
7.1 狭义相对论基础
7.2 时间变慢
7.3 长度收缩
7.4 多普勒位移
7.5 时空
第8章 广义相对论
8.1 弯曲的时空
8.2 等效原理
8.3 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8.4 黑洞
第Ⅲ部分 恒星演化
第9章 主序星
9.1 恒星能源
9.2 核物理学
9.3 恒星的核能
9.4 恒星结构
9.5 恒星模型
9.6 太阳的中微子
第lO章 恒星的年龄
10.1 脱离主序的演化
10.2 造父变星
10.3 行星状星云
10.4 白矮星
第1l章 高质量恒星的死亡
11.1 超新星
11.2 中子星
11.3 脉冲星
11.4 作为星际空间探测器的脉冲星
11.5 恒星黑洞
第12章 密近双星的演化
12.1 密近双星
12.2 包含自矮星的双星系
12.3 密近双星系里的中子星
12.4 包含黑洞的双星系
12.5 一个不寻常的天体:SS433
第13章 星团
13.1 星团的类型
13.2 移动星团的距离
13.3 作为动力学实体的星团
13.4 星团的HR图
13.5 星族的概念
第Ⅳ部分 银河
第14章 星际介质的成分
14.1 概述
14.2 星际消光
14.3 尘埃颗粒物理学
14.4 星际气体
14.5 星际分子
14.6 星际介质的热动力学
第15章 恒星的形成
15.1 引力束缚
15.2 恒星形成中的问题
15.3 分子云和恒星形成
15.4 磁效应和恒星形成
15.5 原恒星
15.6 新近恒星形成的区域
15.7 恒星形成区的图像:猎户座
第16章 银河系
16.1 概述
16.2 银河系的较差自转
16.3 自转曲线的测定
16.4 气体的平均分布
16.5 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16.6 银心
第V部分 浩瀚的宇宙
第17章 正常星系
17.1 星系的类型
17.2 星系内的恒星形成
17.3 旋涡结构的解释
17.4 星系内的暗物质
第18章 星系团
18.1 星系的分布
18.2 星系团动力学
18.3 宇宙膨胀
18.4 超星系团和巨洞
18.5 所有这些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18.6 哈勃深空区
第19章 活动星系
19.1 星暴星系
19.2 射电星系
19.3 塞佛特星系
19.4 类星体
19.5 受引力透镜作用的类星体
19.6 有活动星系的统一图像吗
第20章 宇宙学
20.1 宇宙的尺度
20.2 宇宙的膨胀
20.3 宇宙学和牛顿引力
20.4 宇宙论和广义相对论
20.5 宇宙是开放的还是闭合的
第21章 大爆炸
21.1 宇宙背景辐射
21.2 大爆炸核合成
21.3 基本粒子和基本力
21.4 大和小在物理学上的并合
第Ⅵ部分 太阳系
第22章 太阳系概述
22.1 行星的运动
22.2 月球的运动
22.3 太阳系的研究
22.4 游历太阳系
第23章 地球与月球
23.1 地球的历史
23.2 行星的温度
23.3 大气
23.4 磁层
23.5 潮汐
23.6 月球
第24章 内行星
24.1 基本特征
24.2 表面
24.3 内部
24.4 大气
24.5 卫星
第25章 外行星
25.1 基本特征
25.2 大气
25.3 内部
25.4 环
25.5 卫星
第26章 太阳系内小天体
26.1 冥王星
26.2 彗星
26.3 流星体
26.4 小行星
第27章 生命起源
27.1 太阳系起源
27.2 早期地球的化学
27.3 地球生命的起源
27.4 太阳系其他地方有生命吗
27.5 其他的行星系统
27.6 地外文明的搜寻
附录A 符号总表
附录B 物理学常数和天文学常数
附录C 单位及其转换
附录D 行星和卫星的性质
附录E 主序星的性质
附录F 天文坐标和计时
附录G 元素的丰度
译后记
基础物理学-上册-(第二版) 本书特色 蔡怀新、李洪芳、梁励芬、陈暨耀原著,陈暨耀改编的《基础物理学(第2版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力图将近代物理...
大学基础物理 第二册(第二版) 本书特色 《大学基础物理》是武汉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材之一。本套教材共分三...
天演论 本书特色 《天演论》是近代翻译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重要*有名的译作。原著为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和伦理》;严复译述《天演论》是意译,不...
无机化学 内容简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册书内容涵盖了元素化学非金属中的氢和稀有气体、卤素、氧族元素,金属中的碱金属、镧系与锕系金属;以及无机化学中的无机化...
祁连山册-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祁连山区常见维管植物80科296属569种(包括8亚种、14变种、1变型),约占祁连山区维管植物种类的4...
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对光具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因为人们的视觉能够立刻提供宇宙存在的证明。牛顿对于光学的最大贡献是精确地进行了
有机化学(第四版) 目录 **章 绪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共价键的键参数分子间的力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有...
实用量子力学-(影印版)(第二版) 本书特色 国外物理名著系列22 (影印版) From the reviews: "Anyone who has ...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本书特色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目录 总论**篇 当代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基本问题...
大学应用物理学-(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
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 内容简介 《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以南宋科技发展的历史特征为依据,将其科技思想分成理学派的科技思想、南宋诸多科技实践家的科技思想和其他人文学者...
认星识历-古代天文历法初步 内容简介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茫然不知者矣。”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缺失,使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艰难掣时,囫囵吞...
本书是复杂性科学方面一本引人入胜的介绍性读物。作者由简到繁地介绍目前复杂性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典型系统,从无分化的相干运动集群
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 本书特色 王佳璆、邓敏、程涛、黄健柏所著的《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在集成时空自相关移动平均模型的基础上,借鉴神经网络、支持向量相关等智...
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特色 地球化学模拟是研究水-岩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实现定量论证地质和环境过程的模型和假说,优化环境治理、能源生产方案,预测地质环境...
《莱布尼茨与克拉克战书信集》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作品。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硅酸盐晶体化学 目录 第1章 几何结晶学1.1 几何结晶学研究史1.2 晶体、非晶质体与准晶体1.2.1 晶体1.2.2 非晶质体的概念1.2.3 准晶体的概念...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宇观、微观和宏观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关于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的概况。大到宇宙的结构,其过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探索复杂性》内容简介:耗散结构理论由于在社会经济等大范围领域中展现的广阔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协同论、突变论并
西洋史大纲:张闻天手稿 本书特色 一部沉霾80年的珍贵文献——《西洋史大纲》!《西洋史大纲》是张闻天1924年留学美国回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时,根据美国著名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