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天体和天文现象的书。它从一些最基本的天体出发,透彻地解释了天文现象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天文学家如何收集关于恒星、星系和太阳系的信息,并如何解释这些信息等。
用于插图提供单位的略语
序言
第l章 引言
1.1 可以理解的宇宙
1.2 宇宙的尺度
第Ⅰ部分 普通恒星的性质
第2章 恒星的连续辐射
2.1 星光的亮度
2.2 电磁波谱
2.3 恒星的颜色
2.4 普朗克定律和光子
2.5 恒星色指数
2.6 恒星距离
2.7 绝对星等
第3章 恒星的谱线
3.1 谱线
3.2 光谱型
3.3 谱线的起源
3.4 谱线的形成
3.5 赫茨普龙—罗素图
第4章 望远镜
4.1 望远镜的作用
4.2 折射望远镜
4.3 反射望远镜
4.4 天文台
4.5 资料处理
4.6 紫外波段的观测
4.7 红外波段的观测
4.8 射电天文学
4.9 高能天文学
第5章 双星和恒星质量
5.1 双星
5.2 多普勒位移
5.3 双星和圆轨道
5.4 椭圆轨道
5.5 恒星质量
5.6 恒星大小
第6章 太阳:一个典型的恒星
6.1 基本结构
6.2 辐射转移理论基础
6.3 光球
6.4 色球
6.5 日冕
6.6 太阳活动
第Ⅱ部分 相对论
第7章 狭义相对论
7.1 狭义相对论基础
7.2 时间变慢
7.3 长度收缩
7.4 多普勒位移
7.5 时空
第8章 广义相对论
8.1 弯曲的时空
8.2 等效原理
8.3 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8.4 黑洞
第Ⅲ部分 恒星演化
第9章 主序星
9.1 恒星能源
9.2 核物理学
9.3 恒星的核能
9.4 恒星结构
9.5 恒星模型
9.6 太阳的中微子
第lO章 恒星的年龄
10.1 脱离主序的演化
10.2 造父变星
10.3 行星状星云
10.4 白矮星
第1l章 高质量恒星的死亡
11.1 超新星
11.2 中子星
11.3 脉冲星
11.4 作为星际空间探测器的脉冲星
11.5 恒星黑洞
第12章 密近双星的演化
12.1 密近双星
12.2 包含自矮星的双星系
12.3 密近双星系里的中子星
12.4 包含黑洞的双星系
12.5 一个不寻常的天体:SS433
第13章 星团
13.1 星团的类型
13.2 移动星团的距离
13.3 作为动力学实体的星团
13.4 星团的HR图
13.5 星族的概念
第Ⅳ部分 银河
第14章 星际介质的成分
14.1 概述
14.2 星际消光
14.3 尘埃颗粒物理学
14.4 星际气体
14.5 星际分子
14.6 星际介质的热动力学
第15章 恒星的形成
15.1 引力束缚
15.2 恒星形成中的问题
15.3 分子云和恒星形成
15.4 磁效应和恒星形成
15.5 原恒星
15.6 新近恒星形成的区域
15.7 恒星形成区的图像:猎户座
第16章 银河系
16.1 概述
16.2 银河系的较差自转
16.3 自转曲线的测定
16.4 气体的平均分布
16.5 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16.6 银心
第V部分 浩瀚的宇宙
第17章 正常星系
17.1 星系的类型
17.2 星系内的恒星形成
17.3 旋涡结构的解释
17.4 星系内的暗物质
第18章 星系团
18.1 星系的分布
18.2 星系团动力学
18.3 宇宙膨胀
18.4 超星系团和巨洞
18.5 所有这些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18.6 哈勃深空区
第19章 活动星系
19.1 星暴星系
19.2 射电星系
19.3 塞佛特星系
19.4 类星体
19.5 受引力透镜作用的类星体
19.6 有活动星系的统一图像吗
第20章 宇宙学
20.1 宇宙的尺度
20.2 宇宙的膨胀
20.3 宇宙学和牛顿引力
20.4 宇宙论和广义相对论
20.5 宇宙是开放的还是闭合的
第21章 大爆炸
21.1 宇宙背景辐射
21.2 大爆炸核合成
21.3 基本粒子和基本力
21.4 大和小在物理学上的并合
第Ⅵ部分 太阳系
第22章 太阳系概述
22.1 行星的运动
22.2 月球的运动
22.3 太阳系的研究
22.4 游历太阳系
第23章 地球与月球
23.1 地球的历史
23.2 行星的温度
23.3 大气
23.4 磁层
23.5 潮汐
23.6 月球
第24章 内行星
24.1 基本特征
24.2 表面
24.3 内部
24.4 大气
24.5 卫星
第25章 外行星
25.1 基本特征
25.2 大气
25.3 内部
25.4 环
25.5 卫星
第26章 太阳系内小天体
26.1 冥王星
26.2 彗星
26.3 流星体
26.4 小行星
第27章 生命起源
27.1 太阳系起源
27.2 早期地球的化学
27.3 地球生命的起源
27.4 太阳系其他地方有生命吗
27.5 其他的行星系统
27.6 地外文明的搜寻
附录A 符号总表
附录B 物理学常数和天文学常数
附录C 单位及其转换
附录D 行星和卫星的性质
附录E 主序星的性质
附录F 天文坐标和计时
附录G 元素的丰度
译后记
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本书特色 应用气象气候学是一门利用气象气候学理论,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具体气象气候应用问题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几十年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
量子力学习题精解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与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量子力学》(张永德著)配套的习题解答,主要包括量子力学物理基础...
常见植物识别速查图谱 本书特色 本书是植物爱好者了解认识常见植物的便携式百科全书。书中收录我国南北各地常见植物500 种,通过1000余幅高清彩图和简洁的文字描...
本书是复杂性科学方面一本引人入胜的介绍性读物。作者由简到繁地介绍目前复杂性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典型系统,从无分化的相干运动集群
《叶结构手册》以国际上通行的美国耶鲁大学LeoHickey教授整理的叶结构术语体系为蓝本,增补了部分内容和大量实物图片,对叶片结构
地球信息科学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在理论与方法部分(上篇),有关对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共享及其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综合制图理论与方法等章节中,深入剖析了许多当代...
景观植物实用图鉴.第14辑,补遗·新品种178种 内容简介 本套书版权从台湾引进,共14辑。每一辑均详尽地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学名、别名、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
动物四篇 目录 《构造》、《运动》、《行进》三篇章节分析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索引一、动物分类名词 二、动物名称三、解剖学名词四、其他动物学(生理、生...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 内容简介 全书3卷18篇合订一大册,每卷各6篇。上卷为近代科技启蒙之部,中卷为近代科技体系形成之部,下卷为科技的现代发展之部。本书力图阐明...
固体地球潮汐 内容简介 固体地球潮汐是由于日、月和近地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变化所导致的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周期性形变,是联系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
重组DNA引发了一场永远改变生物学属性的革命。作为当代极少数顶尖生物学家之一的阿瑟·科恩伯格,是这场革命的先驱。1959年,他因
基础量子化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量子化学而作,着重阐述了量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述具体模型和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实质。共分十章,...
随机生物数学模型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结合现有文献中的材料,详细地介绍了随机生物数学模型建模的一些注意事项、随机模型研究的一些主要方法、已经取得的结果和一些有待...
现代物理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经典物理部分和现代物理部分组成,经典部分对物理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了必要的总结;现代部分重点放在对称、混沌、耗散结构理论、信息熵、相...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石分类图册 本书特色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目标,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探区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
《变的思维:悦读《易经》》内容简介:《易经》,亦称《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昆虫记 第七卷》内容简介:《昆虫记》卷七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
海洋地球物理 内容简介 简介《海洋地球物理》是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球物理 目录 第1章 绪论第2章 海洋定位方法第3章 用声呐和机载激光测深技术进行海底成...
这是本世纪中的一部名著。著名科学家和作家C.P.斯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
生物地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地理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全书涵盖了生物地理学中生物与环境、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生物群落、全球主要生物地理群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