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科技思想,界定了道家科技思想的科学内涵,探讨了道家思想与传统科学范式间的关系,阐述了道家科学思想的精神气质和方法基础,剖析了道家技术思想的运作模式。
作者着重关注道家科技思想对当今克服科技异化的意义和价值;首次从自然技术、社会技术、自我技术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道家技术思想;努力勾勒道家科技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脉络,进而开创性地探究道家科学共同体兴衰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展,『国学』的内涵逐渐发生演变。到了近现代,『国学』成为指称我国特有学术的一个术语,其外延是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涉及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本文库正是从广义上使用『国学』概念的,至于『新知』既意味着新的领域、新的视野,也意味着新的探素、新的认识。由于国学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套文库当然应该有所选择,关注那些具有新发现、新观点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将『国学』与『新知』合成的用意所在。从文稿选择的立场看,既然是『国学』,则入选的文稿必定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既然是『新知』,文稿如果仅仅反映传统文化内容,还是未能符合要求的,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特质兼备,才能进入这套文库之中。也许组织者对文稿的选择不一定准确,但不论情况如何,『新知』乃是编纂这套文库的初衷,表达着一种愿望、 一种追求,一种目标。
**章道家科技思想何以可能
道家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①
——李约瑟
“道家科技思想”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道家在承继先老学和学派自身创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汲取传统科技思想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哲学观念,同时,道家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式微乃至复苏都与时代的科技进步或衰弱有着密切联系。从中国的科技史与哲学史、思想史来看,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哲学范畴和命题提出的出发点,而哲学思想又会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方式和形态。这就为人们研究科技进步的思想因素和思想发展的科技背景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道家的作品去理解和把握那个时代的科技思想。
**节“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理论前提: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其思想贡献主要在哲学方面。但从科学的产生、发展而言,哲学既是科学的母体,又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基础。因此道家之中自然含有科学产生发展的思想依据与思想方法,这便是“道家科技思想”命题成立的合理前提。其次,道家在发展演变中也确实表达了许多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深刻科技思想。
一、“道家”起源及其科技背景:
“道家”这一概念真可谓是“名可名,非常名”,难以界说,但是人们又不得不说,故而就有了许多迥异的见解,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道家”这一概念。黄钊先生认为“所谓‘道家’,就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①刘增惠先生认为:“道家*初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沿老庄黄老之学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②胡孚琛先生认为“道学应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老子的“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学术系统,其中包括道家、道教、仙学三个大的分支,老子为道学之宗。”③其实正如“科学”的定义一样,并不是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而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察分析,从而使“道家”的定义,从内涵与外延相互彰显中得到领悟。况且道家也在发展中的,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谢清果,1975年生,福建莆田人,哲学博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现于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流动站从事科技传播史研究。兼任中国鹿邑老子学会理事,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道学研究》编委,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厦门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已出版专著《紫气东来——太上道祖圣传》、《老子大道思想指要》,合著《中国宗教通论》、《科学思想的升华——科技创新思维范畴上升论》,已在《中国哲学史》、《文吏哲》、《自然辩证法研究》、《宗教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20世纪的物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发现以及做出这些发现的人们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讲述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们的工作展开的。该书生动地介绍了2...
淀粉基新材料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淀粉的组成、分子结构和颗粒结构、物理和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淀粉基材料作为生物基塑料、吸...
南北朝隋唐数学 内容简介 从公元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北魏肇始,至公元907年,*后一位唐代皇帝被废黜,在这长达52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由南北对峙走向...
无机化学 本书特色 本书理论部分包括绪论、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原子结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电解...
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天体和天文现象的书。它从一些最基本的天体出发,透彻地解释了天文现象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天文学家如何收
中国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植物 本书特色 本书记载生长在大山包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356种。每种植物根据采自大山包的凭证标本记述:生态生活型,形态特征,...
系统工程(第4版) 本书特色 《系统工程》(第4版)曾获得1992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系统工程》是1986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无机化学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大学理科无机化学教学的要求,结合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书将无机化学内容分成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三大部分,共二十章。重点叙述化学...
现代地貌学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把重点放在地貌特征的刻画和地貌形成演化的介绍,突出沉积环境、时空尺度、过程与机制等重要观念,强调野外工作、实验分析、模拟计算等基本...
连续体和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介绍关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力学特点而不是数学风格。全书采用统一的风格和标记,有助于学习...
完全可积非线性方程的哈密顿理论 内容简介 哈密顿理论是完全可积的非线性方程的标志.本书对孤子理论中研究得特别活跃的几种方程:NLS方程,KdV方程,sine-G...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衡山册:Hengshan mountain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以衡山为代表的湖南地区植物146科355属564种,可供华中地区湖北、江...
人类学经典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类学专业的大型导读书籍,也是一本直接配合人类学教科书的教辅读物。本书内容广博、兼收并蓄,梳理了人类学主流理论流派的脉络,记录了...
自然地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尝试为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自然地理学教材,其主要目的是在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展思路,接触自然地理学的前沿研究...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 内容简介 目前,实验室人员面临的一大困惑是如何运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来阐释基因组所编码的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解释。德国马尔堡大学的 ...
《托梅教授的植物图谱(套装上下册)》中收录了德国著名植物学家、植物画家奥托·威廉·托梅的《托梅教授的德国、奥地利及瑞士植
中国数理天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数学与科学史丛书》之一,按照传统历法的编排次序,逐次论述了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太阳运动、月亮运动、日月交食与行星运动方面的算法...
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万叠银山寒浪起”,经济大潮的奔涌,不能不对学术研究有所冲击,然倘无学术之进取,则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将难以发展...
斑马鱼组织细胞学彩色图谱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实验动物研究人员,以及用斑马鱼为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农业科学、医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科研人员本书用600多幅彩色...
大科学家文丛。本书为了便于阅读和相互比较对照,把全书83篇文章按内容性质分成16组,这也可显现出爱因斯坦思想的丰富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