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科技思想,界定了道家科技思想的科学内涵,探讨了道家思想与传统科学范式间的关系,阐述了道家科学思想的精神气质和方法基础,剖析了道家技术思想的运作模式。
作者着重关注道家科技思想对当今克服科技异化的意义和价值;首次从自然技术、社会技术、自我技术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道家技术思想;努力勾勒道家科技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脉络,进而开创性地探究道家科学共同体兴衰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展,『国学』的内涵逐渐发生演变。到了近现代,『国学』成为指称我国特有学术的一个术语,其外延是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涉及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本文库正是从广义上使用『国学』概念的,至于『新知』既意味着新的领域、新的视野,也意味着新的探素、新的认识。由于国学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套文库当然应该有所选择,关注那些具有新发现、新观点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将『国学』与『新知』合成的用意所在。从文稿选择的立场看,既然是『国学』,则入选的文稿必定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既然是『新知』,文稿如果仅仅反映传统文化内容,还是未能符合要求的,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特质兼备,才能进入这套文库之中。也许组织者对文稿的选择不一定准确,但不论情况如何,『新知』乃是编纂这套文库的初衷,表达着一种愿望、 一种追求,一种目标。
**章道家科技思想何以可能
道家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①
——李约瑟
“道家科技思想”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道家在承继先老学和学派自身创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汲取传统科技思想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哲学观念,同时,道家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式微乃至复苏都与时代的科技进步或衰弱有着密切联系。从中国的科技史与哲学史、思想史来看,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哲学范畴和命题提出的出发点,而哲学思想又会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方式和形态。这就为人们研究科技进步的思想因素和思想发展的科技背景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道家的作品去理解和把握那个时代的科技思想。
**节“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理论前提: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其思想贡献主要在哲学方面。但从科学的产生、发展而言,哲学既是科学的母体,又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基础。因此道家之中自然含有科学产生发展的思想依据与思想方法,这便是“道家科技思想”命题成立的合理前提。其次,道家在发展演变中也确实表达了许多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深刻科技思想。
一、“道家”起源及其科技背景:
“道家”这一概念真可谓是“名可名,非常名”,难以界说,但是人们又不得不说,故而就有了许多迥异的见解,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道家”这一概念。黄钊先生认为“所谓‘道家’,就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①刘增惠先生认为:“道家*初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沿老庄黄老之学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②胡孚琛先生认为“道学应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老子的“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学术系统,其中包括道家、道教、仙学三个大的分支,老子为道学之宗。”③其实正如“科学”的定义一样,并不是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而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察分析,从而使“道家”的定义,从内涵与外延相互彰显中得到领悟。况且道家也在发展中的,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谢清果,1975年生,福建莆田人,哲学博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现于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流动站从事科技传播史研究。兼任中国鹿邑老子学会理事,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道学研究》编委,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厦门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已出版专著《紫气东来——太上道祖圣传》、《老子大道思想指要》,合著《中国宗教通论》、《科学思想的升华——科技创新思维范畴上升论》,已在《中国哲学史》、《文吏哲》、《自然辩证法研究》、《宗教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中华科学文明史.第4卷 内容简介 简介《中华科学文明史(第2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华科学文明史.第4卷 目录 翻译前言前言**章 工程师:他们的地位,工...
伴星共生 本书特色 一位著名日本天文摄影师,50年星空观测心得,100多个天文知识,200余张天文摄影图片,若干引人入胜的繁星趣闻,一次关于星星的深度分享,一本...
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史、海洋渔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和海洋文学等八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舟山群岛海洋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未来...
六足动物(昆虫)系统发生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六足动物(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各纲和目的系统演化为主线,同时探讨与甲壳动物、多足动物和螯肢动物等...
工程流体力学双语教学 本书特色 本教程共八章,涵盖了工程流体力学绝大部分内容:**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流体的特性,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第三章 流体流动的基本...
水文明的崩溃 本书特色 这本《水文明的崩溃》由亚历山大·贝尔著,罗红译:◆在地球总水量中,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的比例只有1%;◆人类的文明起源于沟渠,...
动物生理学(第2版) 本书特色 该书以哺乳动物为主要对象,论述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家畜、禽(鸟)类、鱼类及其他名贵、经济类动物生理的特异性加以比较和融...
中国亚热带 本书特色 中国亚热带,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位于我国季风区热带与温带之间,两连青藏高原,东临辽阔海洋。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温湿,地表形态复杂,土...
无机化学 内容简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册书内容涵盖了元素化学非金属中的氢和稀有气体、卤素、氧族元素,金属中的碱金属、镧系与锕系金属;以及无机化学中的无机化...
诺贝尔科学奖成果的方法论研究 本书特色 《诺贝尔科学奖成果的方法论研究》从方法论视角对百余年诺贝尔科学奖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涉及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如诺贝尔科...
这本书讲述的是自然界的动物们令人惊讶的奇闻趣事。你会看到会七十二变的章鱼,会爆炸的蟾蜍,用眼睛进食的青蛙,在母亲子宫内就
无机化学 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教材内容起点是以初中化学为基础。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不仅注意了无机化学本身固有的科学体系,更重要的是充分考虑到无机化学要为专业课服...
化学实验员简明手册-化学分析篇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七章,着重介绍了实验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定性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有机物定量分析...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 本书特色 100多种微生物基因组DNA测序工作的完成,同时还有超过200多个测序计划在进行之中,极大地拓宽了研究人员采用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
《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书中列出了“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字”、“寻求认同”、“记忆有缺陷”等批判性思维,立论精辟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本书特色 本书以GIS的理论为依托,系统地阐述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技术与方法。全书内容涉及GIS-T数据采集、GI...
世界地理地质之谜大全集-破解版 本书特色 人类是伟大的,但是相对于地球母亲而言,人类又是渺小的。科技发展到今天,地球上许多地理地质之谜依然未能解开。在地...
西奥多·格雷(TheodoreGray),是一位化学家,更是一位疯狂的元素收藏家。他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有关的标本和物
Thescientificstudyofnetworks,includingcomputernetworks,socialnetworks,andbiologi...
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 本书特色 田家康所著的《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试图从亨廷顿的问题意识以及兰姆的观点出发,探讨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