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2日,是中国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马克昌教授80华诞的喜庆之日。此年,也是马克昌教授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56周年。本套系列丛书是专为庆贺马克昌教授的80寿辰暨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56周年编辑而成的。
在56年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生涯中,马克昌教授见证并亲身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55年跌宕起伏的历程。1946年,他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著名的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并投身革命。1950年,他因品学兼优而毕业留校任教。不久,他即被保荐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接受全新的学习和教育,同时,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攻刑法学。1952年,他完成研究生学业,回到武汉开始登台主讲刑法学。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遭遇严重打击和挫折时,马克昌教授也未能幸免。1958年,马克昌教授受到不公正待遇被下放到农村劳动。1959年下半年,他虽然被宣布“摘帽”并得以重返武汉大学,但是法律系已被撤销,只得从事伙食科出纳员、图书馆馆员等工作。“文革”开始后,他又受到错误对待,并再次被下放到农村走“五七道路”,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直至1972年才又回到武汉大学图书馆,工作到1979年。在此20多年的艰难岁月中,他风华正茂的青春日子和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无声地流逝了。然而,在种种精神和肉体的磨难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即便在农村、在图书馆,也作出了令人称道的成绩。
1979年,马克昌教授53岁,这一年,他终于迎来了时代和人生的重大转折。他被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委任为法律系副主任,协助法律系主任韩德培教授一道恢复和发展法律系,迎接新中国法治建设和教育的春天。受命后,马克昌教授怀着对法学事业的热爱和凭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在事业上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全面展示了法学活动家、教育家和刑法大家的风采和魅力。
作为法学社会活动家,1980年,马克昌教授曾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委派,在轰动世界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中,担任吴法宪的辩护人,依法工作,获得极大赞誉。他还兼任中国刑法学会名誉会长、*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等多种社会职务,为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法学教育家,从1983年开始,马克昌教授担任武汉大学法律系主任。1986年,武汉大学法学院成立后,他又出任法学院院长。他以极大的激情和精力,投身于法学院建设,带领全院教师和工作人员团结进取,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使武汉大学法学院成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成为中国著名的法学院,并一直保持着国内同行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声誉日高。
作为学者,马克昌教授一直活跃在刑法学理论研究的舞台上,笔耕不辍。他参与主编的多部刑法学教材被誉为我国权威的刑法学教科书。由他主编的《犯罪通论》、《刑罚通论》、《中国刑事政策学》、《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等著作,受到学界高度评价,成为我国刑法学研究的典籍性文献,是很多高校刑法专业研究生的指定教材。2002年,他出版的专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以其丰富的内容、详实的文献、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见解轰动学界,并成为2003年度获国家图书奖的惟一法学类著作。
作为教师,马克昌教授一直活跃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授课、讲座。他教学一丝不苟,而且在艰深的理论和现实案例中游走自如,深入浅出,颇受学生欢迎和喜爱。他不仅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崇高修养的人。他为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有的在*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各级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担任要职,有的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在各条战线上为中国的法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昌教授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学者,他以开阔的视野、国际化的意识,重视对外交流,积极主动地将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置其于国际学术环境中发展。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巴西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访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也多次热情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到中国来访问讲学,举办国际会议。通过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者进行交流,不断引进新的学术信息、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潮,马克昌教授身体力行,积极组织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为学科建设注入生机,提升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强了本学科在同类学科中的竞争力,为学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昌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理论成就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中国司法界和刑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的尊敬和景仰,获得了国外同行的敬重和钦佩,受到学生的爱戴。在马克昌教授8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他的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策划了这套庆贺丛书,以表达自己对先生的感激和祝贺。本套丛书中的作品,有的是独著,有的是合著,它们都是马克昌教授的弟子们在刑法学、犯罪学方面新的研究成果。贺寿献礼意义深远,一方面是弟子们向先生汇报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刑事法学理论研究,这也非常符合先生对弟子们的期许。
这套丛书在策划之时,得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他们组织了专门的编辑力量,负责丛书的编辑出版。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
作者:(美国)粱勇(Y.Daniel Liang) 译者:戴开宇梁勇(Y.Daniel Liang),现为阿姆斯特朗亚特兰大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之前曾是普...
郭敬明,青春文学领军人物,畅销作家,导演,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刊”《最小说》主编。落落,校园女...
中华好字词 本书特色 《中华好字词》是一部体现汉字之美之好之博大精深的作品。收录了从先秦时代到现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中的具有文化内涵但不易被大众所熟知熟记和...
英美刑法论要 本书特色 我国刑法学界对英美刑法研究匮乏,内容介绍落后陈旧,论著翻译晦涩难懂的现状。鉴于此,本书以内容介绍全面系统、使用语言通俗易懂、体系设置突出...
中医的名义 本书特色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老的中医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拉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序幕。正如中医经典所言:“寒者热之...
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是比利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索尔维国际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所所长兼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联合报文学大奖得主童伟格代表作一个关于离开或留下,逝去或复活,失落或寻找,溯想或遗忘……微苦、无伤的“说不完的故事”✨内容简介一个家族的命运难测不可解,四代人逃...
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这部德国古典唯心论代表作,既体现了谢林的进步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也包括了预示着他转向反动的保守方面。在译述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们觉得有必要谈...
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玄兔新一代畅销作家,创作的《厘米学院》系列小说,描绘的异世界瑰丽新奇,险象丛生,充满热血的奇幻色彩,被读者誉为“青春冒险小说掌门人”。
中国八大原创网站最具人气的玄幻巨著。起点中文、幻剑书盟等8大原创网站40周排行榜、推荐榜双料冠军。点击率超过3600万次,推荐人数超过800万。小说以三个小佣兵...
沈璎璎,作为一个医学女博士,却是游走于云荒世界和现代时空的侠女,虽无一柄寒光利刃快意恩仇,却得一支遒劲刀笔刻写情缘。时而凌厉,洪荒宇宙纳于胸中、藏于股掌;时而温...
励志公益讲师、新锐畅销书作家韦娜重磅新作李尚龙、杨熹文、艾明雅 等诚挚推荐文章多次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意林等重量级自媒体转载机遇转瞬即逝,别给自己退路,你必须...
作品目录小汽车和小兰人壳郎明星求药记莫迪达宝塔丸小鸭和小鸟舒克舌战贝塔:父母有权力打骂孩子吗?· · · · · ·
有奥斯维辛,就不能有上帝的存在。——普里莫•莱维无论我在思考什么,总要思考奥斯维辛。感谢那些要求、甚至逼迫我们讲述一切的人,因为他们想听到、想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
三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95后科幻作家荣誉之作刘慈欣、马伯庸、吴岩、姚海军鼎力推荐!叹为观止的故事展现,一部看得懂的硬核科幻小说。抵抗异变的不是决绝和悲壮,而是...
胸怀天下的是圣贤,笑傲天下的是圣贤,圣贤是人类的星星之火,圣贤是人类改变世界的法宝,圣贤是科学殿堂的前人,圣贤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人类拥有的一切智慧都是圣贤心...
《我国医学领域Ph.D.学位标准研究》内容简介:研究生教育是许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心。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