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福州人,生物学家,化学家,著名科普作家。
高士其青年时代深受“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1928年,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时,他不幸在一次实验中,感染脑炎病毒,造成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但高士其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 了医学博士课程,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
学成回国后,高士其曾在南京中央医院任职。他痛恨医院与 国民党官场赃官相互勾结的腐败现象,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高士其”,庄严声称:“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同时忿然辞职来到上海,受新文体“科学小品”的启发,从此开始科普创作,找到一条把科学献给大众的途径。
1937年,高士其孤身一人,历尽艰险,投奔革命圣地延安。1949年9月,高士其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体大会,开始了新生活的里程。自1954年起,高士其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高士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78年高士其与科普界人士发起筹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并于197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顾问、 中国科普作协名誉主席。
从23岁到83岁,高士其在60年残疾生涯里著述数百万字。他说,他愿化作知识海洋中的一片微波、一朵浪花、一丝春风,和大家一起扬起科学的风帆,同舟共济,全速前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1949年后,他写了大约75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创作了数达2800余行的科学诗,著书18本。其 主要作品有:《揭穿小人国的秘密》、《生命的起源》、《和传染病作斗争》、《我们的土壤妈妈》、《谈眼镜》、《炼钢的故 事》、《高士其科学小品文集》、《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等。
1955年1月20日,福州市受到来自台湾的战机轰炸,造成大火灾。1955年5月30日,高士其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的委派来到福州视察。在福州视察的12天中,高士其广泛听取了 福州市各界人士各阶层民众的意见,并就视察所得,以粮食统销、文教卫生、救灾工作、市政建设等为重点作了报告,即《视察福州市工作的综合报告》,其对故乡拳拳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高士其在一九三五年,写了**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读书生活》半月刊上。从这时起,至一九三七年八月离开上海止,可说是他科学小品创作上的*旺盛的时期。他用有点僵硬、发抖的手,写下了近百篇科学小品。尽管此后他也写了不少科学小品和科学诗,但是,我以为他的作品*精华的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一九三六年四月,高士其的**本科学小品集《我们的抗敌英雄》(与别人合著),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六年六月,高士其的**本科学小品集《细菌大菜馆》,由通俗文化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七年初,高士其的第四本科学小品集《抗战与防疫》(该书后又曾改名为《活捉小魔王》、《微生物漫话》出版),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自一九三六年起,高士其在《中小学》杂志上连载《菌儿自传》,每期发表一章,至一九三七年八月写完*后一章。这些文章后来编成《菌儿自传》一书,于一九四一年一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高士其应陶行知之约,写过一本《微生物大观》;应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之约,翻译了《细菌学发展史》;他还应《开明中学生手册》、《大众科学》、《申报》周刊、《新少年》半月刊、《读书》半月刊、《妇女手册》、《力报》、《言林》等报刊杂志的约稿,写了许多科学小品文。
高士其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富有战斗性。他是为了战斗而写作。他的作品,象一指把锋利的匕首,剌向国民党反动派。
高士其在他的第二篇科学小品《我们的抗敌英雄》中,用极其饱满的政治热情,讴歌了白血球:
“白血球,这就是我们所敬慕的抗敌英雄。这群小英雄们是不知道什么叫做无抵抗主义的,他们遇到敌人来侵,总是挺身站在*前钱的……一碰到陌生的物体就要攻击、包围、并吞,不稍存畏缩退怯之念,真是可敬。”“血白球尤恨细菌,细菌这凶狠的东西一旦侵入人体的内部组织,白血球不论远近就立刻动员前来围剿……”在这里,不用加任何注解,读者就可以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高士其的科学小品,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清新。例如,高士其在科学小品《听打花鼓的姑娘谈蚊子》一文中,巧妙地用凤阳花鼓调,写了蚊子的危害,写出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痛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本照片和文字相映生辉的《高士其画传》,它突出高士其的生长环境和背景,体现“原生态”的创作风格,力图还原高士其先生的本真状态。
我所能做的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高士其
高士其,是近代以来*值得尊敬的中国人之一,是全人类共同敬仰的真正英雄。
——作者题记
书评我所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高士其
《半小时漫画唐诗2》内容简介:读懂唐诗,从唐诗背后的故事开始。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陈磊(笔名:二混子)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带
胡适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当代廖廖可数的历史畅销书大家唐德刚独家对话本书特别附录:胡适手绘故乡地图,胡适手书父母生卒年代及徽州「经解三胡」,胡适亲笔所拟口述自传大...
蒋介石的废都岁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告别南京这座城市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在统治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二十多年后永远离开了这个让他恋恋不舍的中国*高权力机关,心情是极其沉重...
赵佗 本书特色 《赵佗》是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合编。赵佗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
尼采幸福语录 本书特色 尼采在生前是孤寂的,也是渺小的,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这些源于他思想的超前性。然而在后世,他的才华被极大地挖掘出来,无穷无尽的人从他的思想...
特斯拉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具有全新理念的昆虫学著作,书中700余幅难得的昆虫野外生态照片,将引领你走入昆虫的王国。特斯拉 内容简介 《特斯拉》一书是美国笔迹学专...
毛泽东交往纪实 本书特色 于俊道所著的《毛泽东交往纪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您全面、真实地记录伟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呈现更为清晰的中国伟人形象。对国内外...
废名先生 本书特色 1.本书以废名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通过走访废名家乡、住地,全面搜集关于废名的史料、原始材料、手稿、书籍等,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废名,让读者得以全...
《魔女嘉丽》内容简介:少女嘉丽·怀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玛格丽特·怀特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偏执地信奉女人须保持极致的纯
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繁体横排,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学者白化文主编,任继愈题写书名,季羡林、王世襄、吴小如等题字★ 书前收录周绍良多...
杜月笙大传 本书特色 我的箭头指向上海滩,我的疆界要越过十里洋场。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富传奇性的人物。这不仅在于他是一个来自乡下的15岁孤儿,单枪匹马闯入...
丹青风骨 内容简介 名画《雪血江山图》价值连城,多方觊觎,真迹迷踪,赝品迭出,疑云萦绕,扑朔迷离;古城丹青世家,三代情缘,悲喜纷呈,异国情爱,畸形苦恋,忠贞痴迷...
《双元制本土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简介:本书根据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特点和上海制造业对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
《衣食行:《醒世姻缘传》中的物质生活》内容简介:长篇章回小说《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波澜壮阔的古典世情小说。在
强盗资本家 本书特色 《强盗资本家:轨道车大享的创富传奇》:伊利诺伊州历史学会的年度作品从一个月薪30美元的底层学徒,到挫折摩根、比肩洛菲勒的财富巨人查尔斯·耶...
详细叙述了从有史可查的曹魏时代的谢氏家族第一代开始,到陈王朝末期的最后一代,谢氏家族的兴衰。全书以十几位谢氏子弟的才情风
百岁追忆 本书特色 《百岁追忆(精)》由百岁老人、原国民党少将、抗战老兵马士弘回顾一生坎坷经历,时间跨度长达 103年,从晚清末年的1911年一直到现...
马龙我的痛我的爱 本书特色 本书为唯一得到马龙·白兰度授权的传记。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位为成功所困的巨星不为人知的一面:来自两个世界的冲撞——好莱坞的疯狂和失乐园的...
元好问传 本书特色 《元好问传》是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漫长学术生涯的绝笔之作。经始于八四八五年,完稿于八七年,此传不仅写出元好问的一生,写出他的追求和坚持、妥协和...
男人的天使 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本书特色 尼采曾向她求婚,他说:“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里尔克因为她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说:“弄瞎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