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你想多了》是一本不用看书就能玩好摄影的摄影书,书中通过作者在环境人像和旅行摄影两大方面的实践拍摄,向更多的摄影人分享了很多新颖的摄影心得和“野路子”玩法。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许可以找到玩好摄影的“捷径”;对于摄影师来说,也可以在拍摄想法上多些新思路。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作者的后期制作秘籍,以及作者如何让摄影“保鲜”、让摄影丰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第1章
「聊聊拍照之前的那些事儿」
1-1 选相机:买对的,还是买贵的?
玩摄影少不了相机,所以我觉得把选择相机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交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1-2 配镜头就像找自己的另一半儿
越来越觉得,选镜头就像是选老婆,没有一款镜头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要。镜头在体积、光圈、焦段、成像和价格这几个重要指标下,根本无法做到一一满足
1-3 拍摄模式不分专业和非专业
在网上,关于用什么模式或挡位拍摄,也是网友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在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印象中,纯手动的M挡是最专业,也是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挡位,然后是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会在拍摄不同题材时用不同的挡位,至于程序曝光的P挡及AUTO自动挡则被视为“傻瓜挡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1-4 重新定义好照片的标准
确定一张照片的好与坏,有很多标准。例如,曝光是否准确、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是否动人、内容是否深刻等
1-5 想清楚自己为什么玩摄影
摄影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小领域,但是走进来之后,才发现这简单的两个字所涉及的东西又很广泛。这是因为摄影本身就包含着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很多标准不明确甚至没有标准,于是会造成不同的摄影帮派同时存在
第2章
「拍人像不想千篇一律」
2-1 让人物与周围环境元素互动
还记得小时候全家人出去玩时,都会把我们放在景点的标志物旁边拍照片吗?那个时候总是和很多游客抢位置,拍留影纪念照,在照相机前挺胸抬头带上微笑,然后数着“一二三”,再按下快门;后来,人们开始伸出两个手指或两只臂膀,在镜头前有了更多的表现,没变的依然是会找个标志物一起合影
2-2 把人物放到风景中
其实这与上一节中提到的“让人物与环境中元素互动”,都属于环境人像的拍摄范畴,只是前面强调的是在小场景中的应用,这里想聊聊在大场景中的实践
2-3 没必要摆好了再按快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朋友们翻看一起旅游外出或聚会沙龙的照片时,那些被瞬间抓拍到的表情,往往会比做好被拍准备后摆拍的照片更吸引大家的注意,也更容易勾起彼此的欢声笑语,若是遇到一张丑化或恶搞的照片,甚至会让大家捧腹大笑。这说明,自然流露的瞬间,最容易打动人
2-4 不一定非要拍到脸
在很多城市风景和人文纪实的摄影作品中,往往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代替传统的大场景图。例如,春运题材中,抓拍到一两个亲历者的细节行为,往往会比人潮汹涌的照片更打动人;拍摄万里长城时,选取城墙斑驳的一个局部来拍摄,往往更能体现历史的沉淀感
2-5 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
我这里聊的角度并不是举着相机围着模特转圈,也不是找一个可以把对方拍美、拍瘦的角度,而是指以模特眼睛为轴,相机到眼睛的视线与地平线形成的角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拍照片常用的是人类常规的视角,也就是站着直立拍摄,或者略微弯腰,尽量让相机镜头与模特的视线在一条水平线上来拍摄人物
2-6 管他什么焦段、设备还有参数
于人像摄影的书籍很多,网上也会有许多介绍,尤其是进入到摄影论坛或加入到摄影QQ群之后,关于人像摄影聊的更多的是用什么相机和镜头拍人像画质更好、焦外更炫;用什么焦段拍人像最符合标准比例,以及如何调节参数才能让曝光更准确等,好像给人像摄影这件事加上了许多标准
2-7 不要被天气和光线条件束缚
有一次是雨天,我跟朋友聊天,朋友突然问我什么样的天气适合拍照片,为什么书上说晴天拍照片也要挑上午或傍晚的时间。我记得当时自己用手指了指窗外,告诉他这样的阴雨天拍照也不错,可以拍出烟雨蒙蒙的感觉。朋友起身望向窗外,又看了看微笑的我,责令我不许说笑,继续追问关于晴天拍摄时的光线和时间问题
2-8 在暗光环境中寻找和利用光源
我的大多数拍摄都很随意,并不是为了拍而拍,有时突然想按快门了,就拍了,所以顾不上手头设备和光线条件
2-9 人人都爱拍逆光
逆光人像照片给人一种暖意和美好的感觉,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因为有透过照片“射进”眼睛里的逆光,也会给看客带来温度
2-10 拍有情节、有情绪的照片
摄影人大多喜欢拍人像,从参与各种群拍到单独约拍,甚至带有一些想法和主题的拍摄,这些都是一种经历,回忆起来才会发现自己对于人像摄影的理解一直在变化
第3章
「如果旅行的意义是拍照片」
3-1 行摄,不走寻常路
在行摄的路上想拍到好照片,步行是基础。建议在出行前做好计划,虽然行摄靠走,但要走得有价值
3-2 多拍,从量中取质
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生活随拍,我都建议朋友们能够多按快门。很多关于如何拍出好照片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往往也是“多拍”这两个字
3-3 有时候拍照片要有一种运气
我曾经在微博上断章取义地说过这么一段话:“一张美丽的风景照片,60%是因为景色本身好,30%是因为设备好,只有10%是因为摄影师运气好”,说的有点偏执,但细想起来却不无道理
3-4 把刺激到你的颜色拍下来
行摄的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极其丰富的颜色。发现最抢眼的颜色,并运用它们来完成拍摄,培养自己对颜色的敏感度
3-5 发现光影和利用天气
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那么,在旅行中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自然的各种光线,这样的亲身感受和实践,比纸上谈兵更有意义
3-6 拍主题之前先拍到主体
在与一些杂志编辑和比赛评委沟通交流时了解到,好照片都是有主题的,也就是说至少让看到这张照片的人清楚知道摄影师在拍什么,进而了解摄影师想表达什么
3-7 如何把寻常景物拍得不寻常
旅行中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就是标志性景点,这样的纪念照是从小受长辈们影响的习惯,每到一个新鲜的国家或地区,都会把自己觉得最代表当地特色的建筑、雕塑或标牌等拍摄下来
3-8 用取景器框出一幅画面
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所及的地方到处都是美景,而人眼的水平可视角度是120°,垂直可视角度是60°,也就是说我们眼睛瞬间捕捉到的也并非全部,更何况是通过一部相机去记录旅途中的美景
3-9 尝试把当地人拍入景中
起初,我在旅行时很少拍当地人,虽然看到很多前辈在旅行时拍摄形形色色的当地人,却始终不敢触碰这个领域
3-10 抛开手头设备和理论束缚
我接触过一些摄影师,聊过关于出行携带设备的情况可供参考,基本分为三类
3-11 在旅行中拍有趣的照片
在旅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趣的事,发生在眼前或身边,把这些场景和瞬间记录下来,是一种永久的回忆
第4章
「后期调色经验分享」
4-1 我的两个后期
在分享后期经验之前,想先聊聊我的两个后期,也就是在按完快门之后,我常常会做的事情,以及我对照片PS的一些看法
4-2 还原颜色并加以修饰
我喜欢拍颜色丰富的风景,但是用不同的相机会拍摄出不同的效果,总会有差别。也就是说,无论用哪个型号的相机都无法原原本本地记录眼睛看到的样子。所以,我往往会通过后期调色,把照片弄成自己喜欢或期望的效果
4-3 尝试电影色调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会被里面的画面颜色所吸引,所以有时候对照片的后期调色处理,会尝试偏电影色调。后来发现,电影色调其实也并不唯一,也就是说不同题材和时期的电影,对于颜色的选择也会不同
4-4 尝试胶片色调
喜欢玩胶片摄影的朋友除了对胶片机和胶片成像过程的痴迷,还会有对胶片照片色调迷恋的原因。我也很喜欢胶片的照片,总是被其出其不意的颜色和质感所迷倒。所以,我曾经用数码片通过后期调色尽可能往胶片颜色上靠
4-5 尝试清新风格
谈到清新风格,可能每个人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幅明亮、温暖的照片,无论是人像还是风景,都希望画面是干净、纯粹的
4-6 尝试单色效果
提到单色效果,起初我们都会想到黑白。后来我开始在黑白照片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可选颜色”或“色彩平衡”来再次进行颜色的增减,发现这样单色的调节很有意思,每种颜色都有明亮、饱和度和明度的调节,不同的配比,效果也会不同,所以说后期调色有点像做饭,每种佐料和原料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像口味
4-7 尝试深色浓厚效果
有时候拍摄老旧、残破的环境时,我会选择加重那种破败的效果;有时拍摄颜色丰富的环境时,我也会选择增加对比来夸大颜色的浓度;有时拍摄前景明亮背景略暗的画面时,我也会选择颜色浓厚效果的尝试
4-8 尝试双重曝光
双重曝光是指在同一底片上进行两次曝光,看上去就像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让我有这个想法来自于朋友的一次胶片拍摄的失误操作,她误把一卷已经拍完的胶卷又拍摄了一次,结果洗出来的照片,全是两张的叠加,虽然看着有点乱,但是很有趣
第5章
「对摄影的兴趣如何保鲜」
5-1 尝试更多的拍摄题材
延续自己对摄影的兴趣,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尝试更多拍摄领域。如果你之前喜欢拍景,不如尝试拍拍人;如果你之前喜欢拍美女,不如尝试拍拍男人或孩子
5-2 给自己安排“命题作文”
平日里我们的大部分拍摄实践都是漫无目的的,即使有目标和计划,大多也只是对拍摄目的地或拍摄对象的预期
5-3 善于归纳整理往日的照片
闲暇时回顾自己拍过的老照片也是一种乐趣,尤其是到了每年年末,很多朋友都喜欢总结这一年来去过多少地方,拍过多少照片
5-4 给照片加旁白
我觉得摄影是一种主观的态度,就像面对同一个话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个世界,在每个人的镜头下展现的视角和内容是不同的。
5-5 在照片上画画
摄影和绘画一样,都是通过视觉创作来表达想法。如果说绘画是“白手起家”的创作,那么,摄影则更像是半成品,在眼前的世界里寻找素材来进行创作,所以摄影好似绘画的衍生品。既然摄影与绘画的内在联系有很多,为何不尝试一下让它们的外部也发生一些联系呢
5-6 制作属于自己的明信片
自己拍的照片除了冲洗、打印、塞进相册以外,还可以制作成明信片,寄送给新老朋友
……
动物铅笔素描基础入门 本书特色不用担心太过复杂无从下笔,我们贴心地为你从造型开始,结构、线稿、上色、修饰,一步一步手把手教你如何绘画!即便没有任何绘画经验,你也...
《行·影不离》内容简介: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
黑白线描花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黑白花草线描教程书,囊括70余种迷人的植物,有叶片舒展充满热带风情的仙女琴叶榕,有花瓣娇柔充满古典韵味的胭脂芍药,还有藏在深...
二十世纪西班牙美术 目录 概述**章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的美术“98年一代”美术家西班牙的印象主义油画家从古典向现代过渡的美术家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第二章马德里...
菊花-白描花卉 内容简介 所谓白描,就是用较细的墨线,以中国画特有的骨法用笔法所绘制的线描作品。通过学习花卉白描,不仅可以掌握工笔画线条的画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
《原画梦:30天学会日系插画》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介绍日系插画绘制技法的教程,通过30天的时间安排,帮助读者规划学习内容,具体
《动漫Q版人物造型素描技法》内容简介:本书由COOL漫工作室编著,主要讲解Q版漫画的绘制方法,其中包括写实人物与Q版漫画人物、Q版
《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内容简介:如果心能容纳无限的经验,虽然饱经世故,历尽艰辛,依然能保持一颗单纯的童心,依然会相信种种
王一亭 内容简介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
钱桂芳山水画技法讲座-山水画基本技法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16章,包括树法、石法、山法、云法、泉法等山水画必要基本技法内容;同时,又增添了积墨山水、浅绛...
很多模特面对镜头时,都会陷入手足无措、姿态匮乏的窘境。怎样摆脱这样的困境,轻松摆出优美、动人的姿态呢?本书即是帮助您迅速
画里画外 本书特色 艺术是时代和生活的缩影。本书通过画家蔡兵自己的绘画作品,自叙几十年艺术的生活点滴,生动讲述创作的背景、作品的故事,深刻反映艺术、社会与个人的...
工笔春夏花卉画法(8K) 本书特色 《工笔春夏花卉画法/中国画技法》开篇讲述了若干基础技法,有白描勾线(工具与执笔、白描笔法)、染法(染法的分类、基本常用色的调...
古代佚名画鉴赏大系.山水篇 本书特色 作者在完成自己的绘画后,没有在作品上著录上自己的名姓,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者慢慢地也就被人遗忘了,后人由于无法考证这些作品...
《技术人修炼之道》内容简介:《技术人修炼之道:从程序员到百万高管的72项技能》旨在帮助IT技术人员提升职场核心技能、架构思维、
兰-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 本书特色 《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兰》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兰-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 节选 《老年国画大...
让镜头聚焦民众,感受事实的力量。腾讯网新闻中心著名栏目《活着》集结成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
竹久梦二的童画童话 本书特色 《竹久梦二的童画童话》首度与中国读者见面,漂泊的抒情画家浮世绘风格与现代主义的完美结合。主要包括:清晨、他们在哪儿做什么?、与太郎...
人物速写-本色元素 本书特色 本色元素.人物速写:主旋律美术系列照片书,主要是通过临摹照片来学习人物速写。本图书包括十部分,**部分为人物的观察方法,第二部分为...
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韦启美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介绍中国当代油画家的系列画集,入选的画家出生于20年代至30年代,属于油画界的第三代人。他们的创作活动主要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