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袁冬平 文/陈小波 1989-1994年
有数字表明:目前世界上各种精神病患者达3亿多人,其中重症患者达 4000万人,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则有重症患者1400万人因为病情特别严重而被送进444所精神病院,对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早已将这里遗忘了,或许还有—些人记得精神病院是关疯子的地方,充满了恐惧,但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那里面住的是病人,是比其他病人更需要同情和关心的精神病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989、1990和1994年的三年时间内,袁冬平作为记者,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全国7个省市的十几家精神病院里拍到了这些照片。袁冬平外表谦和,看上去不油滑更不世故。在中国摄影界,他毫无知名度。虽然身为《民族画报》编辑,却似“圈外人”,几无惊人之举。但这种耐得寂寞的个性并没有阻碍他对摄影的思考与行动,反而引导他进入别人未能涉及的更深远的领域。
从1989年到1991年,他操着两台破旧相机用自己的假日和一些出差机会采访了天津、北京、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十几所大小精神病院。相机里装的是从电影厂仓库里买来的过期电影胶片,对社会来说,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偶然行为,这行动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背景。
精神病既有遗传性与素质因素作为培养基,又有生物性或社会心理因素为促进导火索。因此,敏感、内向、脆弱、偏执、孤僻离群、承受有害因素能力差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并成为社会的负担。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手段,只能在医疗控制的基础上求助于自我保护和社会保护。
“那是一个不算漂亮,但却非常可爱的女孩,我想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会由衷地喜欢她。”袁冬平缓缓谈起北京回龙观精神病院的一个病人,“她是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系的学生,那年全院只挑选她一个人赴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但只去了十几天就犯病了。她患的是迫害性妄想狂症,总疑心别人企图谋害或加害于自己。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医院的音乐治疗室,她带着耳机,正闭着眼睛听音乐,模样安详极了,看上去和花样年华的女孩子完全没有两样。我提出给她拍照片,她轻声说:我想把头发散开,这样更好看些……”
“我不能忘记的是天津张贵庄精神病院的一个中年妇女。她原是一所大医院的药剂师,犯病后骨盆、胳膊都摔坏了,整日光着身子躺在床上。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对我说:‘我在等死。’那种等待死亡的眼神令我震动。我又一次去她的房间,是午饭时分,见她正在大口吞嚼肥肉,她又对我说:‘我就爱吃肥肉!’我简直无法分辨这是对生命的渴望还是绝望了。”
袁冬平告诉我,人们绝不会想到,精神病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正常人谈一谈”。我想起多年前自己在北京安定医院采访的经历,病人们得知来了记者,全都拥挤到门口排着队,像小学生一样举着手朝我喊:“记者,先和我谈,先和我谈吧。”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冲到前面:“记者,我会拉二胡,先采访我吧。”当时我笑不出来,心中充满了辛酸。
精神病人被视为社会异物,可他们也想交流,想得到理解与关怀。可在现代社会,尤其在节奏日益加快、生存空间拥挤的中国,许多人因生活的压力,身心不得安顿,自顾不暇,哪里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助精神病人?
据卫生部门的统计,目前共有的444所各类精神病院里,病床有8.6万张,正式的精神病医生却只有1.1万人,这意味着每2.7万个病人才有一所医院,每130个病人才能有一张病床,全国平均每10万人才拥有一个精神病医生。
在选择了这个题材拍摄后,袁冬平越拍心里越难受,滋味万千。病人从四五岁到八十多岁,男女老少,形形色色,在他们那或麻木、或凶猛、或痴或躁的目光背后,都藏着一个个令人心疼的故事,人间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地狱。拍摄进行得极其艰难,但袁冬平珍惜这次选择。他为无数生命遗憾,他学会了同情生活中更为不幸的人。
问及袁冬平希望自己的摄影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说:“只希望我的照片能引起人们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以应有的了解和关注。你得了感冒、得了肺病肝病,周围的人会同情你;而你得了精神病,社会却歧视你嘲笑你。住过精神病院,出来后就业、婚姻都受到影响。甚至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都难以找到情侣。有的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可出院后社会没能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便又会犯病。有的人一生进出精神病院好几次,甚至干脆就在精神病院中了其终生。人们怎么才能公正地对待精神病患者—我们的兄弟姐妹们?”
崔如琢谈艺录 本书特色 《崔如琢谈艺录》作者崔如琢先生是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和收藏家,其早年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傅抱石等大师,且自幼习字,书法承袭碑派书法...
静物摄影 本书特色 “静”心“摄”物如何用低成本拍出高质量的商业佳作,是绝大多数摄影师困惑的问题。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静物摄影都是摄影大师们玩的东西,高成本、高标...
《细说痴呆》内容简介:本书针对痴呆潜在患者及家属群体,主要向读者揭示痴呆的发生、发展过程,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家
《古代北方私家园林研究》内容简介:自先秦以降,中国北方地区的私家造园的历史绵延两千余年,关中、中原、幽燕、齐鲁、三晋等地历
剩余与额外 内容简介 《剩余与额外》内容简介:剩余的就是额外赋予你的,今后命运中的任何事情,无论怎样展开,或优雅或厌烦,其中都不会缺乏某种魅力和某种独特的自由。...
怎样画虎 本书特色 有志学画的朋友,抱佛脚丛书给您指出一条入门捷径,你将会在*短时间里掌握绘画基本技巧。怎样画虎 内容简介 《抱佛脚丛书》是专为国家画爱好者编写...
《看见绚丽的阳光》内容简介:茅盾作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创作和研究道路上扮演了指引者和探寻者的角色。本书从
徐菘霙,宁波作家协会会员,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电影学与文化管理硕士,曾出版游记《留学生的旅行箱》。热爱着这个世界,年轻时老往外跑,幸遇邮轮摄影师的工作,跟随邮轮一起...
中国山水画技法 本书特色 人民美术出版社强力推荐,至今已发行近300000册,学习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教材,著名画家白雪石先生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历年真题+全真模拟(第二级)》内容简介: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简称为PETS考试,是由教育部组织的面向全国的统一考
飞禽-工笔线描画谱 本书特色 线描也叫白描,即单纯的用线画画,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韵律等。线描写生则是用线描的技法记录要描...
美术丛书-34-四集第四辑 本书特色 《美术丛书》,民国时期由黄宾虹、邓实选编。黄宾虹为近代著名美术大师,并精研画论、画史,颇多创见。所收各书,以论书画者为主,...
器皿类--宫六朝水粉写生艺术教学系列谈 目录 一、干、温法与造型二、半温半干的处理三、局部推进的写生方法四、光源环境的要求五、室内静物光与色的变化六、色彩冷暖关...
《摄影眼的培养》内容简介:“摄影眼”其实就是拥有“看见他人所不能见”的观察能力。摄影爱好者在面对相同的场景时,总希望拍出
名家王启桓写意牡丹 内容简介 本书为“跟名家学技法”丛书之一,所展示的是山东省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分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
当代油画家?王力克 本书特色 《当代油画家》系列画册首批入选的11位油画家,多年来活跃在艺术创作前沿,他们曾创作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百禽画谱-中国画线描 本书特色 在中国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线和如何运用线来作画是该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环节。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对线的节奏、粗细、顿挫...
怎样画八仙 内容简介 八仙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道教故事中惩恶扬善、抑富济贫的八名得道仙人。八仙传说甚早,唐代已有《八仙传》,但其中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吴元泰小说...
中国山水画教程 目录 **章 国画材料——宣纸与笔、墨、砚**节 用纸第二节 用墨第三节 用砚第四节 用笔第五节 笔墨第六节 用墨之法图录(图1~12)第七节 ...
松涧山禽图-中国历代绘画珍本 本书特色 宋代花鸟画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当时画院和民间名家众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画法画风不拘一格,或双勾、或没骨、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