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历史、考古学界的研究者们以历史的责任感为己任,以严肃、认真和科学的态度,投入了沉寂多年的渤海国研究之中。一时形成了由国内外著名的老一辈学者、专家带头,大批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强有力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连续奋战了七八年的时间,向国内外学术界推出了一大批关于渤海的历史、政治、民族、考古及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著、论文和考古学报告等。这批成果的数量之多、学术水平之高,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标志着中国的渤海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时期,关于渤海的国外研究状况,尤其是苏联远东地区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被陆续介绍到中国.
由于关于渤海的历史文献比较缺乏以及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等客观情况,到了80年代后期,中国的渤海研究相对有所减少,研究者们一致认为,渤海研究的未来和发展,“希望在田野上”。也就是说渤海考古学的进展如何,是渤海研究的关键。当然,这首先是将希望寄托在本国的考古学研究方面。同时,对周邻国家,尤其是与渤海当时的领土疆域有关的国家,对那里的渤海考古学研究,也寄于厚望,俄罗期远东地区则是备受关注的地方。
工994年冬,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正式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几位俄罗斯学者访问了我所。在俄罗斯学者带来的学术成果中,《渤海国及其俄罗斯远东部落》一书格外引入注目,这就是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的由多位从事渤海考古学研究的俄罗斯学者集体撰写的著作。写作这部书的目的,用书中的引言的话说:“根据文献史籍及考古学考察的研究成果,揭示渤海在周邻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渤海在远东地区通古斯语族民族未来命运中的地位,是作者所面临的任务.”作者遵循这一写作原则,将多年来所获取的考古学资料进行了整理,著作具有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
如何将俄罗斯考古学家的学术成果及时、科学、准确地翻译过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要求译者要有扎实的考古学基础理论,并有较丰富的考古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尤其是要对渤海考古的各种遗存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译者还要对原著作者所从事的考古及取得的成果有相当深入的掌握。只有这样,加上过硬的外语功夫和勤奋才能完成一部出色的译作。
本书的译者宋玉彬同志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青年考古学者,该同志在大学受过严格良好的考古学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参加我所工作后,积极参加田野考古工作,尤其对我省东部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朝鲜北半部沿日本海一带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类遗存都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从90年代初起,便立下决心要承担起翻译和研究渤海考古的任务.为此,该同志刻苦钻研俄语,经过短短的几年努力,将自己的俄语水平提高得很快,为了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他曾到俄罗斯远东黑龙江下游参加由俄罗斯学者主持的考古发掘,还到海参崴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因而,具备了一定的俄语语言汉译的能力,在此期间,该同志还不断地将篇幅不长的俄罗斯学者的论文翻译过来,使自己受到锻炼,翻译水平和技巧更加成熟。正是由于宋玉彬同志具备了翻译专著的条件,因此,1994年所里决定将本书的翻译工作交给他,希望他尽快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中文版的本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我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一是祝贺宋玉彬同志在翻译作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二是本书的学术价值一定会受到中国学者的肯定,会对我国的渤海研究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此欣喜之余,利用本书出版的机会,还想说几句,那就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有工8个年头了,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抓住历史的机遇,在相当好的社会环境下,多读些书,钻研自己的业务,是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正道。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些人被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搞昏了头,变得浮躁。一句话,坐不住冷板凳。学问是需要一代代传下去并得以发展的,没有一点踏踏实实的精神是什么也干不成的。从宋玉彬同志几年来的成长和翻译本书过程所尝到的各种滋味,从中是可以悟出一些道理来的。
王 侠 1997年7月25日于长春
序…………………………………………………………王 侠 1
引 言………………………………………………………………1
第一章 渤海国(698—926年) ………………………………27
第一节 渤海国建国前远东地区的民族政治状况………27
第二节 渤海国政治历史概述……………………………40
第三节 渤海国的行政体制………………………………47
第四节 渤海国的社会制度………………………………55
第二章 渤海地区的渤海文化考古遗存及其评述……………63
第一节 关于滨海地区渤海遗存的分类…………………63
第二节 城址与村落址……………………………………65
第三节 墓地………………………………………………86
第三章 渤海时代滨海地区居民的物质文化…………………89
第一节 房址与宗教设施…………………………………89
第二节 农业经济与猎取业………………………………111
第三节手工业 ……………………………………………120
第四节 交通工具与对外联系……………………………189
第五节 武器………………………………………………193
第四章 渤海文化………………………………………………198
第一节 渤海文化的总体特征……………………………198
第二节 装饰造型艺术 宗教观念………………………201
结 语……………………………………………………………228
文献索引…………………………………………………………233
后 记……………………………………………………………255
Here,inonevolume,isallthearchitectneedstoknowtoparticipateintheentireprocessofde...
《传记家的报复》内容简介:三十多年来,一批传记学者,承袭了二十世纪初由伍尔夫、斯特拉奇、莫洛亚等人开启的“新传记”传统,清
中国绘画流派图鉴 本书特色 王鹏、黎加多编著的《中国绘画流派图鉴》所着重介绍的十四个中国画绘画流派,都在绘画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特色鲜明,在众多画派中极具代表性。...
《汉画中的古琴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图像学的学科角度出发,结合音乐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研究等多种学科,把近现代发掘出土
三年级-(配人教版)-硬笔-写字暑假作业本-司马彦字帖-全新编辑版 本书特色 本书四大特色:一、精美的字体设计司马彦字体是司马彦先生针对我国汉字书写现状,并根据...
1896-1937-中国早期电影史 本书特色 上海是西方电影到达中国的**站,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中心。本书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海城市...
《邓小平讲话实录:会谈卷》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从1964年到1990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
欧楷解析 内容简介 书法论著《欧楷解析》一书是著名书法家、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的*新著作,本书与两年前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田蕴章著《九成宫醴泉铭探...
作品目录基底帆布纸板和木板油画和丙烯画纸本油画上浆涂底水彩画纸彩色粉笔画画纸素描画纸素描工具铅笔炭笔彩色粉笔炭精笔钢笔记
《数据治理之法》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对政务数据治理的组织统筹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分别对政务数据治理过程中的法律政策体系、统筹协
中国书法与绘画全书(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历史为主干,详尽叙述各个时期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成就和特点,精心挑选搜罗历代书法、绘画的名家名...
《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内容简介:学习影视编剧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拉片子。拉片子就是逐格、逐句地解读电影和电视剧,通过细
硬笔行书西游记诗词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的诗词中,遴选出构思新颖、立意高雅、特色鲜明的精品,由有名书法家丁谦先生用优美的硬笔行书一笔笔...
中国铜元版式收藏图录-[第三部](四省地造分册) 本书特色 铜元是用铜矿金属提炼后加工成铜胚,再用机器铸造出来的通用货币,呈圆形,无通用的辅币。人们仿照西方国家...
论萨缪尔.贝克特的荒诞艺术 本书特色 《等待戈多》作为萨缪尔·贝克特的杰作,是作 者艺术成就的 体现。该剧是整个荒诞派戏剧的经典,堪称二十世纪 戏剧创作的 基石...
日常设计经典1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保拉·安东尼利(pa0iaantone…)作为世界著名的设计专家.特地选取了100件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设计,如铅笔、回形针、...
《做件玩具送给你》内容简介:吴工不是作者的本名,因做了近二十年的工程师,总被人称作“吴工”而得名。他跟你我一样,有很多烦恼
中国艺术讲谈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讲谈》:郑振铎先生接触大量原物或原作之后讲谈中国传统艺术的心血之作读者能从飞扬的文字中感觉到作者的心跳和情绪亲炙文化大师对中国...
汉字手写连笔快体字帖-(简明版) 本书特色 郭斌编著的这本《汉字手写连笔快体字帖(简明版)》是为适应广大不同层次的汉字习字者(大、中专院校学生,公务、商务人员等...
草书通论 本书特色 《草书通论》是中国书法史上**部单体书法系统论著。作者刘延涛先生自20世纪30年代初追随“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编订《标准草书》。在编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