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历史、考古学界的研究者们以历史的责任感为己任,以严肃、认真和科学的态度,投入了沉寂多年的渤海国研究之中。一时形成了由国内外著名的老一辈学者、专家带头,大批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强有力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连续奋战了七八年的时间,向国内外学术界推出了一大批关于渤海的历史、政治、民族、考古及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著、论文和考古学报告等。这批成果的数量之多、学术水平之高,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标志着中国的渤海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时期,关于渤海的国外研究状况,尤其是苏联远东地区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被陆续介绍到中国.
由于关于渤海的历史文献比较缺乏以及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等客观情况,到了80年代后期,中国的渤海研究相对有所减少,研究者们一致认为,渤海研究的未来和发展,“希望在田野上”。也就是说渤海考古学的进展如何,是渤海研究的关键。当然,这首先是将希望寄托在本国的考古学研究方面。同时,对周邻国家,尤其是与渤海当时的领土疆域有关的国家,对那里的渤海考古学研究,也寄于厚望,俄罗期远东地区则是备受关注的地方。
工994年冬,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正式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几位俄罗斯学者访问了我所。在俄罗斯学者带来的学术成果中,《渤海国及其俄罗斯远东部落》一书格外引入注目,这就是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的由多位从事渤海考古学研究的俄罗斯学者集体撰写的著作。写作这部书的目的,用书中的引言的话说:“根据文献史籍及考古学考察的研究成果,揭示渤海在周邻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渤海在远东地区通古斯语族民族未来命运中的地位,是作者所面临的任务.”作者遵循这一写作原则,将多年来所获取的考古学资料进行了整理,著作具有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
如何将俄罗斯考古学家的学术成果及时、科学、准确地翻译过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要求译者要有扎实的考古学基础理论,并有较丰富的考古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尤其是要对渤海考古的各种遗存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译者还要对原著作者所从事的考古及取得的成果有相当深入的掌握。只有这样,加上过硬的外语功夫和勤奋才能完成一部出色的译作。
本书的译者宋玉彬同志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青年考古学者,该同志在大学受过严格良好的考古学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参加我所工作后,积极参加田野考古工作,尤其对我省东部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朝鲜北半部沿日本海一带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类遗存都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从90年代初起,便立下决心要承担起翻译和研究渤海考古的任务.为此,该同志刻苦钻研俄语,经过短短的几年努力,将自己的俄语水平提高得很快,为了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他曾到俄罗斯远东黑龙江下游参加由俄罗斯学者主持的考古发掘,还到海参崴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因而,具备了一定的俄语语言汉译的能力,在此期间,该同志还不断地将篇幅不长的俄罗斯学者的论文翻译过来,使自己受到锻炼,翻译水平和技巧更加成熟。正是由于宋玉彬同志具备了翻译专著的条件,因此,1994年所里决定将本书的翻译工作交给他,希望他尽快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中文版的本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我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一是祝贺宋玉彬同志在翻译作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二是本书的学术价值一定会受到中国学者的肯定,会对我国的渤海研究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此欣喜之余,利用本书出版的机会,还想说几句,那就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有工8个年头了,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抓住历史的机遇,在相当好的社会环境下,多读些书,钻研自己的业务,是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正道。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些人被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搞昏了头,变得浮躁。一句话,坐不住冷板凳。学问是需要一代代传下去并得以发展的,没有一点踏踏实实的精神是什么也干不成的。从宋玉彬同志几年来的成长和翻译本书过程所尝到的各种滋味,从中是可以悟出一些道理来的。
王 侠 1997年7月25日于长春
序…………………………………………………………王 侠 1
引 言………………………………………………………………1
第一章 渤海国(698—926年) ………………………………27
第一节 渤海国建国前远东地区的民族政治状况………27
第二节 渤海国政治历史概述……………………………40
第三节 渤海国的行政体制………………………………47
第四节 渤海国的社会制度………………………………55
第二章 渤海地区的渤海文化考古遗存及其评述……………63
第一节 关于滨海地区渤海遗存的分类…………………63
第二节 城址与村落址……………………………………65
第三节 墓地………………………………………………86
第三章 渤海时代滨海地区居民的物质文化…………………89
第一节 房址与宗教设施…………………………………89
第二节 农业经济与猎取业………………………………111
第三节手工业 ……………………………………………120
第四节 交通工具与对外联系……………………………189
第五节 武器………………………………………………193
第四章 渤海文化………………………………………………198
第一节 渤海文化的总体特征……………………………198
第二节 装饰造型艺术 宗教观念………………………201
结 语……………………………………………………………228
文献索引…………………………………………………………233
后 记……………………………………………………………255
唐文林郎王君夫人墓志 内容简介 张祖翼(1849-1917),字逖先,号磊盒,又号磊龛、濠庐。因寓居无锡,又号梁溪坐观老人。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鲁迅和里维拉 本书特色 《鲁迅和里维拉》是一本五花八门的奇怪的复合体读物,堪称“奇书”。被视为墨西哥国宝级人物的里维拉,是20世纪全世界*负盛名的壁画大师,但他...
在现场:周至禹艺术沙龙笔记 本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研究工作室 开放的设计教育模式——艺术沙龙 艺术家是一种社会分工,社会需要艺术家,除了他们...
明清家具式样图鉴 本书特色 《明清家具式样图鉴》以深入浅出的文字,以清晰的体例,从家具的品类式样出发,对中国古代家具的沿革发展作了一次历史性的回顾,重点介绍了中...
POP广告设计 本书特色 pop(point ofpurchase)广告是直接面向店内外顾客传播信息的一种广告宣传形式。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经济性等诸...
中国书法艺术概览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启迪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趣,“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把人们引导...
金农隶书集字对联-中国对联集字字帖 内容简介 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学习方法的多样性选择,使“集字字帖”在当今书法学习过程中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这些具各类书...
历代名家书法荟萃 柳公权书法精选 (精装) 本书特色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
※集鉴赏性、收藏性、学术性为一体的著作※全景式解读欧洲装饰艺术发展历史的精美画册※初次呈现5个世纪的装饰艺术发展史料※囊括欧洲100余名伟大名家及工匠的600余...
《中国文化论衡(2017年第1期/总第3期)》内容简介:《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
曹全碑全本描红(带毛笔)/墨点字帖 本书特色 全本描红系列以大家熟知的经典碑帖为内容,以书画纸描红的方式,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书写全本体验和训练,可以作为从笔画练...
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国诗人、汉学家和考古学家。担任法国海军军医期间,谢阁兰随军旅居大洋洲和中国,并先后组织了两次贯穿华中...
《MySQL5.7从零开始学》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MySQL5.7的安装与配置、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的创建、数据类型和运算符、MySQL函
从零开始做编剧:10位日本金牌导演编剧谈剧本 本书特色 现代知识更新迅速,目前市面上的微积分教材题目陈旧,我校正在迅速发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急需一本适合本...
满目繁华-京师梨园世家谱-(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优质纸张印刷,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4月1版1印★ 全书100万字,796页,我们可从中了解到...
星钻公主涂色书蓝钻公主/星钻公主涂色书 本书特色 对于孩子来说,涂色是一种很好的美术入门训练。在涂色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孩子对色彩...
徐炳昶(1888-1976)河南唐河人。字旭生,后以字行,笔名虚生、遯庵。曾用名老傻、四河人。唐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名
欧阳询传世书法赏析 内容简介 翰墨之冠欧阳询、大器晚成的欧阳询、没落的欧阳家族、寄人篱下、默默无闻、老而弥坚、欧阳书舍、后继有人、欧阳询书法艺术渊源、欧阳询的书...
世界各国城徽集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本书开篇对城徽的特征、分类、作用做了清晰的介绍★ 多枚全彩城徽图,对城徽图案、城徽图元素的意义...
历代碑帖法书选:元赵孟頫洛神赋 内容简介 赵孟烦(公元1234-1322年),堪称我国元代伟大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