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国内外权威学者的经典论文,并对所选论文及相关论精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研究等领域的学术经典,并给以必要的导读,力求反映当前考古学界的最新理论,方法及研究成果,分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科技考古,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强调研究性,突出研究范例,彰显学术观点多元化。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上)
第一章 考古學的理論和流派
導 論
選 文
第一節 什麼是考古學
什麼是考古學(夏鼐)
考古學的本質和目標([英]科林?倫福儒保羅?巴恩)
關於「考古地層學」的問題(俞偉超)
關於「考古類型學」的問題(俞偉超)
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問題(蘇秉琦)
關於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問題(夏鼐)
如何使考古工作成為人民的事業(蘇秉琦)
第二節 考古學史
現代考古學的開端([英]科林?倫福儒保羅?巴恩)
中國史前考古學的研究簡史及分期(節 選)(陳星燦)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簡史(嚴文明)
中國考古學的回顧和展望(夏鼐)
第三節 新考古學
作為人類學的考古學([美]路易斯?賓福德)
考古學純潔性的喪失([英]戴維?L.克拉克)
考古學的「中程理論」([美]布里恩?M.費根)
後過程的考古學([英]伊恩?霍德)
第四節 考古學的未來
重建中國古史的遠古時代(蘇秉琦)
對考古學解釋的反思([英]科林?倫福儒)
考古學面臨的挑戰([美]沙雷爾?阿什莫爾)
問題與思考
第二章 史前及原史時期考古
導 論
選 文
第一節 化石人類與舊石器文化
北京猿人化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吳汝康 董興仁)
中國猿人石器研究(裴文中 張森水)
第二節 農耕文化與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嚴文明)
「C測定年代和中國史前考古學(夏鼐)
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嚴文明)
試論文明的起源(安志敏)
第三節 早期的種族與部族
先秦時期我國居民種族類型的地理分佈(潘其鳳 朱泓)
新疆古代居民種族人類學研究(韓康信)
第四節 早期的城市與國家
遼西古文化古城古國(蘇秉琦)
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美]張光直)
問題與思考
第三章 歷史時期考古
導 論
選 文
第一節 城市規劃與社會生活
中國古代都城概說(王仲殊)
漢長安城考古的回顧與瞻望(劉慶柱 李毓芳)
六朝都城規劃建設中的人工河流因素(賀雲翱)
隋唐城址類型初探(宿白)
漢唐之間城市建築及社會生活習俗等研究(楊泓)
第二節 等級制度與陵墓制度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楊寬)
秦代社會階層等級研究(滕銘予)
西漢帝陵制度(劉慶柱)
魏晉南北朝時期陵園和塋域(徐蘋芳)
六朝陵墓埋葬制度(羅宗真)
唐代墓葬等級制度(齊東方)
「明器神煞」與「墓儀」制度(徐蘋芳)
第三節 宗教與藝術
涼州石窟遺跡與「涼州模式」(宿白)
地域考古對「五斗米道」美術傳統的重構([美]巫鴻)
鎮墓文中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吳榮曾)
聖火襖教圖像考(施安昌)
漢畫像石中所見河、橋及橋上交戰圖的圖像學意義(信立祥)
隋唐造型藝術淵源探討(楊泓)
關於中國古代彩瓷研究的幾個問題(張浦生)
第四節 交通與貿易
秦漢時代成都地區對外貿易(童恩正)
北朝人華外商及其貿易活動(張慶捷)
中國出土的波斯薩珊朝銀幣綜述(夏鼐)
論日本「仿製三角緣神獸鏡」的性質及其與所謂「舶載三角緣神獸鏡」的關係(王仲殊)
華南沿海對外陶瓷技術的交流和福建漳州窯發現的意義(熊海堂)
玻璃考古(安家瑤)
問題與思考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下)
第四章 考古學與科學技術
導 論
選 文
第一節 年代測定技術
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學上的應用(夏鼐)
關於考古系列樣品「C測年方法的可靠性問題(仇士華蔡蓮珍)
彭頭山等遺址陶片和我國最早水稻遺存的加速器質譜「C測年
(陳鐵梅R.E.M.Hedges)
瓷器熱釋光測定年代中古劑量的正確估算(王維達)
第二節 定量分析技術
河南省出土二里崗期前後的陶豆的分期(陳鐵梅)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農業經濟研究(趙志軍)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動物考古學研究(袁靖等)
第三節 圖片判讀技術
遙感考古的原理與方法(劉建國)
GPR技術在考古勘探中的應用研究(高立兵)
青海民和喇家遺址磁法探測的新成果(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
第四節 文物保護技術
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王蕙貞)
中國絲綢之路土遺址的病害及PS加固(李最雄)
文物建築材質的研究與保存(黃克忠)
蓬勃發展的科技考古學(王昌燧)
問題與思考
第五章 博物館學的理論與方法
導 論
選 文
第一節 博物館的分類與管理
略論博物館的類型(王英)
博物館的分類(梁吉生)
世界博物館類型綜述(黎先耀張秋英)
遺址博物館的分類(郭向東)
生態博物館的思想及中國的行動(蘇東海)
博物館管理淺析(單霽翔)
藏品分類(宋伯胤)
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田靜)
第?節 博物館的功能與定位
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曾昭炳李濟)
博物館的科研功能(鄭振鐸)
博物館的功能(王宏鈞)
國際博物館學界關於博物館功能的討論(馮承柏)
遺址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吳永琪)
科學博物館在中國的地位與作用(周國興)
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博物館事業(楊志剛)
博物館與考古學(蘇文)
第三節 博物館與公眾
博物館觀眾調查與研究(陸建松)
博物館觀眾研究的課題和方法(陳紅京)
歷史陳列與觀眾的溝通——感動觀眾(宋向光)
觀眾心理與博物館講解(呂繼熔)
博物館志願者工作(李易志)
第四節 數字博物館與虛擬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李文昌)
「新博物館學」語境中的數字博物館(尹彤雲)
西北大學考古數字博物館的設計與建立(朱曉冬等)
虛擬博物館([加拿大]蓮安?麥克塔維希)
問題與思考
第六章 文化遺產學問題
導 論
選 文
第一節 文化遺產的一般理論
中國考古學與文化遺產保護(曹兵武)
文化遺產研究與文化遺產學(楊志剛)
建立「文化遺產學」是否必要(賀雲翱)
論世界遺產在中國的綜合效應(郭旃)
「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與世界遺產保護(張成瑜謝凝高)
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原則(阮儀三林林)
世界遺產的「不可再生」價值(鄭孝燮)
論確立科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觀(向雲駒)
第二節 文化遺產的政策與對策
世界遺產的法律保護(劉紅嬰王健民)
文化遺產保護法律建設和規範(于海廣王巨山)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濗的法律法規、制度和措施(于海廣王巨山)
我國需要《世界遺產管理條例》:理由與建議(徐嵩齡)
加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思考(單霽翔)
第三節 文化遺產的分類與管理
文化遺產學的研究對象(賀雲翱)
文化線路:世界遺產的新類型(呂舟)
工業遺產保護現狀的分析與思考:關注新型文化遺產保護(單霽翔)
第四節 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歐洲文物保護和修復工作的簡史及其理念(王瑞珠)
新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于海廣王巨山)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三十年(呂舟)
保護自然文化遺產復興山水文明(謝凝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國家文化發展(李聽)
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教育的探討(孫克勤)
文化遺產日的意義(馮驥才)
尋求遺產保護和旅遊發展的「雙贏」之路(阮儀三 肖建莉)
問題與思考
楷书习作评改·柳体 内容简介 该书内容包括书法简说“临摹”,须知术语,柳体和《玄秘塔碑》等;书中详细讲解了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书后附有《玄秘塔碑》原字检索。楷书...
电影简史 本书特色 ★ 法国拉鲁斯潜心力作,四位电影专家合力著作完成★ 专业的角度,丰富有趣的影史故事,剥开电影发展的清晰脉络★ 独特的分栏式排版,文本短小精悍...
《jQuery Web开发案例教程(在线实训版)》内容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JavaScript语言及相关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退休之后写的文章,是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主要介绍了莫高窟壁画保护的若干问题、榆林窟的病害及保护、莫高窟石窟加固工程的回顾...
龙凤呈祥-京剧经典品读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
乙瑛碑临写指南 目录 **章 《乙瑛碑》概述第二章 用笔**节 点画第二节 横画第三节 竖画第四节 折画第五节 钩画第六节 撇画第七节 捺画第三章 间架结构**...
赵孟頫妙严寺记-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 本书特色 《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赵孟頫妙严寺记》是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赵孟頫妙严寺记-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 内容简介 赵孟頫...
《如何观看世界》内容简介:从Google图片到Instagram,从自拍到虚拟游戏,视觉图像在数量上出现大爆炸。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视觉
秦岭、马东峰、陆文宝、方向明主编的《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精)》收录2015年4月5日~6月20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
《Axure RP 7.0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介绍使用Axure RP 7.0软件的图书,通过对基础知识、实际案例和实战项目的讲解,
阿道夫·路斯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加清醒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建筑困境,并提出了创造性的应对策略,
寻找手艺 本书特色 寻找将随时间消逝的匠心与智慧记录属于中国大地的心跳与呼吸 感动无数网友B站年度暖心纪录片《寻找手艺》首次出版“鹿晗愿望季”助力纪录片“Sir...
甲骨文字典-修订版 本书特色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入门者、欣赏者、书写者、研究者,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各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艺术群体都游心、探索在甲骨学...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内容简介:本书遵循认知规律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点,重点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术、营养
纸马 本书特色 纸马,中国民间用以祭神的木版印刷图像,在敬神的背后,也蕴含着平民百姓的愿望、情感和精神慰藉。它起源和普及于北宋,明清达于鼎盛,目前以很少见到了。...
《责任式创新:科技进步与发展永续的选择》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责任式创新的产生背景,对责任式创新的内涵、理论基础与分析方
颜体入门-毛笔水写字帖 本书特色 1.名家名帖,技法精解,适合初学 2.以水代墨,反复书写,简单节约颜体入门-毛笔水写字帖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针对广大学生和书法...
李亦男,1972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戏剧系、德国汉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戏剧系。2007年取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德国...
(精)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 本书特色 ◎ 用轻松好读的故事还原漫漫艺术史以生动的故事带领读者回到创作现场,零距离感受艺术之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中感受到...
多面的现代性诉求:理解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的一种方式 内容简介 《多面的现代性诉求:理解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的一种方式》共分五章,内容包括晚清话剧:现代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