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其研究目标是认识古代各个地区的动物种类及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探讨古代人类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及古代人类涉及动物的行为。
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形成时期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时期这样两个阶段。在形成时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鉴定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而进入发展时期以来,不但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古代人类与动物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另外,形态学、统计学、DNA研究和同位素研究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则进一步提高了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科学性。从某种角度说,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发展过程正是中国考古学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
动物考古学研究人员依据“将今论古”的原则研究古代动物遗存。根据动物分类学认定动物种属与组成;根据动物解剖学判断动物的形态特征;对照动物地理学认识动物的分布范围;根据动物生态学判断动物的多种行为特征。而埋藏学和文化生态学则为我们探讨古代动物遗存的出土背景、研究古代人类与动物相关的各种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以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及思路为要求开展深入研究。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全面采集、抽样采集和整体提取等方法采集动物遗存,在室内开展清洗、拼对、鉴定、测量、表面痕迹观察、称重和记录等整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获取的基本信息进行测量数据的比较、定量统计、判定年龄结构、分析动物骨骼上的痕迹、探讨骨器的材料与制作工艺、古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锶同位素分析等。判断家养动物的系列依据包括形体特征、几何形态测量、病理现象、年龄结构、性别特征、数量比例、随葬或埋葬现象、古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古代文献记载等。
狗、猪、羊、牛、马和鸡等六畜在中国起源和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动因各异,鱼、鸭、鹅、驴、骡和骆驼等家养动物在中国的驯化历史也相当早。中国家养动物的起源和出现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土生土长”与“通过文化交流引进”这样两种模式。中国古代各种家养动物的起源、出现及发展不但保证了人类稳定地获取多种肉食资源及奶制品等,而且在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增强军事作战能力、推动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也有独到的用途。
以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多种方式为基础,可以建立起由依赖型到初级开发型、再到开发型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始终受制于自然资源的制约,由此可以提出“被动发展论”的观点。历史时期各个地区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在延续各自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家畜饲养业在各个地区分别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或推广与普及。
中国古代在随葬和埋葬活动中往往使用家养动物。猪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随葬和埋葬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个地区在随葬和埋葬活动中使用猪的形式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除猪之外,往往还使用狗,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出现使用绵羊和黄牛的现象,随葬和埋葬这些家养动物的现象到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和发展。在商周时期,在部分规格较高的墓葬中一直存在随葬家猪、黄牛和绵羊的前肢的习俗。随着社会复杂化的加剧和等级制度的巩固,在商代都城一级的遗址里,马、黄牛、绵羊、猪和狗都分别在不同种类的祭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周代的一般聚落里,当时的百姓似乎依然保持着自新石器时代延续下来的用猪和狗进行祭祀的传统,与统治者的祭祀用牲形成鲜明对照。
以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各个文化类型为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古代文献开展进一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而骨器制作、动物的次级产品开发、动物的艺术形象、动物在战争和劳役中的使用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成为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中新的生长点。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在深化研究中国古代的农业史、家畜饲养史、手工业史、战争史、交通史等方面必将发挥独到的作用。
第一章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目标和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历史
第一节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目标
第二节 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历史
一 形成时期的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
二 发展时期的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
第二章 与动物考古学研究相关的动物学和其他理论
第一节 动物学主要分支学科
一 动物分类学
二 动物解剖学
三 动物地理学
四 动物生态学
第二节 相关研究理论
一 均变论
二 埋藏学
三 文化生态学
第三章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野外采集与室内整理
一 野外采集
二 室内整理
第二节 基本信息的多种分析
一 测量数据的比较
二 定量统计
三 判定年龄结构
四 分析动物骨骼上的痕迹
五 探讨骨器的选料与制作
六 古DNA分析
七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八 锶同位素分析
第三节 判断家养动物的依据
一 形体特征观察
二 几何形态测量
三 病理现象观察
四 年龄结构统计
五 性别特征观察
六 数量比例统计
七 随葬或埋葬现象观察
八 古DNA分析
九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一〇 古代文献记载
一一 综合判断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家养动物起源的研究
第一节 主要家养动物的研究
一 狗
二 猪
三 绵羊和山羊
四 黄牛和水牛
五 马
六 鸡
第二节 其他家养动物的研究
一 鱼
二 鸭和鹅
三 驴和骡
四 骆驼
第五章 中国古代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研究
第一节 各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
《灵飞经》技法精讲 本书特色 《技法精讲》是故宫珍藏历代名碑法帖技法系列之一。《灵飞经》技法精讲 内容简介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将以多种形式陆续推出面向社会大...
古今名家名字选(全两册) 本书特色 对生命的尊重、对长寿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是所有人心中的向往,也是人们*常用的祝福、*实在的期盼。从古至今,人们在节庆婚嫁、...
本书收人1958—1960年在西安西北郊(汉长安城南郊)发掘的十四座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的全部资料,同时收入1956—1957年在同一地区发掘
艺术及其最新形式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译的文章,有些是**次与我国读者见面,虽然卢纳察尔斯基的论文已问世六十年以上了,但我们现在读来并不感到有多大隔阂或感到过时;...
田英章名家散文字帖-楷行双体 本书特色 百余年*受读者喜爱的精品美文总有一篇文字令你永生难忘总有一个句子让你刻骨铭心田英章名家散文字帖-楷行双体 内容简介 《华...
原创手绘中小学生手抄报设计300例 内容简介 手抄报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更是新世纪精...
费里尼:甜蜜的生活 内容简介 影片中没有一个人忧伤,也没有一个人在怜悯他人;所有的人都感到很满足、很惬意,尽管他们实际上生活得很糟糕;每个人都凑合着生活但都生活...
吴国兵器向以工艺精湛、品质优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吴钩声名最著。在古人眼里,吴钩即为优良兵器的代表。《吴钩重辉:苏州博物馆
(线装藏书馆)三希堂法帖(图文本全四卷) 本书特色 法帖至宝 神韵超天 逞江左风华龙跳天门 虎卧凤岗现神乎技艺清乾隆帝获晋代王羲之《快雪时睛帖》、王献之《中秋帖...
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美术卷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美术卷):中国书法艺术》的编纂在学科内容上,注重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
王羲之原寸复制高清大图-书法名品精选-五 本书特色 欣赏更加全面清晰,临摹尤为精准便捷,装裱即是精美书作。全面领略千古书圣,出神入化的笔法,妍美流便的字法,萧散...
张猛龙碑 本书特色 《張猛龍碑》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年)立。碑爲石灰岩質,長方形碑身,方圓形碑首浮雕蟠螭紋。碑身加碑額高...
柳公权 玄秘塔碑-免墨水写大字帖 内容简介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作品目录序言 贡布里希与中国文化 人文科学的危机与艺术史的前景 贡布里希对黑格尔主义批判的意义 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 书籍之为
张迁碑-名碑名帖完全大观-二四 本书特色 本书为初学者量身定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观赏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具备完全的阅读内容和完全的临习功效,可让初学者...
“杉全流”爆笑艺术史绘本第二卷,以“插画+图解+作品原画”详解法国印象派发展进程,以及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印象派大师,欢笑中走进印象派的黄金时代,给高冷的艺术加点...
文德斯的旅程 本书特色 维姆·文德斯,二次大战后德国电影导演中*具代表性的一位。本书真实再现声誉日隆的电影大师,充满迷惘、挣扎、奋斗的艰辛历程,凝聚矛盾冲突情结...
柯略素描静物临摹范本-教学视界大临本 本书特色 《教学视界大临本——柯略素描静物临摹范本》一书主要包括素描静物的基础知识介绍、素描静物的作画步骤讲解和范例欣赏三...
江姐 本书特色 ★ 12开平装,铜版纸全彩,附电影版全部唱段的CD一张★ 京剧电影《江姐》是根据张火丁主演的现代京剧《江姐》改编★ 荟萃了各路京剧精英,李欣演游...
《非虚构写作指南》内容简介:写作是很多人内心需求的一个出口,是一种疗愈方式。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写作是一种令人沉静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