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东条英机内阁末期开始,成功地推翻东条内阁过程中,同时接受日本战败的现实,为了不使战争责任涉及到昭和天皇、围绕接受波茨坦宣言,宫中的重臣党羽和盟国之间进行了反复的交涉。最终成功地取得了战后复权的机会。所谓“圣断”在模糊了战争责任归属的同时,也决定了保存战前权利和在战后的复权。本书尝试着从整理相关的历史史料(日记、会议记录),来重新明确这段历史事实。
为了摆脱日本的所谓“圣断论”着眼于新的战后史,明确被虚构的“圣断”事实,整理导致“圣断”的历史过程。在本书中明确地阐明,即不是“圣断”也不是“英断”是为了保存日本保守体制,昭和天皇的犹豫之断。
本书之所以要指出“圣断”的虚构性,不仅要提出昭和天皇个人的判断的与否,与此相比,更明确的问题是“圣断”所蕴含的战后构想和战争意识,给战后日本社会极大的影响,使日本社会和日本国民不能真诚的面对历史。
“圣断”多数是由具体的御前会议等非立宪机关来引导的,本书的初衷是在推翻东条英机内阁为开端,到决定战败的过程中探索多个政治集团为执笔的起点。为了在战后复活保守权力构造,急于在历史认识中抹煞昭和天皇的开战责任和战败责任。因此,与复兴战后日本的同时,实施彻底宣传“圣断论”。随着战后保守权力体制的安定,“圣断论”彻底渗透于国民意识中。启用媒体,在操作舆论和形成舆论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把日本国民从战败意识中解放出来。作为希望保留战后天皇制的心愿,成为了战后社会的一种潮流。由此“圣断论”与其说是上层灌输给下层的,还不如说是保守势力希望得到的“历史故事”。这种“历史故事”不仅安慰了日本国民战败的心灵,事实上还孕育出了战后复兴的活力。与其相反,搁浅了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和日本国民的战争责任意识,而且也剥夺了面对此列问题的机会。从而在日本近代史中由天皇的“圣断”开始的战争被称做为“正义的战争”或“圣战”,战败不过是没有达成这个崇高目的而结束的战争成为普遍的历史认识。把战败换成“终战”这种价值中立的言辞,也是这种原因和心理背景造成的。
前 言:何谓“圣断”/“圣断”与战后的“圣断论”之间
第一章:秘密开始的终战工作
1 迫使东条内阁下台
党羽的活动/ 将谁作为重臣会议的出席者/ 木户拒绝调停/ 天皇信任东条 /在东条拥护论中
2 打倒东条内阁的过程
木户的心理变化/ 围绕主导权的斗争/ 执行天皇的意愿/ 党羽所列出的打倒东条内阁计划
3 处于劣势的主战派势力
近卫—木户集团的形成/ 穷途末路的执政者/ 不再支持天皇、东条/ 从打倒工作到终战工作
第二章:天皇持续战争的意图和“终战”工作
1 推迟“终战”工作
与主战派的妥协/ 成立小矶内阁的缘由/ 独占政权的一方/ 坚持继续战争路线
2 与“和平”工作的关联
迈向遥远的和平/ “和平”工作的迹象 / 国体护持论 / 顽固的天皇续战意图
3 转变天皇的续战意图
与陆军立场一致的木户/ 近卫上奏文和天皇的反应 / 鲁莽地指导战争/ 倾向“终战”工作
第三章:决定“圣断”的过程及其真相
1 “圣断”初期的设想
“稳健派”势力的复权/ “和平”工作被封杀 / 迫使天皇“决断”/ 收拾残局的对策试行方案
2 对苏工作与转换政策的决心
以苏联为中介/ 政策转变的决议/ 对苏外交工作受挫/ 天皇的亲笔信
3 采用“圣断”方式的原因
《波茨坦宣言》的发布/ 等死而已 / 围绕接受《宣言》 / 收拾时局的最后方案
第四章:被继承下来的“圣断神话”
1 决定投降前后的昭和天皇
认不清时局的天皇/ 天皇的动摇和变节/ 围绕捍卫国体的对立/ 第二次“圣断”/ 《终战诏书》 /“圣断神话”的形成
2 战后“圣断论”的流传和意义
战后“圣断神话”的形成过程/ 旨在战后保持天皇制的“圣断论”/“圣断论”的渗透与战后天皇制的再生/ 改朝换代与后冷战时期的“圣断论”
结束语
后记
引用和参考文献
关联年表
历史的荒谬-历史上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从周厉王姬胡的“弭谤”到清朝文字狱等历史上的诸多荒谬往事,集中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丑恶...
《日本儒学史论》内容简介:本书根据王家骅先生发表过的研究中日儒学的学术论文集结而成,对当今的儒学研究及日本文化研究有重要的
五代十国《五》:力挽狂澜 本书特色《五代十国-力挽狂澜》讲述了盛唐隆宋之间,帝国迷失了方向,社会已面目全非。从末唐时代,天下陷入了持续的动荡与混乱,历经五代割据...
史间道-1840-1949中国历史的非常话语 本书特色 《史间道:1840-1949中国历史的非常话语》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史间道-1840-1949中国历史...
国民阅读经典: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论述自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历史。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
《谈心: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由林青霞的至交好友金圣华以人文视角记录与林青霞相交十八年
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本书特色 这里是冒险者的天堂,这里是孕育奇迹的圣地,这里将人权发挥到了极致,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让世界瞩目。是什么力量让这片大陆焕发无尽的...
先秦姓氏制度考索 内容简介 张淑一是1996年秋入学随我读博士学位的。她经过三年清贫苦读的生活,于1999年6月8日按期顺利地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
2014-简帛研究 本书特色 《簡帛研究二〇一四》共收録中、韓、日學者研究戰國楚簡、秦簡、漢簡、吴簡、馬王堆帛書以及韓國木簡論文、譯文等24篇,内容涉及文字校釋...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内容简介 叙述自1921年至1949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在华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发...
欧文·白璧德(IrvingBabbitt)(1865–1933年),美国文学评论家,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反对浪漫主义,相信伦理道德是人类行为的
从法国大革命的实践来看,人民主权的原则也有可能被误用来论证某种前所未有的暴政。贡斯当是在对卢梭著作的不断评注和反思的时候
《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
弗雷德里希·根茨首次驳斥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遵循同样原则的说法。他从各种角度展示了两大事件产生、发展和结束的根本性差异,
《分布式高可用架构之道》内容简介:本书从开发高可用系统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出发,逐步讲解应用的高可用、数据库高可用、缓存高可
芬兰史 本书特色 本书简述了从中世纪到20世纪末的芬兰历史,包括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演变等。其主题是从13世纪开始的芬兰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和自治而与其邻国瑞典、俄国...
《微南京·纸上金陵》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南京城历史、文化的作品集。作者通过自己收藏的有关南京的老广告,来还原过往南京的风俗
《三菱FX3U/5U PLC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以解决读者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从工程师学习、工作的视角对三菱FX3U和FX5U PLC进行了
清西陵史话 本书特色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
本书围绕着清末民初这个特殊时段(大致囊括1898-1918二十年),就"晚明想象"这一特殊话题展开讨论,意图重现上一个世纪之交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