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国粱的《燕京开教略》(1905年清末古籍)一书为人熟知,而本书剐是《燕京开教略》的“母书”,原书名为《北京:历史和描述》(pekin:histoire et descfiption)。在本书中,樊国粱遥过自己的视角对中国尤其是北京进行了近乎百科金书式的介绍。由予作者自身的西方教育背景以及神学、哲学等学术背景,因此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生活的内容都有着独特的理解。而本书也可谓是讲述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简史,特别是樊国梁亲身的传教经历,堪称国内关于清末天主教传行中国的重要一手文献。1897年法兰西科学院曾给本书颁奖。
《老北京那些事儿:三品顶戴洋教士看中国》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老北京那些事儿:三品顶戴洋教士看中国》内容简介:樊国粱的《燕京开教略》(1905年清末古籍)一书为人熟知,而《老北京那些事儿:三品顶戴洋教士看中国》则是《燕京开教略》的“母书”,原书名为《北京:历史和描述》(Pekin:Histoire et descfiption)。在《老北京那些事儿:三品顶戴洋教士看中国》中,樊国粱遥过自己的视角对中国尤其是北京进行了近乎百科金书式的介绍。由予作者自身的西方教育背景以及神学、哲学等学术背景,因此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生活的内容都有着独特的理解。而《老北京那些事儿:三品顶戴洋教士看中国》也可谓是讲述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简史,特别是樊国梁亲身的传教经历,堪称国内关于清末天主教传行中国的重要一手文献。1897年法兰西科学院曾给《老北京那些事儿:三品顶戴洋教士看中国》颁奖。
新编汉魏丛书(全8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13年8月1版1印,鹭江出版社出版★ 《汉魏丛书》有三种,一是明程荣所辑《汉魏丛书》,辑刻于万历二十年(1...
丰饶-哈尼族奕车人的亲属关系 内容简介 发源于云南省西北部的红河是一条跨境河流,东南向从云南省河口县出境后在越南河内市流入南海北部湾。红河两岸,聚居着多种民族,...
左传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本书特色 朱文叔编著的《左传故事》内容介绍: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人计、...
根据Quadrangle/TheNewYorkTimesBookCo..NewYort,1976.HedrickSmith"TheRussians"一、特权阶级...
这是一部原创性、长时段、跨文化、纯因果实证的中国政治史论专著,它用一个颠覆现有观念的“政治崩溃的逻辑”重新解读了中国的政
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民族文话 本书特色 指向重大的民族存续和民生抗争,讲述一个民族不该忘记的故事。郑振铎所编中国历史故事*完备的本子。大家小书-大家写...
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 目录 前言**章契丹进攻中原第二章“儿皇帝”石敬瑭第三章“杨无敌”第四章镇守雁门,大破辽兵第五章宋朝收复燕、云的尝试第六章陈家谷口英雄殉国第...
黄老之治 本书特色 司马光撰、柏杨译的《黄老之治》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之一,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德必读...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本书特色 孟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明清史学家,著述甚多,影响颇大。孟先生的这部小书《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爬梳史料,考证史实,澄清...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
《两个故宫的离合》内容简介:世界上有两个博物馆,都称自己为"故宫博物院"而不惮于异国人的混淆。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被分割成两个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样,系梁启超先生二十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引历史研究门...
清代文字狱 本书特色 《清代文字狱》:没有灵感,没有技巧,没有文采,其全部可读性在于历史档案的真实与神秘。黄裳,何西来,倾情推荐《清代文字狱》,聚,康乾盛世文人...
今年適逢故總統蔣中正先生逝世四十週年,國史館出版《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並於蔣中正逝世週年前夕舉辦新書發表會,以資紀念。
风月同天:中国与东亚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与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阐释了中国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影响。风月同天:中国与东亚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中...
公元前400-公元前200-崛起的帝国-全球通史-5 本书特色 《全球通史3:公元前1500-前600文明初曦》精选世界各国博物馆、图书馆珍藏的精美图片,构成人...
《轴心时代》内容简介:“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耀千古的时代,是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发端,也是人类精神给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元朝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妙趣横生的通俗历史,战天斗地的生猛大元于历史故事中读懂人性真相,从古代权谋中学习生存智慧元朝的少数民族血统注定了它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日》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
Forthefirsttime,EttyHillesumsdiaryandlettersappeartogethertogiveusthefullestp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