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博罗夫斯基的生平富有故事性,“天才作家,早逝成谜”。1943年,他被盖世太保逮捕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苦熬两年后,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了那段苦难的集中营岁月。不满二十九岁时自杀身亡。
2.作品和本人受到诸多赞誉,终将与波兰文学一起不朽。博罗夫斯基揭露纳粹集中营人间地狱的小说,被波兰文学界和欧美学者一致认为是描写这一题材最优秀的作品。获得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极高的赞誉!
3.冷酷与恶的极致必能唤起人们无限的善。这本集中营小说集记录的是丑恶的极权统治下人性与生存的矛盾,见证罪恶、残忍之后,能唤起人们对善无止境信念的追求。
4.博罗夫斯基的多篇作品被名导改编成电影。《告别玛利亚》199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导演是菲利普•齐而格。《格伦瓦尔德战役》1970年被改编为电影,名为《战后的大地》,导演是安杰伊•瓦依达。获得1970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最佳影片(提名)
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精选自博罗夫斯基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
“二战”期间,上千万无辜民众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毫无选择的权利。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当中许多人不得不选择偷窃、玩弄手段,为了活着而不惜一切代价:因为儿子偷面包,做监工的父亲 吊起儿子的脖子;因为想要活下去,年轻母亲不愿认领自己的孩子;因为想要多一碗汤、多一床毯子、靴子厚一点,那些具有行刑人与受害者双重身份的、从犯人中选出来的犯人看守们将成千上万无辜的生命送进毒气室……
博罗夫斯基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描写了集中营里不同人的生活和命运:他们的反应、行为和生存方式。他的作品充满勇气,他敢于直面悲惨环境和身处其中的自己。
博罗夫斯基描写集中营的短篇小说,不仅是波兰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他文风简洁、笔法写实,但在朴实无华之中,意义深邃,远远超越了纯粹的事实。
在哈门茨的一天 001
“筛选?你怎么知道……”
“故意让你心烦意乱的,不是吗?会有筛选的,就是这样。害怕了吧,嗯?你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我为自己的小聪明不怀好意地笑起来,哼着集中营中流行甚广的探戈舞曲《焚尸炉》,走开了。犹太人眼神空洞,突然间没有了任何生气,死死地盯着远方。
女士们,先生们,请进毒气室 047
“那个女的,带上你的小孩!”
“这不是我的孩子,长官,不是我的!”她歇斯底里地号着,双手捂着自己的脸,脚步却没停下来。她想藏起来,她想躲到那不用被送上卡车的人堆里去:这些人会步行到集中营,这些人还有存活的机会。她还年轻,身体健康,面容姣好,最重要的是她想要活下去。
在我们奥斯维辛(九封信)079
在一处十字路口,立着一座地标式的雕塑,刻画的是两个男人坐在长椅上窃窃私语,后面站着的第三个人探着头偷听。雕塑的意思是:小心……你们的每次谈话都被监听、分析、然后向当局报告。在奥斯维辛,人们彼此知根知底:他什么时候成了一个“穆斯林”,他通过谁偷了多少东西,他掐死过多少 个人,又烧死过多少人。
这条路,那条路 141
就在一场足球比赛两次发界外球之间,就在我的身后,三千人走向了死亡。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转运来的人们从站台下来,沿着球场旁边的两条路走向小树林:这条路从站台直接通往小树林,那条路则要绕过医院的围墙。两条路的终点都是焚尸炉。
施林格尔的死 165
我猜他去找我们长官就是为了这个女人。所以他走到女人身边,牵起她的手。但这个裸体女人突然弯下身,抓了一把砾石,使劲扔在他的脸上。施林格尔痛得嗷嗷直叫,手中的左轮枪也掉在地上。那女人捡起手枪,对着他的肚子连开了几枪。顿时院子里乱作一团。
抱着一个包裹的人 171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有一天要进毒气室了,我会怎么做。我可能也会想抱着我的包裹吧。”
他转向我,微微一笑,仿佛有点不好意思。我注意到他整个人非常疲劳,看上去像是有许多天没睡觉了。
“我想即使我被领着前往焚尸炉,我仍然相信在这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抱着包裹就有点像拉着别人的手,你知道吗。”
晚餐 177
我一直站在离处决地较远的位置,所以根本无法靠近那条马路。第二天,我们又被赶出去干活,一名爱沙尼亚的犹太人帮我搬钢锭。他已经被“穆斯林”化了。整整一天,他都在试图说服我——人脑特别嫩,事实上,绝对是可以生吃的。
一个真实的事件 183
“这个故事并不是来自你一个人的经历,”他神情严峻,用眼角的余光瞟着我,“我比你到这儿的时间久一些,而且——你想知道吗?他曾经在这儿,在这医院里,就是你口中的纳莫克尔。他和你一样,得了伤寒,高烧不退。他死了,就死在你现在躺的这张床上!”
沉默 189
在美国人走完所有的营房,和其他战友一起返回总部之后,我们将那个人从刚才的下铺里拉出来——由于捂着毯子,又被我们几个人压在上面,他躺在那里不省人事,面孔埋在稻草床垫里——我们把他拖到水泥地面上,丢在火炉下。整个营房的人燃起仇恨的怒火。咆哮着,怒吼着,我们一脚一脚地把他踩死。
一月反攻 195
我们向他们津津有味地讲述集中营的生活,正是那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生存状态教会我们整个世界实际上就是一座集中营;弱者为强者服务,而且一旦弱者没有力气或意愿工作的话——就让他们去偷或是让他们死。
一次访问 209
再过一会儿,我应该放下手中的笔,怀念那个年代我曾见过的人。我应该考虑一下我今天要去拜访哪一个:是那个穿军靴的垂死者,他现在是这座城市的一名电气工程师;还是一家生意红火酒吧的老板,他曾经轻声地唤我:“兄弟,兄弟……”
石头世界 213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的身体感官已经像树脂一样凝固僵化在我体内。与过去的年岁相比,那个时候我喜欢瞪大眼睛,惊讶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像是走在护墙上的年轻人,诚惶诚恐地走在街上;但现在的我可以在闹市中随意穿行,毫不在意。
国语 内容简介 简介这次整理,由于《国语》篇幅不大,所以系全书收录。在工作之中,把着力点放在注释和导读上。注释中,力求简约精当,重点突出,一般不进行考证。导读中...
国宝传世之谜 本书特色 《国宝传世之谜》讲述了*为世人耳熟能详但又难求甚解的几十件珍贵文物历经沧桑流传至今的传奇故事,如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享有&ldq...
大风歌-上: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本书特色 刘邦的用人之道比他(项羽)好,所以有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樊哙、陈平等文武百官跟随左右,而项羽仅有一个范增,也用不好,...
回忆改造战犯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创造性地实施了一整套先进而独特的改造战争罪犯的政策,开创了国际战犯教育改造史和法庭侦讯审判...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全新力作] 本书特色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是张鸣创作的历史文化随笔。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笔调点评历史人物及事件,嬉笑怒骂,...
2015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安卡的故事》以二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风格严肃,手法大胆而直
澳门古今与艺文人物 本书特色 《澳门古今与艺文人物》该书分为甲乙两辑。甲辑“澳门古今”写澳门的历史背景和沧桑变化,对澳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都有所叙述。“澳门古今”...
秦至汉初历法研究 本书特色 李忠林编著的这本《秦至汉初历法研究》依据出土历简资料对秦王政元年(前246)至汉武帝太初改历前的历法做了系统的探究。判定这一时期分三...
浮华奢靡的乔治王朝-818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乔治王朝的代表有:疯疯癫癫却在位60年的乔治三世、恶名昭彰的海盗黑胡子和《鲁滨逊漂流记》。当时的人们贫富差距相当悬...
《其他波士顿人》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荣获班克罗夫特奖的历史学经典,社会流动性研究的典范。其贡献之一在于,此前没人以这样的方式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6:东汉·读书人的本领——西晋·八王与七贤 本书特色 1.专业的插画:网罗经验丰富的插画家,经过严谨的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
大多数通史,都以王朝为纲线;大多数人读史,也以王朝为话题。而本书所写的中国,不是王朝中国,而是文化中国。全书用哲学的思辨
口述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评议与思考”、“名流青史”、“逝者留声”、“长卷先睹”、‘百姓沧桑“五个专栏讲述历史。口述历史 目录 编者的话卷首语谈口述历史...
琉璃厂史画 内容简介 当翻看这本图册后,您会透过尘封的历史,看到琉璃厂昔日的光辉和诱人的风姿。她饱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那样丰厚、宽泛而深邃,就像一部中国文化发...
西域论稿续编 内容简介 虽然无缘于高等学校的系统学习,贺继宏老师却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坚韧不拔,在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领域里不断地耕耘和收获.为了解开柯尔克...
《夜间的战斗》内容简介:★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史学经典,已有十几种版本在全球出版 本书自196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
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 本书特色 本书讲诉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提出: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早实现环球航行的人也不是麦哲伦!孟席斯的郑和发现美洲说引起...
《请画一下爱》内容简介:请画一下,狗狗在家里等我回去的画面吧!我的金毛八岁了,感觉它一生都在等我。请画一下,外婆爱吃的玉米
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心态史视域下的考察 本书特色 《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心态史视域下的考察》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
回望壹玖壹壹: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图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铜版纸全彩,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的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金冲及撰写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