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心态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民国时期的档案出发,重点研究了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台湾籍民的聚居缘由,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心态变化。本研究认为,“亚细亚孤儿”意识确实是存在的,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就是主要的历史原型,但他们多数人*终克服了迷惘、失落的“孤儿”心态,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活动,并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本书分为九章,**章绪论部分解释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阐述了心态史学的概念、理论及方法,提出了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介绍了本著述的史料特点,并对本研究的突破和不足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章系统考察了1895年至1937年这四十二年间福建地区台湾籍民的基本状况。文章从厦门、福州等地警务部门的案例记载出发,详细叙述了福建省台湾浪人违法犯罪的情况及其恶劣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少数台湾浪人制造事端,以达到“以华制华”和离间两岸民众情感的罪恶目的。
第三、四章介绍了抗战爆发后福建省台湾籍民的基本动向,分析了非沦陷区台湾籍民被集中迁移崇安县的原因及其心态变化。文章认为,台籍浪人在福建胡作非为所积累的民怨,加上金门、厦门沦陷中台籍浪人的助纣为虐,引起福建民众的愤慨和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迫使国民政府将福建省内台湾籍民集中迁移至崇安县。福建省政府的不信任对多数饱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籍民而言,无形中造成了心理伤害,成为“亚细亚孤儿”意识形成的肇始。
第五章至第七章详细论述了1938年至1947年间崇安县台湾籍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心理情绪。文章从崇安县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台湾籍民的自身情况展开分析,认为他们的生活较为困苦。虽然国民政府对崇安县的台湾籍民进行了系列安置和赈济,例如阶段性生活费补助、安排垦荒和独立谋生、对老弱妇孺进行救济等,但受限于抗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经济动荡以及崇安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台湾籍民的生活难有根本的起色。生活的困顿,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当局严密的监管举措,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他们原有的失落感和苦闷心理,这是此阶段台湾籍民的主要心态。
第八章阐述了崇安县台湾籍民参加台湾义勇队的基本情况,分析多数台湾籍民克服“亚细亚孤儿”意识,投身抗战的原因。文章叙述了台湾义勇队的组建经过和大致活动,指出崇安县台湾籍民*终克服“亚细亚孤儿”意识的消极影响,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肯定了多数台湾籍民身上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外侮的民族“气节”,赞扬了他们不畏艰苦挫折、勇于追求“自我实现”和民族解放的精神。
*后一章再次揭示了福建台湾籍民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崇安县台湾籍民为中心,对“亚细亚孤儿”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升华进行简要的回顾。笔者强调“以史为鉴”,吸取“亚细亚孤儿”意识产生的历史教训,主张客观理性地看待这段特殊的历史,为化解两岸同胞问的历史“心结”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心态史视域下的考察》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
《抗战时期福建崇安县的台湾籍民:心态史视域下的考察》有关内容简介:有关台湾籍民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尤为热络,成果也极为丰硕。开启研究行河的首推日本学者中村孝志,中村先生充分利用了日本外务省、台湾总督府以及日本驻华领事馆等机构的档案、文书和内部报告,初步介绍了华南地区台湾籍民的基本情况、台湾总督府在中国华南地区兴起办学校、医疗机构的报纸事业的三大政策,对台湾籍民与台湾总督府“南进政策”之间的关系有比较细致的阐述。
根据省政府的训令,“除一部分由垦务所接管从事垦荒外,其余准从事独立自由职业,惟工作地点以本县境内为限等因奉此。查际此非常时期,该项台民虽准独立自由,但仍须严密注意,切实防范,以杜意外”①,县政府向有关的区长、主任以及各保甲长做了相关指示,台湾籍民的工作、生活范围在大多数情况下限定于崇安县,防备“轨外行动”,而管理员作为台民的直接监督人,更是肩负重大的监管责任。实际上,除了不能离开崇安县外,台湾籍民并没有其他的行动限制,当然赴郊外或其他区、镇时,需要打笺条给管理员,以便领取外出证明。②如果台民外出打工或者临时离开,而没有事先向管理员报告的话,就会被当成潜逃,一旦被管理员、宪兵或警察追回的话,台民一般要被拘禁。翁秀煌在1939年12月24日,“承赤石茶叶改良场工头吴国准佣雇,前往为工人,开垦茶园”,这属台民自谋工作,原本是崇安县政府允许及鼓励的,但由于翁秀煌“未曾向管理员声情许可,然后前往”,结果被当成潜逃,“致取罪戾,追回拘禁”,其妻陈日请茶叶改良场的吴姓工头出示证明书,希望县政府能够释放翁秀煌。③类似的情况还有陈东崎,他曾在崇安县城区警察所充当伙役,后来“因病收差”,继而“暂代电报局分送电报或干劳工”,但可能更换工作后没有及时向管理员汇报,后被当成潜逃而“羁押狱中”。④对于外逃的台湾籍民,如想申请保释,一般要“觅具连环妥保”,才可获得释放。当然,如果台湾籍民真的失踪或者外逃成功,管理员算是严重失职,要受到相应的处罚。1941年5月,台民王亦嫩、吴乃珪,临时被电厂雇佣装置电话杆,结果“去后据报行踪不明,潜逃无踪”,县政府“查该管理员吴口管理疏忽”,“由本府予以撤职”⑤,显然台民如失踪或外逃,管理员是要被追究责任,甚至被撤职处分。
黄俊凌,1977年生,福建漳州人。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海峡两岸关系史、光复后台湾历史。在《台湾研究集刊》、《社会科学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出版两部编著。
经典的批判(西汉文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对西汉士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以及共同心态的挖掘。在书中,作者把目光主要集中在西汉文学思想的四个*为重要的组...
这门课程所讲的十位思想人物都不单纯是某一个学科或者领域中的专家,而是涉及多个领域的思想家,比如像霍布斯休谟、康德、黑格尔
四十二年逨鼎 本书特色 《四十二年逨鼎》:盛世吉金·一九四九年后出土铜器铭文书法系列四十二年逨鼎 节选 《四十二年逨鼎》内容简介:商周铜器的出土,西汉时期便有记...
唐代“三包”考辨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部分为四章:**章为“三包”生平述考,分别对包融、包何和包佶的生卒年、籍贯、仕宦经历等进行考证,并就各自生平中几个显要疑点进...
阿德里安·吉尔伯特所著的《闪击战(从入侵波兰到阿拉曼修订版)》内容简介:1939年至1943年,德国对欧洲和北非的战役开创了战争的
《中国互联网治理》内容简介: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互联网的相关重要论述为编写依据,从目前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创建者这一,在国民革命军25年的历史上,他也一直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他试图将这支军队改造为清一色的有
中华生活经典-阳羡茗壶系 骨董十三说 本书特色 《骨董十三说》从“骨董”字义谈起,进而论其本义、类别极其见识与杂说,是我国收藏史上一部较早探讨骨董收藏的专论。《...
三国新解-大一统的史诗 本书特色 日光昭朗,无甚新事;长烛夜下,尽皆老谈。木曼先生执教庠序,钟好雅文,矢志于艺。先生常感时文单调,气象微眇,遂奋而著作,涤驱尘藻...
近代中国的十位风云人物,对比西方世界的十大时代精英透视近代中西交锋的关键节点,剖析大国兴衰的历史玄机这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
图解三国志 本书特色 特色一:精筛版本、扩充品种。选读者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品种,选市场热销、畅销的经典品种,选适应时代需求,能为读者提升修养,消除困惑、开启智慧...
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南联大三部曲中的*本,讲述*有生活气息的联大故事。本书关注联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趣事和吃穿住行状况,集中呈现有温度有情怀...
《音响发烧人和事:40套音响搭配实例与品鉴》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讲述音响发烧友故事的精致小书。全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地
《网红经济掘金实战》内容简介:“网红经济”日益发酵,成为资本市场“风口上的飞猪”。利用移动社交和内容红利,众多网红不断涌现
云南古桥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是一本书写云南古桥历史与现状的书,是作者怀着一颗对云南古桥、古代建桥人和古今护桥爱桥者无限敬畏之心,历经多年潜心...
廿二史考异 目录 卷一 史记一卷二 史记二卷三 史记三卷四 史记四卷五 史记五卷六 汉书一卷七 汉书二卷八 汉书三卷九 汉书四……廿二史考异 节选 言 ...
海妖之歌-横跨欧亚的奇幻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讲述神话、故事和动植物艺术形象在欧亚各文明之间的流传,其中既包括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孙悟空故事、灰姑娘童话、海妖传...
杨升庵丛书(套装全6册) 内容简介 本丛书共分六册,本丛书收入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代表作,如“升庵经说”、“擅弓丛训”、“金石古文”、“滇载记”等42种。杨升庵丛书...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本书特色 《叶》主要讲述了中国百年历史中一个家庭的变迁,从晚清到“文革”结束,把整个国家史诗般的记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叶家人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漆桥村》内容简介:漆桥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下、固城湖畔,是南京通往“国际慢城”高淳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