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胡塞尔》一书是道恩·威尔顿(Donn Welton)潜心研究胡塞尔思想三十余年的成果,是英语世界第一部专门重构胡塞尔方法之整体性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全面解读胡塞尔思想的权威性著作之一。
本书全面研究了胡塞尔一生的工作成果,特别注重对胡塞尔手稿中的思想的发掘。全书跟踪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方法的发展,结合胡塞尔同晦德格尔思想的关系,在认知理论的感知、话语、主体性、世界、生活世界、视域等基本领域,对胡塞尔思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胡塞尔思想的系统性、方法上的多元性,对通过许多有影响的现象学研究文献而形成的、长期流行于欧美的所谓胡塞尔思想的“标准解读”进行了批评。书中还展示了胡塞尔的思想与语境理论及背景理论(theory Of context and background)的关系,为在当今的哲学讨论中利用胡塞尔的思想财富,发扬已有百年历史的现象学运动的“回到事物本身”的精神,接着胡塞尔、海德格尔把哲学讲下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门径。
目录
对胡塞尔思想“标准解读”之片面性的匡正——译者序/靳希平
中文版序言/道恩·威尔顿
本书使用的胡塞尔著作书名缩写表
关于胡塞尔著作引用的说明
导论:重新思考胡塞尔
一、对胡塞尔的解读
二、分析哲学对胡塞尔思想的探索
三、对胡塞尔的解构
四、标准解释的收敛
五、对胡塞尔的全面解读
六、文本依据
第一部分 总图:胡塞尔现象学体系的形成
第一章 现象学转向
第一节 感性感知的不足
第二节 被打断的谈话
第三节 诸现象
第二章 描述性本型学
第一节 诸种提问
第二节 表层与深层
第三节 易位置换
第四节 现象学的反思
第五节 本型还原
第三章 范畴现象学和本体论
第一节 从感性样式到经验性本质
第二节 从经验本质到纯粹本质
第三节 诸区域
第四节 主体性
第五节 限制
第四章 超验中的先验
第一节 从现象学到哲学
第二节 超越中的世界
第三节 作为整体的世界与作为视野的世界
第四节 从反思到还原
第五节 先验主体性
第五章 笛卡尔式的围栏
第一节 与笛卡尔的亲缘关系
第二节 静态分析与自我论
第三节 笛卡尔式道路的诸局限性
第四节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诸沉思”
第六章 先验的揭示
第一节 后笛卡尔式的沉思
一、通向还原之路的问题
二、明证性与自我
三、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
第二节 通向先验分析的各种途径
一、意向式心理学的探索
二、通过存在论的批判进行的探索
第七章 从范畴现象学到本构现象学
第一节 本构的场域
第二节 双重后退
第三节 当下显现的起源
第四节 言谈中的当下
第五节 意义的类型
第八章 向发生现象学的转向
第一节 静态分析同发生分析的桥接
第二节 垂直的深度
第三节 胡塞尔早期著作中对发生心理学的批判
第四节 胡塞尔中期著作中发生分析的出现
第九章 发生现象学
第一节 作为体系的现象学和发生分析
第二节 具体的主体性和动机问题
第三节 言语的偶然性
第四节 感知性处境
第五节 时间性与生成
第六节 成体系的现象学
第二部分 批判: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局限性
第十章 先验心理主义
第一节 心理主义问题
第二节 对心理主义的首次批判
第三节 先验转向:对心理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 对心理学的重构
第五节 一种特殊的先验方法和内容的消失
第六节 互补性和同一性
第七节 记忆与先验方法
第八节 先验明证性问题
第九节 向交互主体性的转向
第十一章 先验现象学及其合法性问题
第一节 作为先验演绎的先验还原
第二节 概念上的转换与先验的分析
第三节 先验感性论
第四节 自身反思与自指涉性
第五节 目的论和先验论证
第十二章 胡塞尔与日本
第一节 破碎的信念
第二节 本构现象学与文化生活
第三节 动态发生现象学和伦理规范性
第四节 批判与文化
第五节 发生分析和规范性探究
第六节 发生现象学和批判的优先性
第三部分 构建:走向现象学的语境理论
第十三章 作为视域的世界
第一节 近代科学的世界
第二节 从世界到生活世界
第三节 作为经验矩阵的世界与具体的普适性
第十四章 视域和话语
第一节 领会与解释
第二节 用感性意谊做成语言意义
第三节 把意义做成意谊
第四节 区分性的指示
第十五章 世界的边缘
第一节 对视域的特征刻画
第二节 感知性场域和边缘
第三节 诸语义场和诸框架
第四节 边缘、框架和自然意义
本书所引用的著作目录
一、胡塞尔的著作
(一) 按年代排列的胡塞尔生前发表的著作
(二) 已经出版的《胡塞尔全集》书目
(三) 胡塞尔手稿编目
(四) 其他版本的胡塞尔著作
(五) 胡塞尔书信
(六) 《胡塞尔全集·文档》
(七) 胡塞尔著作英译本
二、其他哲学家的著作
译后记
庄子諵哗.上/南怀瑾讲述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百万畅销书《论语别裁》后的又一力作,国学潮、经典热,大师解读更精彩!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
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 本书特色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二——这套书还包括《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形上学(附〈范畴集〉〈句解〉》、《分析...
神圣的人生引论 本书特色 《西风译丛·神圣的人生引论》:宇宙突出的意义在两个方面:一是显示其伟大而超然,二是显示其光明的真实性。……我们也因此得到两个结论:宇宙...
《正法眼藏》是日本镰仓时代入宋求法高僧道元禅师思想的集大成。道元在《正法眼藏》中对禅宗的一些重要思想概念作了不少创造性的
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 内容简介 J.F.里奇拉克,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试图解释人的自由意志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每个人在日常行为中为表...
易经回答人生的64个怎么办 本书特色 人得《易经》杰,神得《易经》灵。读《易经》六十四卦,悟透圣人智慧,揭示人生哲理。本书一读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本书深入...
风水皕问 本书特色 提到风水,便想到家居风水、装修风水、办公室风水等,坐卧立行皆诸多顾忌。风水用品甚多,盲目相信家具换个位置、摆个花瓶就能改变自己的运势,甚至不...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管子全译(上下)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之一种,《管子全译(上下)(修订版)》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全注全译的《...
《周易》与人生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从《周易》中的基本概念、“经”与“传”、《周易》的形成、《周易》中的元素和原理等方面,深入浅出,教你如何看懂《周易》。其后,以...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博学文库 本书特色 经典是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权威解读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思想精华与丰富内涵,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紫木槿》通过一个十五岁少女康比丽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表面和谐、敬虔的尼日利亚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压抑和纷乱,也勾勒了尼日利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星云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星云大师,佛光山的创建者“给人信心、给人...
桐柏仙域志 本书特色 赵子廉所著的《桐柏仙域志》以人物为主线,梳理了近三千年来浙江天台桐柏宫的道教历史人物、文献、传说,介绍了当地的宫观、风物,描绘了天台道教史...
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 内容简介《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不朽作品。在古希腊雅典文明的鼎盛时期就曾作为教科书,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到卢俊) 本书特色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当代西方学术文库·西方公民理论书系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到卢俊) 目录 ...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本书特色 人道社会主义直接从人道主义原则中引申出社会主义的要求。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人类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是违反人类本性的,...
人生的智慧 本书特色 《人生的智慧》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 之一,也是在国内*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 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 本书特色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晚年的书信集,是诗人在瑞士穆佐生活时期留下的一笔珍贵遗产。这里收集了12...
爱与寂寞 内容简介 在《爱与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