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胡塞尔》一书是道恩·威尔顿(Donn Welton)潜心研究胡塞尔思想三十余年的成果,是英语世界第一部专门重构胡塞尔方法之整体性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全面解读胡塞尔思想的权威性著作之一。
本书全面研究了胡塞尔一生的工作成果,特别注重对胡塞尔手稿中的思想的发掘。全书跟踪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方法的发展,结合胡塞尔同晦德格尔思想的关系,在认知理论的感知、话语、主体性、世界、生活世界、视域等基本领域,对胡塞尔思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胡塞尔思想的系统性、方法上的多元性,对通过许多有影响的现象学研究文献而形成的、长期流行于欧美的所谓胡塞尔思想的“标准解读”进行了批评。书中还展示了胡塞尔的思想与语境理论及背景理论(theory Of context and background)的关系,为在当今的哲学讨论中利用胡塞尔的思想财富,发扬已有百年历史的现象学运动的“回到事物本身”的精神,接着胡塞尔、海德格尔把哲学讲下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门径。
目录
对胡塞尔思想“标准解读”之片面性的匡正——译者序/靳希平
中文版序言/道恩·威尔顿
本书使用的胡塞尔著作书名缩写表
关于胡塞尔著作引用的说明
导论:重新思考胡塞尔
一、对胡塞尔的解读
二、分析哲学对胡塞尔思想的探索
三、对胡塞尔的解构
四、标准解释的收敛
五、对胡塞尔的全面解读
六、文本依据
第一部分 总图:胡塞尔现象学体系的形成
第一章 现象学转向
第一节 感性感知的不足
第二节 被打断的谈话
第三节 诸现象
第二章 描述性本型学
第一节 诸种提问
第二节 表层与深层
第三节 易位置换
第四节 现象学的反思
第五节 本型还原
第三章 范畴现象学和本体论
第一节 从感性样式到经验性本质
第二节 从经验本质到纯粹本质
第三节 诸区域
第四节 主体性
第五节 限制
第四章 超验中的先验
第一节 从现象学到哲学
第二节 超越中的世界
第三节 作为整体的世界与作为视野的世界
第四节 从反思到还原
第五节 先验主体性
第五章 笛卡尔式的围栏
第一节 与笛卡尔的亲缘关系
第二节 静态分析与自我论
第三节 笛卡尔式道路的诸局限性
第四节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诸沉思”
第六章 先验的揭示
第一节 后笛卡尔式的沉思
一、通向还原之路的问题
二、明证性与自我
三、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
第二节 通向先验分析的各种途径
一、意向式心理学的探索
二、通过存在论的批判进行的探索
第七章 从范畴现象学到本构现象学
第一节 本构的场域
第二节 双重后退
第三节 当下显现的起源
第四节 言谈中的当下
第五节 意义的类型
第八章 向发生现象学的转向
第一节 静态分析同发生分析的桥接
第二节 垂直的深度
第三节 胡塞尔早期著作中对发生心理学的批判
第四节 胡塞尔中期著作中发生分析的出现
第九章 发生现象学
第一节 作为体系的现象学和发生分析
第二节 具体的主体性和动机问题
第三节 言语的偶然性
第四节 感知性处境
第五节 时间性与生成
第六节 成体系的现象学
第二部分 批判: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局限性
第十章 先验心理主义
第一节 心理主义问题
第二节 对心理主义的首次批判
第三节 先验转向:对心理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 对心理学的重构
第五节 一种特殊的先验方法和内容的消失
第六节 互补性和同一性
第七节 记忆与先验方法
第八节 先验明证性问题
第九节 向交互主体性的转向
第十一章 先验现象学及其合法性问题
第一节 作为先验演绎的先验还原
第二节 概念上的转换与先验的分析
第三节 先验感性论
第四节 自身反思与自指涉性
第五节 目的论和先验论证
第十二章 胡塞尔与日本
第一节 破碎的信念
第二节 本构现象学与文化生活
第三节 动态发生现象学和伦理规范性
第四节 批判与文化
第五节 发生分析和规范性探究
第六节 发生现象学和批判的优先性
第三部分 构建:走向现象学的语境理论
第十三章 作为视域的世界
第一节 近代科学的世界
第二节 从世界到生活世界
第三节 作为经验矩阵的世界与具体的普适性
第十四章 视域和话语
第一节 领会与解释
第二节 用感性意谊做成语言意义
第三节 把意义做成意谊
第四节 区分性的指示
第十五章 世界的边缘
第一节 对视域的特征刻画
第二节 感知性场域和边缘
第三节 诸语义场和诸框架
第四节 边缘、框架和自然意义
本书所引用的著作目录
一、胡塞尔的著作
(一) 按年代排列的胡塞尔生前发表的著作
(二) 已经出版的《胡塞尔全集》书目
(三) 胡塞尔手稿编目
(四) 其他版本的胡塞尔著作
(五) 胡塞尔书信
(六) 《胡塞尔全集·文档》
(七) 胡塞尔著作英译本
二、其他哲学家的著作
译后记
走进伏羲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源来自《易经》,它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本书着力证明了今人研究出来的三维立体易模型,在中国历史上是早已存在了的。中华民族的智...
中观学概论 内容简介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
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19世纪的西方文明,经过急风暴雨般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佛眼观生死-大师谈世事 本书特色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谛,解答当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视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对生死,积极把握今生。 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如果一个行为是不正当的,它给了我们什么理由不去那样做?我们为什么应该赋予那些理...
中国哲学史通论-武汉大学 百年名典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通论 范寿康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中国哲学史通论》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哲学...
《哲学导论》是一部以全新面貌推出的哲学教科书。全书共分五篇:绪论、哲学的诞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先验哲学、历史哲
人生儒释道 本书特色 人们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时,往往喜欢界定某人为某家。其实,在文人中,特别是在后来的文人中,是很难找到纯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他各家人...
让你受益匪浅的极简西方美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初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对于美的探索。古希腊人多以自然理念为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
佛国胜境---中国佛教风景名胜游 本书特色 《佛国胜境:中国佛教风景名胜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佛国胜境---中国佛教风景名胜游 内容简介 《佛国胜境:中国佛...
近代卷-东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东方哲学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远和、李甦平、周贵华、孙晶主编。该书共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
五经全解-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内容经典 体例科学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增加了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栏目,为读者扫除字、词、句等...
杨树达讲周易、老子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选晚近人文精粹,为领导踱索“价值”和“判断”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丛书。 ...
徽州鸿儒汪道昆研究 本书特色 汪道昆作为明代徽州历史人物,其在文坛上的影响和历史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武略超群、官居兵部左侍郎,而且文韬也相当出众,...
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对神经症的分析和治疗 本书特色 《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的重点在于强调神经症患者实际存在的冲突和他为解决这些冲突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神经症患...
哲学的指引: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 本书特色 ★科学用来理解世界,哲学用来指引生活,写给21世纪的《沉思录》。 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生物学家,结合遗传学、演化生...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一部以学规形式对年幼学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修养教育的启蒙读物,以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依次讲解了如
《周易》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对《周易》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变化之道,对立和谐之理,观物取象之旨,明于忧患之用等。《周易》选评 目录 编者的话导言阴阳变化之道...
陶伯斯(JacobTaubes,1923-1987)出生于犹太教家庭,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研习宗教学,于1947年在瑞士苏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