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死亡哲学》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一般哲学一样,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和延展。西方死亡哲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系统,是一个包含着“死亡的诧异”、“ 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这样几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阶段的发展过程。
一 西方死亡哲学概论
1 死亡哲学概念的多层意涵
2 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
3 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
二 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
1 “人猿相揖”与西方死亡哲学的酝酿
2 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对死亡本性的哲学思考
3 古典时期的希腊死亡哲学:对死亡本性的再思考
4 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的死亡哲学:对死亡恐惧的治疗
三 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
1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初始内容:“在耶稣基督中复活”
2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哲学论证:从德尔图良、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
3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双重危机:从“勿忘死”到“勿忘生”
4 近代西方死亡哲学的酝酿:从马丁·路德到蒙太涅和布鲁诺
四 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
1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从笛卡儿、斯宾诺莎到莱布尼茨
2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否定:从伽森狄到卢梭再到狄德罗
3 德国古典哲学对死亡的思考: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费尔巴哈
五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1 意志主义的死亡哲学:从叔本华到尼采和柏格森
2 存在主义的死亡哲学:从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到萨特
3 科学哲学思潮与死亡哲学:从弗洛伊德到怀特海、罗素和傅朗克
附录 西方死亡哲学名言荟萃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论死亡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论死亡
近代西方哲学家论死亡
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死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全三卷) 内容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本书为山西省社会科学2005年重点课题,是关于北朝与欧亚大陆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的论文集合。全书共收入
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 本书特色 《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针对朱元育的《参同契阐幽》。南怀瑾先生特别强调“我认为在所有的《参同契》注解中,他的《阐幽》*正统”...
瞧!这个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式作品。尼采把自己一生思想精髓的结晶过程写入书中,用大胆、奔放、极端、直接的笔法描述自己,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
上帝的居所-60座经典教堂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四色印刷的精美图文书,书中汇集了中外60座经典教堂,这些教堂刻画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同一个表情:同样的肃穆与宁静,...
天行健·《易经》新考 内容简介 何新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何新国学经典新考丛书”精录了他的14部国学著作。本书为丛书之一。本...
#汉译经典053-圭恰迪尼格言集 本书特色 圭恰迪尼,被马基雅维利遮蔽的意大利政治家。古代西方官场的处事哲学。一部教你从政治风云中全身而退的警世通言。《圭恰迪尼...
哲学导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
约翰·洛克 本书特色 第三版序这一版变动较多。正文变动甚少,仅有一点必要的小修改,加了一些脚注向读者介绍1955年以后的发展,参考书目开列到目前为止。新加的部分...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朴素唯物论者王夫之 内容简介 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
佛教十三经-坛经 本书特色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1.与儒家“十三经”一样,“佛教十三经”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经中*经典的十三部经书。2.本套...
时空中的莲花-(全二册) 本书特色 ★《时空中的莲花》(上下册)是民初著名文学家夏丏尊根据日译本《南传小部经典》于1944年重译的《佛陀本生故事集》。主要介绍佛...
张伟生书第子道德经 内容简介 品读张伟生的书法,或楷、或隶、或行草,洋洋洒洒的笔墨之间时时流露出纯正的传统韵味;或庄重、或洒脱、或从容、或奔放、或劲健、...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到卢俊) 本书特色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当代西方学术文库·西方公民理论书系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到卢俊) 目录 ...
论现象学流派 本书特色 《论现象学流派》:现象学的称号在这里已经,与继黑格尔之后的第二位奠纂者胡塞尔化为同一了,保罗利科既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又和存在哲学...
道德沦丧-禁忌消失时我们将失去什么 本书特色 沃尔夫冈·汉克尔·克维特曼的《道德沦丧(禁忌消失时我们将失去什么)》中说到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德国,又何尝不在中国呢...
道与东方文化-东亚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金勋主编的《道与东方文化——东亚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涵盖“道”与东方文化、江华岛“堑城坛”与道教...
意识与意义-从胡塞尔到塞尔的科学的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意识与意义以及其关联是随着大脑的生长而增加,随着我们与外界的交往而改变。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意识和意义的观念...
原道-第十六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为《原道》的第16辑,包括儒教问题、思想与学术、欲与仁、对话与评论等四个栏目。本辑收录了几篇对民间信仰的考察和对一贯道建教和传教模...
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 本书特色 中国偌大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到底我们这个民族有无文化?如有文化,我们此种文化的表现何在?以吾言之,就在儒家。 我们可以说研究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