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1886年起在哈勒大学以导师身份教授哲学,1901—1916年分别在哥廷根大学及弗莱堡大学担任教授,直至1928年退休。退休后仍继续从其“现象学”(phenomenology ) 研究。他将现象学定义为对意识本质结构的科学研究,指出意识总是朝向某个客体,不管它是物质的,还是跟数学一样是“观念的”。要获得现象学的观点,必须透过一连串的现象“还原”,描述意识的本质特征 (即意识的“意义”)。他认为这些意义(与康德的范畴相同)是普世与必然的。
肖德生,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哲学系教授,广西大学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欧陆哲学,关注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十多年,旁涉中西意识哲学比较研究。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中文版《胡塞尔文集》编委。
编者引论
第一编论原初时间意识的基本结构:原体现、滞留和前摄的流动关联
第一篇原初时间意识中滞留与前摄的交织·原体现与新奇之物的意识
第1节原体现的意向性·注意的朝向一个当下新物、过去之物或者将来之物
第2节原过程流逝中滞留性意向性与前摄性意向性的编结
第3节现象学时间构造中“期待”(前摄)的作用·前摄性充实过程与滞留性脱实过程中双重意向性的连续变异
第4节现象学时间对象性构造与时间构造中滞留和前摄的交织,现在意识和一个新事件的原体现难题
附录1(关于第一篇文字第4节):用图表展示滞留与前摄交织的几个尝试
第二篇滞留与前摄的组合·充实等级性与当下意识·原过程图示
第1节滞留中的前摄——前摄中的滞留·一个新图表
第2节作为充实过程的滞留与前摄的交织
第3节滞留性与前摄性的充实过程包含一个无限后退?时间意识诸阶段
第4节原进程:按步骤考察
第5节原河流中关于进展的充实与脱实关联的新图示·滞留性与前摄性变异关联中体验时间的构造
第6节最后构造的意识在每一个相位具有肯定与否定趋向·切身的当下作为变异的零点
第7节关于诸时间对象的意识与关于河流的意识
第8节关于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当下意识·最后的与神的意识
第9节在其现实化与脱现实化的连续变化中河流的自身意识
第10节诸增补性问题·河流中的间断性
第三篇原现前滞留性与再造性的当下化
第1节感知、滞留、再回忆与想象中同一对象立义那里的明白性交异
第2节滞留与当下化·有别于想象与图像意识的滞留不是再造,而是一个印象意识的要素·原现前与消退
第3节再造和滞留·原现前与滞留性过去被给予性中的立义与立义内容
第四篇关于消退现象的现象学
第1节基本概念的引入:一个当下被给予性的连续消退,诸直观被充实与空泛的消退形式,一个活的或者无生气的延续统一性的消退
第2节消退与滞留的连续统一体中直观贫乏化(变暗)和透视变小的难题·空间定位与时间定位之间的类似
第3节一个无成效的解决办法尝试:在时间域中渐渐消逝或者透视变小期间可能涉及感性融合中的一个强度区别
第4节一个新的解决方法尝试:时间透视可以理解成渐渐消逝事件的一个或多或少迅速的进一步缩拢·关于直观性和细微差别零点的确定
附录2(关于第四篇文字):直观消退和原声响与消退的滞留的关联的疑难理解样式
a)假定:有别于滞留的消退是实项的当下性,因而像“原声响”一样
b)把刚刚过去之物的直观意识设想成图像性的尝试·兼论再回忆现象学
附录3(关于第四篇文字):如果消退被确定为一个感觉素材,那么还如何区分感知、滞留与想象?
第二编论原过程与其中被构造的带刚性时间秩序及流淌时间样式的时间对象性的被给予性
第五篇直观的时间样式的河流与关于流淌的意识
第1节引论:刚性的时间秩序与时间样式的河流·唯我论的与交互主体的时间·客观时间的构造·“现前时间”·时间与空间
第2节一个关于流逝现前的流淌意识如何可能?瞬间素材的河流及其诸时间样式的河流·现象学的本质规律
第3节现前域中流动的感知与关于流淌的活的意识,流淌现前的梯级排列
第4节河流原事实的不同阶段,河流中当下的出现与过去·河流描述中不同的反思视向
第六篇行为作为“现象学时间”中的对象·时间对象性与构造的原河流
第1节内在素材的感知如何有别于这个感知的内意识?
第2节原河流的被给予性与行为的被给予性以及行为相关项作为内在时间对象,内在感知的不同概念
第3节内在时间对象的流逝与构造其进程的流逝平行,但并不真正同时发生
第4节关于同时性概念:时间流逝的不同层面与时间秩序的统一性.《观念Ⅰ》学说
第5节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的时间性
第七篇关于诸时间样式的学说
第1节感觉对象那里的原初时间构造·关于一个延续声音的新现在与过去现在的意识的关联
第2节一个新现在何以有别于另一个相同内容的现在?意识的流动与关于一个对象的延续的意识
第3节过程的时间形式与被构造的对象的时间形式·时间秩序与诸时间样式
第4节几个时间与这一时间·主体的与交互主体的时间
第5节延续作为客观时间片段与主观被给予性
第6节时间作为全面的刚性形式与流淌的现在·诸时间样式与时间的被给予性方式
第7节补遗:内感知与外感知、再回忆与想象中的时间样式
第8节活的当下、滞留与再回忆中时间样式的时间性
第八篇从意向相关项方面描述诸时间样式
第1节过去与将来中现在的变异阶段—关于时间变异的两个概念·一个时间对象的流动意识与流动的意识
第2节河流和时间对象与时间片段的映射形式·时间与空间(关于术语)
第3节进一步研究时间对象性与时间范式视角之意向相关项与意向活动结构·适合时间构造的立义与被立义内容的样式同样恰当地适合空间对象的构造?
附录4(关于第八篇文字第3节):当下原本被给予的声音点是一个实项的意识内容?关于意向相关项的时间对象及时间意识中立义的问题域
……
第三编论原初时间意识分析中内容与立义模式的使用及无限后退的危险
第四编发生考察中自我性的与原素的时间性
第五编论个体化现象学:诸经验对象、想象对象与观念对象的时间性
第六编论再回忆现象学
人名译名索引
概念译名索引
译后记
中国现代哲学的创生原点:熊十力体用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熊十力体用思想的形成及演变、析体、释用、体用不二——熊氏哲学的构架、灵魂与旌帜、体用论的学术...
呻吟语全书-国学新读大讲堂-最新双色图文版 目录 内篇卷一 礼之集性命存心伦理谈道卷二 乐之集修身问学卷三 射之集应务养生外篇卷四 御之集天地世运圣贤品藻卷五 ...
中国寺观雕塑全集4:明清寺观造像 本书特色 本卷汇集了中原地区明、清寺观及神祠的全部造像,如双林寺、公主寺、观音堂等的造像,均为代表性作品.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雕...
康德与启蒙 本书特色 让我们以这个观念带给我们片刻宁静的满足来详细分析下吧!我们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比我关心创世持续实现的寻部分理论更能够使人的精神产生一种高贵的惊...
我之观念-笛卡尔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笛卡尔离我们有多近,他具有何种问题意识和智识水平,以及恰恰在一些我们轻易误以为是共同点的地方,笛卡尔离我们有多远……《“我”...
楞严大义今释 本书特色 历史文化,是我们*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加坚毅的信心。试追溯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每次大变乱中,都吸收了外来的...
百部经典03-图解论语全集 本书特色 《图解论语全集》:孔子第75代孙的《论语》心得,中华文化大学堂,中华孔子学会专家,国际孔教入学传播协会联合推荐。北京大学历...
2011-2013-中国应用伦理学-国际伦理专辑 本书特色 由杨通进等主编的《中国应用伦理学(2011-2013国际伦理专辑)》由六个部分组成。**部分“基...
思想着是美丽的 本书特色 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出于自由人和人的意志自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物都是美好的。然而,在人的一切活动及其作品中,思...
陆修静-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陆修静(406~477),南朝宋道士。生于浙江湖州,谥号简寂先生。他生活在动乱的南朝刘宋时期,早年致力于天师道的研究,著成道书,整顿...
庄子玄解 本书特色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庄子在书中继...
基督教理论与现代 本书特色 任何采纳了现代历史观的人都难免得出这样的结论:应当保留信仰的历史关联,但是必须以新的方式加以阐发。如果可以把能够涵摄时代的知识进展的...
自在-不老的快活人生 本书特色 死亡包含了人的终极的秘密,是大自然的奥妙语言。每个人对死亡应该保有敬畏。从而更加真实的活着,在生死之间领悟人生真正的自在。圣严法...
1907-1950-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共分七章。**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国社会...
菜根谭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修身、劝世、明智、齐家、治平等各个方面,其中不乏历史相传的经典名句和至理名言。菜根谭 目录 上集***则 001 第 二则 00...
圣经的故事-房龙作品典藏 本书特色 著名荷兰裔美国作家房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已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郁达夫就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
逻辑思维训练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逻辑思维理论篇”和“提高逻辑力的思维游戏”共两篇,主要内容包括:逻辑思维的伟大力量、概念思维、判断思维、演绎推理思维、归纳...
中华国学文库周易注校释(精)/中华国学文库 本书特色 王弼《周易注》是义理派易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易学的常备书。王弼注多引老子思想释义,重视对义理的...
宇宙之道·《老子》新考 内容简介 何新先生系我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第七届、第...
古训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识 本书特色 当下国学很流行,因为古人的智慧总会给找不到出路的人们指出一条出路。古训在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留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