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同时又被认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独立的代表作。
1925年夏季学期,马丁•海德格尔在马堡大学开办了一个每周四学时的系列讲座。在课程预告中,该讲座的标题为“时间概念史”,副标题是“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本书就是讲座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第二章: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第三章:现象学研究的初步成型和对现象学的一种既深入其里又超出其外的彻底思考的必要性。
导言 讲座的课题及其探索方式
第一节 作为科学对象域的自然和历史
第二节 以时间概念史为线索的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
第三节 讲座的大纲
准备性部分 现象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第一章 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
第四节 十九世纪下半叶哲学的形势。哲学与科学
a)实证主义的立场
b)新康德主义——从科学论立场重新发现康德
c)对实证主义的批判——狄尔泰对于人文科学独立方法的探求
d)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对狄尔泰问题的肤浅化处理
c)哲学作为“科学的哲学”——作为哲学基础科学的心理学(关于意识的学说)
α)弗兰茨·布伦塔诺
β)埃德蒙德·胡塞尔
第二章 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
第五节 意向性
a)作为体验之结构的意向性:对此的揭示和初步阐明
b)李凯尔特对现象学与意向性的误解
c)意向性本身的根本枢机
α)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自在自足的存在者(寰世物、自然物、物性)
β)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被意向状态的方式(存在者的被感知状态,亲身具体的一在此之特征)
γ)关于意向性基本性向之为Intentio(意向行为)与Intentum(意向对象)之共属一体的初步阐明
第六节 范畴直观
a)意向式意指与意向式充实
α)自证作为呈示性的充实
β)明见作为自证性的充实
γ)真理作为呈示性的自证
δ)真理与存在
b)直观与表达
α)感知的表达
β)简捷的和多层的行为
c)综合行为
d)观念直观行为
α)防止各种误解
β)这一发现的意义
第七节 先天的原初含义
第八节 现象学的原则
a)“朝向事情本身”这一座右铭的意义
b)现象学自我理解为对先天的意向性的分析性描述
第九节 对“现象学”这一名称的阐明
a)对这个名称各构成成分源本含义的阐明
……
第三章 现象学研究的最初成型和对现象学的一种既深入其理又超出其外的彻底思考的必要性
主干部分 时间现象的分析和时间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 对研究领域的准备性描述,借此显露时间现象
第一章 植根于存在追问的现象学
第二章 通过对此在的初步阐释厘定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由此在的日常状态出发对此在进行最切近的阐释
第四章 对之中-在的更为原始的阐释:此在的存在即为牵挂
编者后记
附录
易学心理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 《易学心理学》对易学在心理治疗、易学在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易学与人的气质的形成与变化等诸多...
智性时光 本书特色 夜深人静,独从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 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
《唐物(鉴真和空海)》内容简介:鉴真与空海为唐代中日两国之高僧,对佛教东传以及中日两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乃至科技交流作出了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 本书特色 人们流连物欲的享受时,往往易使心灵的本性迷失。名利场的奋战,时有悲观、彷徨、失意的心绪。保有心灵的宁静,内心清澈不...
百喻经释义 内容简介 《百喻经》,为印度尊者僧伽斯那撰集,南朝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由其弟子求那毗地译成汉语。本书为佛教“十二部经”中譬喻类的代表经典。全书...
本书出版于1932年,是柏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而推出的有关道德和宗教问题的专著。这是柏氏哲学思想在人文
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文明发祥较早并在此后以其*初成就长久地参与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民族,都曾有过这样的时代:它之前的所有时代都向着它而趋进,似...
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部从发生学角度门探讨先秦诸子哲学思想发生之内在历程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只有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才...
两汉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两汉思想史》是徐复观晚年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以不同时期论文,相继杂纂而成,他于1972年出版的《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作为我们现在看...
对于缺失的意识-一场与哈贝马斯的讨论 本书特色 “利徐丛书”是为纪念明末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学者徐光启而命名,他们二人为西方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丛...
美学·艺术·灵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影视创作心理研究专著,它立足于影视创作本体,运用中西方心理学和美学的相关理论,将影视创作视为...
本书介绍了佛教对宇宙构造的幻想、对大千世界的描绘、对菩萨神通的刻画等。展现了佛教神话的重要母题、构成元素和哲理智慧。对了
经典与解释(35)西塞罗的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麦克? 马可道德与政治:西塞罗如何捍卫罗马共和国尼科哥 斯基西塞罗的苏格拉底维兰德 《西塞罗书简》译者前言周春健 ...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九版 本书特色 文森特·鲁吉罗著的《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9版)》有三大部分:**部分是“背景”,它将帮你理解像个性、批判的思考、...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 本书特色 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国文化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文化,是安身立命,是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在梁漱溟看来...
尼采反卢梭:尼采的道德-政治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政治思想家来对待,将他的政治理念与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传统联系起来,将尼采的“主权性的、超伦理的...
《易经杂谈·易经系统别讲》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
古道新理-赵启光画讲老子 本书特色 赵启光先生在美国教学中国语言文学——老子哲学时,每当讲到妙不可言之处,便顺手在黑板上画图说明,名曰“画讲”。虽无一定章法,但...
吴小如讲《孟子》 本书特色 吴小如教授是北京大学著名文学史专家,毕业从事文史研究,著述荦荦。作者通过逐章讲解《孟子》全书,既尊重先贤讲疏而又有自己的研究心得,言...